人生护城河:如何建立自己真正的优势-张辉-微信读书

一、读前感

这本书来自雀友的推荐。从名字上看正好符合我的需要,希望通过这本书能明白怎么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护城河。

二、读后感

总的来说,这本书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应该是作者多年公众号文章的集合。第一遍读下来感觉抓不住重点,感觉作者讲了很多重要的内容又感觉实际有用的很少,可能是因为作者文中涉及的内容过多,但每一点都没有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就有点浮于表面的感觉。第二遍再读,发现作者还是有很多有用的点,是可以借鉴的,最主要的还是认知上的突破,这本书确实太厚了,从开始读完到最后,已经忘记了前面的内容了,而且逻辑性不算太强,下面将作者的观点按照人生九宫格进行整理,分为收支理财、人际社交、身心健康、工作事业、家庭生活、学习成长、思维方式这几个方面。

收支理财

人生商业模式

第一个认知上的突破是我们要将人生看作是一家有限公司,而自己就是这家公司的CEO,需要为公司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并让他永续经营下去。人生商业模式大体上可分为四种: 第一,无杠杆卖时间,即单位时间只能卖一次,且只能卖给一个人,公司的雇员和小企业主(包含小型淘宝店家)一般属于这一类; 第二,有杠杆卖时间,即单位时间可以卖多次,且可以卖给多人,卖出的份数和客户数与杠杆比例相关,杠杆比例基本受制于其个人品牌,艺术家一般属于这一类; 第三,花钱买时间,真正的企业家属于这一类,他们获利的秘密在于“他人的时间和他人的金钱”,这就是企业家借贷和雇人的致富秘密; 第四,花钱买“厉害的人”的时间,价值投资者则属于这一类。 不要拿自己固定的时间去换固定的钱,这个从长远来看是不划算的,因为你无法保证自己单位时间内的生产率一定会提高。上班就是边际成本固定的事情,你**想挣钱,就得去上班;你不上班,就不能挣到钱;你想挣更多的钱,就得更加努力。**而是要去做边际成本递减的事情而不是边际成本固定的事情,每个典型的互联网业务都是边际成本递减的,软件和自媒体就是其中之一,而这背后的本质是影响力,因此要逐渐打造属于自己的个人品牌。

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107 期):致富与杠杆 - 阮一峰的网络日志

三种收入

闲钱最好的用途不是花掉,而是用于投资。因为一旦成功,会极大地改善生活;如果失败,对于基本生活质量也没有影响。获得闲钱的方式是让自己挣钱的速度大于花钱的速度。

  • 跳上合适的平台,获得溢价。
  • 选择能让自己延迟满足的工作。
  • 开辟“第二收入”。

确保自己有第二收入很重要,这能让你在选择职业时视野更加开阔,因为你无需再要求过高的职业收入。 过高的职业收入绝对是影响个人快速进步的最大障碍,因为这会让你患得患失,看到好机会时陷于既得利益,而无法做出明智的选择。 在我看来,我们至少需要三项收入,分别如下。 (1)本职工作的收入。这项收入让你付房租、房贷、车贷、每日的饭钱、小孩子的奶粉钱等。总之,这是你日常生活最重要的经济来源。 (2)第二收入。第二收入是在利益和时间上完全不与本职工作冲突的额外收入。在第二收入中,你为自己工作。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期,每个人只要愿意,都可以以一技之长找到愿意为之付费的粉丝或者客户。注意,这里的前提一定是与现有工作完全无关,否则,你就会陷入利益冲突中,你不可避免地会牺牲公司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私利。举个例子:我同事曾经在业余时间烤蛋糕给我们吃,后来有些人喜欢吃,她又投入更多的钱买了更好更大的烤箱,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这就是最简单的第二收入。当然,这样的第二收入有个问题,就是很难规模化,很难成为有效的收入来源。总之,你理解第二收入这个点就行。对我而言,以个人成长为主题向别人分享就是我的第二收入,我会通过文字、语音甚至视频、线下讲座为手段来分享。第二收入的收益拿来干什么?一个字:玩。它提供了一种资金来源,可以让你再投入到自己的各种兴趣中去,比如喜欢写作,可以给自己买入最新的MacBook Pro电脑;喜欢视频,可以给自己买入最新的GoPro、相机等;喜欢无人机,可以买入最新的大疆无人机。第二收入首先应用来满足“再投入到兴趣”的需求,这会激发你产生更大的热情去发展自己的第二收入,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 (3)投资产生的收入。 无论是本职工作还是第二收入,都是“加法”,就是一个月加一个月地挣钱。而只有投资,是指数运算,可以在本金不断扩大的基础上保持增速。关于投资的话题,本章开头有详细的内容可供参考。 几乎每个人都需要三种收入:

  • 本职工作的收入,用来满足基本生活所需;
  • 第二收入,用来玩和发展兴趣,扩大第二收入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和长期发展的需求;
  • 投资收益,用来使自己免除“老无所养”的烦恼。

三种收入,三足鼎立,缺少任何一个,人生之舟都会不那么平稳和轻快。

价值投资

说价值投资就像滚雪球,你所要做的就是找一个雪量丰厚、长长的、平缓的坡道。这样你可以滚起一个非常大的雪球。雪球就代表了你投入的资金的现值,雪球滚得越大,说明投资获利越丰厚。

  • 雪量丰厚——表明这的确是一个长期赚钱,而且非常赚钱的生意。长期都不赚钱的生意,其公司的股票很难是好的选择。
  • 长长的坡道——表明这个生意是一个可以长期经营的生意,而不是一个速朽的生意。投资股票时,要远离那些只有短期生命力的生意。
  • 平缓的坡道——表明这个生意是一个可以稳定经营的生意,没有大起大落,不像过山车,让人惊心动魄。

其实价值投资的滚雪球理论,可以推广到人生的其他事情上。那些对你人生真正重要、需要长期经营的事情,无论是感情、人情,还是你自己一生的事业,都可以用滚雪球理论去指导经营。比如事业,我经常会问:有什么事情是你可以做一辈子也不烦,同时还能有回报的?如果有这样的事情,你就应该像滚雪球一样对待它。财富本质上是智慧的副产品。

股票投资

  • 找一个有“护城河”的公司。拥有护城河的公司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标志:有定价权。
  • 在合适的价格买入。第一是耐心等待,直到全行业甚至整个市场出现系统危机,所有资产剧烈贬值的时候(如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或者是等待这家公司出现坏消息时。我就是在出现坏消息时买入某公司股票的。第二个建议是“定投”,就是按照比较固定的间隔持续投资你看好的好公司,这样你既可以持续保持投入,扩大基数,又可以降低投资成本。
  • 持有足够长的时间。任何好股票,如果你无法持有3年,那么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收益。
  • 投入足够多的钱。如果你需要改善自己的财务结构,就必须在你看中的标的上投入足够多的资金。

见识>能力>收入

其实即使是看收入,也不要仅仅关心现值,而要关心增速,进一步而言,应关心增长因素和增长极限。这个顺序是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的。收入水平大家都看得到,但过去和今日的收入并不决定未来的收入,是收入的增速决定了未来的收入。如果我们深入了解细节,则可发现是增长因素决定了增速,而增长极限决定了收入的天花板。 :::warning 什么是增长因素?即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你明年的收入比今年高?是影响力扩大、责任增加,还是能力提升,抑或只是服务年限增长,企业自然调薪?当然,常见的因素还有企业经营良好因而公司普调或发大红包。 ::: 再看一下这些增长因素哪些是可控的,哪些是不可控的;哪些是长期的,哪些是短期的;哪些反映了你的个人成长,哪些体现了组织的增长。 通过增长因素,我们可以大概判断出增长的极限。一种简单的算法是根据最理想的增长趋势,画出自己未来几年在这家企业的收入曲线。这条曲线覆盖的面积总和就是你在这家企业收入的天花板,也就是增长极限。 增长因素和增长极限决定了你今日应该做的选择,而不是反过来,被现有的收入水平局限住你对未来的选择。 人这一生,应该有一个最高目标,即改变命运,不断地改变既定的命运。小富即安没有前途,通胀和不确定性会打破你的所有小心思。从改变自己的命运开始,到改变家人的命运,再到改变更多人的命运。 成功的故事往往是**先增长见识,其次能力跟上,最后收入能在某个时刻体现出来。**最怕的是收入看起来在涨,但见识和能力停滞——这是一些人本可以出色但最终陷于平庸的根本原因。 对见识、能力和收入三要素的选择和阶段性取舍,就是你的人生战略,它能反映出你的格局,也决定了你的未来之路。

重视时薪

当然,从时薪直接推算年薪也有问题,因为高时薪的工作,大多数也属于高强度,很难一天做8小时,甚至一天4小时也很累了。但是我们依然希望大家能把年薪思维、月薪思维转换到时薪思维,这是为何?因为时薪思维能让你有以下认识。 (1)看清自己真正的市场价格:要追求高时薪胜过追求高年薪。当你明白你的真正价格是时薪时,你会逼迫自己要么在这个领域精进,要么换一个跑道,去那个高时薪的跑道赛跑(或者领跑)。 (2)更好地处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在年薪思维下,你的整个生命被雇主拥有,你回报雇主的唯一办法就是更长的工作时长和更大的工作强度。这是一种完全出卖自己时间的模式,对长期发展很不利。因为所有的雇主都希望你能替他挣回更多的收入,超出他对你的付出,但是没有人会考虑你的健康、生活、家庭和长期发展。 (3)认真地思考自己的未来:在月薪和年薪模式下,你往往持一个打工心态,但是如果换作时薪心态,你就会将自己视为一个独立个体、一个私人公司,和公司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你要做的不是完全依赖这个雇主,而是尽可能多地提高自己所在的这家个体公司的盈利能力,扩展更多的盈利渠道,建设护城河。 (4)真正拥有时间的自由:人生最终的自由就是选择的自由,选择的自由就是时间的自由,**时间的自由首先来自高时薪,最终来自投资。**所以,提高自己的时薪,提高对于这种时薪的可控性,是迈向人生自由的第一步。 希望我与你都能从年薪思维、月薪思维,逐步调整到时薪思维。

人际社交

和世界重新连接

当我们把每一天记录下来,最终剪辑组合成一部电影时,你会发现其中包罗万象,充满了爱,充满了故事,充满了人间的悲喜。 如果你每一天拍一分钟的视频,或者每天照一张照片,连续累积10年,10年后当你再回头去看的时候,你会惊喜万分。我们普通人的每一天也自有他的特殊意义,我们要重新记录下来,重新来唤起感知。那记录办法有哪些?我提供如下参考。

  1. 照相。

我蹲在小区树下,透过树叶中穿过来的阳光,拍花和草。那些花草都是平时没有人关注的。但拍的时候感觉很美妙:每一片叶子都在不一样地摇曳,每一朵花都在不一样地盛开。我每天都匆匆地从小区走过,上班、下班,一直都忽视着这些生命的存在,但是它们每一天都在生长,每年都会死去,第二年又会再生长,再死去。我在镜头中看到这些不知名的叶子和花,看它们在风中摇曳,内心充满了莫名的激动和喜悦。

  1. 画画。

画画比照相更细腻一些,会让你注意到在拍照时忽视的细节,这是画画的独特之处。我自己练习画人物肖像的鼻子时总是画不好,结果发现鼻子其实缺少轮廓,所以难画。这个问题只有在画画的时候才能发现。此外,画画也能让你安静下来,帮你进入心流状态,这是一种很好的体验。

  1. 录视频。

视频是一种非常方便的记录方式,而且有越来越多的手机和相机都能记录非常清晰的视频。用这些随手可得的设备去记录动态影像,能获得比照片更丰富的信息。我自己越来越重视动态影像的力量,也会在平日更多地选择直接记录动态影像。

  1. 录音。

录什么?可以录谈话,也可以录自然界的风声雨声、小鸟叫声。 豆瓣上有个小组叫“实地录音小组”,专注于录制各种生活中的声音。他们用高还原度的麦克风,录农村公鸡的打鸣声、潺潺的溪水声、鸟的叫声。很多人为了录这类声音,特地跑到深山里,因为只有深山里才没有车辆的来往噪声。我比较焦虑时特别喜欢听着这些自然的声音,安静地睡一觉,这种感觉非常好。

  1. 写日记。

日记也不用太复杂,写写你今天看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人、想到了什么事情,流水账也是有意义的。 当你拿起笔、拿起相机、拿起画笔、拿起录音笔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所熟悉的每一天、你所熟悉的周边的东西其实都不一样,这种感觉是很奇特的。 还有一件事情需要注意,即一定要去分享。很多人为什么很难坚持?因为从来不分享,独自一人是很难长期坚持的。人类是社会动物,应该去分享美好的事情,对他人、对自己都有帮助。 我发现在那个封闭、半封闭的象牙塔之外,还有一个平行世界。在这个平行世界里,我能找到使自己心灵安宁的地方,我会在这个地方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而兴趣会给我带来终身的价值,我不断提到的第二收入正是来源于此。我在几年前开始做微信公众号这件事情,让我重新与自己、与外面的世界建立了连接,不知不觉一天天坚持了下来。 你需要重新与真正的世界建立连接,重新发现自己,当你重新发现自己的时候,你就能找到那条通向自由的路。

身心健康

自由时间和快乐

以自由时间和快乐两个维度去衡量自己的人生,在每天的生活中做出大大小小的选择,你的人生可能会截然不同。 如果有一份工作能给你高薪,但要求你做你并不喜欢的事情,或者这件事情无法带给你快乐,你该选择接受还是放弃?基于名和利优先的原则,你会咬牙接受;但是如果基于自由时间和快乐优先,则需要放弃。 当然,彻底切换人生的衡量标准需要你迈过一定的物质底线,其实有舒服的地方住、有健康可口的饭菜吃并非难事,但我们经常在超越物质底线很长时间之后仍然陷在无尽的名和利当中,这种追逐对于99%的人而言会无疾而终。因为欲望的世界里没有“尽头”一词。 基于我的观察和思考,财务自由是普通人可以通过正确的选择和正常的努力达到的目标。只要你牢记自由时间和快乐优先的原则,并且按照这种原则去做人生选择,则自由时间和快乐会距离你越来越近自由人生目的 原因很简单,**人生价值最大化的前提是你去做命中注定的事情,并全情投入。**而在这种状态下,你必然很快乐。只要尽力去把命中注定的事情做好,那么每天都会很快乐,这样的人生就值得期许,其最终给你的综合回报也要远超苦苦追求名和利的回报。还有什么其他标准的财务自由能超过这种自在且快乐的状态?

如何面对压力

坦诚——对“客户”。

说心里话是一件容易的事,也是一件难事。但是当压力越来越大时,及时敞开心扉,说明问题现状,做直观的分析,给出自己的建议,对大家都好。这个阶段,越是客观地说出问题所在,越能得到理解,也能得到尊重。 在客户看来,坦诚的人,即使说“No”,也是很值得信赖的人。并且,在艰难的时刻,和客户交心,也是一种获得信任的好方法。 注意:这里的客户是泛指的客户,包括真正的客户,也包括公司内的兄弟团队、老板。不管是谁,只要是需求的主要提出者,那他就是这件事情中的客户。

示弱——对老板。

我曾听说过一个女强人的故事:她是一家公司的创始人,身边的副总各个如狼似虎,强势异常。她硬是凭着自己的技巧,把这一群虎狼之人紧紧地抓住。而她的技巧竟然是示弱和求助。是不是很出人意料? 记得在《欲望都市》里曾经有一个桥段,某女士在一瞬间喜欢上一位男士,不是在这位男士意气风发之时,而是在这位男士一次不经意间的示弱时。 老板不是机器,总会受到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若你在承受巨大压力之时,能向主要的施压者示弱,则会受到一定的怜悯。 但这个方法只可以偶然为之,要解决的问题还是要解决,示弱只是缓兵之计。

开诚布公——对同事。

我在2013年陷入焦虑时,在公司第一时间向团队所有成员坦诚自己的压力与焦虑。我告诉大家:如果最近希望诉苦,我并非最好的人选。同事们当时也很照顾我,很少来打扰我。通过这一偶然事件,我发现只要你挑明了,大家还是很有同理心的。 碰到项目推进的困难,一定要及时和同伴说出来,哪怕是在微信群里发一个消息。向一起工作的同事、下属坦诚自己的压力并非丢人的事情,与我们想象的相反,大家还是非常愿意帮助弱者的。

平静——对自己。

如果有什么是最大的法宝,我想就是平静二字。平静能让人保持清醒的头脑,让人保持清晰的判断,让人永远有方位感(在哪里,要去哪里)。无论是会谈还是交谈,越是碰到不冷静的局面,你就越要提醒自己要平静。当然,每个人达到平静的方法不同,有人靠倾诉,有人靠冥想。无论事情有多难,局面有多复杂,永远要告诉自己:平静会给你力量。

冷静——对待复杂局面。

平静是一种态度,冷静则是一种方法论。平静让你获得一种力量,一种气质。内心很容易保持平静的人,总是给人一种淡定感和可靠感。冷静则是一种方法论,能让你面对复杂的局面,让你可以忽略各种噪声,做出正确的选择。 如果说平静能给你力量,冷静则会给你阳光,带给你具体的希望。 你可以仔细观察身边冷静的年轻人,他们往往是成长速度最快的那一批新人,因为他们能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能通过什么方式获得。

说“No”——对无关紧要的需求。

当需求太多,接不过来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说“No”。对于Yes Man(唯唯诺诺的人)而言,说“No”是一个非常大的心理关。但是,如果在需求方面无法准确把控,则到最后每个人都会对进展不满。勉强的Yes,真的不如简短的No。 为什么产品的负责人一定要有勇气说“No”,而且要经常说“No”,原因很简单,如果对每一条意见都说“Yes”,那这个产品做出来得有多平庸!

认怂——对待错误。

认怂就是认错的意思,其实越牛的人越不怕认怂,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这个没什么好掩饰的。你做不好的事情,非得硬着头皮做,受伤的是你和公司两方。 很多时候我们为何压力大?就是贪多,因此造成了消化不良。如果在后续执行过程中,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并且经过评估后发现无法达到预期,则果断认怂是最好的态度。 认怂也会让你的聚焦更加落到实处。 真正要解决压力问题,以下两方面的事情最重要。

  1. 第一,解铃还须系铃人:明确谁是真正的客户,和这个客户直接沟通,了解其需求后形成方案,千万不要再等二手消息。
  2. 第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压力是结果,引发压力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否能快速解决这个问题?上面提到的种种方法,其实都是为了给真正解决问题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但压力之战的终局,还是把真正的问题搞定。

作为现代人,不要幻想没有压力的环境,你需要做的事情是直面压力,在压力中变得越来越强。

如何缓解焦虑

那年确诊有焦虑倾向之后,我是怎样缓解这些问题的?我采取了这几个办法。

  1. 冥想。

冥想就是什么都不想。其实想做到什么都不想是很难的,怎么办?把自己的注意力关注在呼吸上。推荐你看哈佛大学教授的“幸福课”,其中有一堂课,他带领全班学生一起冥想。我在看那个视频的时候,也跟着他一起冥想,感觉非常好。所以有一段时间,我每天晚上先冥想再入睡。具体做法就是独自待在卧室,盘坐在地上,听一些冥想的音乐,关注自己的呼吸,呼—吸—呼—吸,大概持续15分钟。你会发现,当你真的实践冥想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如下状况:要么思绪万千,有各种杂念不断涌入脑海;要么刚冥想一会儿就昏昏欲睡。这都很正常,把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即可。

  1. 充足的睡眠。

关于睡眠,大家都觉得再自然不过。但我想说的是,我们现在的睡眠都是不够多,我们应该尽可能每天保证8小时的睡眠。

  1. 运动。

定期规律的运动,能让你对自己的身心产生一种控制感。当你在运动的时候,你可能会比较聚焦于身体的感觉,脑子里没有那么多杂念,这种感觉很不错。 对于缓解焦虑,以上三个措施比较有效。但这些都是辅助措施,除病,必须除根。焦虑这个病的根源在心,怎么办?我在此提出几个建议。

  1. 要向亲人敞开心扉。

这里的亲人是指你身边最亲近的人,比如爱人、父母。以我为例,首先我会和妻子沟通,过去我在家里只报喜,不报忧,现在我会把我担心的事情,无论是生活还是职业,抑或个人发展方面的问题,如实和她沟通。她也会帮我思考这些问题,同时帮助我分担家庭和生活中的一些压力。 其次,和父母打电话坦诚自己最近处于焦虑状态,但是告诉他们不用太担心,告诉他们我焦虑是因为什么。以前我会把所有事情都压在心底。但是现在我敞开心扉去和他们谈,他们也逐渐能培养自己的承受能力,并从他们的角度不给我施加太多压力。 想根除这个问题,第一步一定要先把自己的问题、担心和困惑向你身边最亲的人坦诚。

  1. 和同事朋友沟通。

如果你在工作,那么应该向同事坦诚自己的焦虑;如果你在上学,那么应该和同学聊一聊。有一天我在开例会时,对部门的下属说:“近期我内心处于比较脆弱的阶段,请大家理解。最近尽可能先别找我吐槽,因为在这个阶段,我需要先把自己照顾好。”这是对下属。对于关系好的同事,我会在吃饭的时候随口跟他们说出我的问题,比如说现在自己很焦虑,有些什么问题。其实这不是求助,就是寻找一个心平气和地对待这个问题的环境。也就是说,当身边的人知道你现在的焦虑状态,他们可能会比较和善地对待你。 而且很多人也有同样的问题,他们也会说出自己的焦虑,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一来二去大家会发现每个人都差不多,这时感觉就会好很多。这不是阿Q精神,这叫互助。这个互助心理活动是一种很好的恢复实践。一帮人说出共同的问题、共同的故事以及各自的解决方法,非常有利于解决问题。

  1. 和老板沟通。

你要向自己的老板坦承自己的问题。因为很多压力来自工作。这个时候,你顶着压力不说,尤其不向老板说,老板会觉得你现在的工作效率很低。其实最好的方式就是向老板承认最近的确是有一些问题,希望老板能理解。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会找回状态。 基本上所有的老板都会理解这种状况。 所以,通过向亲人敞开心扉,向同事、同学、朋友坦诚自己的焦虑,和老板沟通,让自己客观上减少压力,能给自己营造一个非常好的周边环境。

工作事业

如何面对全新的挑战

假设你在加入新公司两周后,就接受了全新的挑战:接手一件从来没有做过,也很少有其他人会做的事情。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在迷雾中寻找希望,不断推进工作呢?

  1. 首先要确保大方向正确,你需要与最关心这件事情的人沟通,了解他的期望,由此确定整件事情的大方向。
  2. 二是约关键的人聊天,把你对大方向的理解和对具体细节的困惑与这些同事沟通。如果很多人碰巧也在思考同样的问题,这时候问题就变得简单了:对于同一种问题的思考变成了你们之间最好的沟通桥梁。
  3. 此外,在面对全新挑战时,勇敢迈出第一步很重要。为什么向前一步最重要?因为没有向前一步,任何好习惯都不会开始,不能开始更多的好习惯,你就无法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如果没有向前一步,那么你无法突破任何全新的挑战。

公司选择

看CEO的能力

我们在找一份工作时,最好能更加明确:**薪水差20%不算什么,能进入这个行业的专业公司才是最重要的。**这才是你职业生涯的“金字招牌”。

了解其CEO的认知水平和升级速度

把这两家公司CEO最近三年的公开演讲全部找到,自己对比看。一家企业是创始人意志的延伸,企业所能到达的水准受制于创始人的认知水平。在互联网行业,不仅要看其认知水平,更要看其认知水平提升的速度,即他“否定之否定”的能力和不断迭代升级的速度。所以,在决定是否加入一家公司前,你必须对这家公司的CEO有非常充分的了解,了解的途径可以通过其公开的言论。最好看其过往三年的公开言论,因为可以通过对比一段时间的言论,看到其认知升级的速度。尽管你未必能直接向CEO汇报,但是他的认知会直接影响这家公司的前景,也就是你未来几年的前景。所以,当你拿到几家公司的offer但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时,想方设法去了解其CEO的认知水平和升级速度是一个绝妙的办法。

看他对组织和人才的重视程度

除了了解公司创始人的言论,还有一点非常关键:看他对组织和人才的重视程度。为什么“一把手”对于组织和人才的重视非常关键?因为最好的公司其实从不参与竞争,它们成功的关键是从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脱身。因为贴身肉搏只会带来无尽的焦虑和战略上的短视。它们成功的关键在于两点:第一,真正着眼长远,能看到7~10年的未来,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有明确的取舍原则,所以从不焦虑于短期的竞争;第二,真正发挥组织的能力,这类公司往往兼有明星创始人和非常好的组织机制。良好的工作氛围能吸引到合适的人才加盟,并且充分激发公司人员的潜力。他们知道,赢是因为自己的组织强,输是因为自己的组织差,和竞争对手是谁关系不大。 一言以蔽之,伟大公司的护城河在于“创始人认知升级的速度+公司愿景+有生命力的组织”,有了这三点根基,它们就可以从低级别的竞争中“逃逸”出来,登高望远而不焦虑。

慎入小公司

(1)公司不大,老总很多。 (2)待遇不明讲。 (3)做黑灰色生意。 (4)亲戚开的店。 (5)租豪华写字楼。 (6)面试草率。 (7)不真诚的HR。 (8)爱吹牛的老板。 (9)夕阳行业。 (10)过热的行业。 如果碰到的小公司符合以上任何一条,那么就需要你谨慎考察,如果符合三条以上,那么最好再选别家。当然,对第(10)条“过热的行业”需要更加深入地讨论,因为其中毕竟孕育着“新经济”的机会。 站在职业生涯的角度看,每一个你服务的公司,都应该能成为你上升的阶梯,**你要么跟对了人,要么涨了见识,要么挣到了钱。**而如果不幸选择了一家有问题的小公司,不仅以上收益全无,甚至可能会付出更多的代价,到时后悔也来不及。未来写简历的时候,你恨不得能有一种“时光涂改液”,把这段经历抹去。 我们要么得睁大眼睛选公司,要么努力让自己有挑选公司的资格,除了这两条路,别无其他。

该去什么样的公司

总结那些让人觉得愉快的、给力的同事,他们有一个共性:专业。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有专业的技能:比如用户界面的设计能力、编程能力、策划能力、项目管理能力。 (2)有专业的态度:比如守时、守信、着装专业、言谈举止得体等。 如果再回溯他们的职业生涯,会发现他们的共性:职业始于一家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公司,比如业内知名的咨询公司、4A广告公司、大会计事务所、外资银行或者大型技术公司。 上述类型的公司符合以下特点。 (1)有专业的定位,做专业的服务:公司都有一个非常聚焦的定位,不做大而全的经营,也不是什么挣钱就干什么。这些公司的信条就是长期提供专业服务。因此,这些公司多出现于To B的商业领域,而非To C的消费领域。如果是To C的公司,也一般是规模大、业务成熟、从残酷竞争中胜出的公司。 (2)有成熟的培训培养体系:很多公司有自己的管培生体系,即使没有管培生体系,也有从知名高校直接招人的习惯。这些职场新人一进入公司,就能接受非常严格的职业培训,有一些公司还设置了新人轮岗制度。越是管理成熟的公司,越喜欢校招生,自己从头培养。 (3)有成熟的专业升职体系:比如百度的T序列(技术序列),从T1到T12共有12级,本科生一般进去是从T3开始,逐级开始晋升。每次晋升,都需要经过专业委员会的评定。 (4)有很好的专业氛围:什么是氛围?氛围就是“人以群分”,类似背景的人多了,很多事情就容易做,比如同行评议(peer review)、技术讲座、技术分享;或者碰到一个具体问题,你能找到比你更牛的人请教,年轻人在这样的氛围中更容易成长。 从这些公司出来的年轻人,也容易找到更好的工作。从雇主角度来看,第一,知道这个人能做什么,比如从4A广告公司出来的人,如果有2~3年的工作经验,那么他做策划的能力一般都很强;第二,这个人在上一家公司的评价可靠度很高。根据上一家公司的知名度、这个候选人在上一家公司的级别和绩效,基本就能对这个人的能力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这是大家喜欢从专业公司挖人的原因。 记住一件事情:这个行业的顶尖公司一般不会以“顶薪”来吸引人,它的品牌、它的培养体系更加值钱。所以,在找一份工作时,你最好能明白一点,薪水差20%不算什么,能进入这个行业的专业公司才是最重要的。

理想的工作

理想的工作是很多人普遍关心的问题。虽然不少人将其定义为“钱多、活少、离家近”,但据我观察:“活少”会导致无聊,而无聊是大部分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相比于忙碌,无聊是极其难忍的状态,而且大部分人在无聊时也会有强烈的不安全感。 对我而言,所谓的理想工作必须要回答好如下三个问题。 第一,做什么? 第二,与谁一起做? 第三,能否发挥自己的优势? 答案也非常明显,理想工作必须具备三个特征。 第一,做有潜力的事情。 第二,与自己佩服的人一起做。 第三,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我择业的标准是做有未来的事情,跟厉害的人,有足够的个人回报预期。 与这些因素相比,在哪里工作,甚至是不是在北京工作,眼前的收入是多少,都不是我特别关注的。因为我知道,**当我能抓住“主要矛盾”后,其余的问题都可以逐步解决。**想的因素过多、限制过多,或者本末倒置,那你只能拿到短期的结果。最后简单解释一下理想工作的三个特征。 (1)做有潜力的事情。“势比人大”,在风口初期选择合适的位置很重要。如果你已经毕业10年以上,在比较同学之间的成就大小时应该能深切感受到选择的重要性。那些你原本瞧不上的小公司,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成为互联网新贵。你的同班同学或者前同事,已经在那里成为高管,独当一面,而你还在辛苦地“爬楼梯”。小米、滴滴、今日头条、摩拜单车、学而思等,都是在过去10年甚至5年期间快速成长起来的独角兽公司,大部分估值超过百亿美元。 (2)与自己佩服的人一起做。查理·芒格有一句名言:“别兜售你自己不会购买的东西。别为你不尊敬和敬佩的人工作。只跟你喜欢的人做同事。”现实中,他也是这样践行的。他在南加州大学毕业典礼上讲过自己的经历:“在我年轻的时候,我的办法是找出我尊敬的人,然后想办法调到他手下去。”当你非常敬佩一个人的时候,你不仅是在与他共事,你还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对年轻人而言,还有什么比学到东西更加重要?钱可以慢慢挣,碰到好老师千万别错过。 (3)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木桶原理很重要,但木桶原理并非让你一味去补短。它是告诫你:不要让你的短板影响到自己优势的发挥。人贵有自知之明,一定要知道自己的不足,也要非常清楚自己擅长什么。永远不要用自己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相比。想办法找到合适的环境,做合适的事情,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我曾经问过自己:80岁的时候会为什么而后悔?我的答案是:一辈子碌碌无为,为了蝇头小利而放弃发挥自己的天赋。这种假想80岁的方法来自Amazon CEO贝索斯。他在1994年打算创办一家网络书店时,他的老板劝他:“这也许是一个好机会,对于那些没有好工作的人而言。但你有一份好工作。”老板劝他重新想一想。贝索斯用假想80岁的办法解决了内心的困惑,坚持创业。因为他知道,Amazon也许会失败,但他在80岁的时候不会因为Amazon失败而后悔,反而会因为没有去做Amazon而后悔。 人是短视的,在找工作的时候尤其如此。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理想的工作要素写下来,最好不要超过3条,再按这些原则找工作。切记,要克服短期的诱惑或恐惧,因为你在追求长期的成功。

如何工作

避免大公司病

大公司内有明确的“显规则”和“潜规则”,大家按照规则办事,基本上会相安无事。大多数毕业生找第一份工作时都愿意选择已有成熟商业模式的大公司。这一点无可厚非,但这里我想提醒的是,年轻人一定要拒绝“大公司病”。大公司病会体现在各个层面,如管理层面、组织层面、激励机制层面,也会体现在个人身上。大公司病体现在个人身上时,典型特征如下。

  • (1)“甩锅”:问题与我无关!
  • (2)抢功:这个成绩有我一份。
  • (3)推诿:你去找其他人,我还忙着呢!
  • (4)划地盘:这是我的工作范围,与你何干?
  • (5)不思进取:事情做到刚刚好就行,做多了浪费。
  • (6)不学习:把邮件、周报写好就行,为什么要看书?为什么要学习新技能?
  • (7)功利主义: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老板能看得见吗?能帮我升职加薪吗?看不到好处我为什么要帮你?

