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前感
这本书来源于得到的推荐,读这本书是因为它的名字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构建自己的外置大脑,但是一直找不到能够借鉴和学习的方法,也找不到系统化学习的书籍。之前读过《卡片笔记写作法》,虽然里面有很多方法可以借鉴,比如卡片盒子,但始终无法实际落地。这本书正好落在了我的好奇心上,于是上周花了半天把整本书看完了,今天(2023年9月24日)又花费了一个晚上对里面的内容进行整理。
二、读后感
为什么要构建第二大脑?
构建第二大脑有三个原因,首先人是健忘的,记录下来的才能高保真的回顾和总结。其次写下来本身就是一种思考的过程,帮助我们整理自己的思想,放空自己的大脑。最后,可以通过记录不断构建和完善自己的价值观。
什么是第二大脑
既然要构建第二大脑就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第二大脑。第二大脑是对我们思考经历过程的所有事情进行复制和备份。去构建一个外部数字记忆体,它可以记录、保存、组织和检索大脑中任何有意义的想法、看到的任何有价值的信息、正在实施的所有计划和项目、获得的所有启发和收获等。第二大脑要做的,就是把你第一大脑经历过的事情、值得记住的信息全面地保存下来,然后做分类处理,以便在你需要使用的时候,只需搜索第二大脑。
第二大脑的优势
第一,第一大脑的记忆是有限的,但第二大脑可以提供更大的记忆容量,而且管理有序。如果把人脑比作一台计算机,有了第二大脑之后,我们可以把第一大脑比作“内存”,而第二大脑是“外存”,内存可以不大,它只需要承担一小部分记忆功能,而把大部分注意力专注于运算,即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位于第二大脑的外存,理论上可以无限大,当需要的时候,它快速找到相关的记忆,再调入第一大脑的内存进行处理。 第二,第一大脑的记忆是高度主观的、不可靠的,而第二大脑的记忆是高度客观的、稳定的。 第三,第二大脑将比第一大脑更容易产生创意,它和第一大脑匹配,脑机协作在思考方面会产生“1+1>2”的效应。
怎么构建第二大脑?
人大脑中的最小结构是神经元,也就是脑细胞。各个神经元之间通过树突和轴突进行链接。当大脑对一个概念进行反应的时候会激活多个神经元,而这些被激活的神经元就叫做反射区,众多的反射区就构成了神经中枢,最后所有的神经中枢也就构成了我们的大脑皮层。
块:第二大脑的神经元
在第二大脑中,最小的单位叫做“块”,它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数字,还可以是图片、表格、视频、链接等,或者是以上要素的任意组合。一个块是由块号、块的内容、自己的数据库序号、前一个块的数据库序号、父块数的据库序号、页面的数据库序号组成。
标签:为块建立人工突触
双链和标签相当于大脑中的突触,用于在不同块之间建立关联和分类。双链分为正链和反链,把标明“我引用了谁”的部分叫作前链(或者正链);把标明“有谁引用了我”的部分叫作后链(或反链)。标签除了组合式分类还可以形成树状结构,对标签进行继承。虽然标签方便管理,但标签过多也会导致管理但混