在患上上述“毛病”的同时,他们也学会了一些“小技巧”,如下。 (1)投小老板所好:小老板说的永远是对的,开会举手表赞成,下会忙着去执行,却把独立思考放在一边,从不质疑对错。 (2)晒加班:只要是加班,一定要晒,而且要包装得不像是晒加班。比如晚上走晚了,抱怨半夜还堵车;周末去加班,感叹上班路上顺畅;出差去机场,抱怨飞机晚点(不说别人,我自己以前出差时就经常发机场图)。 (3)只发公司广告:自己的朋友圈,除了公司广告之外空无一物,仿佛自己的24小时都给了这个公司。在朋友圈说到工作一定要鸡血满满,最好再@老板。 以上的“毛病”和“小聪明”加在一起,说明这个年轻人把时间、精力都花在了看得见的好处上,比如升职加薪,把聪明劲儿都用在了讨好小老板上,唯独忘记了好好关照自己,忘记了自己的社区口碑,也忘记了提升自己的认知和学习新技能。总结一下,就是只顾着作秀,而忘记了做事和做自己。 其实,无论在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我们始终要保持做事的心态,不要推诿扯皮,该扛的风险要扛,该让的功劳要让。**你的职业生涯要长于你在任何一家公司的任职时间,你以为是吃亏的事情,长期来看很可能给你加分的;你以为是占便宜的事情,长期来看有可能是给你减分的。

保持初心

我特别在意的人才有一种特质:始终保持入职之时的初心。这体现在三个方面:永远能放下虚名,回到自己的本源;永远有好奇心,关心问题的本质;永远真诚,不势利。总结成一句:无论出发多久,都知道自己为何出发。 一流的年轻人要求真、向上、存善。永远不要用自己的原则去换利益(如升职加薪)。不要追求被领导同事喜欢,要追求被领导同事尊敬。追求被喜欢意味着你得不断地去妥协,追求被尊敬意味着你可以始终如一。定位要鲜明,能力要突出,能做到“你可以不喜欢我,但你得用我,因为我无可替代,我值这份薪水”。 如果你在意自由,这就是你想要的自由!人在职场上,应该是腰杆越来越硬,而不是越来越没有原则。这样趋炎附势下去,你的职业之路也会越来越窄。你不尊重自己,别人为什么要尊重你?一个不自尊且无人尊敬的人,怎么会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获得其他优秀人士的青睐?当你努力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值得别人尊敬时,你的身价是水涨船高的,而不是只依附在某个个体或者组织身上。当你能在更广泛的群体内获得认可时,你就不会为了公司内的局部利益放弃自己的职业守则。 一个人在职场的价值,与巴菲特对于公司股票的价值判断类似,“短期是投票计,长期是称重计”。你短期的收益,可能来自某位老板是否和你看对眼,长期的收益却来自自己的技能、视野和影响力。技能代表基本价值,视野代表做出明智选择的能力,影响力代表着个人未来空间的大小。 我们要做的是把每一家我们所服务的公司,都当成完善自己的平台,用以提升自己的技能,扩展自己的视野,发展更大范围的影响力。当你的能力高过工作所需,视野超越公司年度计划,影响力大于公司办公楼范围时,你会越来越自由,越来越值得人尊敬。 如果你的能力只够写邮件、发周报,视野只能看到小老板,影响范围仅限公司内的项目组,那你就是那个即将被大公司毁掉的年轻人。哦,对不起,是中年人。

如何面对职场竞争

出现竞争的最根本原因是利益冲突。不要小看这个词,用这个词能分析出很多根本性的问题。我们暂且用利益冲突来分析同级的竞争。 现在我们假设你处在一个运行正常的公司,有一个不错的领导,凡事能从全局出发,讲道理,有一定的判断力,能比较公平地对待人。如果不是,请抓紧时间离开,离开得越早越好。 在这样一个相对正常的环境,我们能采取哪些措施让自己既能顺利地成长,又不必强迫自己去做自己不认同的事情? (1)加强和领导的沟通。沟通不是阿谀奉承,而是去完成一个使命,即让领导相信,自己会努力工作,给领导“长脸”。能帮助领导成功在先的人,职业生涯一般都会有好运气,也会有贵人相助。与领导沟通,不用去专门“讨欢心”,完全可以有自己的态度。能力越强的领导,越喜欢有自己态度的员工。沟通可以主动一些,适度频繁一些。 (2)围绕核心优势打造护城河。职场上的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护城河,这个并非事情的边界,而是你最突出的优势。在职场上,在一个相对小的范围内,什么才是你不可替代的优势?有哪些事情,领导一想起要去救火,就能想起你?记住一点,你在职场的竞争力不取决于你能做多少件事情,而在于建立“个人品牌认知”。与竞争优势相关的事情,是你要争取的事情;与此无关的事情,是你需要回避的事情,因为你很难做好。 (3)稳扎稳打,求深而非广。不要总想着伸手扩张地盘,越伸手,越容易碰触到边界以及同事敏感的神经。其实好好把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经营好,做得深入扎实,做出水平,就一定会得到领导的青睐,机会也会源源不断地光顾你,而无需你特意去争抢。 (4)眼光高远,超越“竞争”。如果你在和一个你根本看不上的人竞争,那么你无疑在拉低自己的眼光、品位和水平。不管结果如何,你都输了。所以,和同级之间的最好竞争方式就是“定位高远,降维攻击”,不要纠结于局部的得失,而是要能看到3~5年后的发展,对标更优秀的人。看得远,定位高,不出一两年,你会把原本和你竞争的同事都甩开。有太多人忙于内部竞争而没时间做自我发展和提升。而最终大老板怎样选人、用人、提拔人,还是看才能。少花心思“勾心斗角”,多花心思做自我提升,并且加强社交和沟通,让你的努力和进步一览无余地展现在大家面前。这样,你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好运的,而凭借你的努力和好运,那些站在原地和你竞争的人,很快就会被你拉开差距。 还是那句话,如果你真正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人生的使命,知道自己的核心优势,其实没有谁能和你竞争。焦灼于内部竞争的人,往往既缺自知之明,也不具备前瞻视野。

创业

“地图的最大部分一定是未知领域。现在的这张地图让互联网世界看起来像零和游戏,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正在开拓新疆域,创造价值,而不是从别人那里夺走它们。” 我觉得,这段话说得特别好。所有的地图都是描绘已知的世界,但是,更大的世界是那些还没有画出来的部分,那里才是最大的机会。 如果你只盯着地图画出来的部分,那就意味着,你把自己局限在这些疆域。当你发展壮大,就势必要侵入其他人的领域,对方一定会殊死反抗。 但是,如果你把目光放到地图以外,那里其实是更大的世界,有更多的机会,你可以从零开始建立自己的王国。你的时间和精力,用来解决前人没有遇到的问题,而不跟对手进行零和竞争。 现在的这些互联网巨头,我印象中,好像没有一家是通过占领别人的地盘,而成为巨头的。每一家都是因为开创了新领域,而发展壮大。比如,微软建立了桌面操作系统,亚马逊开创了 AWS 云服务,Youtube 创造了流媒体平台,Netflix 建立了视频点播服务,抖音是竖屏短视频再创作。 乔布斯说过一句名言:问消费者他们需要什么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不知道,只有当你把新事物拿到他们眼前,他们才会意识到自己需要它。他的意思就是开发未知领域,再把消费者领进去,他们会惊叹新世界是多么美妙,而你就成为这里的王者。 马斯克为什么在短短几年中,成为世界首富?因为他做的都是前无古人的事情:第一个大规模生产电动车、第一个建造可重复使用的火箭、第一个卫星上网服务,第一个要把人类移民到火星…他的每一个新领域都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一旦做出成果,他就独享这些地图上新多出来的面积。 下一次当你查看地图时,请寻找地图以外的未知领域,那才是建功立业、发展壮大的地方。否则,你只看到现有的世界,你的人生就被局限在那里,为了赢得零和游戏,与对手拼死竞争一点点空间。 2023/07/07|周五|☀️

家庭生活

清理暗空间

我总结过自己购物的第一考虑因素,并非买得起或者喜欢,而是是否能高频使用,即是否能给一个物品匹配上足够的时间资源才是我做购物决策的第一考虑要素。任何物品都会占用物理空间,你在购置(接受)一件物品时,不仅要考虑金钱和你的时间分配,还要考虑因为空间占用而带来的成本。为了保持健康的居住空间,我们一定要警惕会带来“暗空间”的物品。那些你根本不会用的东西,别让它们轻易混进你的居所。

学习成长

复盘

什么是明智地忘记,什么是好的复盘?

  1. 第一,不要轻易忘记关键的错误。
  2. 第二,不要纠结于对与错,而是要把重点放在“我能从这种错误中学到什么”,最好深刻到刷新认知。
  3. 第三,克服锚定心理,这只是人类天性中容易犯的诸多错误之一,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有更多类型的心理误区。只要能克服某种典型的心理和思维误区,就能有长足的进步。

现代人有两个切肤之痛,第一是在无关小事上分散太多注意力;第二是在关键大事上缺乏行动力,投入资源也不够。悲剧的是,这两件事情经常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而学会复盘,学会明智地忘记,会帮你克服这两个切肤之痛。 作为现代人,只要从忙碌中抽出来一点时间来认真思考一下财务问题、健康问题、职业发展问题,认真复盘与这些重要领域相关的发生在个人身上的事件,就会在未来几年大大改善自己的财务状况、健康状况和职业发展。 请切实地在意自己,毕竟我们每个人都只有这一生。复盘不会避免所有遗憾,但是会大大减少你犯同样错误的概率。 门和窗其实一直都在,只是你习惯走门了,从来没有注意到窗户的存在和价值。而所谓的意外,只是给了你重新认识这扇窗户价值的机会,不要错过这种机会!

怎样从错误与意外中吸收能量

在心理方面,有三个要素。

  1. 坚信如果错误与意外不能打败自己,只能让自己更强,就像我们自身免疫力的形成过程。
  2. 接受现实,而非掩盖。比如当信用卡逾期发生的时候,不要想着通过不正当手段来抹去不良信用记录,而是彻底反思问题,提出措施。
  3. 要分析内在原因,分析心理原因,分析潜意识的原因。比如信用卡发生逾期,内在原因是缺乏内在安全感,以及内心倾向于免费的服务而非付费的服务。

怎样通过实践来吸收能量

  1. 首先,一定要把错误与意外之事写下来。写下来是让你不要忘记这件事情,让你接受这件事情,让你知道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不要否认它。
  2. 其次,一定要说出来。说出来,是一个自我对话的过程,如果有人愿意倾听,对你来说是非常好的过程;如果没有人愿意倾听,你对着你家的宠物去讲,也是一个自我面对的过程;或者用录音笔、手机录下来,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实践。
  3. 最后,一定要分析内在的原因,包括心理和深层次的原因,然后通过行动去解决深层次的问题。

“面对bug的三部曲”是:

  • 如何防止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 如何用自动的机制防止这个问题再次发生?
  • 如何避免他人犯同样的错误**?**

坚持每日阅读、写作和运动

长久以来,我们坚持下来的就是每天呼吸、吃饭、喝水和睡觉这四件事情。因为这四件事情都属于不坚持会出大事的行列。那么其他事情呢?比如阅读、写作、运动和分享?不坚持其中任何一项,我们会出大事吗? 短期看,没有任何问题;长期看,似乎问题也不大。有那么多人一辈子也不做这几件事情,也都活着。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思考就会发现,这些事情从长期角度来看,不坚持会出大事。 这个大事就是无法维持well-being的状态。什么是well-being的状态?举一个例子,当你70岁时,在传统观念中应该在家里待着或者在床上养病,但你也可以和爱人一起满世界地旅行,这就是我心中well-being的状态。对于这种状态,不要惊奇,美国一些持续健康生活的老年人,在70岁左右就是这种状态。我们国内也有一些。 对我个人而言,如果无法坚持以上四件事情,那么我很难保持well-being的状态,既无法短期维持,更无法长期维持。怎样才能做到坚持阅读、写作、运动和分享呢?我觉得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第一,动机,就是你为何做这件事情。从根本上来说,我觉得无论男女,一辈子要做的事情都是要保持吸引力,任何处于社群中的生物都有一个根本的诉求——获得关注。从动物性而言,这是生命延续的关键;从社会性而言,这是我们自我价值的核心诉求。而无论是聪明的脑子,还是健康的身体,都是保持吸引力的关键。
  2. 第二,反馈,即通过做这件事情你获得了什么好处。对此最好能够比较及时地反馈。反馈有长期的,比如我们常说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样以十年、百年为周期的反馈;也有比较短期的,比如30天、1天,甚至是即时。我们要坚持一件事情,最好能在30天以内有一定的反馈,这对于养成习惯是有好处的。有一本书讲的就是21天养成习惯的理论。如果做一件事情,30天还没有反馈,你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哪里出问题了。
  3. 第三,习惯,即是否能有“最小化的坚持”。比如运动,最差是否能坚持每天运动10分钟(几组拉伸+力量训练)?比如写作,最差是否能坚持每天认真地写140个字?相当于一条微博的字数。比如阅读,是否能坚持15分钟的阅读?即每天碎片时间的1/10 ~ 1/5。有一些朋友在看到我朋友圈的运动分享有时仅10分钟时,就给我善意的忠告:10分钟太少,至少需要30分钟。对此,我的观点是其实10分钟可以是一个“最小集”。有了最小集的观点,坚持本身就会比较容易,因为你没有太多借口(如出差、旅行、累)。没有借口,就好坚持了。有一本书的名字就叫《清晨8分钟》。我坚持得比较好的晨间运动和写作,正好符合上述原则。曾经有段时间坚持不好的阅读也通过调整,达到了平均每天阅读一本书的目标。

有朋友谈到人生的困惑和迷茫,其实我以前是一年会有一次大的迷茫,现在是一个月基本有一次小的迷茫。无论是否迷茫,你觉得对你的终极人生有益的几件事情,就需要像这样每天去坚持。写作

第三空间

获得自由的途径,是重新与世界建立连接,创造一个独立于我们所在的象牙塔之外的平行世界,发现真正的自我。

什么是第三空间

第三空间是指和自己相处的空间和时间。 为什么第三空间非得是一个固定的物理空间?能跟自己独处的地方不就是第三空间吗?这真是一个叫尤里卡的时刻(尤里卡是古希腊语,阿基米德在浴缸里泡澡的时候突然想到了浮力计算的方法,喊了一声“尤里卡”,所以尤里卡就是灵光一现的意思)。 在特定时段能让自己独处的时空即第三空间。 第一,特定时段。说明这个空间是与时空相关的,而不仅仅是一个固定的物理空间。比如,你觉得咖啡厅是第三空间,但咖啡厅非常吵的时候就不是;又如你觉得家不是第三空间,但在家里你独自早起、无人打扰的时候,就是第三空间。 第二,与自己独处。这是第三空间的必要条件,如果不是自己独处,那一定不是第三空间。 上述定义中,第三空间不再是一个固定的物理空间,任何一个空间,只要能有特定时段让自己独处,就成了第三空间,这是第三空间的虚拟化。 我的愿望就是每天有三个30分钟:第一个30分钟用于运动,第二个30分钟用于写作,第三个30分钟用于阅读。之前我为30分钟运动已经找到了固定的时段。而顿悟之后,30分钟的写作和30分钟的阅读时间也找到了。

为什么要有第三空间

第三空间是一个你与自己真正相处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做一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包括运动、阅读、写作、画画、冥想、投资理财等。很多对人生重要的事情,都属于上述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在时间管理的第二象限。这些事情平时找不到时间去做,第三空间恰恰是为第二象限的事情而生,这是第三空间之所以重要的根本原因。 时间管理的四个象限中,第二个象限是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在其他条件(包括家庭、天资等)差不多、努力程度类似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很可能取决于在第二象限的时间投入。

如何利用第三空间

很多时候,你按照日程表坐在那里,打算做一个重要的PPT,做一个关键的提案,但是你的心无法静下来。你转而去上网闲逛,或者刷抖音,一晃30分钟过去了,然而你计划的事情一件也没有做。而假如有一个与这些任务匹配的第三空间,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对于我们人生发展至关重要的事情,我们一定要找到固定的空间和时间,每天去做。这就是为关键的少数事情创建固定的、舒适的第三空间。这一点是时间管理的关键。而精力管理理念强调我们应该去管理精力,而不是单纯地管理时间。我发现充分利用第三空间可以很好地实践精力管理的理念。 对于那些需要静下心来全力以赴、花大片时间来完成的事情,一定要配上一个合适的第三空间,一个能让你静下来、不受干扰、与自己相处的时空。它不是固定的时间,也不是某一个固定的物理空间,是时间和空间的组合,是时空组合。

如何创造自己的第三空间

这里面有几个具体的建议。

  1. 把你人生最重要的1~3件事列出来,注意,一定是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比如健身、写作和阅读。一开始可以是一件,但不要超过三件,超过三件你就很难去完成了。
  2. 找到那些与自己独处的时间,比如早起之后、下班路上或者睡觉之前。
  3. 一定不要影响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是你的家庭,第二空间是你的工作场所或学校。不要让第三空间影响你的家庭生活或工作、学习,这个是大前提,如果为了强调第三空间而本末倒置,会引起家庭关系和工作绩效方面的问题。
  4. 每一个第三空间只匹配一件具体的、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强调一下,只匹配一件,在这个第三空间里要对这件事情全情投入。比如我的运动第三空间就是早晨6∶00~6∶30的家中,写作的第三空间就是早饭之后在家中的大约40分钟时间。每一个第三空间只匹配一件事情(写本书时,我的写作第三空间为工作日早晨6∶00~7∶30的家中,周末早晨6∶00~11∶00的家中)。
  5. 采用合适的工具。我们需要有合适的工具来辅助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比如上下班路上,用听和说的方式和自己相处比较好。这时候有一支简单的录音笔或者在手机上配上防风的微型麦克风,都会让你有更好的感受。
  6. 阶段性做一个总结。比如每周末把这一周的第三空间经历总结一下,看看自己在第三空间的产出和体验如何。
  7. 一定要多写多记录。不管你的写作能力如何,一定要锻炼写作,写作是思想的催化剂,写作能让你的头脑更加有序,更加有创造力。要把自己与第三空间相处的经历写下来,以此不断提升第三空间的使用效率。
  8. 一定要给第三空间起个名字。当你在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时,一定要给它起名字。比如我的三个第三空间分别是“写作第三空间”、“运动第三空间”和“阅读第三空间”,很朴实直观,却带来了仪式感。在相应的第三空间,我会被暗示要去做对应的事情,而且只做与这个第三空间名字匹配的事情。

我经常会在早晨的写作第三空间内写作,最快只用30分钟就能写1000字,效率很高! 你可以从今天起就尝试去发现自己的第三空间,为自己人生最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找到安身之所。

如何阅读

  • 除了文学著作之外可以尝试每天阅读一本书(即一个小时读完一本书)的方法,快速筛选出一本书和核心观点,找到那1%左右和你相关的、经典的、有启发的书,再从其中找到10%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 带着目的去阅读:可以是最近的困惑,比如学习效率、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等。也可以是希望精进的领域,比如心理学、编程或者茶艺。又或者是打算输出的领域,比如做一个知乎Live、视频博客等。
  • 如何速读一本书
    1. 花10分钟判断一本书值不值得读。
    2. 秉持People Rank(即搜索引擎中的“知名度”,这里指我对其他作者作品的引用或推荐),关注优秀作者的其他著作和他所推荐的著作。
    3. 用1小时翻完一本300页有一定理论深度的书。迅速找出书中对你有用、对你有启发的部分,忽略其他部分。
    4. 带着问题去看书,持解决现实问题的想法去书中找答案。
    5. 立刻实践书中相关的部分,或者是对你有启发、能解决你问题的那部分。
    6. 有机会应从头再翻一遍,一本好书要翻很多遍。
    7. 通过看书在大脑中建立索引库,看完书之后能在这个索引库中添加一些记录,以后碰到问题,在这个库里检索即可。读书要像查询手册一样,碰到问题,知道哪本书里有答案,可随时去查阅。
    8. 要看重点的示意图,示意图代表着关键思想的抽象,代表着核心思想,一图胜千言。
    9. 很多书的核心观点只有几页,需要迅速直达核心,找到这关键的几页。
    10. 忽略顺序和逻辑,直接切入你最感兴趣的部分。
  • 如何高效阅读
    1. “不择手段”:在阅读的时候,不要有太多的“洁癖”。阅读就要不择手段,充分利用各种介质阅读,比如纸质书、Kindle、iPad。用非常大的iPad Pro及Macbook这样的电脑阅读,速度是非常快的。相比纸质书,电子阅读缺少一种庄重感,但是在搜索、做笔记、做分享等方面,电子设备远胜纸质书。
    2. 不择时间:如果能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当然最好,但是没有的话怎么办?很多人会把不期而遇的碎片化时间全部浪费掉,其实可以用于阅读,前提是你把阅读变成像看微信或者打手游一样方便,可以随手拿起或放下。
    3. 抓住重点,抓住相关处:看书的时候,不要像兔子一样安静,要像猎狗一样敏锐、灵动,永远要知道自己拿起这本书的目的。要快速地去找你在此书中的猎物所在。猎物有两种主要的类型,第一是核心思想,比如找到长尾理论的依据、背景、阐述和重要的例子。又如阅读《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书就是要找到关于良质的阐述。第二是和你自己相关的东西,比如读《少有人走的路》,你可以看你重点关心的部分,看看哪些内容可以解释你目前的人生道路,比如感情上遇到的挫折与问题。仅此而已。
    4. 注意输出:只输入不输出,其输入效果也不好。读书一定要注意输出。输出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书摘;可以是拆书,把书的逻辑框架、叙事步骤拆解出来;可以是一段读书笔记的分享。我对于好书的标准很简单,就是至少有一点可以影响到我的思想,让我愿意后续拿这个观点去分享。所以,阅读一本书,找到一处可以分享的地方,这是基本要求。

关于写作

写作能带给我们什么

  1. 写作是与自己相处的好方式。在写自己内心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和自己的对话。
  2. 记录生活的小确幸。当开始写作的时候,我们会想很多主题;当我们想很多主题的时候,会让自己保持一种比较警醒的状态,可以随时不断地记录自己的生活,哪怕是一张照片、一段语音,都是一种记录。这种记录会让你发现生活的乐趣,包括遛狗、买菜、做饭。
  3. 写作对自己的思维能力非常有帮助。通过写作,你会把自己的假设、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都想清楚。这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思维的习惯。写作会让思考更加有深度。
  4. 写作可以逼迫自己加强学习。写作是输出,要想输出,你就要不断地阅读和思考。因为有写作的压力,所以我逼迫自己很快地去看书,每天都去看书。
  5. 写作可以帮你获得未来的收入。现在国内对于版权越来越重视,每一个超级IP都会有可观的版税收入。并且现在无论是微信公众平台还是得到、知乎、分答,这类平台越来越多,都鼓励你分享知识和经验,换取收入。
  6. 写作本身会成为未来非常时尚的一种职业。这种职业是很难被机器人、人工智能取代的。而且,它有很强的边际效应,一份时间可以被销售很多次。

如何获得写作的灵感

  1. 提高写作频率。尝试每天写作,逼迫自己养成随时记录灵感的习惯。其实每个人每天总会有不同的发现、不同的灵感,但如果不马上记下来——无论是用小纸片还是手机,这个灵感会转瞬即逝。并且,因为写作频率提高,直接刺激了感官的敏锐度,对于身边原本忽视的人、事情以及自己内心的涟漪更加敏感,从而产生了更多的写作素材。
  2. 写自己的心声,采用“掏心窝”的写作方法。作为练习,想象最近三天内发生在你身上的一件大事,无论它带给你的是惊喜还是悲伤,直白地记录下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对你的影响、你自己的想法等。
  3. 放弃评判。遇到自我评判时,不妨告诉自己,“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4. 朋友圈测试。当你有三个灵感时,怎样判断应该写哪个?我这里有一个技巧:把这三个灵感都以简洁的形式发在朋友圈,看大家对于哪个消息点赞最多、反馈最多,那么你的下一篇文章就可以用这个灵感作为核心思想,做一些拓展和丰富内容的工作。

三遍写作法

  1. 灵感捕捉。其实写东西不难,确定写作主题反倒是最难的一件事情。好主题最基本的条件是:这个话题是大家关心的且我正好言之有物、有感而发。灵感是来无影、去无踪的,所以,如何能激发灵感,如何能在灵感降临时及时记录下来,就成了一种挑战。

根据我的经验,灵感总是出现在下面几种场景下:

  1. 与人聊天时,尤其对方和你思维合拍时,你的很多想法会瞬间爆发。
  2. 空闲独处时,比如睡觉前、起床后、刷牙时、在卫生间时等。这些场景的共性是你处于一种相对独处的状态,有一段不受打扰的时间。
  3. 看书时或者听书时,所谓好书一般都需要看很多遍,且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4. 体验新产品时,无论是Tesla Model X、Apple AirPods耳机、iPhone X还是抖音,我都会在接触这个产品的初期有很多观察和感悟。
  5. 他人提出好问题时,比如有读者在微信后台提出好问题时。

总结以上场景,其共性是有合适的环境和有新的信息输入。在灵感产生时,要尽快用各种方式记下来,常用的方式有手机备忘、微信朋友圈或者手机录音。当我想写文章时,就去备忘录或者微信朋友圈看我当时的感言。

  1. 流畅地扩充内容。将灵感搬到写作工具,随手选取最有感慨的主题进行扩充,确保写作时不能中断,保证敲键盘输文字的速度。如果卡住,就换排名第二的想法,进行扩充,第二个卡住就第三个。具体写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流畅的去写。书写的流畅度体现了你对这个想法的认同度和内心相关素材的丰富度。任何一个条件不满足,书写都不会流畅。
  2. 最终写成文章。每天都会固定完成至少一篇文章。每次碰到写得不顺、不爽的时候,我都会用 Facebook 公司的一个口号——“完成比完美重要”来激励自己写完,哪怕写的过程并不如意。最终会选完成度最高的那篇文章为基础,做逻辑梳理、文章结构优化和文字润色。经过几轮打磨,这篇文章会呈现全新的面貌。有了第一步捕捉灵感和第二步流畅地扩充内容,最终写作的过程会变得容易很多。最终,日更这种习惯本身变得更加重要了。写什么、写的质量如何等反倒成了第二位重要。并且因为日更,我的写作水平有了实实在在的提高,这都是在日更之前没想到的。写作

如何提升认知能力

(1)上手体验产品、服务和情境。

真正有一手经验的人,要么是出于懒惰,要么是出于自我保护,并不愿意告诉你真相,所以,你能在搜索引擎或者社交网络里获得的事实真相少得可怜。

(2)找客户沟通。

客户是谁?客户是那个靠做生意谋生的人,他和你不一样。没有人发死工资,他会日思夜想地考虑这个事情,考虑市场变化,考虑威胁。所以,他对市场的认知和敏感一定远远超过你。一定要找到你的客户,服务好他,和他仔细讨论,仔细体会每个数字背后不平凡的意义。这哪里是“细节是魔鬼”?这分明是“细节是生命线”,是有血有肉的真知。你不找他们讨论获取真知,还找谁呢?

(3)找厉害的人沟通。

人和人是有差别的,而且这种差别随着时间推移会越来越大。除了外在能看到的差别,最重要的差别就是认知。那些特别有见识、特别有见地的人,我们称之为厉害的人。厉害的人的典型特征就是能给你极大的启发,甚至用一语惊醒梦中人来形容都不为过。为什么?因为他们能站在更高的维度思考问题。比如,你看到的是交通拥堵问题,他看到的是资源竞争问题;你看到的是车辆的性能、外观和价格,他看到的是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总所有成本);你看到的是产品特性,他看到的是商业模式;你看到的是争权夺利,他看到的是组织机制。**不断地寻找你身边的厉害的人,寻找你能触及到的厉害的人,与之交谈甚至只是倾听,都能受益匪浅。**因为这会给你带来全新的理念,提升你内心中对于“好”的标准。

(4)读好书。

真正的好书只有一个定义:**能改变你认知的书。**也就是说,是在公认的好书和适合你的书之间取一个交集。对我而言,《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罗伯特.M.波西格著)改变了我看待周围世界的方式;《爱上双人舞》(李中莹著)让我重新认识了婚姻和爱情;《少有人走的路》(M·斯科特·派克著)让我理解了心智成熟之路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也是我们要坚持一生的道路;《怎样解题》(G.波利亚著)奠定了我思考问题的角度;《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著)让我更加确认多重思维框架的重要性。以上这些书,需要你反复阅读,真正融会贯通,变成自己心智的一部分。你最终的认知,和这些书的启发相关性极大。

(5)不断地提问。

在大学时,我们几个好友讨论:怎样才算读懂一本书?其中一个朋友的回答让我至今印象深刻:在看这本书时能提出好问题。我们的认知是随着不断地提问逐步深化的。你周边的朋友、同事中,认知水平最高的那个人,不是知道很多知识、记住很多答案的那个人,而是能不断提出好问题的人。在《怎样解题》一书中甚至有一种方法,就是回到题目本身,重新阐述问题。当你能换一个角度阐述问题时,答案或许就能呼之欲出。这还仅仅是重新阐述问题,可以想象,当我们能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对于认知的提升将有多大的推进。 遇到困局时,首先需要做的不是苦思冥想,而是安静下来,重新去问:我们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目前提出的问题是否合理?这些问题之间有哪些相关性?是否还有其他衡量成败的角度? 在你目光所及的范围内,能不断提出聪明问题的人,一定是那个你要好好关注的人。

(6)不断地收敛。

所有的问题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如果获得答案的时间是无限长,那么相当于这个问题无解;如果获得答案的预期时间超越了时间限制,那么说明你不是那个能在限定条件下回答问题的人。 要想在限定的条件、限定的时间内回答问题,我们必须“收敛”,即能不断地把无关紧要、不那么重要的东西依次排除掉,直到减到不能再减,剩下的只有最核心的问题和它所依赖的条件。人们总以为,那个能去伪存真的人才是他们要寻找的人。其实在陌生的领域里,能化繁为简、聚焦收敛的人才有可能是带领大家走出迷雾的领袖。他给你的不是一个确定无疑的答案,而是一个在VUCA (Volatility、Uncertainty、Complexity、Ambiguity,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的环境下,能看到希望的方向。他用的不是第六感或者神秘主义的手段,而是汇总了重要信息,加上自己的逻辑判断,是有方法论和思维框架支撑的策略。综合第(5)点和第(6)点,能发散、展开思路,又能收敛和聚焦的人,就是你要成为的那个人。

(7)学习框架,运用框架,建立框架。

思维框架本质上是一种模式,是对环境、问题和答案的抽象化理解。典型的框架比如有关人类需求层次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有关时间管理的“时间的四象限管理”和有关竞争分析的“波特五力模型”等,每个学科、每个方向都有自己对应的思维框架,成熟的学科所拥有的思维模型会更多。每种模型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也都有不足和缺点。这是抽象的好处和不足所导致的。 但只掌握有限的思维框架或者单一的框架是远远不够的。 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的核心观点之一就是建立“多重思维框架”,他希望大家能多理解一些不同学科、不同背景的思维模型。你所掌握的思维模型、思维框架越多,你越难犯下愚蠢的错误。只有一种思维模型和框架的人,不是智者,而是容易被牵着走的人。容易被牵着走的人,是那些注定要被收割的人。 提高认知的好处非常多,除了在工作中会被更多的人所认可,还能不断地提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能不断地去开创性地解决困难和问题,甚至能让你的人生幸福感更强。很多烦恼其实都是自寻的,如果能跳出来,站在更高的层次看问题,那么这些烦恼就不足以困扰你。每一个烦恼的背后,对应的都是自己在某方面的认知缺陷。因环境变化,以前隐藏的问题被暴露出来,你从舒适区被迫走进恐慌区,这才是烦恼产生的真正原因。是环境变化让你过去的不足暴露出来,而不是今天有什么坏运气,或者碰到了不好的环境所致。 面对这些困难,你可以视之为成长的阶梯,你要解决烦恼的办法,不是到处求人,而是去提升认知。如此往复,每一次困扰都需要从认知的提升上予以解决,而解决困扰的过程又会带来新的认知提升。 当然,除了这种“Pain—Driven”(痛苦驱动型)的认知提升,我们更需要主动去提升认知。这样,你就具备更多的能力,能储藏更多的能量,以面对你未来人生的各种挑战。

思维方式

逆向思考

坦率来讲,从2014年开始,我在股市上的收益都源自自己的逆向思考。 所以,从进入股市的第一天起,我的投资风格就属于保守型,即在选择任何一只股票之前,我首先想的不是这只股票能增值多少,而是这只股票是否足够便宜。 这个理念一直指引着我。比如我在买Apple股票的时候,市盈率只有9~10倍(对比美股一些新上市的科技股市盈率高达100倍以上,国内创业板股市盈率高达四五十倍)。买茅台股票的情景与此类似,我是在各种有关茅台的坏消息满天飞,股价跌倒140元左右的时候买入的。 之所以提起这件事情,主要是想说明当我们在投资时,首先不要想着赚大钱、发横财,而应想清楚如何不亏本,这样反而会得到更好的收益。事实上,这也是巴菲特独步江湖40多年的最大秘密。 当然,如果仅仅记住不要亏本,其实也有问题。在不要亏本的基础上,看到机会要勇于下注。这是我敢拿出大部分闲钱投资股票并一直持有至今的原因。 逆向思考的原理不仅是巴菲特、索罗斯、查理·芒格这些投资家的投资哲学的基石,也可以用于生活的其他方面。比如以下例子。

  1. 创业最好“不差钱”。
  2. 开车第一要务是不出事故。
  3. 坚持健身的前提是不受伤。

(4)“断舍离”藏书首先要问自己:只留哪几本。 关于逆向思维,查理·芒格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如果我知道我要在哪里死去,我就永远不去那里。” 所以,回到明年的誓愿本身,最难的不是想“我要做什么”,而是想清楚“我可以不做什么”。 今天,你逆向思考了吗?

高频远胜于大量

在无法坚持运动的时间段,因为精力不够,工作效率也低下;但是在能坚持运动的时间段,精力总是充沛的,人也趋于乐观,心态相对平时要好很多。 从每日微运动这件小事我得到的最大启发是:高频小量远胜于低频大量。 类似的例子还有“多次小睡”。我用来恢复精力的方法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多次小睡,最长不超过10分钟,最短只需要5分钟。 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处理?喝一杯香浓的咖啡,一杯不够的话再来一杯?在晚上这并非明智之举。 来说说我的办法:当天我用两个10分钟的小睡恢复精力,在上午10:20的会议间隙小睡10分钟,确保整个白天精力充沛。晚上回家之后先在沙发上小睡10分钟,又恢复了精力。 别小看10分钟的小睡,它不仅能帮我快速恢复精力,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更能让我保持愉悦,提升克服困难的信心。这与冥想的功效有点相似。 为什么是多次小睡,而不是一个长长的午觉?首先我们很多时候并没有机会睡一个30分钟以上的午觉。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午睡时间过长,入睡过深,则很难轻松醒过来,并快速恢复清醒的状态。一次30分钟的午睡,很难比上两次10分钟左右的小睡。除了跑步、休息,还有很多地方也适用于高频,比如写作。提升写作只有一个秘诀,就是坚持每天写。村上春树无论内心阴晴,每天坚持写4000字。《紫牛》的作者赛思·戈丁(Seth Godin)也是每天坚持写,每天发出来。我自己也是通过每天写作,克服了内心犹豫的问题,提升了写作速度,并且倒逼自己提高对周边和内心的敏感度。这都是日日写作的功效,也是高频的功劳。当然,有一件事情确认不适合量少高频而适合量大低频,那就是投资,此处不表。除了投资之外,和自我提升相关的几乎所有领域,都适用高频。重要的事情最好每天都做,因为你的一生是由你每天做的事情所定义的。

升维思考

只有焦虑、真正痛彻的焦虑感才会逼你开始思考。 当你开始真正思考时,我有如下建议给你。对于当下层次的困惑,要提升一个层次去思考,然后回过来解决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升维思考,降维攻击/行动。比如你工作遇到困惑时,就应思考自己的择业原则;经济紧张,就要想清楚如何获得财务自由。站在更高的维度去看自己当下的困难,就变得容易很多。每一个困难都会成为新的出发契机,而现实问题的解决不过是升维思考、降维攻击的副产品而已。 我自己在5年前经历过巨大的焦虑,其实一开始就是觉得工作不稳定、收入不够花。但是经过“升维思考”,我把问题提升到如何解决自己财务自由的问题。并且我想找一种普适的方法,不仅适合我自己,也适合更多的人。 以此为契机,我想清楚了有关财务自由和精神自由的问题。比如我明确了自己必须有三个经济支柱,而不是像以往一样,只有薪水一项;我必须在投资理财上下足功夫,并且投重注,这样才能解决最终的财务自由问题;我必须认真对待自己的兴趣,给自己一个可控的支点。这是通过升维思考解决自己当下与财务相关的选择问题。 有些朋友面临职业选择时,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对此我有简单的答案:站在7~10年后的角度来判断哪一类公司会赢,这个问题的答案要比预测明年哪个公司会胜出简单很多。如果你正好处在那种长期会赢的公司,那么短期受一点委屈、工资少一些、职位低一些,都不是问题,千万别“下车”。很多人在找工作的时候会过分关注眼下的一些细节,比如老板是否是自己欣赏的类型,工资是否多三五千,上班地点是否离家近。但站在7~10年后的角度来看,这些都不重要。你要考虑的是这份工作是否能让你的生活产生质变,是否能带给你财务自由的期许。这是通过升维思考来解决职业选择问题。 :::warning 下面是更多的例子: (1)如果你碰到学英语的问题,不妨上升到学习任何语言或者熟练使用英语的高度。 (2)如果你碰到短暂的财务危机,不妨认真思考一下财务自由的问题。 (3)如果你被感冒折磨了两周,不妨认真考虑一下如何保持长期的健康,增强对任何疾病的抵抗力。 (4)如果你和父母相处不好,不妨深刻地思考一下原生家庭问题的渊源和解决方案。 (5)如果你在工作中不顺,不妨思考一下整个职业规划问题或者这一代人所遇到的工作、生活困境。 ::: 你会经历从“只见自己”到“看到众生”和“看到终生”的转变。你不是在解决此时此刻的问题,你是在解决长期的问题;你不是在解决小我的问题,你是在解决大家的问题。你的思考因此有了更深刻的意义。 当头脑逐渐澄明、前途逐渐清晰的时候,选择和行为就会变得简单。也就是说,当你能搞定升维思考时,自然就搞定了降维攻击。想与做融为一体,不再割裂,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堵什么不变

很多团队只有做3个月计划的能力,缺少一年的规划,更缺少3~5年的方向感。这样的团队很可能会很忙,但这样的忙碌,其结果是日复一日地忙碌,却缺少成就感——因为缺少长线思考的能力,也缺少勇气把资源投在真正重要的地方。 很多人以为互联网的特征就是快速试错,可以少想多做,其实这并不对。微信并不是通过试错的方式开发出来的。

  • 微信在推新功能时极为克制,只有思考清楚时才会上线,这也招来了创新慢的批评之声。但这种慢也有好处,就是一旦想清楚,就非常坚定地做下去,比如小程序。张小龙在2016年12月微信公开课上宣布小程序将于2017年1月9日正式上线。在小程序推出之初,有很多批评之声,我也怀疑Apple是否会批准这样的程序生态上线,但后续的发展打消了所有人的疑虑。我们今天看到越来越多的小程序,你很难看到一个主流App还没有做小程序。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表示:“2017年小程序披露的投资金额是7亿元, 2018年4月,这个数字已经迅速上涨到70亿元,总投资金额翻了10倍。”
  • 抖音的诞生看似偶然,但是在今日头条内部,短视频是其坚定的方向,国内除了抖音,还有西瓜视频和火山视频,国外有TikTok(抖音的国际版)。你可以说抖音的火爆是一种偶然,但今日头条抢占短视频先机,则是一种必然。
  • Amazon CEO贝索斯在年度致股东的信中写道:“从根本上讲,我认为只有长远的眼光,才能解决那些看似不可能的难题。主动取悦消费者,能够为我们赢得信任,而这样的信任感也能带来更多的业务,即使是在全新的业务领域也是如此。如果我们目光长远,就会发现消费者和股东的利益是一致的。”贝索斯在2016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被记者问道:“你认为在未来10年内,什么变化最大?”他回答道:“这个问题不错。但是,我有一个更好的问题,在未来10~20年,什么不会发生变化?”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点:第一,记者问了10年,但贝索斯在思考20年;第二,记者关注变化,而贝索斯关注不变。可以说,“长期+不变”是贝索斯长线思维的两个核心要素,把思考的周期拉到足够长,想清楚什么样的东西是坚如磐石般不变的。对于上述问题,贝索斯继续说:“不变的是人们仍追求更低的价格和更快的送货速度。”

学会放弃

如果一个人能把自己想要的东西浓缩到一点,那么他做选择时一点儿都不会纠结。如果有三条,就把问题变难了至少1000倍,每增加一个条件,难度至少乘以10。如果一个人能把自己想要的“三条”减为“一条”,那么另外两条就可以为了Top 1而放弃。这种人无疑是有智慧的,他们既容易找到伴侣,而且伴侣和他们在一起也往往会更加幸福。因为彼此都知道为何取舍,对方在意的是什么,大家相处的底线是什么,碰到诱惑应如何取舍。 不懂得需要什么、放弃什么的人,会永远被这样的两难局面困住,最后的结局就是不做决定,在原地待着。而最理智的少数人会明白自己最想要什么,为了想要的东西,可以放弃什么。比如他最想要成就感,那么眼下的收入水平就是可以放弃的。如果他最想要收入,那么眼下的各种不满是可以接受的。 其实关于放弃的原则只需明确一点,即你最想要什么,为了你最想要的你可以放弃什么。说到底,是那些个你选择的“一”,最终决定了你的人生。最糟的不是你选择了哪个“一”,而是你因为想选的太多而根本不懂得放弃。 人生的结果由选择决定,你选择什么、放弃什么,最终决定了你人生的走向和所能达到的高度。 正确的选择往往是一个“窄门”:踏入一条少有人走的路,看似崎岖、布满荆棘,但是可以越走越宽,越走越光明。 什么是智慧?他的回答如下:“我觉得就是知道自己内心想要的是什么,也知道自己可以放弃什么,知道自己应对什么承担责任。内心自信,有所为,有所不为。” 不懂得需要什么、放弃什么的人,会永远被这样的两难局面困住,最后的结局就是不做决定,在原地待着。

警惕竞争,错峰出行

我忽然想到一个词:错峰出行。其实这个词最近几年给我很多启发,错峰出行背后的实质是避免不必要的竞争。 我们在竞争之外还有选择,即尽量回归初心,找到自己真正的优势,并且在执行时尽可能避开不必要的竞争。 比如张小龙,成名于Foxmail,在腾讯的成名作是将QQ邮箱做到了行业前列,最后做出了微信。你可以说微信是竞争的产物,但这三件产品无一例外是一脉相承的通信工具。你让张小龙去参与游戏工作室的竞争,我相信他无法推出“王者荣耀”这样的产品。 当你围绕自己的优势做事时,你关心的不是竞争,而是能否真正着眼于长期目标,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亚马逊CEO贝索斯说:“不要管竞争对手在做什么,他们又不给你钱。” 不关心竞争对手现在做什么,但是又要在一段时间后打败对手,占领市场,怎么实现?贝索斯采用的是“长线思维”,换言之,他喜欢做那些被其他人误解、琢磨不透的事情,因为这些事情的模式和收益在短期内看不清楚。他这样说道:“我相信,如果你要创新,你就必须愿意长时间被误解。你必须采取一个非共识但正确的观点,才能打败竞争对手。”

如何摆脱竞争

  1. 回归初心。一定要问自己为什么做这件事情。教育的初衷是什么?职业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这个企业安身立命的价值观和使命是什么?脱离了初心,被竞争对手牵着鼻子走,会距离最初的目标越来越远。
  2. 围绕优势。我向来反对取长补短这件事情,拿自己的短处和其他人的长处去竞争,越比越悲惨,越比越没有信心,越比越迷失自己。人生最终要做的事情是扬长避短,当然,作为必要手段,你需要“知长知短”,即真正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3. 着眼长期。长线思维是把我们从竞争泥潭拉出来的利器。很多人找我请教投资时,总是问:有什么样的方式能在未来3个月赚大钱?对此我的答案是:如果你能把自己的获利周期拉长到5~7年,你就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因为几乎没有人和你竞争了。

三、行动和改变

四、书摘

如何经营人生

以终为始,是指做任何决定都可以站在未来看今天,把未来看清楚,今天就不会纠结。 思行合一,是指我们要发现支配自己行为的理念,并将其明确化,每日生活就是去践行这些理念。一旦理念与现实发生了重大冲突,那就去迭代理念,直到它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果只是涉及选择问题,那就按照理念去做抉择,而不要被短期利益所支配。 高度透明,是指我们要经常谈失败、谈焦虑、谈坎坷,只有这样,才能时刻与外界交换“能量”,从而提高自己。 多点支撑,是指在追求财务自由和精神自由的路上,单靠单点支撑是不稳定的,要再寻找其他的支点,多点支撑才会使人生的道路越走越踏实,越走越宽阔。

序言

一本书之所以被我记住,全然在于其中有只言片语提醒了我,不经意间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对这种书感激涕零。 我的特点是,越到人生危难的时候我越喜欢写作,写作仿佛是一种灵丹妙药,总是救我于各种苦难之中。 这种坚持给了我一根“吸管”,让我能呼吸到外面的新鲜空气,也让我明白,尽管工作辛苦,但生活依然在我掌握之中,我并不因为外界的压力而放弃做自己。 当我完成第一个100天日更计划之后,我在2018年元旦开始继续日更挑战,这次挑战是连续日更365天,写下这篇序言的时候,我已经连续日更400多天了。2018年开始,从职业到个人生活,我的一切都在好转,我必须把这种状态归功于坚持自我的态度和行为,而坚持日更则是坚持自我的日常动力来源。 通过记录下来的文字,我发现这8年时间我的快乐多于痛苦,成长多于消沉。如果不是有这些文字记载,我很难相信这样的话不是在麻痹自己。 希望我的记录能让大家体会到人生的痛苦和快乐往往是相关的,但不见得是相伴的。改变100万人的生活态度,是我的毕生追求。希望这本书,能帮我完成1%的心愿。

一、人生有限公司

人生商业模式

如果每个人都是一家公司,那么我们可以用“终局”思维去看:人和人的最终差别体现在表面,比如影响力、财富、健康,但其根源在于深层次的原因。其中最深层次的原因就包括各自“人生商业模式”的差异。

商业模式说复杂了,可以写一本书,比如入门图书《商业模式新生代》,说简单了,就是“挣钱模式”。比如搜索引擎公司,目前最主要的商业模式为“搜索广告”,这部分收入占据公司收入的大部分;又如手机网络游戏公司,其主要商业模式可能是“道具收费”,而非按照单机版收取一次性的购买费用。最赚钱的行业之一银行的主要商业模式是赚取存单利差;保险公司一般的商业模式是利用保费作为浮存金来投资理财;基金公司的商业模式是赚取佣金;影视明星的主要商业模式可能是广告代言费和片酬;作家的商业模式一般是版税;而我们大多数人的商业模式是“出卖时间”或“出卖技能”。

人生商业模式大体上可分为四种: 第一,无杠杆卖时间,即单位时间只能卖一次,且只能卖给一个人,公司的雇员和小企业主(包含小型淘宝店家)一般属于这一类; 第二,有杠杆卖时间,即单位时间可以卖多次,且可以卖给多人,卖出的份数和客户数与杠杆比例相关,杠杆比例基本受制于其个人品牌,艺术家一般属于这一类; 第三,花钱买时间,真正的企业家属于这一类,他们获利的秘密在于“他人的时间和他人的金钱”,这就是企业家借贷和雇人的致富秘密; 第四,花钱买“厉害的人”的时间,价值投资者则属于这一类。

无杠杆卖时间的问题

第一,看不到财务自由的希望,除了想方设法去挣更多的工资,没有其他出路。每个月都陷入“等发薪日”的状态,所在公司可能已经很出名了,自己的努力程度也足够,但就是攒不下太多钱,家里可称为“资产”的也不多。 第二,所有工作选择都必须以“涨工资”为第一标准,无论是在公司内调整还是出去寻找机会。然而,随着年龄渐长,年薪渐高,能“继续涨工资”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少。自己无力改变环境,但因为离不开这份薪水只能无奈地待在原地,放弃去追求自己真正的理想。 第三,在兴趣爱好上的投入捉襟见肘,虽然家人可能很支持自己发展兴趣,但是每次拿出一大笔钱来购买相机、电脑以及其他电子产品时,还是有一些歉疚感。所以更多的时候都是压抑自己这方面的欲望,到最后则慢慢放弃了兴趣爱好本身。一门心思挣工资的发展道路会让人在30~40岁陷入严重焦虑,这个年龄段的焦虑主要来自职业发展的“停滞”和对自己财务状况的担心。虽然很多人可能一直拿着相对不错的“高薪”,但是整个家庭的财务状况还是惨不忍睹,资产很少,存款也寥寥无几。

选择被雇佣的原因

第一,家庭因素。家人希望你一辈子平平安安,不用大富大贵,只要过好小日子就好。一般工薪家庭的子女,天然会选择这种模式。 第二,个人因素。人生而短视,寻求安全感,喜欢短期回报,喜欢算得清楚的账,所以成为某公司尤其是大公司、著名公司的雇员是很多人一生的愿望和追求。 第三,社会因素。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大环境,给你铺垫的第一选择都是寻求“被雇佣”。学校的专业按照社会上的热门就业趋势设置,无法找到好工作的学科被认为是无用的学科,少有人选择,在学校也得不到重视。你还没有走入社会,就知道户口、房子、社会保险的重要性。被雇佣,是最简单的获得“身份”和这些保障的途径。 第四,未知因素。无论是成为艺术家、企业家还是投资者,都是更难的选择,缺少标准的通路,前途未知,而且在早期回报极少,让人煎熬。 在经历了5年前的焦虑之后,我认识到“被雇佣”的模式其实是一个凶险的、天花板很低的、越做越难且越走越窄的模式。所以在克服焦虑的同时,我开始另辟蹊径。 做微信公众号,坚持写作,是让自己像艺术家那样去生存;把几乎所有闲钱都投资股票,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投资者;在工作中更加追求成为一个“合伙人”、一个合作者,并以这种心态对待老板、同事和客户。因为这样的转变,我的路越来越宽,人生的支撑点和对外的连接点也越来越多。

警惕竞争

我忽然想到一个词:错峰出行。其实这个词最近几年给我很多启发,错峰出行背后的实质是避免不必要的竞争。 我们在竞争之外还有选择,即尽量回归初心,找到自己真正的优势,并且在执行时尽可能避开不必要的竞争。 比如张小龙,成名于Foxmail,在腾讯的成名作是将QQ邮箱做到了行业前列,最后做出了微信。你可以说微信是竞争的产物,但这三件产品无一例外是一脉相承的通信工具。你让张小龙去参与游戏工作室的竞争,我相信他无法推出“王者荣耀”这样的产品。 当你围绕自己的优势做事时,你关心的不是竞争,而是能否真正着眼于长期目标,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亚马逊CEO贝索斯说:“不要管竞争对手在做什么,他们又不给你钱。” 不关心竞争对手现在做什么,但是又要在一段时间后打败对手,占领市场,怎么实现?贝索斯采用的是“长线思维”,换言之,他喜欢做那些被其他人误解、琢磨不透的事情,因为这些事情的模式和收益在短期内看不清楚。他这样说道:“我相信,如果你要创新,你就必须愿意长时间被误解。你必须采取一个非共识但正确的观点,才能打败竞争对手。”

摆脱竞争
  1. 回归初心。一定要问自己为什么做这件事情。教育的初衷是什么?职业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这个企业安身立命的价值观和使命是什么?脱离了初心,被竞争对手牵着鼻子走,会距离最初的目标越来越远。
  2. 围绕优势。我向来反对取长补短这件事情,拿自己的短处和其他人的长处去竞争,越比越悲惨,越比越没有信心,越比越迷失自己。人生最终要做的事情是扬长避短,当然,作为必要手段,你需要“知长知短”,即真正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3. 着眼长期。长线思维是把我们从竞争泥潭拉出来的利器。很多人找我请教投资时,总是问:有什么样的方式能在未来3个月赚大钱?对此我的答案是:如果你能把自己的获利周期拉长到5~7年,你就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因为几乎没有人和你竞争了。

扬长避短

所谓天赋,就是在某个方面要比常人更加敏感,这也带来了数量级的学习效率差异。即使你和他同样努力,你一生中也没有在音乐方面战胜他的可能。与传统观念相反,我认为我们要更多地关注自己的优点,说得直白一些是扬长避短,即尽可能找能发挥自己优势的领域,而避开那些突显自己短板的领域。 每个人生来不同,这些不同点里,总会有那么一两点是你特别突出的。你不用和全世界的人比较,你只需与周围可见的同学、同事比,**只要比身边的100人要强,那么这就是你的优势点。**有些时候,优点没有那么明显,你需要仔细挖掘。比如有些人的眼睛很好看,一颦一笑之间都是故事,这就是优势;有的人手长得特别好看,纤长柔软,这也是优势;有的人声音很好听,这也是优势。

相对优势变成绝对优势

先在周围的100人中发挥这个优势,在这方面让大家对你刮目相看。在此基础上,你可以继续投入资源精进这项能力,从而在这个领域获得更加快速的成长。这就是关注优点,持续投入发展优点能带来正向循环。 这样列举下去,可能的优势是很多的。但是为什么生活中有那么多人对自己的优势视而不见?因为现实生活中,我们太容易用同一套标准去评价所有人。比如上大学之前,学校里习惯用成绩去评价人,那么会考试的人获得的评价就很高,而不会考试的人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这是考核指挥棒使然。 这样的“一元论”思想不仅流行于校园,也流行于大多数公司,和学校以成绩评价人一样,公司也习惯用KPI去考察人。在类似考评标准单一的环境里,大部分人很少能意识到自己原来也是有天赋的。 很开心的是,当下存在多种平台,人们在“8小时”之外有更多的选择去评价自己、发展自己。有人擅长写作,那么微信公众号应该是他的平台;有人擅长拍照,那么Instagram类的照片应用应该是他的平台;有人擅长唱歌和表演,那么抖音类的视频应用应该是他的平台。 无论你是声音好听还是眼睛好看,只要你特别在意这件事情,专门发挥这个优势,你就一定能找到相应的受众,他们会喜欢你的声音,或者喜欢你的眼睛。当粉丝群逐渐扩大时,属于你的时代就到了。 在大多数人还没有觉醒之前,在大家坐在自家的金矿上唉声叹气时,那个先觉醒的人,会率先从自己人生的金矿中淘出金子,把可能变成现实。

“热爱”是最好的天赋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那么不要鼓励人们去伐木、去分配工作、去发号施令。你应该做的是,教会人们去渴望大海的宽广无边和高深莫测。——《小王子》 “优异工作”的本质了:我们想要有出类拔萃的结果,就必须去激发自己和队员的兴趣、热忱、激情,而不是做机械的分解与分工。必须让所有参与者看到事情的全貌,看到这件事情的伟大意义,而不是仅仅接受一个枯燥的任务。而我们要选择的“船员”,也一定是要对“航海”本身充满浓厚兴趣、对“大海”充满向往的人。 一旦你发现这个人对于所要做的事情本身有无穷无尽的兴趣、愿意每天去思考、不断地精进时,那么他很可能就是你要找的那个人。 我考察一个人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看他在没有激励、没有方向的情况下自己是否愿意花120%的力气去完善手头的方案,去做得更好。当他有这样的做事态度时,你会明白,他对这件事情本身是真爱。做好这件事情,客户、用户、开发者开心才是他想获得的最大的回报。 当你招聘和任用的人都这样热爱工作,这样地追逐极致,那么整个团队会变成一个自我驱动、自动驾驶、能人辈出的超能战队。而你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去寻找有这样特质的人,并为这些人在团队内的成长寻找空间。 领导者本人不应以发号施令为自己的指挥原则,而应以发现人才、为之匹配合适的职责、激励其发挥出潜力为最重要的原则。

勇于做少数派

HBDI(Herrmann Brian Dominance Instrument)是赫曼大脑优势量表的简称,这项技术通过分析人类的思维形态,得出一个大脑运行机制的类别模型,从而帮助人们了解自己大脑的特点和倾向。 你需要在你的优势象限充分地发挥所长,甚至你需要在组织能做到某个垂直领域的唯一,这才是更好的人生战略选择。 从以上的全脑优势结果分析中可以看出,我们首先应该接纳自己的特点,而不用过于担心与其他人不同。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在自己的特点中发现优势,而优势都是相对而言的。所以,除了你自身“最强”的那一点之外,与他人相比较强的那一点也可以作为优势点去培养。接纳自己与他人不同,从不同中发现闪光点,从闪光点以及对比中发现优势点,之后充分地培养和发挥自己的优势点——这就是我们个人走向真正成功的正途。

人生不设限制

如果不在此处,我在哪里?如果不在此时,我在何时?如果我不是我,我是谁? 周末我一般都会去平日不去的地方,比如距离家1.5千米之外的公园,去那里走一走,和大自然连接。中午,我会去喜欢的商圈逛逛,看看平日里见不到的人,感受另外一种气氛。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包括颐堤港、三里屯和侨福芳草地。这些地方共同的特点都是有空间感,有不同的人,有各类店铺,有书店。每次看到这些不同的东西,我内心都是欢欣的。一次去三里屯吃饭时,我突然想到,我为什么不学学画画?于是饭后我直奔三里屯的PAGEONE书店,买了几本关于绘画的书。回家之后用iPad Pro和Apple Pencil画了起来。这些习作,从艺术角度来看可以说乏善可陈,但是,如果我们愿意接纳自己、接纳此刻的话,这就是你自己的艺术品。就像每个小孩子都会涂鸦,而我们成年人似乎丧失了这种能力。我们脑子中多了太多的条条框框,少了让自己的心自由地飞的感觉。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让自己的思绪自由地飞,让自己的画笔游动,你会发现一个真实的自己,一个“不受限”的自己。 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大多数工作在未来20~30年会消失,包括银行的一线工作人员、贷款审核员、专职司机、律师、专利审核员、初级的编程和测试工程师、初级的设计师等。很多人拼命工作的意义就是产生更多的数据,训练机器,让算法更加成熟,以替代我们自己。这无疑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这就像《人类简史》中所说的,人类本来是自由的游牧民族,但是自从“驯养”了小麦,就被困在一个固定的场所,辛勤地播种、浇水、除草、收割,同时祈求风调雨顺。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在加强奴役。最近更为明显的是智能手机。我们本以为这是解放我们生产力、带给我们更多幸福的工具,却没想到每个人手机上的IM、微信、邮件让我们具备了随时随地工作的机会。你想逃离工作,只能跑到没有手机信号的沙漠或者小岛——这是我的一些朋友彻底与工作隔绝一小段时间的唯一方式。 请珍惜周末。在这个时间段,**请换一种方式生活。**无论你原先是大企业的员工,还是互联网公司的工程师,都给自己一段时间:让我们做回艺术家。人生而是艺术家,我们的每一次啼哭、每一次涂鸦,都是艺术品。很多大艺术家在老年时,拼命追求“大巧若拙”的境界,说白了,他们希望回到童年,回到“天生艺术家”的时刻。如果看清愈发残酷的未来,就请利用有限的周末放飞自己。在这段特殊的时间里,别给自己设限,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放下各种标签和束缚,想唱歌就唱歌,想跑步就跑步,想画画就画画,想写作就写作。

见识、能力和收入

个人发展的指标远不止收入一项,重要的基本指标至少有三项:见识、能力和收入(此外,还有“网络”,以后择机再讲)。重视的优先级应该是见识>能力>收入。但大多人正好相反,在该追求见识的年龄只关注个人能力,在该提升个人能力的时候只看重收入。 其实即使是看收入,也不要仅仅关心现值,而要关心增速,进一步而言,应关心增长因素和增长极限。这个顺序是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的。收入水平大家都看得到,但过去和今日的收入并不决定未来的收入,是收入的增速决定了未来的收入。如果我们深入了解细节,则可发现是增长因素决定了增速,而增长极限决定了收入的天花板。

什么是增长因素?即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你明年的收入比今年高?是影响力扩大、责任增加,还是能力提升,抑或只是服务年限增长,企业自然调薪?当然,常见的因素还有企业经营良好因而公司普调或发大红包。

再看一下这些增长因素哪些是可控的,哪些是不可控的;哪些是长期的,哪些是短期的;哪些反映了你的个人成长,哪些体现了组织的增长。 通过增长因素,我们可以大概判断出增长的极限。一种简单的算法是根据最理想的增长趋势,画出自己未来几年在这家企业的收入曲线。这条曲线覆盖的面积总和就是你在这家企业收入的天花板,也就是增长极限。 增长因素和增长极限决定了你今日应该做的选择,而不是反过来,被现有的收入水平局限住你对未来的选择。 如果增长因素属于长期、稳定、可控的,而在这些增长因素下,你的收入增长极限令你满意,那么你可以继续干下去;如果增长因素属于短期、不稳定、不可控的,而且增长极限令你失望,那么你就要思考一下是否要做出改变。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企业的见识会落后于人呢?其实这个不难理解,虽然一个组织的管理层是这个组织中聪明者的集合,但是身处某个位置,他们容易被既得利益蒙蔽双眼,而且很有可能脱离市场,缺少了必要的敏感。 《创新者的窘境》一书揭示了一个道理:先前成功的企业总是受困于自己当下的成功,而失去了发展新业务的机遇。当组织想改变的时候,最大的阻碍因素就是既得利益,放不下既得利益,被财报和华尔街绑架,组织就无法彻底改变。对于个人发展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大脑天生是连续性思维,但这个世界很残酷,逼迫我们必须跳跃式地发展第二曲线乃至第三曲线。一条曲线走不到底,只能走到黑。 个人发展也最容易受既得利益所蒙蔽和困扰,最典型的既得利益是看起来还不错的收入。没挣到钱还好说,挣了一些钱是最具迷惑性的。钱不多不少,多到可以养家糊口,少到无法改变命运。这种规模的钱最具迷惑性,你会受困于这种既得利益,一次次失去突破性发展的机遇。 所以说,人这一生最怕的是时间花出去了,挣了点小钱,但见识没增长。小富即安是财富自由和精神自由的最大敌人。 人这一生,应该有一个最高目标,即改变命运,不断地改变既定的命运。小富即安没有前途,通胀和不确定性会打破你的所有小心思。从改变自己的命运开始,到改变家人的命运,再到改变更多人的命运。 发生在微软的转型故事(从Windows到云)给人很大启发,组织和个人要做的就是不断激发自身的成长性思维,抑制固定性思维。多做一些总结工作,总结过去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从中学到了什么。 大家最希望看到的可能是见识、能力和收入同步增长,但这是理想情况,很少发生。成功的故事往往是**先增长见识,其次能力跟上,最后收入能在某个时刻体现出来。**最怕的是收入看起来在涨,但见识和能力停滞——这是一些人本可以出色但最终陷于平庸的根本原因。 对见识、能力和收入三要素的选择和阶段性取舍,就是你的人生战略,它能反映出你的格局,也决定了你的未来之路。

人生定位

正确的选择往往是一个“窄门”:踏入一条少有人走的路,看似崎岖、布满荆棘,但是可以越走越宽,越走越光明。 我曾经问过李想(车和家CEO),什么是智慧?他的回答如下:“我觉得就是知道自己内心想要的是什么,也知道自己可以放弃什么,知道自己应对什么承担责任。内心自信,有所为,有所不为。”

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有人问我:“辉哥,你是怎么找到自己的人生导师的?” 我说:“其实没有固定的人生导师,重要的是第一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第二要善于不断地学习。这样的话你会不断从身边、书上找到值得你学习的人。 有人问我:“从哪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我说:“你需要深入地理解filter(过滤器,请参考《长尾理论》),最有效的信息来源依次是:①亲身体验;②和优秀的人交流;③看经典图书;④网媒。并且我认为,媒体不是最重要的,你内心的地图(mind map)才是最重要的。在得到你想要的之前,你得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当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你想要的会纷至沓来。这是一种更为有效的信息获取方式。” 有人问我:“怎样做艰难的职业选择?” 我说:“职业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这有很多种答案,比如收入、地位、归属感等。但我们最近在公司内部会议上的结论是:‘知道自己在职业生涯中最想要什么’这件事情最重要。 我们的人生就是要不断探索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把想要的写下来,变成一套标准,按照标准去选择与自己相处的东西,没有遇到达标的物品时就静静等待,直到合适的物品、合适的机会、合适的人或者合适的工作出现。不断在生活中提高自己的标准,不断得到自己想要的品质生活和理想工作,最终达成“内心(想要的)—标准—行动—结果”的统一。

学会放弃

如果一个人能把自己想要的东西浓缩到一点,那么他做选择时一点儿都不会纠结。如果有三条,就把问题变难了至少1000倍,每增加一个条件,难度至少乘以10。如果一个人能把自己想要的“三条”减为“一条”,那么另外两条就可以为了Top 1而放弃。这种人无疑是有智慧的,他们既容易找到伴侣,而且伴侣和他们在一起也往往会更加幸福。因为彼此都知道为何取舍,对方在意的是什么,大家相处的底线是什么,碰到诱惑应如何取舍。 不懂得需要什么、放弃什么的人,会永远被这样的两难局面困住,最后的结局就是不做决定,在原地待着。而最理智的少数人会明白自己最想要什么,为了想要的东西,可以放弃什么。比如他最想要成就感,那么眼下的收入水平就是可以放弃的。如果他最想要收入,那么眼下的各种不满是可以接受的。 其实关于放弃的原则只需明确一点,即你最想要什么,为了你最想要的你可以放弃什么。说到底,是那些个你选择的“一”,最终决定了你的人生。最糟的不是你选择了哪个“一”,而是你因为想选的太多而根本不懂得放弃。 人生的结果由选择决定,你选择什么、放弃什么,最终决定了你人生的走向和所能达到的高度。

什么是对的事

一方面是不明白到底什么是“the right thing”,即判断正确与否的标准不明确;另一方面是缺少足够的自制力,即使意识到正确的事情是什么,也无法坚持去做。这一点很简单,因为正确的事情,往往短期内并不见效,需要长期的坚持,而那些错误的事情,往往是短期内有诱惑力的。 不要拿自己固定的时间去换固定的钱,这个从长远来看是不划算的,因为你无法保证自己单位时间内的生产率一定会提高。

边际成本递减的事情

每个典型的互联网业务都是边际成本递减的。 写作是一件具有边际效应的事情,无论你的读者是100人还是10万人,你写一篇文章的时间是固定的。但是10次阅读和1万次阅读背后的经济价值差要比1000倍还大(假设是10%的阅读率)。另外,随着文章的积累,你可以出版图书,获得更多的关注,除了读者直接带来的收益,还有商家的广告费,这都能让你的边际成本加速递减,边际收入加速提高。

边际成本固定的事情

开一家小店恰恰是边际成本固定的例子。你需要这家店有多少产出,你就得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甚至也许因为选址不当或者定位偏差,你投入的更多精力未必能获得更多产出。、当然,如果能从一家店发展到连锁店(而非简单的两三家店),能做到中央厨房、供应链、IT系统、培训体系的共享,就可以达到边际成本递减的效果。不过,这是连锁带来的结果,而不是一家咖啡店的必然结果。 边际成本不变的还有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工作。如果工作内容始终保持一样,那么你的技能也不会被动提高。如果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那么重复工作这件事情也是一个没有边际效应的事情。你**想挣钱,就得去上班;你不上班,就不能挣到钱;你想挣更多的钱,就得更加努力。**这看起来天经地义,但是其背后的问题就是没有边际效应。终有一天,你的体力和精力会走下坡路,那么你的收入也会随之下降。这是大多数人习以为常的生活。 正确的事情就是做边际成本递减的事情。这几年,我一直坚持去做的,都是边际成本递减的事情。这些事情开始看起来傻,但是有希望。一直尽力去少做的,就是拿时间去换钱的事情,这些事情开始看起来有诱惑,却是越走路越窄、越干越不划算的事情。 我们的正确选择是首先选择一个“窄门”,然后走入一条看似崎岖、布满荆棘、没有太多光线的路,但是可以越走越宽、越走越光明。而不是像很多人一样,跟着人流,走过一个很宽的门,走上一条看似很宽阔的康庄大道,然后越来越窄、越来越挤。等我们最终醒悟时,已经无法回头。

雪球理论

说价值投资就像滚雪球,你所要做的就是找一个雪量丰厚、长长的、平缓的坡道。这样你可以滚起一个非常大的雪球。雪球就代表了你投入的资金的现值,雪球滚得越大,说明投资获利越丰厚。

  • 雪量丰厚——表明这的确是一个长期赚钱,而且非常赚钱的生意。长期都不赚钱的生意,其公司的股票很难是好的选择。
  • 长长的坡道——表明这个生意是一个可以长期经营的生意,而不是一个速朽的生意。投资股票时,要远离那些只有短期生命力的生意。
  • 平缓的坡道——表明这个生意是一个可以稳定经营的生意,没有大起大落,不像过山车,让人惊心动魄。

其实价值投资的滚雪球理论,可以推广到人生的其他事情上。那些对你人生真正重要、需要长期经营的事情,无论是感情、人情,还是你自己一生的事业,都可以用滚雪球理论去指导经营。 比如事业,我经常会问:有什么事情是你可以做一辈子也不烦,同时还能有回报的?如果有这样的事情,你就应该像滚雪球一样对待它。 比如写作。假设你开了一个公众号,刚开始写作时只有寥寥100个粉丝,但是如果你能坚持打磨自己的写作技巧,加大阅读量,不断学习写作方法,更加敏锐地观察生活,并且勇敢地去不断投稿,假以时日,你的粉丝一定会有10倍、100倍的增加。 说到回报,除去精神上的满足感,也会有非常实在的物质报酬。我们先不去谈论一些自媒体大V,仅仅谈谈我们自己可以触达的层次。比如获得1万粉丝,每篇文章有2000阅读量(20%的阅读率在早期是比较容易实现的),那你每篇文章的商业价值就至少在2000元以上。如果你能正视软文,推荐那些你喜欢的东西,那么商家为此付出的流量成本基本上就是2000元左右。

终局思考

要想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就必须培养自己真正着眼长期的能力。当你能想清楚5年的恐惧和希望,你就不会焦虑于当前的恐惧和希望。当你能想清楚30年的恐惧和希望,你就不会纠结于10年的恐惧和希望。 如果你把个人与公司做类比,把个人视为一家公司,那么用于公司经营的各种理论,包括经营、管理、竞争、投资等,就可以用于指导个人发展。 假设每个人的人生是一个持续70~80年的独资私营公司,那么这家公司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永续经营的问题,永续经营需要核心竞争力。而对于个人而言,核心竞争力就是你自己的真正优势。

真正的优势

别人如果能在某件事情上想到你,则证明你是“存在的”;如果所有人都能想到你,则证明你是很有优势的;如果在某件事情上,大家不约而同第一个想到你,那么你在这件事情上最有优势。 怎样从正面来定义自己的优势?有三个条件,第一是你擅长的(但并非你喜欢的);第二是有需求的;第三是能长期经营的。 第一,为什么优势一定是你擅长的而并非你喜欢的?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我从初中就开始接触编程,在高中、大学、工作中也一直接触,现在偶尔还用Python写一些脚本程序。对于编程我比较喜欢,但若谈论水平,我的编程水平要比写作差很远。所以编程对我而言是喜欢但不是擅长的。因此也不是我个人的优势,只能作为一种业余爱好而存在。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们擅长的很容易变成我们喜欢的。比如摄影和做PPT,相对于周围的同事,你有一定的优势,所以你总是被同事们提到,这会激励你去做得更好,从而得到更多人的赞扬。于是你会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去提高这方面的技能。日积月累,你在相对比较擅长的地方相对周围同事的水平会越来越高,因此会得到大家更多的赞扬。这样,你会把一个你比较擅长的东西逐渐变成更加擅长的东西,也会因为大家的正向反馈而对它变得越来越喜欢——因为你可以从中获得持续的满足感。 第二,一定是有需求的。并非我们擅长的所有事情都会变成优势,假设你喜欢画画,但是大家都不喜欢看绘画作品,而是更喜欢听音乐、看雕塑展、看电影,那么你画画这个技能只能作为爱好,而无法变为优势,因为无人需要。 第三,持续经营。我们的人生是一个有70~80年历史的“公司”,对于这个公司而言,持续经营要比一次性爆发好,因为一次性爆发需要看机会、看运气。如果你只盯着一次性爆发,那么你很容易陷入功利和投机。这与商业规律有关,如果你的技能在人才市场上供过于求,那么你的价格会变低;如果你的技能在人才市场上供不应求,那么你的身价会相对较高。如果你能让自己的技能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那么你这家公司是可以持续经营的。

发现自己的优势

我们应该不断回头看,把自己人生中的点连成线,尤其要问自己:是什么样的事情,总是在人生的“低潮期”带给你力量,带给你转机?在审视自己的历史时,尤其要注意下面的线索。 (1)什么样的经历屡次出现?重复本身就是线索。 (2)什么事情总是在你的低潮期支撑你?比如我上面提到的写作,多次在我非常困难的时期带给我人生转机,直到我最终认识到我必须好好重视写作。 (3)自己最敏感的是什么?一个人可能听觉非常发达,或者嗅觉发达,或者有非常出色的平衡感,这都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优势最好围绕这些特点来展开。 (4)自己最难割舍的是什么?永远要相信自己内心的声音,并且去追随这些声音。如果一个声音反复在你内心出现,必有原因。 (5)你自己最快乐的是什么?有的人跳舞时最开心,有的人画画时最开心,抓住这些令你非常投入和开心的事情。 (6)你自己最痛苦的是什么?那些让你特别痛苦的点会给你留下最深刻的记忆,你也会花最多的时间思考这些痛苦。当你发现这世界上有很多人和你有同样的痛苦,而你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告诉他们、帮助他们时,这些痛苦会变成你的优势。 不要轻易放过以上种种迹象,越是频繁出现、越令你快乐或越令你痛苦,你越是容易在不远处发现自己的优势。

活在未来

“我们总是高估今后一两年内将要发生的变革,总是低估未来 10 年将要发生的变革。所以,不要让你自己陷入无所作为的窘境。”——比尔·盖茨

你更愿意每天很辛苦地工作,却从来没有做过10年的职业规划,不知道自己每天开的会、吵的架和未来10年的职业规划到底有什么相关性。 抱着活在现在的借口(而非态度)活在现在,你的未来会受到一些深远的影响。 (1)高估暂时性事件的影响,把过多的精力和资源都投在短期的事情上。你在朋友圈刷屏的事件,你在公司内网上关注的头条热文,你兴奋讨论的事情,大部分都是一些毫无意义的琐事。 (2)容易在日常生活中陷入对于紧急而不重要事情的关注,过分焦虑而手足无措。比如明天要汇报工作,但是问题还没有想清楚怎么办?如果老板也焦虑因而脾气变得很大怎么办?如果你真正思考长期的目标,那么这些短期的焦虑都是可以克服的。 (3)失去很多长远的机会(包括投资、购得紧俏资源等)。多少人在北京开始宣布机动车摇号的前夜无动于衷,然后在接下来的六七年里苦苦等待,无比后悔?目前对新能源汽车牌照的态度上,很多人在重复同样的错误。 (4)无法真正地从长计议。某天早晨我一睁眼睛,突然以为自己已经49岁了,其实现在是39岁。但是相比于29岁,一睁眼发现自己39岁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如果这10年来碌碌无为的话。为了避免在10年后一睁眼发现自己已49岁而恐惧,我需要好好规划这10年,做一些大事。生活如果总是琐碎的话,生命也会变得琐碎。 只有当我们能真正地活在未来,我们才会拥有美好的明天。思考未来,才会有真正的恐惧,有真正的恐惧,才会有真正的动力。

  • 你知道自己在未来某一天会死去,你才会珍惜现在。
  • 你知道大部分人的一生会很琐碎、碌碌无为,你才会真正计划一些大事。
  • 你知道10年后你的体能会下降很多,你才会从现在开始好好运动。
  • 你知道10年后你的职业竞争力会下降(工资提升停滞、技能停滞等),你才会加大对于自己职业技能的培训。
  • 你知道10年之后,你银行里的存款会越来越不值钱,你才会尽快想办法把现金变为资产。

比恐惧更好的是内心笃定的“希望”,比如Elon Musk说,“我希望自己死于火星”,所以他才会义无反顾地创建Space X,开发可以重复利用的火箭,以降低人们星际飞行和火星移民的成本。 当你能想清楚5年的恐惧和希望,你就不会焦虑于今年的恐惧和希望。当你能想清楚30年的恐惧和希望,你就不会纠结于10年的恐惧和希望。

未来30年

其实读书也好、学习也好、培训也好,永远要“以我为主”,看看哪一条或者哪几条可以为我所用。一定要找出哪个更适合自己,哪个最适合自己。减法做得越好,留下印象越深,对自己的生活、工作和思维习惯的影响就越大。

为什么我们要思考未来30年的事情?

对于任何人而言,30年都是一个足够长的时间。如果你刚毕业时22岁,那么30年后就是52岁,应当是人生巅峰;如果你是30岁正当年,那么30年后60岁,是退休的年龄,夕阳正红;如果你像我一样临近40岁,那么30年后就是70岁,那个时候的身体、精神状态是你要好好关心的——那时我们是在颐养天年还是依然精神饱满地干事业? 如果我们能想清楚30年之后的状态,那么今日的很多选择就会变得简单,你会发现自己还有足够的时间让自己从平庸变得合格,从合格变得优秀,从优秀变得受人尊敬。而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坚持梦想,坚持每日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以任何眼前利益牺牲长远利益,以局部利益牺牲全局利益。

  • 我在最近几年,每天都坚持10分钟以上的运动,这个习惯看起来很荒谬:10分钟能有什么作用?但是这对我的精神和身体状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未必会因为每天的10分钟能练出6块腹肌,但是这日日坚持的习惯让我每天早起之后就保持了高昂的斗志。
  • 我坚持100天的原创写作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写作不仅可以记录我每日所思所得,让我生命的每一天都更有仪式感,留有珍贵的思想印记,更能让我不断地提炼思想,刷新认知,保持锐利。

每天做这些小事看似并无短期意义,但是对于30年后的我有巨大的意义。所以,思考未来30年之后的状态,可以赋予你目前每日坚持的小习惯以意义。而意义的有无和大小,正好是在若干年后区分两个起初背景类似、起点一样的年轻人后期状态差异的关键所在。

有什么样的事情你可以做30年?

在纸上写下这个问题,放在自己书桌的显眼处,每天思考这个问题,对于你的未来人生有着极大的意义。 每当我在职业上遇到困惑,感觉自己止步不前时,我就会问自己这个问题,在过去的4年多时间里,我不断地问自己这个问题。虽然没有一个斩钉截铁的明确答案,但是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越加深一步,我就会越发乐观和坚定地看待自己的未来。 要回答好这个问题,思考有关“生命之域”(即特别擅长的领域和真正喜欢的事情的交叉点)会有帮助。 对于我而言,目前的思考结果是:我在感受力、前瞻能力和表达能力三个方面有特别之处,三者结合起来在行业至少属于万里挑一的水准,而且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写作与演讲是我目前想到的可以做3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事情。这两者的共同点是:从思考到结果的路径都很短且直接,没有太多中间环节,正好可以发挥我的长处,同时避开我自己并不擅长的“近身肉搏”。

决定未来30年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一是从目标本身出发。无论是写作、演讲还是投资,都需要大量的学习以获得间接经验,同时需要大量的调研、体验以获得直接经验。这两种经验都需要大量的自由时间。要输出高质量的结果,无论是一篇文章还是一份投资分析报告,都需要大量时间去静心思考、耐心分析线索、总结结论。从目标出发,我的结论是:我需要大量的自由时间。 二是从财务自由和财富自由的角度来看。财务自由的前提是你的被动收入超过日常生活花销。要实现这点,要么提高你出售时间的单价,要么把一份时间多卖很多份。无论哪个方法,你都需要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来精心打磨自己的作品,让它配得上更高的单价或者更多销量。 至于财富自由,其本质是不需要通过出卖时间来换取财富,甚至你要从一个“卖时间的人”变成“买时间的人”。想达到这个水准,你更需要改变自己对于时间的看法:时间尤其是自由时间是你一生最重要的资源。

自由时间

怎样理解自由时间?自由时间具备两个要素:第一是自己可支配,而不受外界和他人的过多干预与指派;第二是目的性要很强,自由不是什么也不干,或者想什么就做什么,而是去做那些自己必须做的事情。所谓的自由时间,就是自己真正可以全权支配、全权负责,以完成自己使命为前提的时间。

在以上问题的答案清晰的前提下,我们今天该做怎样的选择?

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是为遗憾,但如果这生命缺少它本该具有的意义,则更遗憾。

着眼长远的能力

很多团队只有做3个月计划的能力,缺少一年的规划,更缺少3~5年的方向感。这样的团队很可能会很忙,但这样的忙碌,其结果是日复一日地忙碌,却缺少成就感——因为缺少长线思考的能力,也缺少勇气把资源投在真正重要的地方。 很多人以为互联网的特征就是快速试错,可以少想多做,其实这并不对。微信并不是通过试错的方式开发出来的。

  • 微信在推新功能时极为克制,只有思考清楚时才会上线,这也招来了创新慢的批评之声。但这种慢也有好处,就是一旦想清楚,就非常坚定地做下去,比如小程序。张小龙在2016年12月微信公开课上宣布小程序将于2017年1月9日正式上线。在小程序推出之初,有很多批评之声,我也怀疑Apple是否会批准这样的程序生态上线,但后续的发展打消了所有人的疑虑。我们今天看到越来越多的小程序,你很难看到一个主流App还没有做小程序。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表示:“2017年小程序披露的投资金额是7亿元, 2018年4月,这个数字已经迅速上涨到70亿元,总投资金额翻了10倍。”
  • 抖音的诞生看似偶然,但是在今日头条内部,短视频是其坚定的方向,国内除了抖音,还有西瓜视频和火山视频,国外有TikTok(抖音的国际版)。你可以说抖音的火爆是一种偶然,但今日头条抢占短视频先机,则是一种必然。
  • Amazon CEO贝索斯在年度致股东的信中写道:“从根本上讲,我认为只有长远的眼光,才能解决那些看似不可能的难题。主动取悦消费者,能够为我们赢得信任,而这样的信任感也能带来更多的业务,即使是在全新的业务领域也是如此。如果我们目光长远,就会发现消费者和股东的利益是一致的。”贝索斯在2016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被记者问道:“你认为在未来10年内,什么变化最大?”他回答道:“这个问题不错。但是,我有一个更好的问题,在未来10~20年,什么不会发生变化?”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点:第一,记者问了10年,但贝索斯在思考20年;第二,记者关注变化,而贝索斯关注不变。可以说,“长期+不变”是贝索斯长线思维的两个核心要素,把思考的周期拉到足够长,想清楚什么样的东西是坚如磐石般不变的。对于上述问题,贝索斯继续说:“不变的是人们仍追求更低的价格和更快的送货速度。”

二、三种收入才稳定

价值投资

愿你做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因为财富本质上是智慧的副产品。 我比较喜欢思考长线的东西,比如工作上的事情,喜欢看3~5年,甚至是10年;个人生活上,经常会看到10~30年。接下来,我想从长期的角度来谈谈股票投资方法。 第一,股票投资,即在股票市场上的投资。为什么不是炒股呢?语言会影响心智,如果你习惯说炒股,那么你很大程度上会倾向于“炒买炒卖”。如果你习惯说股票投资,那么你会越发倾向于做真正的长线投资。为什么不是其他类型的投资呢?股票投资是一种非心智游戏,最终考验的是人性和远见,它可以把个人心智上的优点(比如远见和本性)充分体现出来。 第二,赚大钱。赚大钱的本质含义并非多赚了几百万元,也不是赚了多少倍,而是改变了你的财务结构,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改变了你的资产结构,对你的生活产生根本性的影响。绝大多数买股票的人,都更加在意这一笔赚了多少钱或5年下来赚了多少倍;而赚大钱的根本含义是在你的整个资产结构中,股票投资本金与收益占据了一个非常大的份额,比如至少1/3。只有这个份额大到一定程度,才可以改变你的生活轨迹,也会改变你对财务自由的认知。 第三,关于股票投资的4句话。只要你坚信这4句话,并且愿意严格执行,在一个长周期内,比如5年左右,取得股票投资的成功几乎是可以肯定的。 (1)找一个有“护城河”的公司。拥有护城河的公司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标志:有定价权。无论这家公司的产品与服务不断地涨价(比如iPhone和茅台酒),还是不断地降价(比如Amazon的AWS云服务),甚至免费(比如Windows的IE浏览器),只要是它主动做的,就会牢牢掌握定价的主动权,而不会因为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调整就被迫调整,这就是有护城河的公司。一个有护城河的公司不仅不怕竞争,而且可能在每次竞争之后都变得更强。 (2)**在合适的价格买入。**符合护城河条件的公司就可以被称为好公司,但好公司的股票价格一般都不便宜,而且一般会不断上涨。要不要买入、何时买入,就成了问题。股价是你要付出的成本,即使是一家有护城河的好公司,如果你在买入时支付了过高的价格,也会严重侵蚀你的收益率(严格来说是年复合增长率)。对此我有两个建议,第一是耐心等待,直到全行业甚至整个市场出现系统危机,所有资产剧烈贬值的时候(如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或者是等待这家公司出现坏消息时。我就是在出现坏消息时买入某公司股票的。第二个建议是“定投”,就是按照比较固定的间隔持续投资你看好的好公司,这样你既可以持续保持投入,扩大基数,又可以降低投资成本。 (3)持有足够长的时间。任何好股票,如果你无法持有3年,那么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收益。股市永远在波动,谁也无法预测在你买入之后的下一秒,这家公司的股价是涨还是跌。比如从我过去几年买股票的经验来看,每次刚买之后总是亏的。所以,以赚快钱、赚小钱的心态去投资股票,即使是当下如日中天的Apple、茅台等好股票,你也不会赚太多,甚至很有可能在买入后进入一个下跌周期,导致阶段性的浮亏,如果忍耐不住,就变成了真实的亏损。这里明确一下,足够长的时间指至少3年,最好是5~10年。 (4)投入足够多的钱。这是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比如,100元赚100倍,也不过是一万元封顶,对你的生活不会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但1万元赚10倍,则是10万元。而赚10倍的机会相对于赚100倍的机会要大很多。如果你需要改善自己的财务结构,就必须在你看中的标的上投入足够多的资金。赚“倍数”还是赚“基数”?我个人认为应该首选赚基数,即以尽可能大的规模去投资。这几年的经历使我认识到,只有基于“大数”的投资,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投资。对于好公司、好股票,你总会后悔当初怎么没有多买一点,既然每次后悔的点都差不多,那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少做后悔的事情?

年轻人如何获得闲钱?

小米总裁林斌当时把自己的谷歌和微软股票全部卖掉,换成了小米股票,如今成了亿万富翁。很显然,林斌在卖谷歌、微软股票,换成小米股票的时候,卖股票所得的现金无需用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如房贷或房租、车贷、子女教育费用、基本生活开支等),是一笔典型的“闲钱”。而闲钱最好的用途不是花掉,而是用于投资。因为一旦成功,会极大地改善生活;如果失败,对于基本生活质量也没有影响。 有一种策略非常简单,就是让自己挣钱的速度大于花钱的速度,再加上一段时间的积累。这就是父母经常教育我们的以量入为出为主要特征的攒钱。但这种积攒是才能和时间的函数,能力强,时薪高;积累时间长,钱袋子才充实。这也是很多人选择的道路,因为稳妥、可预期。比如林斌,也是在微软和谷歌工作多年之后才有了原始积累。 如何让自己挣钱的速度大于花钱的速度?这里给出三个建议。 第一,跳上合适的平台,获得溢价。 平台同时意味着行业和公司。举例来说,互联网行业薪酬待遇普遍高于传统企业。所以你从传统企业跳槽到互联网公司,获得涨薪的概率会大很多。同时,行业里最优秀的公司一般在薪酬待遇上也喜欢付出顶级工资。记得我2000年校招进华为时,华为的校招人员明确提出了“薪资水平在行业的前20%”的标准。所以,如果你有机会在恰当的时候进入好行业,且加入行业内的领头企业,那么你攒钱的速度要比留在传统行业的普通公司快很多。 第二,选择能让自己延迟满足的工作。 很多人都喜欢能即时满足的事情,所以手机上的游戏、朋友圈以及抖音这些能满足大众即时消费需求的App吞噬了人们大量的时间。如果一家公司把所有的收入按月发放给你,而年终奖忽略不计,那么大多数人每个月会把钱花光,然后苦等第二个月发薪水。我是什么时候慢慢觉得自己手头宽裕,可以有闲钱用于投资的呢?当我发现自己逐渐不再关心发薪日,公司的限制性股票可以一股不动,也不用盼望年终奖发放时间和金额的时候。我的上一家公司用了一种延迟满足感的方式逐步发放薪水,即月末发当月工资,但限制性股票要分阶段兑现,年终奖另算。这个方式的主要出发点是帮助公司留住人才,但客观上帮我攒下了年终奖和限制性股票这种闲钱,且避免了养成把全部收入全部花掉的恶习。 第三,开辟“第二收入”。 除了所在的行业和公司之外,我建议每个人都要培养自己的特长,并且通过这个特长来开辟第二收入。获得第二收入的方法没有那么复杂,这还要感谢这个时代:开放平台和工具让内容创作者能更容易地创作。你也无需成为全国、全市第一才能获得第二收入。简而言之,只要你在一些方面强过周围的1000人,那么你从这种“强”中即可获得一定量的收益。确保自己有第二收入很重要,这能让你在选择职业时视野更加开阔,因为你无需再要求过高的职业收入。 过高的职业收入绝对是影响个人快速进步的最大障碍,因为这会让你患得患失,看到好机会时陷于既得利益,而无法做出明智的选择。 数着发薪日,等待发工资解决下个月的生活所需是我们职业起步时的状态,但不要让它成为整个职业生涯的常态。因为一旦如此,无论工资高低,你都会与财务自由无缘。

“八小时”之外的平行人生

在“八小时”之外获得可观收入的秘诀在于:千万不要再贱卖自己的时间。

只有一份收入

我们天生习惯一份收入,因为这样既安心,又轻松。这是人的惰性所致。但随着年龄增长,你会突然有一天为自己只有一份收入而担心和焦虑,为什么? 当你只有一份收入时,意味着你会面临如下问题。 (1)你会担心工作安全问题:有层出不穷的新人比你年轻,能力比你强,体力比你好,工资要求比你低;或者目前能力不如你,但是每天比你能多花4个小时在公司,反正单身,回家也没事情。 (2)你有职业的天花板:大家都想升职,因为要想加薪,必须升职。但是,在一个金字塔型的职场结构中,任何时候能升到上一级的都是少数。 (3)你缺少自由的时间:“从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转转”曾引爆朋友圈,据此就能看出职场的大多数人经常做一个白日梦,叫“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4)你担心年龄问题:为公司拼搏,一不小心奔四了,当朋友圈谈论着“单位里那些超过40岁的人去哪里了”的时候,你难道真的不焦虑吗? (5)你惧怕通货膨胀:收入增长能赶上通货膨胀的人不多吧? (6)你烦恼于无限多的开支和唯一收入之间的反差:开始养自己,后来养老婆,再后来养孩子,同时还得养老人。开源节流从何谈起呢?哪个你能下得了手去节流呢?

需要多项收入

在我看来,我们至少需要三项收入,分别如下。 (1)本职工作的收入。这项收入让你付房租、房贷、车贷、每日的饭钱、小孩子的奶粉钱等。总之,这是你日常生活最重要的经济来源。 (2)第二收入。第二收入是在利益和时间上完全不与本职工作冲突的额外收入。在第二收入中,你为自己工作。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期,每个人只要愿意,都可以以一技之长找到愿意为之付费的粉丝或者客户。注意,这里的前提一定是与现有工作完全无关,否则,你就会陷入利益冲突中,你不可避免地会牺牲公司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私利。举个例子:我同事曾经在业余时间烤蛋糕给我们吃,后来有些人喜欢吃,她又投入更多的钱买了更好更大的烤箱,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这就是最简单的第二收入。当然,这样的第二收入有个问题,就是很难规模化,很难成为有效的收入来源。总之,你理解第二收入这个点就行。对我而言,以个人成长为主题向别人分享就是我的第二收入,我会通过文字、语音甚至视频、线下讲座为手段来分享。第二收入的收益拿来干什么?一个字:玩。它提供了一种资金来源,可以让你再投入到自己的各种兴趣中去,比如喜欢写作,可以给自己买入最新的MacBook Pro电脑;喜欢视频,可以给自己买入最新的GoPro、相机等;喜欢无人机,可以买入最新的大疆无人机。第二收入首先应用来满足“再投入到兴趣”的需求,这会激发你产生更大的热情去发展自己的第二收入,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 (3)**投资产生的收入。**无论是本职工作还是第二收入,都是“加法”,就是一个月加一个月地挣钱。而只有投资,是指数运算,可以在本金不断扩大的基础上保持增速。关于投资的话题,本章开头有详细的内容可供参考。 几乎每个人都需要三种收入:

  • 本职工作的收入,用来满足基本生活所需;
  • 第二收入,用来玩和发展兴趣,扩大第二收入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和长期发展的需求;
  • 投资收益,用来使自己免除“老无所养”的烦恼。

三种收入,三足鼎立,缺少任何一个,人生之舟都会不那么平稳和轻快。

闲暇孕育财富

财富自由有好几种模式,获得额外收入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而获得额外收入的具体方式,就包括写书、做知乎Live(当然,此外还有真正的价值投资、买入并持有那些优秀公司的股票很多年)。 “改变自己”公众号——在2013年一次线下聚会时,朋友彭萦提议一起做一个公众号。如果那时很忙,那我可能会一口拒绝,但正好那是新年假期过后没多久,而我自己也处于焦虑的调整期,稍微有一些时间。 “辉哥奇谭”公众号——这个原创公众号也诞生于闲暇时段。2016年9月,我的工作相对平稳,有一定闲暇时间时,我开始认真地思考“写点东西”,不是一时兴起的那种写作,而是有承诺、能持续很长时间的写作。 股票投资——迄今为止,我的主要投资决定(包括A股和美股)都是在2013~2014年做出的。重仓持有的几只股票都是在那时买入的,正好是相对空闲的时候投的钱。这几年忙,从来没有管过。 思想投资——我在35~36岁这段与焦虑撕扯的时间内,花了大量的时间看投资方面的图书,这个“思想红利”,我到现在还享用。 Python编程——Python是我至今还在用的唯一编程语言。我大约是在2002年一个百无聊赖的周末,用了一上午时间学会的。这半日的闲暇,给我带来的收获很难以数字计算。 机器学习——某天早上我7点多到公司,因为9点有会,所以这段时间拿来写作可能不够,刚好看到吴恩达的新课程deeplearning.ai的学习心得。因为有前序课程的介绍,看了一会儿,我便决定刷卡参加Coursera上的有关机器学习的课程。这也是在闲暇时间才可能做的事情。 每个周末,若能觅得半日闲暇,我便拿起一本闲书看看,会觉得内心充实、放松而又满足。这还是闲暇时间带来的独特福利。 对我而言,闲暇意味着时间管理的“第三象限”事项——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有了安身立命之所。而美德正好属于第三象限的范畴。所以,闲暇不仅孕育美德,而且孕育财富,孕育思想,孕育未来发展的势能。 但凡大中城市的白领一族都不可避免地忙碌着,但幸好,人在任何境地之下都有选择。所以,忙碌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以忙碌为炫耀的资本,身处忙碌而不觉得危险,甚至希望所有人都能更加忙碌。这是一种传染病,因炫耀而起,以蔓延为终。 自从我见过“最忙的一个人”陆奇,每周要花五六个小时阅读论文和图书,我就知道,闲暇其实是一种个人选择,相比忙碌,闲暇更难,更需要勇气和自律。 至于你为何要这么忙碌,我打赌99%的原因最终都能追溯到金钱。说白了,就是因为缺钱所以忙碌,因为时间是你换取金钱的最直接的方式。《稀缺》一书中揭示穷人为何而穷的原因:他们并非是因为单纯地缺钱,而是因为缺钱导致了有限的注意力带宽被占用,从而丧失了提高心智和决策力的机会。 天底下只有四种事:重要且紧急的、不重要且不紧急的、不重要但紧急的、重要但不紧急的。人们不大会在前两者上犯错误,但经常会在后两者上犯错误:被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占去有限的注意力带宽,而忽视了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 所以,大多数人的所谓忙碌,并非在忙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而是在忙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如果你不能摆脱眼前金钱的诱惑,如果你不能从这些看似紧急但实则不重要的事情中抽身,你就会永远陷于忙碌,无暇积累自己的美德、财富和发展势能。 愿你能闲下来,慢下来。

工作历练

怎么选offer

我们在找一份工作时,最好能更加明确:**薪水差20%不算什么,能进入这个行业的专业公司才是最重要的。**这才是你职业生涯的“金字招牌”。

了解其CEO的认知水平和升级速度

之前有朋友问我有关offer(录用通知)选择的问题,她说自己接到两个offer,看起来都是不错的公司,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我说选择还得自己做,但我给她提供了一个做选择的角度:**把这两家公司CEO最近三年的公开演讲全部找到,自己对比看。**看完之后就容易做选择了。 后来她告诉我,按照我说的方法看完之后很快能做出决定。两周前,她感谢我告诉她这个好办法,因为她加入新公司之后发现自己做了正确的选择。公司大环境很好,公司文化相对平等宽松,内部论坛和学习平台有很多知识资源,领导非常好、专业并且诚恳, CEO会坦诚回答各种问题,表述很务实。 现在简单来阐述一下,为什么这种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原因很简单,一家企业是创始人意志的延伸,企业所能到达的水准受制于创始人的认知水平。在互联网行业,不仅要看其认知水平,更要看其认知水平提升的速度,即他“否定之否定”的能力和不断迭代升级的速度。 所以,在决定是否加入一家公司前,你必须对这家公司的CEO有非常充分的了解,了解的途径可以通过其公开的言论。最好看其过往三年的公开言论,因为可以通过对比一段时间的言论,看到其认知升级的速度。尽管你未必能直接向CEO汇报,但是他的认知会直接影响这家公司的前景,也就是你未来几年的前景。所以,当你拿到几家公司的offer但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时,想方设法去了解其CEO的认知水平和升级速度是一个绝妙的办法。

看他对组织和人才的重视程度

除了了解公司创始人的言论,还有一点非常关键:看他对组织和人才的重视程度。我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现在发展得较好的创业公司甚至互联网巨头,其创始人都非常重视组织和人才。关于这一点,无论是市值几千亿美元的国际巨头,还是国内冉冉升起的独角兽公司,均是如此。其对组织和人才的重视体现在各方面,包括领导人公开的言论、出版的图书、公司的制度和组织架构。这一点在Apple、Google、Amazon、阿里、字节跳动、车和家等公司都体现无疑。原Google CEO能写出How Google Works (《重新定义公司》)绝非偶然。我们看国内CEO的言论时,最好能从各种惊悚的标题中跳脱出来,仔细看看哪些CEO最重视组织和人才。 为什么“一把手”对于组织和人才的重视非常关键?因为最好的公司其实从不参与竞争,它们成功的关键是从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脱身。因为贴身肉搏只会带来无尽的焦虑和战略上的短视。它们成功的关键在于两点:第一,真正着眼长远,能看到7~10年的未来,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有明确的取舍原则,所以从不焦虑于短期的竞争;第二,真正发挥组织的能力,这类公司往往兼有明星创始人和非常好的组织机制。良好的工作氛围能吸引到合适的人才加盟,并且充分激发公司人员的潜力。他们知道,赢是因为自己的组织强,输是因为自己的组织差,和竞争对手是谁关系不大。 一言以蔽之,伟大公司的护城河在于“创始人认知升级的速度+公司愿景+有生命力的组织”,有了这三点根基,它们就可以从低级别的竞争中“逃逸”出来,登高望远而不焦虑。

什么样的小公司要慎入

其实今天世界上的大公司、最成功的公司都是从小公司发展起来的,**我也鼓励年轻人在大公司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去小公司寻找机会。**一家大公司的好与不好,基本上大家都知道,所以你去之前会有相对明确的预期。而小公司则存在着很大的不透明性。不透明意味着不确定,不确定意味着更大的风险。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提前预知小公司的风险呢?这里谈几点,有以下特征的小公司要慎进。 (1)**公司不大,老总很多。**如果你去一家小公司面试,总是听到员工叫这个总,那个总,可千万要当心了。这种小公司往往做了一点点小业绩,但很难做大,而且企业中的人事关系会比较复杂。首先,一家健康的小公司其实不需要那么多老总;其次,小公司也不需要那么多层级,层级多的地方效率低,是非多;最后,你需要花很多精力在人际关系上,这不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小公司应该具有的特点。 (2)待遇不明讲。如果一家小公司和你谈待遇时,总是藏着掖着,你想问个究竟老板会对你说:“跟着我干保证你发财。”他们这样一说,你反而不好意思了:不能太在意眼前利益啊。其实好老板对于收益都是明说的,比如一个月500元或10000元,都会说清楚。那种不跟你明确谈收益的人,别跟随。真正的好老板既会告诉你眼下能拿到的具体收益,也会给你超出预期的未来收入。 (3)做黑灰色生意。有一些生意是见不得光的,碰到做这种生意的小公司也要躲开,千万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忘记了世界上还有“风险”二字。尤其是公司给你很高的管理职位,甚至让你当法人或者某方面负责人的时候,一定要当心,因为很可能你某天真要为这种黑灰色生意负责任。 (4)**亲戚开的店。**如果是你父亲开的店,尽管你可能看不上或者不愿意去,但他一不会害你,二不会占你便宜。但是,如果是某亲戚尤其是不太亲的亲戚开的店,当对方主动向你抛来橄榄枝时,你千万要睁大眼睛。很多“不熟的亲戚”专坑涉世未深的“熟人”:加班没商量,跑腿没商量,拖欠工资你还不好意思要。 (5)租豪华写字楼。一般的创业小公司,断然没有资本去租豪华写字楼的办公室。为什么有一些起步阶段的小公司喜欢租豪华写字楼?它们会把豪华的办公室作为一种包装手段,忽悠投资人和求职者。因为“显得有实力”比“真的有实力”要容易很多。 (6)面试草率。如果一家小公司在选人这个环节非常草率,请谨慎对待他们的offer,因为通过这种草率流程进去的人员素质普遍参差不齐。你愿意与这样一群人为伍吗? (7)不真诚的HR。一家公司真正的“脸”不是漂亮的前台,而是它的HR。当你与一家公司的HR接触时,能最真切地体会到这家公司的氛围是谦虚的还是傲慢的,是真诚的还是虚伪的,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如果你和HR聊的时候感觉非常差,那么要谨慎考虑是否进入这家公司,因为你会很难适应它的文化氛围。 (8)爱吹牛的老板。对动辄说“我认识××”的人要当心。任何一个老板都要会激励员工、描绘蓝图,但是一个好老板能给你非常真诚、认真、理性的感觉,而一个浮夸的老板会让你每天问自己:到底是我傻还是他傻?小心精神分裂。 (9)夕阳行业。势比人大,所以一旦一个行业进入衰退期,谁也救不了它,更别提是一家小公司。小公司一般来说嗅觉比较敏锐,不会随随便便在一个走下坡路的行业里耗死,但也不排除一些小公司的老板就是想找点夹缝中的生存空间,挣点小钱。他可以这样想,因为他的人生已然如此,但你的青春不要耗在他的见识上。 (10)过热的行业。新经济有一个特点,即“赢者通吃”,这一点在《从0到1》这本书中有深刻的记录与分析,可以参考。一言以蔽之,任何真正被技术驱动的行业,只有行业前三甚至前二有生存空间。同时,某种新的商业模式出现之初往往会引发过度竞争,比如团购兴盛时出现的“百团大战”,最终百团散去,一地鸡毛之后,是美团这样的公司独大。老二老三可能还有被收购的可能,比如“打车大战”中被滴滴收购的快的,其他大部分参与竞争的小公司,则消失得无影无踪。参与其中的年轻人,大部分只是挣到了一点点“热钱”,并没有如愿以偿喝到汤。因为以满腔热情加入的小公司,从一开始就是打算凑热闹、挣快钱的,不仅创始人这样想,连投资人都是这样想的。 如果碰到的小公司符合以上任何一条,那么就需要你谨慎考察,如果符合三条以上,那么最好再选别家。当然,对第(10)条“过热的行业”需要更加深入地讨论,因为其中毕竟孕育着“新经济”的机会。 站在职业生涯的角度看,每一个你服务的公司,都应该能成为你上升的阶梯,**你要么跟对了人,要么涨了见识,要么挣到了钱。**而如果不幸选择了一家有问题的小公司,不仅以上收益全无,甚至可能会付出更多的代价,到时后悔也来不及。未来写简历的时候,你恨不得能有一种“时光涂改液”,把这段经历抹去。 我们要么得睁大眼睛选公司,要么努力让自己有挑选公司的资格,除了这两条路,别无其他。

该去什么样的公司

总结那些让人觉得愉快的、给力的同事,他们有一个共性:专业。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有专业的技能:比如用户界面的设计能力、编程能力、策划能力、项目管理能力。 (2)有专业的态度:比如守时、守信、着装专业、言谈举止得体等。 如果再回溯他们的职业生涯,会发现他们的共性:职业始于一家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公司,比如业内知名的咨询公司、4A广告公司、大会计事务所、外资银行或者大型技术公司。 上述类型的公司符合以下特点。 (1)有专业的定位,做专业的服务:公司都有一个非常聚焦的定位,不做大而全的经营,也不是什么挣钱就干什么。这些公司的信条就是长期提供专业服务。因此,这些公司多出现于To B的商业领域,而非To C的消费领域。如果是To C的公司,也一般是规模大、业务成熟、从残酷竞争中胜出的公司。 (2)有成熟的培训培养体系:很多公司有自己的管培生体系,即使没有管培生体系,也有从知名高校直接招人的习惯。这些职场新人一进入公司,就能接受非常严格的职业培训,有一些公司还设置了新人轮岗制度。越是管理成熟的公司,越喜欢校招生,自己从头培养。 (3)有成熟的专业升职体系:比如百度的T序列(技术序列),从T1到T12共有12级,本科生一般进去是从T3开始,逐级开始晋升。每次晋升,都需要经过专业委员会的评定。 (4)有很好的专业氛围:什么是氛围?氛围就是“人以群分”,类似背景的人多了,很多事情就容易做,比如同行评议(peer review)、技术讲座、技术分享;或者碰到一个具体问题,你能找到比你更牛的人请教,年轻人在这样的氛围中更容易成长。 从这些公司出来的年轻人,也容易找到更好的工作。从雇主角度来看,第一,知道这个人能做什么,比如从4A广告公司出来的人,如果有2~3年的工作经验,那么他做策划的能力一般都很强;第二,这个人在上一家公司的评价可靠度很高。根据上一家公司的知名度、这个候选人在上一家公司的级别和绩效,基本就能对这个人的能力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这是大家喜欢从专业公司挖人的原因。 记住一件事情:这个行业的顶尖公司一般不会以“顶薪”来吸引人,它的品牌、它的培养体系更加值钱。所以,在找一份工作时,你最好能明白一点,薪水差20%不算什么,能进入这个行业的专业公司才是最重要的。

避免大公司病

大公司的表面意思是人多、公司大,但内在的意思是这家公司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发展之路,有成熟的商业模式,有明确的市场和自己的竞争策略,所以可以按照既定的打法攻城掠地、扩大规模或者筑墙守城、保住市场位置。业务模式的成熟,同时也意味着公司内部治理的日趋成熟。公司内有明确的“显规则”和“潜规则”,大家按照规则办事,基本上会相安无事。 大多数毕业生找第一份工作时都愿意选择已有成熟商业模式的大公司。这一点无可厚非,但这里我想提醒的是,年轻人一定要拒绝“大公司病”。 大公司病会体现在各个层面,如管理层面、组织层面、激励机制层面,也会体现在个人身上。大公司病体现在个人身上时,典型特征如下。

  • (1)“甩锅”:问题与我无关!
  • (2)抢功:这个成绩有我一份。
  • (3)推诿:你去找其他人,我还忙着呢!
  • (4)划地盘:这是我的工作范围,与你何干?
  • (5)不思进取:事情做到刚刚好就行,做多了浪费。
  • (6)不学习:把邮件、周报写好就行,为什么要看书?为什么要学习新技能?
  • (7)功利主义: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老板能看得见吗?能帮我升职加薪吗?看不到好处我为什么要帮你?

在患上上述“毛病”的同时,他们也学会了一些“小技巧”,如下。 (1)投小老板所好:小老板说的永远是对的,开会举手表赞成,下会忙着去执行,却把独立思考放在一边,从不质疑对错。 (2)晒加班:只要是加班,一定要晒,而且要包装得不像是晒加班。比如晚上走晚了,抱怨半夜还堵车;周末去加班,感叹上班路上顺畅;出差去机场,抱怨飞机晚点(不说别人,我自己以前出差时就经常发机场图)。 (3)只发公司广告:自己的朋友圈,除了公司广告之外空无一物,仿佛自己的24小时都给了这个公司。在朋友圈说到工作一定要鸡血满满,最好再@老板。 以上的“毛病”和“小聪明”加在一起,说明这个年轻人把时间、精力都花在了看得见的好处上,比如升职加薪,把聪明劲儿都用在了讨好小老板上,唯独忘记了好好关照自己,忘记了自己的社区口碑,也忘记了提升自己的认知和学习新技能。总结一下,就是只顾着作秀,而忘记了做事和做自己。 其实,无论在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我们始终要保持做事的心态,不要推诿扯皮,该扛的风险要扛,该让的功劳要让。**你的职业生涯要长于你在任何一家公司的任职时间,你以为是吃亏的事情,长期来看很可能给你加分的;你以为是占便宜的事情,长期来看有可能是给你减分的。 精于作秀的人,总以为别人是傻瓜,容易被自己的小伎俩欺骗。其实不然,人人心里有杆秤。与你合作过的前同事、前老板,甚至前前前同事或老板,在遇到项目时还会在第一时间想到你,希望与你继续合作,这对你是极高的认可。如果大家和你合作一次之后就觉得“够了”,那么你需要反思的是自己:是不是在工作中过于耍小聪明,太着眼于短期利益?

好的特质

我特别在意的人才有一种特质:始终保持入职之时的初心。这体现在三个方面:永远能放下虚名,回到自己的本源;永远有好奇心,关心问题的本质;永远真诚,不势利。总结成一句:无论出发多久,都知道自己为何出发。 一流的年轻人要求真、向上、存善。永远不要用自己的原则去换利益(如升职加薪)。不要追求被领导同事喜欢,要追求被领导同事尊敬。追求被喜欢意味着你得不断地去妥协,追求被尊敬意味着你可以始终如一。定位要鲜明,能力要突出,能做到“你可以不喜欢我,但你得用我,因为我无可替代,我值这份薪水”。 如果你在意自由,这就是你想要的自由!人在职场上,应该是腰杆越来越硬,而不是越来越没有原则。这样趋炎附势下去,你的职业之路也会越来越窄。你不尊重自己,别人为什么要尊重你?一个不自尊且无人尊敬的人,怎么会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获得其他优秀人士的青睐?当你努力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值得别人尊敬时,你的身价是水涨船高的,而不是只依附在某个个体或者组织身上。当你能在更广泛的群体内获得认可时,你就不会为了公司内的局部利益放弃自己的职业守则。 一个人在职场的价值,与巴菲特对于公司股票的价值判断类似,“短期是投票计,长期是称重计”。你短期的收益,可能来自某位老板是否和你看对眼,长期的收益却来自自己的技能、视野和影响力。技能代表基本价值,视野代表做出明智选择的能力,影响力代表着个人未来空间的大小。 我们要做的是把每一家我们所服务的公司,都当成完善自己的平台,用以提升自己的技能,扩展自己的视野,发展更大范围的影响力。当你的能力高过工作所需,视野超越公司年度计划,影响力大于公司办公楼范围时,你会越来越自由,越来越值得人尊敬。 如果你的能力只够写邮件、发周报,视野只能看到小老板,影响范围仅限公司内的项目组,那你就是那个即将被大公司毁掉的年轻人。哦,对不起,是中年人。

“高年薪”还是“高时薪”

一个优秀工程师的价值超过100个平庸的工程师。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好公司一般都不会给行业最高年薪。其根本原因在于好公司认为自己的吸引力是多方面的,除了薪水,更重要的是公司能给人才增值的空间。 同样道理,如果打算跳槽,也不必过于在意薪水的涨幅。虽然我们身边有人在跳槽时拿到双倍甚至是三倍的高薪,但我自己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我所经历的一般是“平薪”,即使有增长,涨幅也小于30%。这可能与我不争的性格有关。我既不会去过度地包装自己的简历,也不会与HR争取过高的工资涨幅。相比跳槽时的涨薪,我更在意长期的机会。相比于刚毕业时,如今我的薪水有几十倍涨幅。这些增长都来自在公司长期耕耘的结果,当然,也有赖于所在公司自身业务的发展——这就是平台的价值。 一言以蔽之,选择和坚持都很重要。这有点像价值投资,当碰到一家好公司时,我们很难等到足够低的价格买入这家公司的股票。但是如果你相信这家公司内在价值有长期增长的趋势,那么买入价格低一点或高一点并不是关键。最关键的是一定要“上车”,并且坚持。这样,当公司业务发展,而你自己也在公司内获得成长时,会形成“双引擎驱动薪水增长”的局面。 此外,**有勇气、有眼光的人在看到非常好的机会时,甚至应该主动降薪。**最典型的例子是有一个人曾经放弃自己70万美元年薪的外资公司工作,选择了500元月薪的一份工作。他在1999年加入名不见经传的阿里巴巴,长期担任CFO,在阿里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募股)后,身价超过100亿美元。他叫蔡崇信。在这个例子中,降薪是一种下蹲,而下蹲是为了起跳,甚至是起飞。职业决策长期主义 风物长宜放眼量,找工作更是如此,请放长眼光。

重视时薪

当然,从时薪直接推算年薪也有问题,因为高时薪的工作,大多数也属于高强度,很难一天做8小时,甚至一天4小时也很累了。但是我们依然希望大家能把年薪思维、月薪思维转换到时薪思维,这是为何?因为时薪思维能让你有以下认识。 (1)看清自己真正的市场价格:要追求高时薪胜过追求高年薪。当你明白你的真正价格是时薪时,你会逼迫自己要么在这个领域精进,要么换一个跑道,去那个高时薪的跑道赛跑(或者领跑)。 (2)更好地处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在年薪思维下,你的整个生命被雇主拥有,你回报雇主的唯一办法就是更长的工作时长和更大的工作强度。这是一种完全出卖自己时间的模式,对长期发展很不利。因为所有的雇主都希望你能替他挣回更多的收入,超出他对你的付出,但是没有人会考虑你的健康、生活、家庭和长期发展。 (3)认真地思考自己的未来:在月薪和年薪模式下,你往往持一个打工心态,但是如果换作时薪心态,你就会将自己视为一个独立个体、一个私人公司,和公司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你要做的不是完全依赖这个雇主,而是尽可能多地提高自己所在的这家个体公司的盈利能力,扩展更多的盈利渠道,建设护城河。 (4)真正拥有时间的自由:人生最终的自由就是选择的自由,选择的自由就是时间的自由,**时间的自由首先来自高时薪,最终来自投资。**所以,提高自己的时薪,提高对于这种时薪的可控性,是迈向人生自由的第一步。 希望我与你都能从年薪思维、月薪思维,逐步调整到时薪思维。

理想的工作

理想的工作是很多人普遍关心的问题。虽然不少人将其定义为“钱多、活少、离家近”,但据我观察:“活少”会导致无聊,而无聊是大部分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相比于忙碌,无聊是极其难忍的状态,而且大部分人在无聊时也会有强烈的不安全感。 对我而言,所谓的理想工作必须要回答好如下三个问题。 第一,做什么? 第二,与谁一起做? 第三,能否发挥自己的优势? 答案也非常明显,理想工作必须具备三个特征。 第一,做有潜力的事情。 第二,与自己佩服的人一起做。 第三,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我择业的标准是做有未来的事情,跟厉害的人,有足够的个人回报预期。 与这些因素相比,在哪里工作,甚至是不是在北京工作,眼前的收入是多少,都不是我特别关注的。因为我知道,**当我能抓住“主要矛盾”后,其余的问题都可以逐步解决。想的因素过多、限制过多,或者本末倒置,那你只能拿到短期的结果。最后简单解释一下理想工作的三个特征。 (1)做有潜力的事情。“势比人大”,在风口初期选择合适的位置很重要。如果你已经毕业10年以上,在比较同学之间的成就大小时应该能深切感受到选择的重要性。那些你原本瞧不上的小公司,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成为互联网新贵。你的同班同学或者前同事,已经在那里成为高管,独当一面,而你还在辛苦地“爬楼梯”。小米、滴滴、今日头条、摩拜单车、学而思等,都是在过去10年甚至5年期间快速成长起来的独角兽公司,大部分估值超过百亿美元。 (2)与自己佩服的人一起做。查理·芒格有一句名言:“别兜售你自己不会购买的东西。别为你不尊敬和敬佩的人工作。只跟你喜欢的人做同事。”现实中,他也是这样践行的。他在南加州大学毕业典礼上讲过自己的经历:“在我年轻的时候,我的办法是找出我尊敬的人,然后想办法调到他手下去。”当你非常敬佩一个人的时候,你不仅是在与他共事,你还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对年轻人而言,还有什么比学到东西更加重要?钱可以慢慢挣,碰到好老师千万别错过。 (3)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木桶原理很重要,但木桶原理并非让你一味去补短。它是告诫你:不要让你的短板影响到自己优势的发挥。人贵有自知之明,一定要知道自己的不足,也要非常清楚自己擅长什么。永远不要用自己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相比。想办法找到合适的环境,做合适的事情,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我曾经问过自己:80岁的时候会为什么而后悔?我的答案是:一辈子碌碌无为,为了蝇头小利而放弃发挥自己的天赋。这种假想80岁的方法来自Amazon CEO贝索斯。他在1994年打算创办一家网络书店时,他的老板劝他:“这也许是一个好机会,对于那些没有好工作的人而言。但你有一份好工作。”老板劝他重新想一想。贝索斯用假想80岁的办法解决了内心的困惑,坚持创业。因为他知道,Amazon也许会失败,但他在80岁的时候不会因为Amazon失败而后悔,反而会因为没有去做Amazon而后悔。 人是短视的,在找工作的时候尤其如此。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理想的工作要素写下来,最好不要超过3条,再按这些原则找工作。**切记,要克服短期的诱惑或恐惧,因为你在追求长期的成功。

如何面对职场竞争

出现竞争的最根本原因是利益冲突。不要小看这个词,用这个词能分析出很多根本性的问题。我们暂且用利益冲突来分析同级的竞争。 现在我们假设你处在一个运行正常的公司,有一个不错的领导,凡事能从全局出发,讲道理,有一定的判断力,能比较公平地对待人。如果不是,请抓紧时间离开,离开得越早越好。 在这样一个相对正常的环境,我们能采取哪些措施让自己既能顺利地成长,又不必强迫自己去做自己不认同的事情? (1)加强和领导的沟通。沟通不是阿谀奉承,而是去完成一个使命,即让领导相信,自己会努力工作,给领导“长脸”。能帮助领导成功在先的人,职业生涯一般都会有好运气,也会有贵人相助。与领导沟通,不用去专门“讨欢心”,完全可以有自己的态度。能力越强的领导,越喜欢有自己态度的员工。沟通可以主动一些,适度频繁一些。 (2)围绕核心优势打造护城河。职场上的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护城河,这个并非事情的边界,而是你最突出的优势。在职场上,在一个相对小的范围内,什么才是你不可替代的优势?有哪些事情,领导一想起要去救火,就能想起你?记住一点,你在职场的竞争力不取决于你能做多少件事情,而在于建立“个人品牌认知”。与竞争优势相关的事情,是你要争取的事情;与此无关的事情,是你需要回避的事情,因为你很难做好。 (3)稳扎稳打,求深而非广。不要总想着伸手扩张地盘,越伸手,越容易碰触到边界以及同事敏感的神经。其实好好把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经营好,做得深入扎实,做出水平,就一定会得到领导的青睐,机会也会源源不断地光顾你,而无需你特意去争抢。 (4)眼光高远,超越“竞争”。如果你在和一个你根本看不上的人竞争,那么你无疑在拉低自己的眼光、品位和水平。不管结果如何,你都输了。所以,和同级之间的最好竞争方式就是“定位高远,降维攻击”,不要纠结于局部的得失,而是要能看到3~5年后的发展,对标更优秀的人。看得远,定位高,不出一两年,你会把原本和你竞争的同事都甩开。有太多人忙于内部竞争而没时间做自我发展和提升。而最终大老板怎样选人、用人、提拔人,还是看才能。少花心思“勾心斗角”,多花心思做自我提升,并且加强社交和沟通,让你的努力和进步一览无余地展现在大家面前。这样,你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好运的,而凭借你的努力和好运,那些站在原地和你竞争的人,很快就会被你拉开差距。 还是那句话,如果你真正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人生的使命,知道自己的核心优势,其实没有谁能和你竞争。焦灼于内部竞争的人,往往既缺自知之明,也不具备前瞻视野。

提升认知能力

(1)上手体验产品、服务和情境。

真正有一手经验的人,要么是出于懒惰,要么是出于自我保护,并不愿意告诉你真相,所以,你能在搜索引擎或者社交网络里获得的事实真相少得可怜。

(2)找客户沟通。

客户是谁?客户是那个靠做生意谋生的人,他和你不一样。没有人发死工资,他会日思夜想地考虑这个事情,考虑市场变化,考虑威胁。所以,他对市场的认知和敏感一定远远超过你。一定要找到你的客户,服务好他,和他仔细讨论,仔细体会每个数字背后不平凡的意义。这哪里是“细节是魔鬼”?这分明是“细节是生命线”,是有血有肉的真知。你不找他们讨论获取真知,还找谁呢?

(3)找厉害的人沟通。

人和人是有差别的,而且这种差别随着时间推移会越来越大。除了外在能看到的差别,最重要的差别就是认知。那些特别有见识、特别有见地的人,我们称之为厉害的人。厉害的人的典型特征就是能给你极大的启发,甚至用一语惊醒梦中人来形容都不为过。为什么?因为他们能站在更高的维度思考问题。比如,你看到的是交通拥堵问题,他看到的是资源竞争问题;你看到的是车辆的性能、外观和价格,他看到的是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总所有成本);你看到的是产品特性,他看到的是商业模式;你看到的是争权夺利,他看到的是组织机制。**不断地寻找你身边的厉害的人,寻找你能触及到的厉害的人,与之交谈甚至只是倾听,都能受益匪浅。**因为这会给你带来全新的理念,提升你内心中对于“好”的标准。

(4)读好书。

真正的好书只有一个定义:**能改变你认知的书。**也就是说,是在公认的好书和适合你的书之间取一个交集。对我而言,《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罗伯特.M.波西格著)改变了我看待周围世界的方式;《爱上双人舞》(李中莹著)让我重新认识了婚姻和爱情;《少有人走的路》(M·斯科特·派克著)让我理解了心智成熟之路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也是我们要坚持一生的道路;《怎样解题》(G.波利亚著)奠定了我思考问题的角度;《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著)让我更加确认多重思维框架的重要性。以上这些书,需要你反复阅读,真正融会贯通,变成自己心智的一部分。你最终的认知,和这些书的启发相关性极大。

(5)不断地提问。

在大学时,我们几个好友讨论:怎样才算读懂一本书?其中一个朋友的回答让我至今印象深刻:在看这本书时能提出好问题。我们的认知是随着不断地提问逐步深化的。你周边的朋友、同事中,认知水平最高的那个人,不是知道很多知识、记住很多答案的那个人,而是能不断提出好问题的人。在《怎样解题》一书中甚至有一种方法,就是回到题目本身,重新阐述问题。当你能换一个角度阐述问题时,答案或许就能呼之欲出。这还仅仅是重新阐述问题,可以想象,当我们能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对于认知的提升将有多大的推进。 遇到困局时,首先需要做的不是苦思冥想,而是安静下来,重新去问:我们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目前提出的问题是否合理?这些问题之间有哪些相关性?是否还有其他衡量成败的角度? 在你目光所及的范围内,能不断提出聪明问题的人,一定是那个你要好好关注的人。

(6)不断地收敛。

所有的问题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如果获得答案的时间是无限长,那么相当于这个问题无解;如果获得答案的预期时间超越了时间限制,那么说明你不是那个能在限定条件下回答问题的人。 要想在限定的条件、限定的时间内回答问题,我们必须“收敛”,即能不断地把无关紧要、不那么重要的东西依次排除掉,直到减到不能再减,剩下的只有最核心的问题和它所依赖的条件。人们总以为,那个能去伪存真的人才是他们要寻找的人。其实在陌生的领域里,能化繁为简、聚焦收敛的人才有可能是带领大家走出迷雾的领袖。他给你的不是一个确定无疑的答案,而是一个在VUCA (Volatility、Uncertainty、Complexity、Ambiguity,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的环境下,能看到希望的方向。他用的不是第六感或者神秘主义的手段,而是汇总了重要信息,加上自己的逻辑判断,是有方法论和思维框架支撑的策略。综合第(5)点和第(6)点,能发散、展开思路,又能收敛和聚焦的人,就是你要成为的那个人。

(7)学习框架,运用框架,建立框架。

思维框架本质上是一种模式,是对环境、问题和答案的抽象化理解。典型的框架比如有关人类需求层次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有关时间管理的“时间的四象限管理”和有关竞争分析的“波特五力模型”等,每个学科、每个方向都有自己对应的思维框架,成熟的学科所拥有的思维模型会更多。每种模型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也都有不足和缺点。这是抽象的好处和不足所导致的。 但只掌握有限的思维框架或者单一的框架是远远不够的。 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的核心观点之一就是建立“多重思维框架”,他希望大家能多理解一些不同学科、不同背景的思维模型。你所掌握的思维模型、思维框架越多,你越难犯下愚蠢的错误。只有一种思维模型和框架的人,不是智者,而是容易被牵着走的人。容易被牵着走的人,是那些注定要被收割的人。 提高认知的好处非常多,除了在工作中会被更多的人所认可,还能不断地提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能不断地去开创性地解决困难和问题,甚至能让你的人生幸福感更强。很多烦恼其实都是自寻的,如果能跳出来,站在更高的层次看问题,那么这些烦恼就不足以困扰你。每一个烦恼的背后,对应的都是自己在某方面的认知缺陷。因环境变化,以前隐藏的问题被暴露出来,你从舒适区被迫走进恐慌区,这才是烦恼产生的真正原因。是环境变化让你过去的不足暴露出来,而不是今天有什么坏运气,或者碰到了不好的环境所致。 面对这些困难,你可以视之为成长的阶梯,你要解决烦恼的办法,不是到处求人,而是去提升认知。如此往复,每一次困扰都需要从认知的提升上予以解决,而解决困扰的过程又会带来新的认知提升。 当然,除了这种“Pain—Driven”(痛苦驱动型)的认知提升,我们更需要主动去提升认知。这样,你就具备更多的能力,能储藏更多的能量,以面对你未来人生的各种挑战。

预期管理

巴菲特只会投资他真正懂的生意,或者说,他永远只在自己的能力圈边界以内投资。这也是巴菲特取得常胜投资成绩的根本原因。 工作中无疑可以采取这种策略,即只在自己的能力圈以内游走,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你承接每一项工作的决定都是你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你会分析自己的优劣势和这个项目的匹配度。你会回顾自己过往是否有类似的项目经验,如果之前做过类似的事情,自己的优势正好是决定此事成败的关键因素,那你可以信心十足地接受这项工作;如果有一个条件不具备,比如以前从来没做过类似的项目,或者决定这个项目成败的关键能力你不具备,你就应该果断地说“No”。不要觉得对自己的老板说“No”很难为情,一个及时的“No”远胜于后期无法完成的尴尬。 一个人应该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而且最好越钻越深,使之达到特别擅长的程度。这项策略适用于业务平稳发展的公司,因为变化不多,也不剧烈。 但是,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公司内,对新的挑战(做没有做过的事情)一味说“No”,你也会成为领导眼中裹足不前、思想保守和潜力有限的典型。但是,贸然说“Yes”(其实你想说“我试试看”)的话,的确有无法按照预期完成的风险。

什么任务该接?

什么样的任务该接,什么样的任务不该接?判断标准无非两条:第一,完成这个工作所需的能力距离自己的能力圈边界有多远;第二,这件事情本身的难度有多大?如果距离自己的能力圈边界不远,同时事情本身的难度不大,则可以放手一搏;如果是距离能力圈边界比较远,或者事情本身难度很大,那就要慎重考虑了!当然,如果既距离自己能力圈边界比较远,同时事情难度很大,最好的答案就是“No”,别怕难为情。无论你因何决定承接了一项任务,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去努力实现目标,并做好预期管理。接任务的同时,你其实已经给了老板一个明确的预期:“老板,放心,这个事情我可以做好。” 对于这些因为胡乱承接高难度、高风险且陌生的项目而陷入困境的人,我有如下一条妙计:不要以别人期待的方式去满足别人的预期,因为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想要什么,但他知道什么结果好、什么结果不好。所以你必须以自己的方式去超越别人的预期。不断达到自己的预期,因为你自己本身就有更高的标准。

转变成熟悉的战场

这对你来说是一个陌生而高难度的领域,你唯一求生的机会就是把这场战争变成自己熟悉的战争。具体来说有两种方法:第一,用自己特别擅长的技能去创造性地解决这个问题,即以自己的方式去超越别人的预期;第二,借别人之长来补自己之短。你可能不熟悉这种战争,但是总有人熟悉,找这些“熟手”来帮你。这就是“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所表达的意思。碰到暂时性的困难不要怕,因为你已经没有退路,只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输了,人们会很快忘记你;赢了,大家会永远牢记你。

不可替代

在企业的角度,却希望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对这一点,华为的任正非有非常清晰的表述。2000年我在华为工作的时候,经常看任正非的内部讲话。其中,他对如何再造一个华为的表述多次出现。大意就是任正非理想中的公司是可以在任何时候通过一个系统重建的,这个系统是公司文化、流程、制度等,而不是依赖于个人。言下之意:谁都可以走,华为永生。 从任何公司、雇主的角度出发,任何人都要可以被替代才行。因为有志之人迟早要做自己的公司,自己做自己的雇主,所以要尽早有这个心态,而不是抵抗。像那种“上车理论”——上车前后两副嘴脸,要不得。 从大局出发,梯队一定要尽早建设,这样当自己升职、轮岗或者跳槽后,原有的团队才能稳定而不受干扰,这对积累自己长期的职场口碑大有裨益。所谓职场规划,核心实践就是要不断地提升专业技能,提升人品。因你工作变动,原有团队就散掉,真的不是你的能力的体现。我工作17年,换过几次工作,每次换工作时,原有团队都能正常运转,这也是我的欣慰之处。 怎样在建梯队和确保自己工作安全之间找一个平衡点呢?首先要明白一点,没有永远的安全工作,如果有,那这个工作在坟墓里。所以,梯队无论如何一定要建,而且要非常强。梯队里的每个关键角色一定要能弥补你的短板,在某方面要超过你。如果所谓的梯队成员没有一个方面超过你,那这就不是合格的梯队。 怎样确保自己的工作安全?这个问题最终还是要回答,我认为有两方面需要注意:第一,自己一定要有一技之长,如果所有关键的事情都是自己做,那么你不是管理者。如果所有关键的事情都是别人做,那么你是传声筒。你至少要有一技之长,是可以脱离他人独立完成的。在这一点上,你需要做到一定范围内的无可替代。这个无可替代不是通过压制人才来达到,而是自己真正在某一方面很强。第二,要展现更大的影响力,经理处于信息树和影响树中相对较高的位置,因此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个位置优势,去充分发挥自己在更高层次和横向组织的影响力。作为个人,一定要想好一个问题,即职业的前20年做什么,后20年做什么。我们千万不要变成一个令自己讨厌的人。后20年需要做的事情也要提早开始考虑,不要幻想其他人会替你考虑。 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里有一句话:“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不可替代和可以被替代其实是一回事,就怕你只是希望自己不可被替代,但从来不从雇主角度想:每个人都要能被替代,金钱永不眠。想清楚自己迟早被替代,内心才舒畅,让我们勇敢地面对并且来迎接自己被替代的一天吧!让我们尽早创造出自己的平行世界吧!我们必将因为狭隘的失去而变成更加宏大和完整的个体,与这个世界最终连接在一起,而不是在象牙塔中变得面目可憎。

三、活出真我

第三空间

获得自由的途径,是重新与世界建立连接,创造一个独立于我们所在的象牙塔之外的平行世界,发现真正的自我。

什么是第三空间

第三空间是指和自己相处的空间和时间。 为什么第三空间非得是一个固定的物理空间?能跟自己独处的地方不就是第三空间吗?这真是一个叫尤里卡的时刻(尤里卡是古希腊语,阿基米德在浴缸里泡澡的时候突然想到了浮力计算的方法,喊了一声“尤里卡”,所以尤里卡就是灵光一现的意思)。 在特定时段能让自己独处的时空即第三空间。 第一,特定时段。说明这个空间是与时空相关的,而不仅仅是一个固定的物理空间。比如,你觉得咖啡厅是第三空间,但咖啡厅非常吵的时候就不是;又如你觉得家不是第三空间,但在家里你独自早起、无人打扰的时候,就是第三空间。 第二,与自己独处。这是第三空间的必要条件,如果不是自己独处,那一定不是第三空间。 上述定义中,第三空间不再是一个固定的物理空间,任何一个空间,只要能有特定时段让自己独处,就成了第三空间,这是第三空间的虚拟化。 我的愿望就是每天有三个30分钟:第一个30分钟用于运动,第二个30分钟用于写作,第三个30分钟用于阅读。之前我为30分钟运动已经找到了固定的时段。而顿悟之后,30分钟的写作和30分钟的阅读时间也找到了。

为什么要有第三空间

第三空间是一个你与自己真正相处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做一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包括运动、阅读、写作、画画、冥想、投资理财等。很多对人生重要的事情,都属于上述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在时间管理的第二象限。这些事情平时找不到时间去做,第三空间恰恰是为第二象限的事情而生,这是第三空间之所以重要的根本原因。 时间管理的四个象限中,第二个象限是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在其他条件(包括家庭、天资等)差不多、努力程度类似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很可能取决于在第二象限的时间投入。

如何利用第三空间

很多时候,你按照日程表坐在那里,打算做一个重要的PPT,做一个关键的提案,但是你的心无法静下来。你转而去上网闲逛,或者刷抖音,一晃30分钟过去了,然而你计划的事情一件也没有做。而假如有一个与这些任务匹配的第三空间,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对于我们人生发展至关重要的事情,我们一定要找到固定的空间和时间,每天去做。这就是为关键的少数事情创建固定的、舒适的第三空间。这一点是时间管理的关键。而精力管理理念强调我们应该去管理精力,而不是单纯地管理时间。我发现充分利用第三空间可以很好地实践精力管理的理念。 对于那些需要静下心来全力以赴、花大片时间来完成的事情,一定要配上一个合适的第三空间,一个能让你静下来、不受干扰、与自己相处的时空。它不是固定的时间,也不是某一个固定的物理空间,是时间和空间的组合,是时空组合。

如何创造自己的第三空间

这里面有几个具体的建议。

  1. 把你人生最重要的1~3件事列出来,注意,一定是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比如健身、写作和阅读。一开始可以是一件,但不要超过三件,超过三件你就很难去完成了。
  2. 找到那些与自己独处的时间,比如早起之后、下班路上或者睡觉之前。
  3. 一定不要影响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是你的家庭,第二空间是你的工作场所或学校。不要让第三空间影响你的家庭生活或工作、学习,这个是大前提,如果为了强调第三空间而本末倒置,会引起家庭关系和工作绩效方面的问题。
  4. 每一个第三空间只匹配一件具体的、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强调一下,只匹配一件,在这个第三空间里要对这件事情全情投入。比如我的运动第三空间就是早晨6∶00~6∶30的家中,写作的第三空间就是早饭之后在家中的大约40分钟时间。每一个第三空间只匹配一件事情(写本书时,我的写作第三空间为工作日早晨6∶00~7∶30的家中,周末早晨6∶00~11∶00的家中)。
  5. 采用合适的工具。我们需要有合适的工具来辅助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比如上下班路上,用听和说的方式和自己相处比较好。这时候有一支简单的录音笔或者在手机上配上防风的微型麦克风,都会让你有更好的感受。
  6. 阶段性做一个总结。比如每周末把这一周的第三空间经历总结一下,看看自己在第三空间的产出和体验如何。
  7. 一定要多写多记录。不管你的写作能力如何,一定要锻炼写作,写作是思想的催化剂,写作能让你的头脑更加有序,更加有创造力。要把自己与第三空间相处的经历写下来,以此不断提升第三空间的使用效率。
  8. 一定要给第三空间起个名字。当你在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时,一定要给它起名字。比如我的三个第三空间分别是“写作第三空间”、“运动第三空间”和“阅读第三空间”,很朴实直观,却带来了仪式感。在相应的第三空间,我会被暗示要去做对应的事情,而且只做与这个第三空间名字匹配的事情。

我经常会在早晨的写作第三空间内写作,最快只用30分钟就能写1000字,效率很高! 你可以从今天起就尝试去发现自己的第三空间,为自己人生最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找到安身之所。

与世界重新连接

下图(A)暗示了自由的真正含义,是思行合一;下图(B)强调了普通人也能获得这种自由;下图(C)指出了获得自由的途径,是重新与世界建立连接,创造一个独立于我们所在的象牙塔之外的平行世界,发现真正的自我。

三个关键问题

三个相关的关键问题。 (1)人生最终的自由是什么? (2)如何才能寻找到这个自由? (3)在公司体制内是否可以寻找到自由? 对上述三个问题的思考我得出如下结论。 (1)人生终极的自由不是有很多钱,也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或者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而是真正的思行合一。 (2)每一个普通人都有机会、有能力追求这种自由。 (3)追求自由的方式是通过与这个世界重新连接,重新发现自己的周边世界,通过发现世界来发现自己,进而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为什么要重新建立连接

有人会觉得很奇怪,明明我每天都活在世界上,为什么说我和世界断开了连接?真实情况是:你其实不在这个世界里,你在一个象牙塔里,你和外面的世界处于隔绝或者半隔绝的状态。 从小我们就参加各种兴趣班,学各种技能:琴棋书画、游泳、滑冰、英语等。之后,又开始上小学、中学、大学,不停地考试,不停地做各种作业。等上了大学,你觉得终于可以轻松一下的时候,突然发现三四年后要去找工作。等找到工作之后发现,公司还是有一堆规则束缚着你。 我们的人生在一个接一个的封闭体系里,有行为规则,有评分标准,有指挥棒。你所要做的就是按这些规则去力争第一。轻松一点的公司,朝九晚五,每周工作5天;辛苦一点的公司是“996”甚至更多。每一年甚至每半年都有绩效考评,有排序,要不停地打怪升级,不然,你的工资是无法增长的。 你一觉醒来,匆匆洗把脸,来不及吃早饭就跑去赶公交车。在夜幕降临时,你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单身的可以上网聊天,打游戏消磨时间;有家人的陪陪家人,没多久一看时间不早,就洗洗睡了。这样日复一日,不知不觉地老了,然后呢?等你快40岁的时候,突然有一篇文章刷屏了,文中问及“公司里那些40多岁的人都去哪里了”,回顾整个过程,这难道不是一个很惊悚的情景吗? 我们从一家公司进入另外一家公司,从家出发去上班,又从公司回到家。这都是一个接一个的象牙塔,把你和周边的鲜活的世界隔绝开了。为何这样说?请你回答一个问题:在最近一个月内,你哪一天看到过太阳从地平线升起,哪一天看到过日落西山? 象牙塔代表了社会对个人的束缚,任何时代,在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充满了各种封闭和半封闭的象牙塔。我们似乎只要遵守这个象牙塔的规则,就能获得安全感,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有一份稳定的关系。但是这没有解决一个问题,即我们终极的自由和幸福去哪里寻找?这就像在一个大食堂里,你每天排着队去领一份标准餐,吃得很饱,也没有其他问题,但是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的口味其实很独特,想吃自己喜欢的一种有特色的饭,怎么办?你会发现这个问题在大食堂里面无法解决,只有一个答案:做回自己。怎么样重新做回自己?我们需要重新与真实的世界建立连接。

怎么和世界重新建立连接

怎么与这个世界建立连接?可以从一部电影中得到启发:Life in a Day(《浮生一日》)。这部电影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我们普通人看似普通的生活,其实都自有其意义。这个意义体现在:当我们把每一天记录下来,最终剪辑组合成一部电影时,你会发现其中包罗万象,充满了爱,充满了故事,充满了人间的悲喜。如果你每一天拍一分钟的视频,或者每天照一张照片,连续累积10年,10年后当你再回头去看的时候,你会惊喜万分。我们普通人的每一天也自有他的特殊意义,我们要重新记录下来,重新来唤起感知。那记录办法有哪些?我提供如下参考。

  1. 照相。

我蹲在小区树下,透过树叶中穿过来的阳光,拍花和草。那些花草都是平时没有人关注的。但拍的时候感觉很美妙:每一片叶子都在不一样地摇曳,每一朵花都在不一样地盛开。我每天都匆匆地从小区走过,上班、下班,一直都忽视着这些生命的存在,但是它们每一天都在生长,每年都会死去,第二年又会再生长,再死去。我在镜头中看到这些不知名的叶子和花,看它们在风中摇曳,内心充满了莫名的激动和喜悦。

  1. 画画。

画画比照相更细腻一些,会让你注意到在拍照时忽视的细节,这是画画的独特之处。我自己练习画人物肖像的鼻子时总是画不好,结果发现鼻子其实缺少轮廓,所以难画。这个问题只有在画画的时候才能发现。此外,画画也能让你安静下来,帮你进入心流状态,这是一种很好的体验。

  1. 录视频。

视频是一种非常方便的记录方式,而且有越来越多的手机和相机都能记录非常清晰的视频。用这些随手可得的设备去记录动态影像,能获得比照片更丰富的信息。我自己越来越重视动态影像的力量,也会在平日更多地选择直接记录动态影像。

  1. 录音。

录什么?可以录谈话,也可以录自然界的风声雨声、小鸟叫声。 豆瓣上有个小组叫“实地录音小组”,专注于录制各种生活中的声音。他们用高还原度的麦克风,录农村公鸡的打鸣声、潺潺的溪水声、鸟的叫声。很多人为了录这类声音,特地跑到深山里,因为只有深山里才没有车辆的来往噪声。我比较焦虑时特别喜欢听着这些自然的声音,安静地睡一觉,这种感觉非常好。

  1. 写日记。

日记也不用太复杂,写写你今天看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人、想到了什么事情,流水账也是有意义的。 当你拿起笔、拿起相机、拿起画笔、拿起录音笔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所熟悉的每一天、你所熟悉的周边的东西其实都不一样,这种感觉是很奇特的。 还有一件事情需要注意,即一定要去分享。很多人为什么很难坚持?因为从来不分享,独自一人是很难长期坚持的。人类是社会动物,应该去分享美好的事情,对他人、对自己都有帮助。 我发现在那个封闭、半封闭的象牙塔之外,还有一个平行世界。在这个平行世界里,我能找到使自己心灵安宁的地方,我会在这个地方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而兴趣会给我带来终身的价值,我不断提到的第二收入正是来源于此。我在几年前开始做微信公众号这件事情,让我重新与自己、与外面的世界建立了连接,不知不觉一天天坚持了下来。 你需要重新与真正的世界建立连接,重新发现自己,当你重新发现自己的时候,你就能找到那条通向自由的路。 如何写日记

清理暗空间

前段时间搬家,虽然目的地在同小区,但因为家具、电器、物品非常多,所以我特地找了一家提供“深度搬家”服务的搬家公司。从上午9点到下午4点,总共有5个小伙子帮我搬运,耗费30多个折叠纸箱,动用3个平板推车。 通过这次搬家我发现:家里的东西实在太多!因为搬家带来的辛苦,我开始反思:哪里来的这么些东西?这些东西什么时候进入了我的居室?哪些可以扔掉?以后能否避免类似的错误? 我举几个例子。第一,我保留了各种Apple设备的包装盒,摞起来有1米高。我问自己:我为什么留着每个设备的盒子?不仅是Apple的各种设备,我几乎保留了每个贵重物品的盒子,比如相机、镜头、台灯。 潜意识中,这些设备应该都会卖二手。是不是我觉得有一个盒子的话卖二手会更加值钱? 第二,各种线材。比如Micro USB的充电线,家里有数十个。我还有一个很大的盒子,保存了各种线材,包括网线、视频线、音频线以及各种奇怪的充电线。有很多电子设备早都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但是这些线我还保留着。后来我扔掉了这一整箱的线材,因为这个箱子我有好几年没有打开过,当然也不会因为扔掉整个线材箱而影响生活。 以上两种情况的出现还是因为以备不时之需的思想在作祟。 我总结过自己购物的第一考虑因素,并非买得起或者喜欢,而是是否能高频使用,即是否能给一个物品匹配上足够的时间资源才是我做购物决策的第一考虑要素。任何物品都会占用物理空间,你在购置(接受)一件物品时,不仅要考虑金钱和你的时间分配,还要考虑因为空间占用而带来的成本。为了保持健康的居住空间,我们一定要警惕会带来“暗空间”的物品。那些你根本不会用的东西,别让它们轻易混进你的居所。

永远追求命运之域

:::warning 乐观者认为人的每一天都是新生,而悲观者则认为人的每一天都更接近死亡。到底哪个是真理?其实每个角度都自有其道理。人生迟早会输,会向命运认输,但别那么早地投降。 :::

什么是命运之域

Percy Fawcett∶“ So much of life is a mystery, my boy. We know so little of this world. But you and I have made a journey that other man cannot even imagine. And this has given understanding to our hearts.” 曾以为所谓自由是对任何事情说“ No”的权力,后来才明白,自由是去做那些必须去做的事,完成必须完成的使命。 杰克·韦尔奇在《商业的本质》(The Real-Life MBA)一书中讲道:“我们有一个妙策能帮助你明白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这是一个被称为‘命运之域’(Area of Destiny)的职业评估过程。” 杰克·韦尔奇这样定义命运之域:你所擅长的事情和你真正喜欢的事情的交叉点。马克·吐温的一句话:“生命中两个最重要的日子就是你出生的那一天和你懂得生存意义的那一天。”命运之域的意义就在于帮助你尽快迎来“懂得生存意义的那一天”。 :::success

你每天习以为常的“文明生活”却让你忘记去探索自己的destiny,忘记去追寻自己生命的意义。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文明的发展史,文明发展史就是奴役发展史。我们每一次文明的进步,都以奴役的加深为代价。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举了几个例子,首当其冲是小麦。农业革命发生时,人类开始种植小麦,但农业革命反而让农民过着比采集者更辛苦、更不满足的生活,并且把农民束缚在了某一片土地上。如果你无法理解小麦的例子,可以想想手机的例子。手机让你无处可藏,智能手机更是让你沉迷其中。我们不断推动文明发展,又一步步成为文明的奴隶。等到人工智能真正到来之日,大多数人更会成为毫无用处的宠物。 :::

为何要出发

我们为何而出发?我们出发是为了避免成为“油腻的中年人”,我们出发是为了不那么早地向命运投降,我们出发是为了寻找自己的命运之域。为了命运之域而生活、工作、旅行,拼尽一切,才是真正的自由。我们不是去旅游,不是去重复每一天的工作,不是去无所事事,我们是为了命运之域。 人生迟早会输,会向命运认输,但寻找命运之域使人之所以为人,使你之所以为你,寻找命运之域使我们在认输之前保有尊严。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是人类命运的隐喻,但我喜欢这样的结局,也喜欢这样的过程。

活出自己的精彩

我是一个优缺点都很突出的人,典型的优点是感受力和表达力强,所以,无论是写文章还是在各种场合做分享、参加脱口秀,都是光彩照人。此外,我习惯从长期的角度看事情,能坚守常识,所以做价值投资比较擅长,在工作中也以洞察力强和有远见(Vision)著称。 缺点呢,毫不讳言地说,我对于一些烦琐重复的细节毫无耐心,对于细节化的管理也不擅长,脸皮也不够厚。此外,还有一箩筐其他缺点。 按照木桶原理,我的人生成就被我的短板限制。但是,大部分人的悲剧不在于无法克服缺点,而在于没有真正发挥自己的优点,没有在优点上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资源。 与此相反,也有一些好的老板、导师,他们非常在意你的优点。我在十几年前碰到过一个老板,对我人生的帮助很大。他的口头禅是:用人就要用人的好,总是盯着他的不好,他能好才怪。我在与他共事的那几年,获得了很大的信任和发展空间,也奠定了自己职业发展的基础。后续多年的信心和职业特点就来源于当年与这位老板的共事。我也把他的这种用人之好的信条吸收过来,用在自己的管理中。我愿意招聘并且重用的人,都是有突出优点而缺点我能接受的人。 展望后续的工作和生活,我们一方面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不足,知道通过团队或者其他工具、机制去协同,但更重要的是要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自己擅长的地方发挥更大的潜力。如果当下的平台无法让你发挥优势,那你就去选一个可以发挥的。不要因为别人或者环境贬低自己而看低自己,这是底线,因为这种伤害可能永无底线,也永无止境,而你只有一个人生。 别让一味贬低你的人控制你的人生,无论他是你的至亲还是同事。你要对你自己的人生负全责! 嗯,告诉自己:该我上台了!

忠于自己的内心

这样的湮没自己不仅体现在工作关系中,还体现在家庭关系中。无论是配偶、孩子还是父母,我们更多的是希望去满足家人、取悦家人。所以,我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很多时候也会被抑制,长期下来就成了一种常态:我们习惯于说他人喜欢听的事情,做他人喜欢看到的事情。唯独我们自己,缺少一个真正的空间,缺乏直接表达内心的机会。 我们从小就会不断地被评判乖还是不乖。听父母话、懂事、有眼色、少年老成,就是乖,被父母夸,被众人夸。越是被众人围绕的小朋友,越有这样的表现,比如一些少年明星。这就是文化对小朋友心理影响的体现。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会更多地隐藏和压抑自己。成年之后,在所有重要的社会关系中,他们只会“言不由衷”。 人生不容易啊,我们无法选择父母,所以有原生家庭问题的困扰;无法选择基因,所以有各种各样的缺陷;无法选择社会文化,所以被各种约束环抱;等我们有充分自我意识的时候,我们又背负更多的压力与责任,陷入更多的关系之中。想与自己相处,但缺少空间;你想走得慢一些,但很多双眼睛在看着你。很多人讲“原罪”,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这些负担就是原罪。所谓救赎,就是回归天性,找到自我,直到最终获得自由。

没人在乎你是谁

很多人特别在意自己,但是其实世界上真正在意你的人不多,一双手就可以数过来:你的爱人,你的父母,你的子女(如果有的话),你的最好的两三个朋友,对你最依赖的三四个同事。 在我开始做“改变自己”公众号的时候,总是觉得会有人关注我、在意我。所以,很多文章里都会体现“我”这个元素。在开始做会员制的时候,我们更加注意数字,但是数据证明了一件事情:没有人在意我是谁,或者我们还没有重要到让别人因为我们的名字而买单的地步。 这至少表明一点,单纯地说“我想做什么”,并不能马上说服很多人来付费,但是一旦有其他会员朋友无意中的“证言”,转化率就会高很多。 其实没有人在意你是谁,大家在意的是:**你能给我带来什么价值?**当然,你甚至可以拿这个道理去思考追星和粉丝现象。其实这些年那些红得发紫的明星,虽然坐拥百万、千万粉丝,但是大家并非真的在意某位明星,而在意的是追星的时候自己内心那种虚幻的归属感。 所以,想明白这个道理,我们需要注意两件事情。 第一,在公司和自己业余时间的事业中,永远以“为他人提供真正价值”为导向,而不要自嗨。 第二,避免任何时候都是数据导向、利益导向,这样是短视的,你也会在迎合大众的习惯中逐渐失去自我,最终被大众抛弃。 所以,人生就要像一盘小菜,不咸不淡,自己吃着开心,别人看着悦目。

升维思考

只有焦虑、真正痛彻的焦虑感才会逼你开始思考。 当你开始真正思考时,我有如下建议给你。对于当下层次的困惑,要提升一个层次去思考,然后回过来解决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升维思考,降维攻击/行动。比如你工作遇到困惑时,就应思考自己的择业原则;经济紧张,就要想清楚如何获得财务自由。站在更高的维度去看自己当下的困难,就变得容易很多。每一个困难都会成为新的出发契机,而现实问题的解决不过是升维思考、降维攻击的副产品而已。 我自己在5年前经历过巨大的焦虑,其实一开始就是觉得工作不稳定、收入不够花。但是经过“升维思考”,我把问题提升到如何解决自己财务自由的问题。并且我想找一种普适的方法,不仅适合我自己,也适合更多的人。 以此为契机,我想清楚了有关财务自由和精神自由的问题。比如我明确了自己必须有三个经济支柱,而不是像以往一样,只有薪水一项;我必须在投资理财上下足功夫,并且投重注,这样才能解决最终的财务自由问题;我必须认真对待自己的兴趣,给自己一个可控的支点。这是通过升维思考解决自己当下与财务相关的选择问题。 有些朋友面临职业选择时,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对此我有简单的答案:站在7~10年后的角度来判断哪一类公司会赢,这个问题的答案要比预测明年哪个公司会胜出简单很多。如果你正好处在那种长期会赢的公司,那么短期受一点委屈、工资少一些、职位低一些,都不是问题,千万别“下车”。很多人在找工作的时候会过分关注眼下的一些细节,比如老板是否是自己欣赏的类型,工资是否多三五千,上班地点是否离家近。但站在7~10年后的角度来看,这些都不重要。你要考虑的是这份工作是否能让你的生活产生质变,是否能带给你财务自由的期许。这是通过升维思考来解决职业选择问题。 :::warning 下面是更多的例子: (1)如果你碰到学英语的问题,不妨上升到学习任何语言或者熟练使用英语的高度。 (2)如果你碰到短暂的财务危机,不妨认真思考一下财务自由的问题。 (3)如果你被感冒折磨了两周,不妨认真考虑一下如何保持长期的健康,增强对任何疾病的抵抗力。 (4)如果你和父母相处不好,不妨深刻地思考一下原生家庭问题的渊源和解决方案。 (5)如果你在工作中不顺,不妨思考一下整个职业规划问题或者这一代人所遇到的工作、生活困境。 ::: 你会经历从“只见自己”到“看到众生”和“看到终生”的转变。你不是在解决此时此刻的问题,你是在解决长期的问题;你不是在解决小我的问题,你是在解决大家的问题。你的思考因此有了更深刻的意义。 当头脑逐渐澄明、前途逐渐清晰的时候,选择和行为就会变得简单。也就是说,当你能搞定升维思考时,自然就搞定了降维攻击。想与做融为一体,不再割裂,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逆向思考

坦率来讲,从2014年开始,我在股市上的收益都源自自己的逆向思考。 所以,从进入股市的第一天起,我的投资风格就属于保守型,即在选择任何一只股票之前,我首先想的不是这只股票能增值多少,而是这只股票是否足够便宜。 这个理念一直指引着我。比如我在买Apple股票的时候,市盈率只有9~10倍(对比美股一些新上市的科技股市盈率高达100倍以上,国内创业板股市盈率高达四五十倍)。买茅台股票的情景与此类似,我是在各种有关茅台的坏消息满天飞,股价跌倒140元左右的时候买入的。 之所以提起这件事情,主要是想说明当我们在投资时,首先不要想着赚大钱、发横财,而应想清楚如何不亏本,这样反而会得到更好的收益。事实上,这也是巴菲特独步江湖40多年的最大秘密。 当然,如果仅仅记住不要亏本,其实也有问题。在不要亏本的基础上,看到机会要勇于下注。这是我敢拿出大部分闲钱投资股票并一直持有至今的原因。 逆向思考的原理不仅是巴菲特、索罗斯、查理·芒格这些投资家的投资哲学的基石,也可以用于生活的其他方面。比如以下例子。

  1. 创业最好“不差钱”。

现在创业无疑是一件时髦的事情,好像不创业就愧对人生。但是我想说,根据我这么多年的工作和创业经历,其实大多数人并不适合创业。除了性格和能力本身,最重要的一点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创业,也不具备创业的经济条件。 问及为何要创业,很多人归根结底是想博一下、赚大钱,希望通过创业获得相比于工资几百倍、上千倍的收入。但是,从我这么多年接触过的创业者来看,很多创业心态好的,反而是经济无忧的人,即已经不缺钱的人,起码是达到了“超市财务自由”。这些心态好的人,在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更容易坚持,因为心里不慌。他不是非常有钱,但是能做到不为明天的面包、下个月的房租、孩子的奶粉钱担心。而且这个期限是3~5年。即使他在这3~5年内只能从创业公司那里拿到少到可怜的生活费,也是心里不慌的。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戴尔电脑创始人迈克·戴尔、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美团CEO王兴等都是在并不缺钱的前提下开始创业并取得成功的。 不是说只有富二代才适合创业,只是要创业,你首先得承认失败的概率是很大的,你必须有好的心态。好心态的前提是你可以不从这个创业公司拿收入,白干5年而生活品质不受太大影响。 的确,有那些穷得叮当响的人创业成功的例子,但是相比那些有一定家底、心里踏实的人,这些经济负担很重的人创业成功的概率并不高。

  1. 开车第一要务是不出事故。

很多年轻朋友在开车的时候,就是想开得爽、开得快。我在2006年拥有自己第一辆车的时候,每天开车时告诉自己的是“不要出事故”。快一点,超过一两辆车,也就是比别人早回家一两分钟的事情,但是出了事故,这一天就回不了家了。 可别以为我是开车慢得像蜗牛一样的司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都喜欢按照最高速度开。但直到今天,我开车的信条依然是:不出事故。

  1. 坚持健身的前提是不受伤。

谈到跑步,不少人心里想的都是要像村上春树那样跑马拉松;谈到健身,大家脑子里想到的都是八块腹肌、人鱼线、马甲线、倒三角…… 但是,你知道有多少职业运动员受困于伤病?别说运动了,他们在退役后甚至连正常行动都有问题。如果问一些能长期坚持运动的人对他们最重要的事情,回答多是:“不要受伤。” 不要跑得自己心率过快,第二天都降不下来;不要一次承受太大的重量,搞到肌肉拉伤;不要太大强度,损伤了跟腱或者膝盖。每一次小小的伤痛,都是你中断运动的罪魁祸首。 所以,想要长期坚持运动,首先要注意不要受伤。至于人鱼线、马甲线等,都是不受伤的前提下才有意义。 (4)“断舍离”藏书首先要问自己:只留哪几本。 当我们在整理自己的藏书,准备做个断舍离的时候,发现这一本舍得扔,那一本也不舍得扔。 不妨反过来思考,既然扔哪本很难决定,那么我就要确定留哪一本。 如果我只能留两本书,是哪两本?这就需要你选出截至目前,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两本书。然后可以继续反推,如果我只能留10本书,是哪10本?如果我只能留20本书,是哪20本?把你优先留下的书,放在最上层书架,第二层是次级重要的书,第三层是再次级重要的书。这样,要断舍离的时候,从下面的书架清理起即可。 关于逆向思维,查理·芒格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如果我知道我要在哪里死去,我就永远不去那里。” 所以,回到明年的誓愿本身,最难的不是想“我要做什么”,而是想清楚“我可以不做什么”。 今天,你逆向思考了吗?

警惕沉默成本

生活和工作中经常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但是我们的习惯一般是忍受缺陷,修修补补,很少有推倒重来的勇气。长期来看,这种习惯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麻烦。 后来我反思这个问题:为什么自己能容忍这种不完美如此之久?为什么没有勇气推倒重来?为什么另外一条路如此简洁有效自己却一直执迷不悟? 这里面有懒惰的原因,也有沉没成本(Sunk Cost)的心理因素。沉没成本是指已发生的成本支出,但不会影响当前行为或未来决策。理性的决策者应排除沉没成本的干扰。 简而言之,人们会因为过去已经花出去的钱、投下去的精力和已经付出的感情来决定是否继续这样做下去,而不是着眼未来去做判断。之前沉没成本总被用来解释一些情侣明知有问题、没有美好未来,却彼此不说破、纠缠很久的感情困扰,但沉没成本在工作和投资上的体现更加突出。 因为我最初做这个脚本时调用了第三方的库,比较辛苦,所以一旦基本完成,因每周使用,不断地修修补补,对这个不完美的脚本的依赖越来越大。而每周的使用和不断的修修补补,都是沉没成本,会随着时间而累积变大。随着成本变大,自己越来越难摆脱,尽管内心深处总是能意识到这个脚本的不完美和复杂之处。 类似事情在工作中层出不穷。比如股民经常在被一只垃圾股套牢之后依然希望能有回春之术,而不是果断放弃。这背后都是巨大的沉没成本因素在起作用。 希望我们能以此为戒,经常有推倒重来的勇气和快速迭代的实践,在做决策时更能着眼未来,而非总是盯着已经发生的事情。

远离单点支撑

人生也是一样,如果把我们自己视为一个电动车,我们也是有一定的续航里程,需要不断充电才能不断前行。比如收入,你的收入单一,就是非常明显的单点支撑,如果没有存款,这个月的账单需要等这个月的工资来支付,就是在单点支撑的情况下没有存储到足够的电能。而《富爸爸穷爸爸》一书中把财务自由定义为“在不需要工作的情况下,资产能够维持一生的基本需求”。达到这种状态的人仿佛是一个电能充足、可以永久续航的超级电动车。而为了达到财务自由的状态,就必须克服单点支撑。单靠工资收入的人,很难达到财务自由。 收入只是一种显性的支撑,此外还有很多更重要的隐性的支撑,比如认同和朋友关系。如果你获得的所有认可都来自上司或体制内,那么换一个上司或者脱离体制后,你会瞬间归零,这种落差感是极其痛苦的。又如你的朋友尤其是交心的朋友极少的话,很可能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得不到足够的精神支持。 我把这种单点支撑的局面称为“一维世界”,在这种一维世界中,无论你取得多么高的成绩,获得多高的认同和收入,都是充满巨大风险的。单点失效的话,整个通路都会阻塞,你所有的一切可能会在瞬间化为灰烬。这样的所谓成功,是脆弱的,别说“黑天鹅”事件,连稍微大的波动都经受不起。这不是真正的安全或者自由的状态。 一直陷于一维世界,实际上是一种风险极高的状态,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老板调整、业务调整、部门重组、公司裁员、经济危机导致降薪等,都会让你非常难受,且没有其他出口。 与此相反,如果能在某个契机下,勇敢地选择多维人生,就有可能产生非常积极的变化。我自己5年前经历职业的低谷之后,毅然选择去建设更多的支撑点,比如开始认真地投资理财,在业余时间写微信公众号。这些支撑点不仅成为我更多的经济支撑点,也成为我更多的精神支撑点。当你发现自己的只言片语能给很多年轻朋友极大启发,甚至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时,你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同自己的价值。 其实每个人生来都是多维的,有多种才能,可以有多个支撑点,和世界有多种连接,但是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我们逐渐变得越来越闭塞,越来越单维,甚至有时在单点出现故障时,被卡在一维的世界里动弹不得。这一点应该被打破,而且完全可以打破,而方向就是重新找回多维的自己,为人生多建几个支撑点。可能前路曲折,但一定值得去做,因为这是我们仅有的人生,不要留下太多遗憾。

衡量人生的另一种维度

有一次我在和朋友吃饭时谈到“衡量人生的另外一种维度”。 别小看衡量手段,有什么样的衡量手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比如我们上学时,考试成绩和排名就是最重要的衡量手段。在上大学以前,我们人生最大的目标和意义就是好好学习,努力考出好成绩,上一所好的大学,所以高考在这个阶段成为了最重要的指挥棒。 大学期间,找一份好工作又成为了最重要的指挥棒,所以很多同学从大三开始就出来找实习机会;一些同学则愿意再花一些时间读硕士、博士,希望通过更高的学历找更好的工作机会。 工作之后,升职加薪又成为了新的指挥棒,所以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围绕升职加薪展开,我们的一切喜怒哀乐也围绕升职加薪展开。这看起来似乎也没有错。 但在工作将近20年后我才发现:我们可能忽视了更加本质的东西——自由时间和快乐。而自由时间和快乐可以作为另外一种衡量人生的指标。 为什么要强调这两个要素?我们往往会因为出发太久而忘记了出发的原因,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疲惫不堪,忘记了问自己当下正在忙碌的事情是否是自己命中注定要做的事情(暂且称之为“那件事”),忘记问自己是不是开心。 忘记初心会距离目标越来越远,而误以为有了名和利就可以获得快乐也是有问题的。在我们挣钱越来越多的时候,快乐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假如手机每天可以默默地拍下你的面容,那么你在某一天回溯过去日子的面容,无需借助人工智能或者大数据分析,只要数数笑脸出现的频率,就会发现自己一段时间是开心还是正好相反。我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不够开心。 那是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衡量标准出了问题。我们太在意外在的名和利,太在意其他人怎么看我们,而鲜少机会去问自己:自己究竟要做什么?自己是不是快乐?而当名利与我们内心所真正向往的事情、自己的快乐出现矛盾时,我们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名和利,以为有了名和利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但最终这一切是徒劳的。 回到大家喜欢谈论的财务自由本身,我认为其实质并非金钱的多少,而在于时间,我甚至认为所谓财务自由的本质就是拥有足够的自由时间,即不再需要通过出卖自己的时间去获得收入,而是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去做自己必须要做的“那件事”——命中注定需要自己去完成的事情。在做那件事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生命真正的意义。 而与之密切相关的状态则是快乐,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喜悦之情,是只有在做那件事时才会产生的状态。 以自由时间和快乐两个维度去衡量自己的人生,在每天的生活中做出大大小小的选择,你的人生可能会截然不同。 如果有一份工作能给你高薪,但要求你做你并不喜欢的事情,或者这件事情无法带给你快乐,你该选择接受还是放弃?基于名和利优先的原则,你会咬牙接受;但是如果基于自由时间和快乐优先,则需要放弃。 当然,彻底切换人生的衡量标准需要你迈过一定的物质底线,其实有舒服的地方住、有健康可口的饭菜吃并非难事,但我们经常在超越物质底线很长时间之后仍然陷在无尽的名和利当中,这种追逐对于99%的人而言会无疾而终。因为欲望的世界里没有“尽头”一词。 基于我的观察和思考,财务自由是普通人可以通过正确的选择和正常的努力达到的目标。只要你牢记自由时间和快乐优先的原则,并且按照这种原则去做人生选择,则自由时间和快乐会距离你越来越近。 原因很简单,**人生价值最大化的前提是你去做命中注定的事情,并全情投入。**而在这种状态下,你必然很快乐。只要尽力去把命中注定的事情做好,那么每天都会很快乐,这样的人生就值得期许,其最终给你的综合回报也要远超苦苦追求名和利的回报。还有什么其他标准的财务自由能超过这种自在且快乐的状态?

接纳的力量

这是我在看英国威克斯大夫所著的《精神焦虑症的自救》一书时才理解的道理。这本书提出了一个方法,一下子点醒我这位梦中人。书里介绍了面对、接受、飘然、等待四个关键词,对我来说恰恰是灵丹妙药。 面对是指不否认、不逃避,承认自己目前处于不适的状态;接受是指以不对抗的心态去面对不好的状态,接受这件事情已经发生,接受自己不适,接受这件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接受这件事情在此时发生;飘然是指以一种轻松的心态来旁观自己,甚至可以想象自己思想出窍,能飘在空中观察自己,看看自己的种种不适;等待是指安静地、有耐心地等待好转。 观察你所遭遇的一切,接受事情已经发生,以客观的角度去描述事情的细节,冷静地对待,然后让时间给你更好的答案。 时间为何能在接纳之后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其原因在于所有的身心不适,其实是内在矛盾的外在体现。如果你把任何症状看成身体的信号,那么给你带来所谓的坏消息的症状,反而是及时告诉你要注意身体内在的问题,比如疲劳或者不健康的生活节奏等。《功夫熊猫》中,功夫大师对阿布说:“没有坏消息、好消息,只有消息。”的确如此,所谓的好坏是你自己的评价角度。而带给你消息,无论是你以为的好与坏,都是积极的事情。因为只有通过可靠的消息、信息,你才可以清晰地判断形势,采取正确的行动。 作为练习,你可以在纸上写下自己最近三天最好是今天所遭遇的最不爽、最不适的事情,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上的。以尽可能客观的心态做真实的记录,不评价好与坏,并且用平静的语气读出来,告诉自己:事情已经发生。如果你能以非常客观甚至是旁观的角度来描述业已发生的事情,那么你已经不那么讨厌、害怕这件事情了。 接纳,就是让你拥有舌头这样强韧的“武器”,能适应一切冲击,而非脆弱的牙齿,外强中干。

四、连接今日与未来

正视自己

盒外思考

什么是盒外思考

我曾在某年初夏去以色列出差。以往只在新闻中见识的国家突然出现在自己的身边,回来后我感叹:特拉维夫这个只有40万人口的城市,人数基本相当于北京回龙观(北京的一个居住区),却能孕育出5000多个创业公司,真是活力无限!我问自己:是什么样的机制和思维方式孕育了这种创新?当然,你见到的每个以色列人、每个以色列公司都可以讲一个自己版本的“为什么”,包括军事和大学等机制,但与一家咨询公司的短暂接触给了我另外的启发。 咨询师上来就给我们每个人一张印着黑白图案的纸板,让我们按照纸板上所示的虚线将纸板平分为三个矩形。然后告诉我们挑战是把这三块纸板拼成两个马背上的骑士图案。结果,在限定的时间内,没有人能做出来。 后来答案揭晓,原来只要把纸板换个方向就能拼出来。为什么没有人能拼出来?答案很简单,这个纸板在拆分为三块之前,上面印着一个图案。这个图案影响了我们的思维。 这个公司把这种在暗中限制你的思维和想象力的图案叫作box,而他们所推崇的就是如何thinking out of box(盒外思考),即如何破除自己内心的限制与障碍。 :::warning 其实,思想上的盒子(box)是无处不在的。比如: (1)如果你一直在做研发,那么研发的思维习惯对你而言就是一个盒子。 (2)如果你一直在做财务,那么财务的工作惯例对你而言就是一个盒子。 (3)如果你一直在国企,那么国企的氛围对你而言就是一个盒子。当然,如果你一直在外企,那么外企文化对你而言也是一个盒子。 (4)如果你很少出国,那么国内的环境对你而言就是一个盒子。 (5)如果你很宅,很少出北京,那么北京的各种环境(自然、人文和网络等)对你而言就是一个盒子。 … 这样讲下去,每个人每天都处在各种各样的盒子里。区别只是每个盒子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可能不同。 :::

为什么要“盒外思考”

如果工作、生活就这样一直熟悉下去,即使发展,也是线性匀速的再发展,一切结果都在掌握之中,这该多好! 但是从历史来看,这种舒服的盒子注定要被打破。至少有四种力量会惊扰这个盒子的宁静。它们分别是:

  1. 你身边的年轻人。我在2002年刚去Motorola的时候,周围的同事叫我小张。在百度时,周围的同事客气地称我辉哥。我所经历的这种变化,很多人迟早都会经历。快速成长的企业和行业都有大量招聘应届毕业生的传统,环顾你周围的座位,如果看不到一两个刚毕业的年轻的身影,那么说明你的环境有点老化,要当心啊。年轻人更有冲劲,更愿意学习,待在办公室的时间更长,成本比你还低……这就是所谓的长江后浪推前浪。年轻人最终会占领这个世界,只是早晚的问题。你唯一要问自己的是:我何时不再被这个环境所需要?
  2. 技术发展的力量。在同龄人中,我是最早一批拥有个人电脑的人,在1993年刚上高中时我就有了人生第一台电脑——采用Intel 80286处理器,配备单色显示器的台式机。而现在,3岁小孩已经把iPad玩得很熟了。这就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巨变!《奇点临近》一书中有一个理念,即技术会以指数特征增长(指数增长的一个典型是巴菲特的投资以20%多的年均复利增长40多年,实现了4000多倍增值)。按照这种趋势,不出30年,整个人类社会的面貌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你是否问过自己,未来会不会出现你今天所擅长的一些技术活儿被机器代替的局面?有人说过:人们习惯忽视量变,在质变的时候则被打得措手不及。这句话揭示了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对于指数力量的忽视。关于技术替代人力的担心,其实美国人担心得更早,可以参考丹·平克的《全新思维》和埃里克·布伦乔尔森的《与机器赛跑》。
  3. 黑天鹅的力量。欧洲大陆的天鹅没有黑色的,所以,欧洲人开始以为没有天鹅是黑色的。直到他们第一次踏上澳洲大陆,发现了黑天鹅,才重新修改了自己词典上对于天鹅的描述。塔勒布在自己的著作《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和《反脆弱》中都提到了黑天鹅的例子。他借这个例子讲述了一种极其罕见的事件一旦发生,就可以颠覆世界。我们经历过的例子包括2000年互联网泡沫和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也就是说,不到10年时间,就有两三次全球性的黑天鹅事件发生(频繁发生黑天鹅事件可能是全球化、信息化的副产品)。虽然我们无法预测这种黑天鹅事件何时会再次发生,但这种事件一旦发生,会影响每个人的生活。你是否有能力挺过这种事件,从而具备反脆弱的能力?如果经济危机爆发,你是否有能力挺过减薪、裁员甚至几个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4. 颠覆式的创新。我刚入职Motorola的时候,曾经一度打算在那里干到退休(很多外企的人都有同样的梦想)。可惜好景不长,2007年iPhone和Android系统的诞生打破了一切固有的秩序。原先发展得很好的跨国企业突然发现自己的主业要被一些外来者颠覆了!原来在这些企业中做着美梦的同事们发现:梦要醒了。还有滴滴打车,它只花了数年时间就成为如今的超级独角兽公司。如果你所在的行业门外有这样一批虎视眈眈的颠覆者,你怎么可能舒舒服服地过日子?所以,今天你的日子越舒服,你就要越发担心。因为舒服意味着你所在的行业和公司有利可图,利润率高,大家都会对之虎视眈眈。
不要温顺地走入那良夜

如果我们的生命以80年计,那么一个公司的寿命短则几年,长则数10年甚至上百年,我们的职业生涯一般会持续20 ~ 30年的时间(按照退休的最新规定,可能是40年)。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生命体,都会在某个阶段进入一个短暂而相对平稳的阶段。这就是所谓的舒适区,即我们所说的“盒子”。 舒适区理论把人的生存环境分为舒适区、延展区和恐慌区三个区域。成长的最佳方式是从舒适区走入延展区,扩展自己的能力范围。但是人们常犯的错误是一直希望待在舒适区,直到外力打破平衡,被迫一下子进入恐慌区。 对于很多人而言,思考“良夜”看起来还太早,但是,如果我们不勇敢地跳出自己的舒适的盒子,就会在未来某天突然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恐慌的地带,从舒适区一下子跌落到恐慌区,这是最坏的结果。 我们要做的不是等到老年,不是等到外力临近的时候再去“咆哮”“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所以,请勇敢地跳出自己的小盒子,打破舒适区,尽早进入延展区。

在更高层次努力

《影响力》一书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Robert Cialdini)的新著叫《先发影响力》。在第一本书里,他给读者提供的建议是抵制其他人的心智影响和操控;在新著中,他给读者的建议是充分运用各种方法去影响别人的决策。 这本书前1/3的核心词是注意力。上述美国之行也让我充分地体会到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获得这种资源的重要,以及失去这种资源的可怕。 高层次+高效率(极少干扰的深度思考)是我看到的硅谷科技界超过北京的两大因素。 我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会问一些“终极问题”,即拉长到10年甚至30年,是什么因素导致赢,是什么因素导致输?如何更好地回答终极问题,面对终极挑战?除了提高层次,别无他法。前述硅谷之行给我的重要启发之一就是要不断努力提高层次,而不是在低层次上辛苦。天上一日,地上千年,说的就是这个差别。 关于低层次的努力和高层次的努力之间的差别,非常典型的例子出于建筑领域,同样是盖楼,大部分人在搬砖,少部分人在做预制件(半成品),极少的人在设计,万里挑一的天才在写设计模式。我们的工作也是这样,你以为自己做很高深的IT,但其实大部分人忙忙碌碌只是在做搬砖的活儿,被称为“IT民工”一点也不冤。 说到人工智能,你还在写代码,别人已经开始用数据训练了;你刚开始用数据训练,别人已经在想办法获得被大量标注的数据;你刚开始收集标注数据,别人已经开始寻找自动标注的方法;你还在标注数据,别人已经发明无师自通的办法了(如AlphaGo Zero)。这里面每一步都是层次的提高,在高层次里做一点点努力,远胜过你在低层次里辛苦一年。 什么时候你发现自己在搬砖?很简单,当你发现自己距离目标很远,而当下又步履蹒跚时。真正的成功都是非线性增长,线性增长都是要被消灭的。

要三思,不要纠结

纠结的原因

VUCA时代,如何才能不纠结? VUCA是什么?VUCA是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 Ambiguity(模糊性)四个单词的缩写。VUCA这个术语源于军事用语。宝洁公司首席运营官罗伯特·麦克唐纳(Robert McDonald)借用一个军事术语来描述商业世界的新格局:“这是一个VUCA的世界。” 纠结又是什么?纠结是犹豫不决,左顾右盼,并因此引发内心的焦虑。纠结的最直接结果是拖延症。 先来讲讲纠结的原因,令人纠结的根本原因有两个。

  1. 想顾全更多人的利益,所以会碰到左右为难的情况,在难以抉择的情况下,不自觉地就倾向于不决策,静观其变(其实是消极等待)。
  2. 情况非常复杂,自己过往又缺少处理类似情形的经验,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什么情况下出现

而为何VUCA的情形出现的概率又这么高呢?其实很简单,我们总是在做一些开拓性的工作,同时又涉及多方的参与者,这些参与者面对这些工作也是新手。这种情形就是典型的VUCA的温床。 用抽象的语言来描述,即系统中有多个结点,每两个结点之间都有可能有关联,但关联本身不清晰,整个系统缺少统一的决策机制,如果结点之间彼此的沟通不畅,就没有人能看清全局。如果整个系统还处于高速的运转中,系统的外界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这就是一个典型的VUCA系统。处于VUCA系统中的每个结点,都是纠结的发源地,有人会问:

  • 我是谁?
  • 我在哪里?
  • 我要去哪里?
  • 我该怎么去?
  • 谁能帮我?
如何破局

有了上述认知,如何破局?我的建议如下。

  1. 做自己:即不要突破自己的个人水平的边界,把自己目前的理解清清楚楚表达好即可。这是第一步,也是必须勇敢走出的一步。
  2. 讲真话:系统如果需要更加明晰,则每个结点都要尽可能提供更加清晰明了的信息。对于个人而言就是要讲真话,哪怕这个真话是坏消息。你看到了什么?你的感觉是什么?你有什么发现?你有什么建议?一定要勇敢地表达出来。
  3. 分而治之:对于一个复杂系统,分而治之往往是有效的方法。如果你能拆分原来的大目标,比如将之拆成3 ~ 5个子目标,那么你就把问题往前推了一大步。如果你能把子目标进一步拆分,则又前进了一步。
  4. 向前一步:有时在楼宇之间用手机地图步行导航时,会发现很难辨别初始的方向,必须往一个方向走10多米才知道正确的方向。停在原地,会长时间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向前一步即试错,这种试错的成本很低,但是收益很大。如果面对一个宏大的项目,能针对其中的一点提出具体的建议,哪怕仅仅能解决1/10、1/100的问题,那么相比于原地踏步,也是巨大的进步。
  5. 快速迭代:试错的目的不是犯错,而是发现哪些路不通,进而寻找可能正确的路径。任何系统的可能路径都是有限的,最傻的方法是用快速试错的方法去遍历各种可能路径,但这往往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当每一步试错的代价足够小、试错的节奏足够快的时候,便能非常快速地推进认知,接近正确的解决方案。当然,在经历一些试错之后总结出一些经验,能在后面的试错中更加快速、高效。 :::warning 比如老板给你一个大项目,要做一个项目计划书,这个项目会持续至少5年,涉及四方利益。当没有达到很明确的状态时,纠结的人往往选择不动笔,等在那里。虽然他每天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但就是不愿意写出来,因为感觉时机不成熟。 这个时候如何破局?按照以上建议,则有如下步骤。 (1)做自己:把自己对于项目5年之后的理解写出来,不要担心对与错,不要担心别人说自己傻、水平不够。 (2)讲真话:不要考虑别人对这个项目的期望,只想自己对这个项目的期待,讲自己内心真正相信的东西。 (3)分而治之:想拆分,总有办法,可以按照Why、How、What的思路去拆逻辑,也可以按照等分原则去拆模块。只要往下拆一步,就是前进一步。 (4)向前一步:先放下最终的目标,想一个3个月的小目标,然后在“假设这个小目标已经完成”的基础上去思考下一步。移步换景,登高望远。 (5)快速迭代:如果无法一下子给出一个理想的结果,则可以每天迭代一版,每一版都拿给自己的“客户”,包括同事、老板、朋友去寻求反馈。只要能快速迭代,快速基于反馈修改,则周二的结果会好过周一,周五的结果会好过周二。 ::: 我们无法选择避免VUCA的环境,但是我们有更加聪明的方法去对待VUCA,那就是放弃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用快速推陈出新的不完美,去不断获取更好的结果。 在VUCA的世界里,一眼看到底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放弃这种幻想,拿起笔来,在纸上画一画,找“客户”聊一下,你会轻松很多。

复盘

“忘记”是把双刃剑

忘记是一种自我修复的能力,能让我们忘记不愉快的事情,忘记痛苦的事情。忘记这种能力能让我们很轻松地从过去的种种错失和错误中很快地走出来,能让我们从悲痛、打击中恢复,让我们自得其乐。 但忘记也会有问题,我们会忘记自己一个月前“最后一支烟”的誓言,忘记自己两周前“减肥10斤”的誓言,也会因为太轻易忘记而失去学习的机会,因而在未来会经历更多类似的错失和错误,而我们本来有机会从一些错失和错误中学习,积累经验,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所以,我们要“明智地忘记”,忘记那些应该忘记的东西,但是从过去的重要错失和错误中能学到新的认知,从而避免在未来遭遇类似的错失,这种明智的忘记,就是复盘。虽然忘记不可避免,但是复盘能确保我们从这种忘记中抢救出一些珍贵的碎片,帮助我们赢得更好的未来。

复盘是什么

:::success 复盘,本是围棋术语,指棋手对局完毕后,回顾该盘棋的记录,以检查对局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得失,学习对弈的方法。高水平棋手在训练的时候并不总是和别人搏杀,而是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复盘上。通过复盘,当类似局面出现时,能立刻知道该如何应对,这对下棋水平的提高很有好处。 ::: 我曾经就职过的华为,把复盘机制用得淋漓尽致,不仅项目完成后总结,甚至重要的出差也要复盘。比如某地电信局的通信设备发生故障,华为的工程师前往排查之后,一定要写详细的出差报告,总结其中发现的问题,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并且要提出改进的意见或建议。写得好的报告会被打印出来,公开张贴,特别好的总结还会收到奖金激励。 好的复盘的过程一般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和步骤,不是随意进行。有一个复盘的框架对于高效快速地复盘极有好处。复盘以学习经验为目的,不是简单的经验总结,之所以要复盘,不是为了邀功,而是为了把以后类似的项目做得更好。复盘一般需要组织所有参与者在一起讨论,虽然华为的出差总结是单人进行,但是其结果依然会张贴出来,供大家讨论分析,从中学习。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对结论达成共识,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团队明确复盘的意义,掌握复盘的技巧。

怎么复盘

微软新任CEO萨提亚上任之后,给全体员工推荐了一本书Mindest(《终身成长》),书中强调成长心态。成长心态需要你把关注点从到底做错了什么,转变到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这就是复盘方法论的精神实质。 那么,什么是明智地忘记,什么是好的复盘?

  1. 第一,不要轻易忘记关键的错误。
  2. 第二,不要纠结于对与错,而是要把重点放在“我能从这种错误中学到什么”,最好深刻到刷新认知。
  3. 第三,克服锚定心理,这只是人类天性中容易犯的诸多错误之一,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有更多类型的心理误区。只要能克服某种典型的心理和思维误区,就能有长足的进步。

现代人有两个切肤之痛,第一是在无关小事上分散太多注意力;第二是在关键大事上缺乏行动力,投入资源也不够。悲剧的是,这两件事情经常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而学会复盘,学会明智地忘记,会帮你克服这两个切肤之痛。 作为现代人,只要从忙碌中抽出来一点时间来认真思考一下财务问题、健康问题、职业发展问题,认真复盘与这些重要领域相关的发生在个人身上的事件,就会在未来几年大大改善自己的财务状况、健康状况和职业发展。 请切实地在意自己,毕竟我们每个人都只有这一生。复盘不会避免所有遗憾,但是会大大减少你犯同样错误的概率。

意外的意义

小布单车的发明者说,他们的初心是让人们更多地使用这台车,改变自己探索这个城市的方式。 以上就是关于我上班通勤方式的小小变化,这些变化开始都来自我们认为的意想不到的变化,比如地库刷漆,禁止停车。我在适应变化的过程中,逐渐把起床时间往前提,相应地,上床睡觉的时间也往前提;把单车变成了一种兼具通勤和运动的工具;把周末骑单车逛胡同变成了一种新的放松方式;并且也开启了我今后旅行和出差的新方式。 我们周边的生活环境每天都有意想不到的变化,这些变化会打乱你习惯的生活节奏和方式。与其抱怨、抗拒,不如“顺势而生”。我在中学时曾看到一篇文章中这么写道:“上帝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同时会打开一扇窗。”但我认为:门和窗其实一直都在,只是你习惯走门了,从来没有注意到窗户的存在和价值。而所谓的意外,只是给了你重新认识这扇窗户价值的机会,不要错过这种机会!

请感谢年轻时的坑

“人之所以会感到痛苦,是因为自己内心所想和客观世界不符。是你错了还是这世界错了?当然是你错了。要接纳世界、接纳现实、接纳人性,而非对抗并陷入不可名状之困扰中。” 人和人最本质的差别就一项:心智模式(mindset)。《终身成长》一书的作者把心智模式分为成长型心智和固定型心智。如果你是成长型心智,那么眼下的痛苦境遇正好是考验你的时刻。 既然痛苦来源于自己的心智无法匹配客观世界,那么就趁机去反思和尝试改变心智。归根结底,我们痛苦的原因是我们的心智没有匹配真实的世界,而不是正好反过来。此时越痛苦,思考才可能越深刻。 我在2013 ~ 2014年整整一年的深度焦虑,给了我重新反思人生的机会。通过这一年的挣扎,我发现了更加丰富的人生,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独特优势。“改变自己”微信公众号正是始于那时,同时我也确立了“三个经济支柱”的理念,开始大规模地把闲钱用于投资。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非常感谢当年的焦虑。 有人会问,有没有平和的方式来完成这种蜕变?很遗憾,由于人固有的劣根性,想风平浪静地升级自己的心智模式基本上不可能。 人的劣根性在于:给点糖就会觉得生活很甜蜜,缺少足够的动力去面对人生是残酷的这一本质。虽然很多时候觉得有点不对,但是转念一想,感觉日子还可以凑合。结果在浑浑噩噩中过了很多年,等醒悟时已经不再年轻。 所以,最好在27 ~ 35岁遇到很大的坑。为什么最好是27 ~ 35岁这个阶段?本科毕业,到27岁正好工作5年,3年后是30岁,**正好处于第一阶段的世界观被挑战、需要重构的时候。**35岁也是一个坎,大部分人在此时上有老下有小,而抬头一看,40岁这个节点也在不远处。所以,27 ~ 35岁遇到坑,遭遇焦虑,感受痛苦,是一个好时机,因为你还足够年轻。 :::success 车和家的创始人李想说过:“对外关注探索,就不那么烦躁;对内关注成长,就不那么焦虑。但是,烦躁和焦虑都是永远发生的,我们要做的是减少时间周期。” ::: 你可以把每个痛苦都当成成长的机会,这些痛苦会驱动你对外探索,对内成长。当你把这种痛苦成长变成一种自动的机制,你就开始真正变得强大,你也会更加了解真实的自己。 通过痛苦来成长,这是通往自由的唯一途径。

在错误与意外中成长

为什么要换一种角度来看错误与意外

错误与意外是人生中谁都不想碰到的东西,我们都希望自己的人生一帆风顺。但没办法,我们总会犯错误,总会碰到意外。意外是不期而遇的事情,错误是你主观因素导致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要换一种角度来看错误与意外?其实,错误与意外是生命给你的信号。 举一个例子,某人感冒发烧,他去医院看病,医生说要挂点滴、打抗生素。打完抗生素之后你的身体开始好转,两三天之后就恢复了。过了一个月,你又感冒了,然后又去医院。一而再再而三,一生病就去医院打点滴。看似解决了问题,但是你忽视了什么事情?你忽视了生病其实是身体给你的重要信号。 这个信号在给你传达这样的信息:你的抵抗力在下降,你的免疫力在下降。可能的原因是你休息不足、饮食不当或锻炼不够。 开发软件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找问题。当一个软件是黑盒子的时候,我们很难找出问题,所以就会特意写很多打印函数(print),把其中的一些错误信息、意外信息显示出来。 我们所谓的错误与意外,其实就是生命这个黑盒子给你的信号,你应该通过这个信号去获取更深层次的东西,再拿这些东西去挖掘更深层的原因,去解决问题,之后你会变得更强。 几年前我遇到过一件棘手的事情:信用卡逾期。我一直自以为是优质的信用卡用户,但是在种种偶然因素的叠加下,忘记了信用卡还款。不要小看这件事情,这个逾期在之后两年的征信记录中会有体现,是一个挺大的麻烦。 我深刻反思问题并总结自己所犯的那些错误后,列举了所有能想到的措施,以防止以后再次发生这种错误。

为什么会发生错误

根本原因就一句话:主客观不一致,实际发生的事情跟预想的不一样。举几个例子。

  1. 我们无法掌控生命。我们的基因、一些意外,都是我们不可掌控的。
  2. 我们不了解自己。对身体、心理、智力方面的各种规律我们都知之甚少。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滥用身体、透支身体。意外爆发只是问题堆积到一定程度后的自然结果。
  3. 我们不如自己预想的那么好。国外做过一个调查,让受访者评价自己的车技水平,结果9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车技高于平均水平。90%的人认为自己的水平高于平均水平,那么难道是10%的人把所有人拉到了那个平均水平吗?其实不是,因为我们有一个毛病,叫自视甚高。
  4. 世界变化太快,而我们还停留在原地。2007年的时候,谁能想到智能手机有这么快的发展?我们喜欢停留在原地,在安逸中失去警惕,进而变得脆弱,变得不堪一击。
怎样从错误与意外中吸收能量

在心理方面,有三个要素。

  1. 坚信如果错误与意外不能打败自己,只能让自己更强,就像我们自身免疫力的形成过程。
  2. 接受现实,而非掩盖。比如当信用卡逾期发生的时候,不要想着通过不正当手段来抹去不良信用记录,而是彻底反思问题,提出措施。
  3. 要分析内在原因,分析心理原因,分析潜意识的原因。比如信用卡发生逾期,内在原因是缺乏内在安全感,以及内心倾向于免费的服务而非付费的服务。
怎样通过实践来吸收能量
  1. 首先,一定要把错误与意外之事写下来。写下来是让你不要忘记这件事情,让你接受这件事情,让你知道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不要否认它。
  2. 其次,一定要说出来。说出来,是一个自我对话的过程,如果有人愿意倾听,对你来说是非常好的过程;如果没有人愿意倾听,你对着你家的宠物去讲,也是一个自我面对的过程;或者用录音笔、手机录下来,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实践。
  3. 最后,一定要分析内在的原因,包括心理和深层次的原因,然后通过行动去解决深层次的问题。

分享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叫“面对错误的三部曲”。这对我的帮助非常大。 20年前微软出版了一系列书,讨论软件工程方法论。我曾从中看到一个原则,这个原则我称之为“面对bug的三部曲”。软件中的缺陷,我们称之为bug。“面对bug的三部曲”不仅能解决这些软件bug,也可以帮我们解决生活问题。 “面对bug的三部曲”是:

  • 如何防止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 如何用自动的机制防止这个问题再次发生?
  • 如何避免他人犯同样的错误?

这是一个简单却有效的机制,这个机制启发了我十几年,我相信它对我今后的人生道路依然会有启发,因为这种机制确保我能从错误中学习。 如果能坚持这样做,当你遇到错误的时候,不仅不会被打倒,而且会因为对错误的举一反三的分析而变得更强大。

如何面对压力

坦诚——对“客户”。

说心里话是一件容易的事,也是一件难事。但是当压力越来越大时,及时敞开心扉,说明问题现状,做直观的分析,给出自己的建议,对大家都好。这个阶段,越是客观地说出问题所在,越能得到理解,也能得到尊重。 在客户看来,坦诚的人,即使说“No”,也是很值得信赖的人。并且,在艰难的时刻,和客户交心,也是一种获得信任的好方法。 注意:这里的客户是泛指的客户,包括真正的客户,也包括公司内的兄弟团队、老板。不管是谁,只要是需求的主要提出者,那他就是这件事情中的客户。

示弱——对老板。

我曾听说过一个女强人的故事:她是一家公司的创始人,身边的副总各个如狼似虎,强势异常。她硬是凭着自己的技巧,把这一群虎狼之人紧紧地抓住。而她的技巧竟然是示弱和求助。是不是很出人意料? 记得在《欲望都市》里曾经有一个桥段,某女士在一瞬间喜欢上一位男士,不是在这位男士意气风发之时,而是在这位男士一次不经意间的示弱时。 老板不是机器,总会受到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若你在承受巨大压力之时,能向主要的施压者示弱,则会受到一定的怜悯。 但这个方法只可以偶然为之,要解决的问题还是要解决,示弱只是缓兵之计。

开诚布公——对同事。

我在2013年陷入焦虑时,在公司第一时间向团队所有成员坦诚自己的压力与焦虑。我告诉大家:如果最近希望诉苦,我并非最好的人选。同事们当时也很照顾我,很少来打扰我。通过这一偶然事件,我发现只要你挑明了,大家还是很有同理心的。 碰到项目推进的困难,一定要及时和同伴说出来,哪怕是在微信群里发一个消息。向一起工作的同事、下属坦诚自己的压力并非丢人的事情,与我们想象的相反,大家还是非常愿意帮助弱者的。

平静——对自己。

如果有什么是最大的法宝,我想就是平静二字。平静能让人保持清醒的头脑,让人保持清晰的判断,让人永远有方位感(在哪里,要去哪里)。无论是会谈还是交谈,越是碰到不冷静的局面,你就越要提醒自己要平静。当然,每个人达到平静的方法不同,有人靠倾诉,有人靠冥想。无论事情有多难,局面有多复杂,永远要告诉自己:平静会给你力量。

冷静——对待复杂局面。

平静是一种态度,冷静则是一种方法论。平静让你获得一种力量,一种气质。内心很容易保持平静的人,总是给人一种淡定感和可靠感。冷静则是一种方法论,能让你面对复杂的局面,让你可以忽略各种噪声,做出正确的选择。 如果说平静能给你力量,冷静则会给你阳光,带给你具体的希望。 你可以仔细观察身边冷静的年轻人,他们往往是成长速度最快的那一批新人,因为他们能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能通过什么方式获得。

说“No”——对无关紧要的需求。

当需求太多,接不过来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说“No”。对于Yes Man(唯唯诺诺的人)而言,说“No”是一个非常大的心理关。但是,如果在需求方面无法准确把控,则到最后每个人都会对进展不满。勉强的Yes,真的不如简短的No。 为什么产品的负责人一定要有勇气说“No”,而且要经常说“No”,原因很简单,如果对每一条意见都说“Yes”,那这个产品做出来得有多平庸!

认怂——对待错误。

认怂就是认错的意思,其实越牛的人越不怕认怂,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这个没什么好掩饰的。你做不好的事情,非得硬着头皮做,受伤的是你和公司两方。 很多时候我们为何压力大?就是贪多,因此造成了消化不良。如果在后续执行过程中,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并且经过评估后发现无法达到预期,则果断认怂是最好的态度。 认怂也会让你的聚焦更加落到实处。 真正要解决压力问题,以下两方面的事情最重要。

  1. 第一,解铃还须系铃人:明确谁是真正的客户,和这个客户直接沟通,了解其需求后形成方案,千万不要再等二手消息。
  2. 第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压力是结果,引发压力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否能快速解决这个问题?上面提到的种种方法,其实都是为了给真正解决问题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但压力之战的终局,还是把真正的问题搞定。

作为现代人,不要幻想没有压力的环境,你需要做的事情是直面压力,在压力中变得越来越强。

如何面对全新的挑战

假设你在加入新公司两周后,就接受了全新的挑战:接手一件从来没有做过,也很少有其他人会做的事情。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在迷雾中寻找希望,不断推进工作呢?

  1. 首先要确保大方向正确,你需要与最关心这件事情的人沟通,了解他的期望,由此确定整件事情的大方向。

方向感是在迷雾中最重要的筹码,有了方向感,即使暂时看不清眼前的路,依然会非常有信心、有动力去做。在大方向清楚的前提下,如何确定脚下的路呢?因为是全新的事情,所以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内心更多的是疑问,不知道该如何开始第一步。此时最好的突破方法是去尝试,比如可以去做两类事情:一是参加各个团队的会议,了解大家在做什么,了解大家在目前的工作中碰到了哪些困难,有什么是需要你去负责解决的;

  1. 二是约关键的人聊天,把你对大方向的理解和对具体细节的困惑与这些同事沟通。

如果很多人碰巧也在思考同样的问题,这时候问题就变得简单了:对于同一种问题的思考变成了你们之间最好的沟通桥梁。 :::success 就如一句歌词所言: 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 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 这是多才多艺的莱昂纳德·科恩的歌曲《Anthem》中的歌词,中文翻译为: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 当你面对全新挑战时,该如何寻找突破点?其实很简单,找到你要打破的那个蛋,在上面寻找裂缝,在裂缝处用力,逐渐扩大裂缝,直到打破整个蛋。 从过往经验来看,与各个团队开会以及找关键人物沟通被证明是有效的。这就是寻找裂缝的方法。那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裂缝,而那些同样在寻找答案的人就是光。只要持续用这种方法,一定会越来越清楚关键问题、关键人物和关键解法。 筛选一遍后,就能更加清楚地知道哪个裂缝是最重要的,哪束光线是最关键的。把自己的时间、精力用在这里,就会事半功倍,能快速打破僵局。这也是“力出一孔”的妙处。 当然,这时还处于逐步了解情况、逐步寻找关键的阶段,需要的是耐心和持续积累。以我为例,我会每天把自己的经历和心得都记在公司的wiki上,子目录名为“日拱一卒”。“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的含义是每天像个卒子一样前进一点点、进步一点点,终会有所成就,任何功夫也不会浪费。

  1. 此外,在面对全新挑战时,勇敢迈出第一步很重要。

我曾看过查理·芒格的一篇访谈,其中有一个问题:“您觉得一个人怎样生活才更有意义?”芒格说:“其实挺简单的,过好每一天就行了。如果要做个好人,就坚持每天都做个好人,一天只能过一次,坚持到足够的天数就变成好人了,也就会有好的生活。如果想戒酒,就坚持每天不喝酒,坚持到足够多的天数就戒酒了。如果想要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就把每天过得有意义,坚持足够的天数,人生就会变得有意义。” 关于成长秘诀,其实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一闪而过的念头或者机会,开始宝贵的第一步。比如偶然的早睡带来早起,早起之后迅速进入写作状态并完成了三篇文章的写作,让我开启了一种新的习惯,一种每日可以坚持的好习惯——早起写作,帮我赢得了宝贵的每日写作的自由时间。 如果你从来没有尝试过长时间每日重复一件事情,你对查理·芒格这段话的理解可能会落到“坚持”二字上。但是通过多次实践你会发现,所谓的坚持最重要的其实是开始第一步。而且这第一步必须在今日踏出,而非明日或“回头”,更不是“等条件成熟时”。 所以我现在最喜欢说的一句口头禅是“要么现在,要么今天”。我不仅对他人说这句话,也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句话。这句话对我影响至深,甚至帮我改掉了拖延症的毛病。 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人习惯等待,等待条件成熟时,等待水落石出时,等待风平浪静时,等待所有的风险都看尽时。这不是等待,这是拖延,是逃避。因为这种躲避能让自己体会到安全感,殊不知,这样追求极致安全的同时,你也丧失了巨大的机会。 但是如果放下这些借口,先走一步,你就有机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每次碰到站在原地等待好机会来临的人时,我总是告诉他们一个规律:就像车载导航,我们在原地往往不知道车头的正确方向,但是如果我们朝任意方向开几十米,马上就会知道正确的方向在哪里。站在原地思考、等待、辩论,你将一无所获。 所以,想真正地理解查理·芒格的这句话,最好的办法就是现在行动,最晚今天内行动,开始做一件你一直想做却一直没有做的事情,去尝试直面一个你必须面对但以前一直在逃避的巨大挑战。放下一切不做的借口,向前一步,去看新世界。 对于正向反馈的事情,你自然愿意第二天继续做。如果是负向反馈,你可能需要调整。但是,如果你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只是在脑海里,计算利弊得失,你不会得到任何反馈,也没有任何坚持的理由。 为什么向前一步最重要?因为没有向前一步,任何好习惯都不会开始,不能开始更多的好习惯,你就无法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如果没有向前一步,那么你无法突破任何全新的挑战。 :::warning 总结一下,面对全新挑战的方法无非综合使用以下几条:

  • 向前一步;
  • 寻找裂缝;
  • 力出一孔;
  • 日拱一卒。 :::

与焦虑共处

如何缓解焦虑

那年确诊有焦虑倾向之后,我是怎样缓解这些问题的?我采取了这几个办法。

  1. 冥想。

冥想就是什么都不想。其实想做到什么都不想是很难的,怎么办?把自己的注意力关注在呼吸上。推荐你看哈佛大学教授的“幸福课”,其中有一堂课,他带领全班学生一起冥想。我在看那个视频的时候,也跟着他一起冥想,感觉非常好。所以有一段时间,我每天晚上先冥想再入睡。具体做法就是独自待在卧室,盘坐在地上,听一些冥想的音乐,关注自己的呼吸,呼—吸—呼—吸,大概持续15分钟。你会发现,当你真的实践冥想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如下状况:要么思绪万千,有各种杂念不断涌入脑海;要么刚冥想一会儿就昏昏欲睡。这都很正常,把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即可。

  1. 充足的睡眠。

关于睡眠,大家都觉得再自然不过。但我想说的是,我们现在的睡眠都是不够多,我们应该尽可能每天保证8小时的睡眠。

  1. 运动。

定期规律的运动,能让你对自己的身心产生一种控制感。当你在运动的时候,你可能会比较聚焦于身体的感觉,脑子里没有那么多杂念,这种感觉很不错。 对于缓解焦虑,以上三个措施比较有效。但这些都是辅助措施,除病,必须除根。焦虑这个病的根源在心,怎么办?我在此提出几个建议。

  1. 要向亲人敞开心扉。

这里的亲人是指你身边最亲近的人,比如爱人、父母。以我为例,首先我会和妻子沟通,过去我在家里只报喜,不报忧,现在我会把我担心的事情,无论是生活还是职业,抑或个人发展方面的问题,如实和她沟通。她也会帮我思考这些问题,同时帮助我分担家庭和生活中的一些压力。 其次,和父母打电话坦诚自己最近处于焦虑状态,但是告诉他们不用太担心,告诉他们我焦虑是因为什么。以前我会把所有事情都压在心底。但是现在我敞开心扉去和他们谈,他们也逐渐能培养自己的承受能力,并从他们的角度不给我施加太多压力。 想根除这个问题,第一步一定要先把自己的问题、担心和困惑向你身边最亲的人坦诚。

  1. 和同事朋友沟通。

如果你在工作,那么应该向同事坦诚自己的焦虑;如果你在上学,那么应该和同学聊一聊。有一天我在开例会时,对部门的下属说:“近期我内心处于比较脆弱的阶段,请大家理解。最近尽可能先别找我吐槽,因为在这个阶段,我需要先把自己照顾好。”这是对下属。对于关系好的同事,我会在吃饭的时候随口跟他们说出我的问题,比如说现在自己很焦虑,有些什么问题。其实这不是求助,就是寻找一个心平气和地对待这个问题的环境。也就是说,当身边的人知道你现在的焦虑状态,他们可能会比较和善地对待你。 而且很多人也有同样的问题,他们也会说出自己的焦虑,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一来二去大家会发现每个人都差不多,这时感觉就会好很多。这不是阿Q精神,这叫互助。这个互助心理活动是一种很好的恢复实践。一帮人说出共同的问题、共同的故事以及各自的解决方法,非常有利于解决问题。

  1. 和老板沟通。

你要向自己的老板坦承自己的问题。因为很多压力来自工作。这个时候,你顶着压力不说,尤其不向老板说,老板会觉得你现在的工作效率很低。其实最好的方式就是向老板承认最近的确是有一些问题,希望老板能理解。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会找回状态。 基本上所有的老板都会理解这种状况。 所以,通过向亲人敞开心扉,向同事、同学、朋友坦诚自己的焦虑,和老板沟通,让自己客观上减少压力,能给自己营造一个非常好的周边环境。

焦虑给我的启发

焦虑就像一种幽灵,它发挥作用的机制就是惊扰你的内心,让你更加担忧,从而加重症状。但是一旦你可以跳出自己的躯壳,漂浮在空中,看着有一些焦虑的自己,反倒没有那么可怕了。慢慢地,你就适应了。你不是战胜了焦虑,而是可以和它和平共处。 到现在,我很少碰到焦虑的状态,但是也会突然遇到一些意外之事,让我进入焦虑状态,不过我已经不再害怕。关于焦虑,我不会用“战胜”这个词,因为我知道,它就在那里。在与焦虑共处的这几年里,我有如下三个启发。 第一个启发:内心平衡需要从自身找答案。 在互联网大潮下,很多人都会在某些时候有内心失衡的情况。这种失衡的根本原因一是欲望,二是压力,其实本质上还是欲望。这个欲望是什么呢?说出来你也别笑,就是买套房,养个娃。现在这基本上是全球最贵的两个梦想,尤其在中国的一线城市。 我在与焦虑相处的这几年,工作表现依然出色,并且找到了自己的独特价值,按照《从0到1》这本书的理念,就是找到了自己的“护城河”,并且能不断拓宽这条护城河。 在我焦虑最严重的那段时间,我和朋友一起开始了微信公众号“改变自己”的运营。这个公众号在5年时间发展到近70万粉丝,从来没有买粉,全部都是自然增长。 这件事情我们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呢?一方面是我们都喜欢分享;另一方面是我们找到了一种商业模式,能让这件事情产生收入。 这件事情对我有什么意义?意义不仅在于多了一份收入,还让我找到了自己多元的价值,即我们的人生是多样的,并非只有在工作中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我们所困惑的事情,也是很多人都困惑的事情。当我们愿意把自己的困惑和其他人分享时,我们双方都得到了满足。这是在职业竞争之外的事情。这让我意识到,除了竞争,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反观自己的内心,正视自己的困惑,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感悟,从而发现另外一个自己。 第二个启发:每天都可以坚持做一些小事。 我经常做一些小事,比如快走、冥想,这些事情都让我受益匪浅。 从2016年8月开始,我坚持每天健身,之前还会受到室外空气的影响,但是2018年8月起,我就在自己家里的客厅健身。方法很简单,就是使用哑铃、健腹轮等做力量训练,也练习徒手的俯卧撑、Plank(平板支撑)。时间充裕的早晨我还在跑步机上快走。 这些器材包括跑步机曾经在我家落灰已久,属于我多次想送而没有成功送出去的东西,如今它们已经变成了我很难离开的东西,甚至有些轻便的器材,我在旅行和出差的时候也带着。 虽然我有时候只练习10分钟,但就是这不起眼的小坚持,让我的身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肌肉增加,身材紧实。 我在2016年9月左右,又对写作产生了兴趣,之前我的公众号“改变自己”以转载和翻译内容居多,后来我想,为什么不记录一下自己的每日生活,所见所感呢?于是我每天早晨在运动后,写20 ~ 30分钟。期间也会有因为赶周一晨会而无法坚持的时候,但是一旦有可能,我便在去公司的地铁或者专车上用手机写。我把这些心得体会发在我自己的原创公众号“辉哥奇谭”上,也受到了粉丝们的喜爱。 有一天我在微信后台看到一个朋友留言,说:“辉哥,你不知道自己有时候的一句简单的话,对别人有怎样的影响。” 原来她拿到了三个offer,看到我在微信中特别推荐其中一个公司的产品,就毅然选了这个公司的offer。 运动与写作,这是两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就是在这两件小事上,我看到了人生的另外一种可能:当我们困惑、焦虑时,我们可以花一些时间与自己相处。每天只要不到60分钟的坚持(有时候甚至是10分钟的坚持),就能让自己变得更好。同时如果你能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分享出来,也能让更多的人受益。 原来,让我们自己变得更好、心情更好、让更多人受益,不需要那么多条件,不需要BP(商业计划书),也不需要VC(风险投资),不要估值,需要的就是真正拿出一些时间,认真地与你自己——你所拥有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财富相处。 第三个启发:有关生命的意义。 即每个生命都自有其意义,我们的使命就是发现这种意义并且活出这个意义。发现意义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工作(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第二种是爱(关爱他人);第三种则是经历苦难。 苦难并非必需,如果可以逃避自然应该避开。但是当苦难不可避免地到来时,我们应该选择直面。因为苦难意味着生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认真回答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理解生命的意义。 现在,我基本上可以和焦虑和平共处了。对于焦虑的态度,我不谋求彻底消灭它,唯独希望它在合适的空间活动。 其实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上的那种难受,都是人体的自动保护机制。试想一下,如果一根针扎你,你感觉不疼,那才可怕。很多人治疗牙疼的办法,就是把牙上的神经直接烧断,这样就感觉不到牙疼了,与此同时,牙齿周围的炎症引发的疼痛也无法感知,这对于尽早发现真正的疾病是不利的。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试图压制焦虑的感觉(症状),而是接纳焦虑的感觉(症状),进而接纳焦虑本身,理解焦虑只是一种应激机制。 当我们不再害怕焦虑、接纳了焦虑的时候,它就没那么容易兴风作浪了。因为焦虑本身没有太大的危害,它只是你身体的一种自然的应激机制反应。问题在于焦虑带来的症状,表现为各种身心难受,比如心跳加快、头昏脑涨等。身体感觉不妙,内心就会产生抗拒感和恐惧感,抗拒和恐惧又进一步加重了焦虑,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每日践行

毛姆说过,“任何一把剃刀都有自己的哲学”,这需要我们每日践行微小到“呼吸”的事情。 经过35岁那一年的焦虑之后,我反而慢了下来,找到了真正能改变自己的方法,这种方法极为简单,就是朝着要去的方向,每日践行。 回顾当年,焦虑的根源就是贪多求快,而当结果与预期不符时,便容易陷入巨大的焦虑之中。 关于每日践行,我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运营“改变自己”微信公众号,从2013年每天日更,坚持到当年的10月,居然有了6万多粉丝。至今已坚持了5年。 第二件事情是我坚持每日运动,虽然只是10分钟的力量训练,但是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每天的精神状态。 第三件事情是我从2017年8月开始日更新“辉哥奇谭”,这个账号的内容全部是我自己的原创文章。其实开始写的时候我的内心也充满了怀疑:到底能怎样?是否能坚持下去?这样的坚持是否有意义?对于文章质量参差不齐,我也曾一度陷入自我怀疑。 但转变来自某一天我在公司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下班后到家也很晚了,本来当天什么也不想写,但是迫于自己的誓愿,决定还是写。写什么呢?我决定把自己生气、不想写的状态写一写。当我开始这一天尴尬的写作之后没多久,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我内心的愤怒、不平,逐渐在写作的时候释然了。所以文章到后来发生了180度的大转折,我开始能理解其他人、理解自己,内心也没有那么难受了。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从此明白日更写作对我自己的意义。 毛姆说过,“任何一把剃刀都有自己的哲学”,这需要我们每日践行微小的事情。 我所做的每日写作、每日运动,以及很多人在做的每日画画、每日行走都是类似的事情。你无需为了成为世界冠军才做这样的事情,你可以为发现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去做这样的事情。

停止讨论,请上手

到了现在这个年纪,我最讨厌的是“谈论某事”(talking about it),我最喜欢的则是“上手摸摸”(hands-on)。 以上种种,都是无法通过听说的方式来获取的认知。只有亲自用过,才会有真正的认知。 类似这样的例子在工作、生活中不胜枚举,大部分人已经习惯上网搜索,看看帖子和新闻。用这种方式来建立认知,与实际有极大的偏差。 首先,绝大部分帖子的作者或者新闻记者,并非行业专家,甚至不是这个产品的深度用户。其认知的深刻性要被打很大的折扣。 其次,在很多最新的领域,没有人是先知,更没有现成的认知总结成文摆在你面前。如果想获得更新鲜的信息,就一定要去亲自拜访那些在第一线的人,他们是真知灼见的真正源头。在产品没有面世、无法真正买来体验之前,和这些Insider(内部人士)仔细探讨问题,收获最大。 我们一直都在强调提升认知,面对一个新的领域、一个新的市场、一个新的产品,再没有比亲自动手更好的建立认知的方式。所有坐在办公室里、坐在电脑前面,通过刷刷帖子妄图建立正确认知的做法,最后都被证明是痴心妄想。 但凡需要深刻的认知,一定要亲自体验。从手机充电器到自动驾驶,莫不是如此。为了体验这些产品,你一定会付出很多代价,比如金钱。但我的经历表明,为了获取关键认知而投入真金白银,是非常划算的事情,最终也会被证明“值回票价”! :::warning 如果想做出好产品,产品开发者本人必须用过同类的其他好产品。比如,如果想做一款好手机,则首先必须是iPhone的深度用户(国产现有的好手机都是在学习借鉴iPhone的基础上起家的,比如小米、华为、锤子、vivo、OPPO等);如果想造一辆好的电动车或者研发自动驾驶系统,则首先必须是Tesla电动车的深度用户。 ::: 车和家的创始人李想提过一个观点:一个公司必须非常明确地知道两点:第一,自己想要什么;第二,自己的客户是谁。

每天阅读一本书

阅读量首先取决于时间,其次取决于方法。如果我们一小时无法看完一本书,那么我们也很难实现每天阅读一本书的目标。然而我认为,平均一小时看一本书,是完全可行的。 首先,90%以上的,如果按照和你自己的相关性,以及知识的原创性、启发性这几个指标来衡量,都是无需去关注的。另外,一本书即使是经典著作,其中的核心观点也可以用很少的几页纸概括。互联网思想的经典书《长尾理论》,其核心思想不过是书中的3~4页。而全球销售超过千万的经典文学哲学著作《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书,其精华之处也可以用不超过10页的内容概括。 所以,我们阅读的目的就是要找到那1%左右和你相关的、经典的、有启发的书,再从其中找到10%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除了阅读纯文学著作,其他的书都可以按照这种看似功利的方法快速阅读。

阅读,需要有目的

阅读必须有目的,没有目的的随机阅读,除了放松大脑,其他一无是处。 从哪些方面寻找阅读的目的?以下方面可供参考。

  1. 第一,最近的困惑,比如关于学习效率的,关于二人感情的,关于亲子关系的。任何困惑都可以作为阅读的目的,困惑越深,这个目的就越明确。
  2. 第二,希望精进的领域,比如心理学、编程或茶艺。
  3. 第三,打算输出的领域,比如你要做一个知乎Live,你想写一本书,你想做视频博客(vlog)。输出会倒逼输入,会逼着你去大量阅读。

以终为始,重新去推演自己的阅读目标,以便更好地阅读,更有效地阅读,更多地阅读。 更进一步,如果你最近一段时间读书散漫,没有目标,那么说明你近期的人生目标也不明确。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警示信号。告诉自己,应该慢下来,重新去看是否在正确的轨道上,阶段性的目标是否需要更加明确。

速读术

越是在注意力被大量占用的时代,越要讲求读书的效率。关于读书,首先应该明确如下几点。

  1. 任何一本书,只要花10分钟就能判断值不值得读。人类历史上产生的书数以百万计,但是真正有原创思想的经典之作不过1%0。对你而言,大多数书是低价值的。你只要判断现在这本书是不是高价值的即可。
  2. 在读书的时候,秉持People Rank(即搜索引擎中的“知名度”,这里指我对其他作者作品的引用或推荐)的思想很重要,读书应触类旁通,还应关注一下书的作者是谁,书后面引用了哪些其他著作。因为一个优秀作者的其他作品一般也都不错,一本好书后面所引用的其他著作也一般是好著作,这就是读书时的People Rank思想的运用。
  3. 即使是好书,也要非常快地看完。多快?通常经验是1小时翻完一本300页有一定理论深度的书。迅速找出书中对你有用、对你有启发的部分,忽略其他部分。
  4. 带着问题去看书,持解决现实问题的想法去书中找答案。
  5. 立刻实践书中相关的部分,或者是对你有启发、能解决你问题的那部分。
  6. 有机会应从头再翻一遍,一本好书要翻很多遍。
  7. 看书不是全篇地往头脑中复制粘贴,这样不慢才怪。看书就像是做索引,想象一下在大脑中建立一个索引库,看完书之后能在这个索引库中添加一些记录,以后碰到问题,在这个库里检索即可。读书要像查询手册一样,碰到问题,知道哪本书里有答案,可随时去查阅。
  8. 看书,就要看重点的示意图,示意图代表着关键思想的抽象,代表着核心思想,一图胜千言。
  9. 英文书也是一样,英文书为什么看得慢?因为我们习惯了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看,想想你是怎样看中文书的?一目十行地扫视。如果开始不习惯,可以每一段看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这样也可以加快阅读速度。
  10. 很多书的核心观点只有几页,哪怕是300页的经典书,也不可能每页都是经典,所以你需要迅速直达核心,找到这关键的几页。
  11. 看书时不要从前往后一页页地看,可以从最后一章看起,或者随便翻到某一章就开始看。忽略顺序和逻辑,直接切入你最感兴趣的部分。
关于高效阅读的几个方法
  1. “不择手段”:在阅读的时候,不要有太多的“洁癖”,比如,有人只喜欢纸质书,有人读电子书的时候只喜欢电子墨水,并且只喜欢某一款Kindle。这就难伺候了。其实,阅读就要不择手段,充分利用各种介质阅读,比如纸质书、Kindle、iPad。告诉你一个惊人的发现:其实用非常大的iPad Pro及Macbook这样的电脑阅读,速度是非常快的。相比纸质书,电子阅读缺少一种庄重感,但是在搜索、做笔记、做分享等方面,电子设备远胜纸质书。
  2. 不择时间:如果能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当然最好,但是没有的话怎么办?很多人会把不期而遇的碎片化时间全部浪费掉,其实可以用于阅读,前提是你把阅读变成像看微信或者打手游一样方便,可以随手拿起或放下。很多人喜欢沉浸感,但沉浸感是一种很昂贵的体验,需要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也需要一定的时间长度,需要前戏,也需要后戏。但在这个时代,我们必须向碎片化臣服,比如利用碎片化,去做一些随手可得的阅读。想想看,每天我们花在朋友圈、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的时间不都是阅读时间吗?其实,那里面没什么太多有价值、成体系的内容。要获取有深度的知识,还是来看书吧!
  3. 抓住重点,抓住相关处:看书的时候,不要像兔子一样安静,要像猎狗一样敏锐、灵动,永远要知道自己拿起这本书的目的。要快速地去找你在此书中的猎物所在。猎物有两种主要的类型,第一是核心思想,比如找到长尾理论的依据、背景、阐述和重要的例子。又如阅读《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书就是要找到关于良质的阐述。第二是和你自己相关的东西,比如读《少有人走的路》,你可以看你重点关心的部分,看看哪些内容可以解释你目前的人生道路,比如感情上遇到的挫折与问题。仅此而已。
  4. 注意输出:只输入不输出,其输入效果也不好。读书一定要注意输出。输出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书摘;可以是拆书,把书的逻辑框架、叙事步骤拆解出来;可以是一段读书笔记的分享。我对于好书的标准很简单,就是至少有一点可以影响到我的思想,让我愿意后续拿这个观点去分享。所以,阅读一本书,找到一处可以分享的地方,这是基本要求。这就和你每天用一张照片来概括当天的生活经历一样,要求不高,但是做到的人不多。不过还是希望你能做到。

写作

写作能带给我们什么呢
  1. 写作是与自己相处的好方式。

人最重要的就是与自己和平地相处。通过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写出来,你能更加心平气和地去看待自己身上的优缺点,看待自己内心的冲突,看到让你内心不平静的东西,看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看到希望。写作本身是一种非常好的与自我相处的方式,即使你不想成为作家,你在写自己的内心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在和自己对话,这种感觉非常好。

  1. 记录生活的小确幸。

当开始写作的时候,我们会想很多主题;当我们想很多主题的时候,会让自己保持一种比较警醒的状态,可以随时不断地记录自己的生活,哪怕是一张照片、一段语音,都是一种记录。这种记录会让你发现生活的乐趣,包括遛狗、买菜、做饭。比如我在做饭的时候,有时会在旁边放上GoPro运动摄像机,把整个过程用延时摄影的方式录下来,等做完饭之后快速播放一遍,感觉特别有趣。 我会每隔一段时间整理一下每天照的照片。每天选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会让我想起那天生活的印记。Apple对这个理解非常深,最新的iPhone的软件中加入了一个叫“回忆”的功能,能帮你把你过去每一天所拍的照片,自动配乐剪辑成一个短视频。

  1. 写作对自己的思维能力非常有帮助。

很多人经常会脑中迸发灵感,宣告“I have an idea”。对此你会很兴奋,甚至晚上睡不着觉,一直在想这件事情。但当你去给别人讲的时候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别人会发现有一些你没想到的问题,或者你本身讲的时候没有严密的逻辑。如果你把想法写下来,那么你会发现自己原来想的不是特别清楚。通过写作,你会把自己的假设、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都想清楚。这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思维的习惯。写作会让思考更加有深度。

  1. 写作可以逼迫自己加强学习。

写作是输出,要想输出,你就要不断地阅读和思考。有时工作完回家很累,很想瘫在沙发上,什么也不干。但是,因为有写作的压力,所以我逼迫自己很快地去看书,每天都去看书。

  1. 写作可以帮你获得未来的收入。

现在国内对于版权越来越重视,每一个超级IP都会有可观的版税收入。并且现在无论是微信公众平台还是得到、知乎、分答,这类平台越来越多,都鼓励你分享知识和经验,换取收入。 写作本身会成为未来非常时尚的一种职业。这种职业是很难被机器人、人工智能取代的。而且,它有很强的边际效应,一份时间可以被销售很多次。因此,如果你在意自己的未来,就可以尝试去写作。你未必会成为J.K.罗琳,写出《哈利·波特》,也未必能获得不菲的收入,但是,你可以通过写作获得非常好的前景。

如何获得写作的灵感
  1. 提高写作频率。

在每周写一篇的时候,我也曾碰到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从何写起、写什么都觉得乏味的境况。在2017年8月开始尝试每天写一篇之后上述情况发生了根本转变,因为每天要写,所以便逼迫自己养成随时记录灵感的习惯。 其实每个人每天总会有不同的发现、不同的灵感,但如果不马上记下来——无论是用小纸片还是手机,这个灵感会转瞬即逝。 并且,因为写作频率提高,直接刺激了感官的敏锐度,对于身边原本忽视的人、事情以及自己内心的涟漪更加敏感,从而产生了更多的写作素材。

  1. 写自己的心声。

人各有天赋,也各有不足。有很多人觉得自己文笔不好,所以放弃了写作的努力。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承认写作能力的确有个体差异,但是在写出心声方面,却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有所作为的。 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本薄薄的月刊专门教人写作文,其中一篇写作技巧讲解的是“掏心窝”。 如果你不理解什么是掏心窝,就回忆一下自己特别烦躁、特别沮丧、心情特别差的一天,想象自己在向闺密或者兄弟倾诉。只要情绪到位,在倾诉这件事情上一定是很流畅的。平静地记录下自己倾诉时说的话,基本上就是一篇不错的文章。这种掏心窝的写作方法,几乎适用于任何人。 作为练习,想象最近三天内发生在你身上的一件大事,无论它带给你的是惊喜还是悲伤,直白地记录下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对你的影响、你自己的想法等。一旦你习惯了这种练习,则几乎没有借口不写作。

  1. 放弃评判。

在“辉哥奇谭”于2016年重新开始运营时,我花了四天时间写了一篇文章,写完之后,总是感觉不对劲,但也说不出哪里不对,反正就是不满意。后来硬着头皮发出去,居然收获了大量的阅读和点赞,并且后来被近百家微信公众号转载,也为我自己的公众号带来了有史以来第二多的关注人数。 受文化的熏陶,很多人对于自己总是很苛责,不自觉地对自己做评判。但是,过度的自我评判会抑制你的进取行为,大大打击你的积极性。如果最初我没有通过自己这一关,那么这篇文章最终可能会被丢弃在故纸堆里。 所以,遇到自我评判时,不妨告诉自己,“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1. 朋友圈测试。

当你有三个灵感时,怎样判断应该写哪个?我这里有一个技巧:把这三个灵感都以简洁的形式发在朋友圈,看大家对于哪个消息点赞最多、反馈最多,那么你的下一篇文章就可以用这个灵感作为核心思想,做一些拓展和丰富内容的工作。

写作的方法

很多人好奇为何我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还能做到日更,在此我来谈谈我的写作方法:三遍写作法。 顾名思义,一般情况下,我的文章都用三遍写成,具体如下:灵感捕捉;流畅地扩充内容;最终写成文章。

  1. 灵感捕捉。

其实写东西不难,确定写作主题反倒是最难的一件事情。好主题最基本的条件是:这个话题是大家关心的且我正好言之有物、有感而发。灵感是来无影、去无踪的,所以,如何能激发灵感,如何能在灵感降临时及时记录下来,就成了一种挑战。 根据我的经验,灵感总是出现在下面几种场景下: ①与人聊天时,尤其对方和你思维合拍时,你的很多想法会瞬间爆发。 ②空闲独处时,比如睡觉前、起床后、刷牙时、在卫生间时等。这些场景的共性是你处于一种相对独处的状态,有一段不受打扰的时间。 ③看书时或者听书时,所谓好书一般都需要看很多遍,且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比如《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游戏改变世界》《赋能》等书,我都是前后多次阅读,每次都有新的启发。听书也是一样,有段时间我听曾鸣的《智能商业20讲》,因为每天上下班开车时都会听,所以基本上一两天就能听一遍。我经常在堵车的时候突然关注起某句话,觉得非常有启发。这就是灵感。 ④体验新产品时,无论是Tesla Model X、Apple AirPods耳机、iPhone X还是抖音,我都会在接触这个产品的初期有很多观察和感悟。 ⑤他人提出好问题时,比如有读者在微信后台提出好问题时。 总结以上场景,其共性是有合适的环境和有新的信息输入。但是,灵感的特征是忽如其来、转瞬即逝,所以在灵感产生时,要尽快用各种方式记下来。现在我常用的办法就是用手机备忘录记下来或者在微信朋友圈里把某些想法直接发出来。开车的时候不好记录,我就按手机录音键把想法录下来。当我想写文章时,就去备忘录或者微信朋友圈看我当时的感言。

  1. 流畅地扩充内容。

灵感往往只是一句话,多的也不过三句。怎样把这些只言片语变成文章呢? 最好在灵感记录下来不久,就把它们都搬到写作工具中去,比如我用的Ulysses。当你需要写作时,可以扫视这些灵感,然后随手抓起一个最有感慨的主题,快速去扩充内容。 这里面的要点是:你记录下的灵感有多个,开始写作时最好找此时此刻仍然有很多感慨的主题。在这个选定的主题下不断地扩充文字,一定要确保自己在写作时不能中断,即一定要保证敲键盘输文字的速度。这个速度是思维流畅度的标志因素。 如果卡在某处写不下去怎么办?不要强攻,因为你有多个灵感待扩充成文章,所以排名第一的想法卡住了,就顺势去写排名第二的想法;第二个卡住了,就去写第三个。此时,具体写什么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你要流畅地去写。因为书写流畅度体现出了你对这个想法的认同度和你内心中与之相关素材的丰富度。任何一个条件不满足,书写肯定不会流畅。

  1. 最终写成文章。

因为我有连续写作365天的承诺,所以每天都会固定完成至少一篇文章。每次碰到写得不顺、不爽的时候,我都会用Facebook公司的一个口号——“完成比完美重要”来激励自己写完,哪怕写的过程并不如意。 我最终会选完成度最高的那篇文章为基础,做逻辑梳理、文章结构优化和文字润色。经过几轮打磨,这篇文章会呈现全新的面貌。有了第一步捕捉灵感和第二步流畅地扩充内容,最终写作的过程会变得容易很多。 其实每天的写作状态、主题受欢迎程度、写作时间都会影响文章质量。但根据我过去200天的经验,即使一些时候自己觉得写得不够好、不流畅、不深刻、不够有趣,但是多数读者还是很包容的。 最终,日更这种习惯本身变得更加重要了。写什么、写的质量如何等反倒成了第二位重要。并且因为日更,我的写作水平有了实实在在的提高,这都是在日更之前没想到的。

坚持每日阅读、写作和运动

长久以来,我们坚持下来的就是每天呼吸、吃饭、喝水和睡觉这四件事情。因为这四件事情都属于不坚持会出大事的行列。那么其他事情呢?比如阅读、写作、运动和分享?不坚持其中任何一项,我们会出大事吗? 短期看,没有任何问题;长期看,似乎问题也不大。有那么多人一辈子也不做这几件事情,也都活着。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思考就会发现,这些事情从长期角度来看,不坚持会出大事。 这个大事就是无法维持well-being的状态。什么是well-being的状态?举一个例子,当你70岁时,在传统观念中应该在家里待着或者在床上养病,但你也可以和爱人一起满世界地旅行,这就是我心中well-being的状态。对于这种状态,不要惊奇,美国一些持续健康生活的老年人,在70岁左右就是这种状态。我们国内也有一些。 对我个人而言,如果无法坚持以上四件事情,那么我很难保持well-being的状态,既无法短期维持,更无法长期维持。怎样才能做到坚持阅读、写作、运动和分享呢?我觉得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第一,动机,就是你为何做这件事情。从根本上来说,我觉得无论男女,一辈子要做的事情都是要保持吸引力,任何处于社群中的生物都有一个根本的诉求——获得关注。从动物性而言,这是生命延续的关键;从社会性而言,这是我们自我价值的核心诉求。而无论是聪明的脑子,还是健康的身体,都是保持吸引力的关键。
  2. 第二,反馈,即通过做这件事情你获得了什么好处。对此最好能够比较及时地反馈。反馈有长期的,比如我们常说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样以十年、百年为周期的反馈;也有比较短期的,比如30天、1天,甚至是即时。我们要坚持一件事情,最好能在30天以内有一定的反馈,这对于养成习惯是有好处的。有一本书讲的就是21天养成习惯的理论。如果做一件事情,30天还没有反馈,你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哪里出问题了。
  3. 第三,习惯,即是否能有“最小化的坚持”。比如运动,最差是否能坚持每天运动10分钟(几组拉伸+力量训练)?比如写作,最差是否能坚持每天认真地写140个字?相当于一条微博的字数。比如阅读,是否能坚持15分钟的阅读?即每天碎片时间的1/10 ~ 1/5。有一些朋友在看到我朋友圈的运动分享有时仅10分钟时,就给我善意的忠告:10分钟太少,至少需要30分钟。对此,我的观点是其实10分钟可以是一个“最小集”。有了最小集的观点,坚持本身就会比较容易,因为你没有太多借口(如出差、旅行、累)。没有借口,就好坚持了。有一本书的名字就叫《清晨8分钟》。我坚持得比较好的晨间运动和写作,正好符合上述原则。曾经有段时间坚持不好的阅读也通过调整,达到了平均每天阅读一本书的目标。

有朋友谈到人生的困惑和迷茫,其实我以前是一年会有一次大的迷茫,现在是一个月基本有一次小的迷茫。无论是否迷茫,你觉得对你的终极人生有益的几件事情,就需要像这样每天去坚持。

终身学习

奖励机制

图书《游戏改变世界——游戏化如何让现实变得更美好》则具体解释了何谓优秀的激励机制。但凡受欢迎的游戏都有绝佳的激励机制,这本书深入探讨了游戏和现实世界的关系,讲了游戏化的趋势、游戏化的运作机制以及游戏对现实的启发。书中讲所有游戏都有四个决定性特征:目标、规则、反馈系统和自愿参与。目标(Goal)指游戏玩家努力达成的具体成果,它吸引了玩家的注意力;规则(Rules)为玩家如何实现目标做出限制;反馈系统(Feedback System)即时告诉玩家距离目标还有多远,浅层次的反馈手段包括点数、级别、得分等,深层次的反馈则会激发更深刻的情感;自愿参与(Valuntary Participation)则要求所有玩家都了解并愿意接受目标、规则和反馈。 :::success 在以上四大特征中,目标、规则和反馈系统构成了反馈机制的要素,而自愿参加则是通过反馈机制达到的效果。在上述如厕设计中,目标是如厕时对准小便池,规则是一旦射中足球,小球就会小幅摇摆滚动,反馈系统是这个球门和小球本身的构造。 ::: 激励机制的作用非常普遍,尤其在养成一个习惯或者学习新东西时,如果无法及时引入合适的激励机制,那么我们最初的热血沸腾最后都会无疾而终。吴军在回顾自己的《硅谷来信》的写作经历时说了一句话,大意是:一件事情之所以能坚持下来,不是因为远大志向,而是有正向激励。 比如写文章,写一篇文章不难,难的是每天坚持写;比如早睡,偶尔早睡一次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早睡;比如跑步,某天心血来潮去跑5千米不难,难得是每天坚持跑1千米;比如学习Python编程语言,学初步的语法不难,难的是从入门到精通,可以用这门编程语言解决自己生活、工作中的问题。 在激励机制的三要素中,目标好立,规则好写,难的是反馈系统。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有效的反馈系统一旦建立,则整个激励机制会趋于完善,从而你能更加容易学会一项新技能,养成一个好习惯。 以写作为例,我在2017年8月偶然连续三天都坚持了写作,发了三篇文章。第四天的时候,我突然想:要不要立一个flag?于是我在文章末尾写下了“我想尝试挑战连续原创写作100天”的誓言,每天计数,当天是4/100。 在有了这个flag之后,我果然坚持每天写作,而之前每周最多写一篇。尽管中间有假期、有加班、有应酬,但最后我竟然把100天挑战有惊无险地完成了。在我坚持写作这件事上,公开承诺成了一种激励机制,目标是连续100天写作,规则是每天写作并计数,反馈系统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公开发表并计数,从而得到大家的鼓励和认可。起初,激励机制起作用的秘密在于我有公开承诺,而自己又碍于面子,不愿轻易放倒自己的flag。 但是中间某一天,我在工作中碰到不如意的事情,没想到通过记录生气的经历,自己居然释然了。文章写完之后,整个人变得非常轻松愉悦。这是一种难得的心理体验——通过写作做了一次心理SPA,让自己从一个坏情绪中解脱出来。 这篇文章对我而言是一个转折点,从这篇文章开始,我因为爱面子而坚持变为对自己关注而坚持写作。通过写作,我可以与自己对话,总结自己当天的心得体会,把一闪而过的念头记录下来并变成更加完整的思想。从这一天开始,我的写作激励机制逐渐升级了。 很多时候,原本无法想通的问题,在写作的过程中却得到了自然的舒解。在类似这样的自我对话发生过几次之后,写作之于我有了新的意义:通过写作完成自我对话,通过自我对话解决内心的矛盾,通过解决内心的矛盾升华自己的意念,通过升华自己的意念完成某种意义上的自我突破。 后来写作对我而言就像喝水、吃饭一样,变成了每日的需求,所不同的是,写作是精神的需求。每一次写作的过程,我都会进入心流状态。进入这种状态后,内心极为平静,一种淡淡的幸福感会油然而生。写作就像给心灵做SPA,让人感觉神清气爽。这样的舒爽感会给人非常正向的反馈,而正向的反馈会反过来激励你不断重复做同样的事情。在这种正向反馈刺激的良性循环之下,你不再需要意志力去强迫自己坚持。就像小孩子吃糖一样,你想吃糖不是为了坚持,而是因为糖是甜的,而一旦写作也变成了一件你想去做的事情,那么这种看似枯燥的活动从此与坚持无关。 其实对你人生重要的很多事情,都可以从持续写作的过程中得到启发。你需要认可这件事情对你人生的重要意义,通过日复一日的坚持,逐步提高技能,最终发现超越辛劳的乐趣。在不断强化的正向激励之下,把这种活动内化成自己的生活之必需,从而超越坚持。 激励机制没有那么复杂,但有好坏高下之分。高明的激励机制通过短期的、外部的激励(为简单起见,我们称之为“浅激励”),逐步触发长期的、内在的激励(同理,我们称之为“深激励”),最后再发展出惩罚机制(也有人称之为“成瘾”,但运动成瘾、写作成瘾是好事)。 比如运动这件事,第一周你很难有深激励,但是通过记录分享和获得朋友的点赞,你可以获得浅激励。坚持到一个月时,你的身体会发生可感知的变化,比如行走轻快、肌肉逐步有型,每次运动到位的时候还有内在的快感。这时候最初短期的、外部的浅激励就逐渐演化成长期的、内在的深激励。如果继续坚持三个月,你会因持续获得深激励而提高自身的标准,这时候惩罚机制逐步形成,即一旦你某天停止运动,你会觉得浑身不自在。这是一个从浅激励逐步发展到深激励,从深激励逐步发展到“惩罚机制。写作对我而言,正好经历了这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单纯的打卡坚持,获得大家的认可,这是浅激励;第二阶段,通过写作帮自己缓解了精神压力,这是深激励。第三阶段,如果哪天看起来太忙,无法写作,我会浑身不自在,感觉有一件大事没有完成,这个阶段已经形成了惩罚机制。 浅激励是走向好习惯的第一步,深激励是形成习惯的平原区,坚持下去,可以发展到惩罚机制,而惩罚机制是形成稳定习惯的标志。 如果你想学习的技能总是无法开始,或者总是半途而废,不妨仔细分析一下背后的激励机制是否有问题,尤其是目标、规则和反馈系统这三个要素。

就要不安分

后来我的工资一路攀升,但依然攒不下多少钱。这件事一直困扰我到35岁,那时我因为各种原因焦虑了一年,却终于把症结想清楚了。其实本质问题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工薪阶层的单一收入与消费主义的叠加。表现为收入单一,没有投资和收入多样化的意识。这逼迫我开始面对惨淡的现实:必须正视严峻的形势(自己不年轻了),解决本质问题(财务自由)。 想清楚之后我就不再只关注薪水,而是把重心放在调整收入结构上。当时我的目标是不依赖工资生活,增加第二收入,同时积极投入精力去投资理财。 如今5年过去,当时想法中的“不依赖工资生活”现在已经基本实现。很多人关心怎么实现的,答案都在“三份收入”的思考中:具体的生活经济来源来自写作及其衍生收入;投资的钱只是为了增值,短期并不用作生活开支;工资的收入分文不动地积攒下来,作为家庭的备用金,多出的部分变为持续投资的资金来源。 如果没有过去5年前的“不安分”,恐怕我还待在大公司,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一方面心存各种不满,另一方面又不敢去尝试不同的人生轨迹,因为怕失去现有的待遇。这是很多信奉“安分守己”的职场人士的最大苦恼。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想去的公司工作机会不错,但工资给得不高,不满足自己对大幅加薪的预期。对此,我有两个基本的看法:第一,家庭财政上要真正地思考财务自由问题;第二,个人职业发展要真正知道所需。 首先,关于家庭财政问题,工薪阶层无论挣多少钱,都不会觉得自己收入高。一次大幅涨薪带来的愉悦和满足感,会在三个月内消失殆尽。根本原因不是绝对薪水的高低,而是家庭收入结构的问题:一项收入支撑多重支出。不改变这个根本问题,单纯地追求高薪就是一条路走到黑。 很多人觉得自己月薪三万的困扰,在月薪五万时可以解决,结果到最后发现,即使月薪涨到十万,依然没有改变根本命运。工资越高,痛苦指数越高,因为扣除项大幅增加,税前工资与税后工资的差距越来越大,挣钱的效率在降低。同时,你对一份工作的依赖性在变大,“保住工作挣钱”会取代“干大事”占据你的头脑,这种追求工作安全、期盼平稳退休的想法一旦出现在你内心,就会迅速侵蚀你的身心健康,让你顺利地在30多岁就进入临近退休的“无欲无求”心态。 其次,在职业发展上,很多聪明的人缺少真正的智慧,因为没有机会探索“我究竟想要什么”。他们忙碌地工作、忙碌地生活、忙碌地追求,却把欲望和恐惧当成了自己内心最本质的需求。我以前的工作节奏可以用“不在开会,就在开会的路上”来概括,那时候身体是忙碌的,但内心充满了不安。忙的时候还好说,一旦稍微有一些空闲,可以仔细想想这种模式的未来时,我就不寒而栗。当然,因为片刻喘息之后又得去忙碌,所以忙碌成了麻醉剂,让人忘掉了这终极的烦恼:这样下去何时是一个头? 一旦你开始思考终极的烦恼,那么出路很简单:必须学会“不安分”,必须在你画地为牢的人生中找到新的可能。而这种突破一般发生在每年的春节前后。 为何很多人会在一个春节长假之后做出职业选择?因为他终于有了一个比较长的时段可以远离工作,而空闲带来了思考的机会。 但最终职业发展的选择要以思考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为前提。此时,放下压力,卸下重担,远离欲望,忽略恐惧,直达自己的内心,不断地追问: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排在第一位的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需要做什么样的牺牲?我要放弃什么?我要抵制什么样的诱惑? 不仅要在内心问,最好写下来,甚至用手机录下来,夜深人静的时候反复回放。这种灵魂拷问的方式能让你有机会彻底看清自己。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很清晰,如果你的终极目标是财务自由的话,很少有人能靠薪水达成;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你自己最清楚,提示一点:必须找到你的第一心愿,而不是几个不重要的心愿,其余的所有选择必须服从于第一心愿。 当彻底想清楚这两个问题后你就会发现,我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好好学习,安分守己,长大后找一份好工作”是一个最大的谎言。因为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把高工资视为好工作,整日忙碌以求得老板认可,到最后距离人生的终极目标(自由和自我实现)却越来越远。 当你已经陷入这样的窘境,有怎样的解决之道?其实说清楚Why是最关键的,关于What和How,有简单提示如下。 第一,收入方面,从只追求高薪转移到调整收入结构上。 第二,职业方面,延迟满足感,追求真正的成就感。与一个正在升起的平台共同成长,共同成就,共同成功。 无论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方式,都需要你跳出自己固有的思维圈套。安分守己只有死路一条,我们能选择的就是:打破常规,不安分。 安分守己,只能等着被岁月收割;不安分,则会不断收获岁月的财富。人生,就要不安分。

高频远胜于大量

在无法坚持运动的时间段,因为精力不够,工作效率也低下;但是在能坚持运动的时间段,精力总是充沛的,人也趋于乐观,心态相对平时要好很多。 从每日微运动这件小事我得到的最大启发是:高频小量远胜于低频大量。 类似的例子还有“多次小睡”。我用来恢复精力的方法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多次小睡,最长不超过10分钟,最短只需要5分钟。 比如某日出差需当天往返厦门,头天晚上睡觉时间不超过5小时。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天工作时犯困是肯定的。雪上加霜的是,白天安排了很多会议,从早晨9点一直到下午6点,中间最长的间歇是15分钟,午饭时间也只留了30分钟;下午在两个会议间隙要去清华大学开一个会,傍晚7点半赶到东直门与朋友吃饭,晚上10点多到家。到家时,当天的微信文章还没有写,而我已经觉得很疲劳了。 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处理?喝一杯香浓的咖啡,一杯不够的话再来一杯?在晚上这并非明智之举。 来说说我的办法:当天我用两个10分钟的小睡恢复精力,在上午10:20的会议间隙小睡10分钟,确保整个白天精力充沛。晚上回家之后先在沙发上小睡10分钟,又恢复了精力。 别小看10分钟的小睡,它不仅能帮我快速恢复精力,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更能让我保持愉悦,提升克服困难的信心。这与冥想的功效有点相似。 为什么是多次小睡,而不是一个长长的午觉?首先我们很多时候并没有机会睡一个30分钟以上的午觉。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午睡时间过长,入睡过深,则很难轻松醒过来,并快速恢复清醒的状态。一次30分钟的午睡,很难比上两次10分钟左右的小睡。除了跑步、休息,还有很多地方也适用于高频,比如写作。提升写作只有一个秘诀,就是坚持每天写。村上春树无论内心阴晴,每天坚持写4000字。《紫牛》的作者赛思·戈丁(Seth Godin)也是每天坚持写,每天发出来。我自己也是通过每天写作,克服了内心犹豫的问题,提升了写作速度,并且倒逼自己提高对周边和内心的敏感度。这都是日日写作的功效,也是高频的功劳。当然,有一件事情确认不适合量少高频而适合量大低频,那就是投资,此处不表。除了投资之外,和自我提升相关的几乎所有领域,都适用高频。重要的事情最好每天都做,因为你的一生是由你每天做的事情所定义的。

收敛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散和收敛是长期并存的两种状态。比如我们在头脑风暴讨论问题时,一般都是一个发散的过程。特别是在头脑风暴期间,要鼓励大家充分地发散,所以有一个基本原则是不许批评,即无论任何人提出任何天马行空的想法,与会的其他人都不得批评,以此来鼓励新想法的提出。 但是,在除此之外的很多时候,尤其是有截止时间,需要尽快解决问题的时候,就要强调收敛了,即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漫无章法地讨论时,需要有人聚焦大家的注意力,集中精力讨论关键问题,并且在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上,要加以充分限制,以求统一思路,快速形成结论。 如果说在鼓励发散时,推崇的是比较民主的氛围,那么在强调收敛时,就需要强调比较集中的氛围,需要有人能挺身而出,让大家安静下来,让所有人集中精力开一个会。 这个时候,白板是很好的工具。这个挺身而出的人,需要站在白板前面,把最有潜力的几个答案和关键假设写在白板上,并且询问大家是否还有其他的想法。如果没有其他的想法,就沿着白板上的主线,抓住脉络往前推进。在强调收敛的时候,只有一个优先级,就是往前推动。不能往前推动的事情,则其本身还不是处于收敛的状态。在这个时候能挺身而出、带领大家收敛的人,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出众的领导力,当然,这也是锻炼领导力的好机会。 当然,除了集体讨论时需要收敛,我们每个人每天也需要收敛。假设你很忙,每天要开六七个会议,打十几个电话,看一百封邮件,那么当夜深人静时,你一定要能安静下来,问自己一个问题:今天做过的所有事情中,哪几件是最重要的? 在经过纷繁复杂的一天之后,如果不能安静下来问自己这个问题,那么说明你无法对一天的发散做一个了断,无法收敛。无法收敛的一天注定是混乱无章、低效疲劳的一天。这样的日子,重复得再多,也只能增加疲劳感,既无法有效地推动工作,更无法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认知。 所谓的领导者,是能在大家混乱时挺身而出,带领大家收敛的人。所谓的学习者,是能在一天的忙碌之后,主动收敛的人。收敛很多时候是反人性的,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自律。但收敛的意识和能力,正是区分厉害的人和普通人的试金石。我们经常说,厉害的人是能一针见血、指出关键问题的人。这里的一针见血指的就是收敛,能在诸多的线索、可选的答案中直达要害,并且能推动大家认同自己的认知。

五、多维人生、多重喜悦

悦纳自己

我想“不务正业”一辈子

我在成长路上的最大收获,反而来自不务正业。比如上学的时候,我酷爱看课外书,地理、自然、历史、文学、科普等书无一不读,看的内容非常杂,也花了很多时间,幸亏父母当年没有觉得我不务正业,而我现在的知识结构,还是要感谢当年的广泛阅读。延续至今的好奇心,也与此有关。 我还不断地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打游戏的截图,只是学艺不精,一个《部落冲突》还没有打完。尽管如此,我已经克服了对游戏的偏见。经过和一些“江湖大佬”讨论游戏,我深信游戏中蕴含着大量的未来机会。无论是企业培训还是学习,抑或社交,都能在游戏中找到机会。 还有投资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正业”,但正是凭着自己对于投资必要性的认识,不断地花时间阅读,我也算是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投资方法论,并在业余的A股、美股投资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仅在财务上有所收益,我从研读巴菲特、查理·芒格等人的书中,还得到了更多的启发,包括行业观察、个人择业和发展。投资书给我的启发远大于讲企业管理经营的书,而讲企业管理经营的书给我的启发又远大于讲个人发展的书。这种站在制高点往下看的方法,带给我很多突破性的想法。 我业余时间在玩无人机,这让我获得了新的视角。最近我在看《小王子》时,发现其作者竟然和《夜航西飞》的作者一样,是飞行的狂热爱好者。从他们的书中,我看到了俯瞰大地的乐趣,这也让我产生了一个想法:未来要去学飞行。 我每周至少逛街一次,每次逛街必去书店,每次去书店至少会买回三五本书。这些书种类繁多,从小说、摄影、心理学,到管理、诗歌。我不会限制自己看书的种类,只要这本书引发了我的兴趣,或者有可能解决我最近的一个困惑,我都会买回来。 在东京旅行时,我最常去的地方还是书店,在书店里,虽然文字不通,但这不妨碍我看名家的摄影集。我业余时间喜欢摄影,从摄影中我找到了自己情感的寄托。挂着相机游走在城市的街头,随手拍下转瞬即逝的感人画面,捕捉那些在忙碌生活中被我们忽视的细节,记录那些唾手可得但无人问津的生活之美。也许,这是我理想中的一种生活状态。 大约9年前,我第一次去台湾地区。其后台湾友人来访,我讲了自己每天半夜去敦南诚品书店的经历。台湾友人激动地对我讲:“我是诚品书店的股东!”他回台湾之后,给我寄了好几本书。他说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作家叫舒国治,这个人从来没有工作过一天。按照我们的定义,这个人属于不务正业。但是他呈现给我们很多好书:《理想的下午》《读金庸偶得》《流浪集》《台北小吃札记》《穷中谈吃》。 希望我以后有更多的时间,去更多地“不务正业”。我感兴趣的东西实在太多,但是目前的自由时间实在太少。 不知道你对于自己生活中的“不务正业”怎么看。我想特别提醒有小朋友的家长,如果自己的小朋友从小很不安分,不断地不务正业,请一定要好好保护他的这种好奇,他会感激你一辈子。 再没有什么比一辈子“不务正业”更快乐的事情了!

还有什么比快乐更重要

真正的幸福感从哪里来

其实真正的幸福感来源于“当下正在做的事情正是我内心想做的,并且我内心想做的事情给我带了最大的回报”。 我因为一次意外的早睡早起,发现早晨6:00~8:00可以作为自己的自由时间,用于读书、冥想、写作、运动。有了这个发现之后,我之前难以解决的早睡问题也迎刃而解,每天晚上10:30之后我会自觉地上床休息,11:30之前保证入睡,这样可以一觉睡到早晨5:30~6:00。 早起工作、学习有一个好处,内心一开始就是平静的。而平时效率差的最根本原因是内心不静。我们平时大约有50%的时间花在让自己内心平静下来。其实高效的根本秘密就在于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永葆青春,从改变观念做起

一个人是否进入中年,只需要看他是否接受如下理念:我就是这样了,生活只能如此。认同这种理念的人,从心理上来说,已经告别了青年,迈入了中年。 相反,如果一个人不断地憧憬未来,不断寻求改变,不断尝试新的东西,无论他的生理年龄是多少,他始终是青年。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影响身边的人,你可以带给他们好的影响,也可以带给他们坏的影响。如果你不刻意的话,能影响的人只是身边的10来个,但是如果你稍微花一些心思,会发现自己的影响力能扩大10倍,比如100人。如果你认真思考影响力,能坚持做一些小事,比如随时记录和分享,你可能会影响到500人甚至1000人。如果你发现影响力这件事情对你的人生至关重要,甚至和你的身价紧密绑定,代表着人生自由的希望,你就有机会影响10万人、100万人甚至更多。

多维人生

人生可以有两面

留心方能感悟人生意义

人生如同一部电影

旅行的画面也会经常浮现在我眼前,宏村的月沼,南屏的迷巷,代官山的小路,长白山沿途的红叶,阿尔山森林中漫天飘舞的雪花……人生就像是一部电影,其中充满了这样温馨浪漫的画面。 我经常告诉身边的人,仅仅是记录就有价值,每天随手拍照,随手录像,随手把自己的只言片语用文字记录下来。这些记录在当时看来意义很小甚至可以随时删掉,但是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回头看,会发现极有价值。

扩展阅读


最后,用文字告诉世界我是谁,顺便留下一些痕迹。


Input 实用技能 职场写作

来自: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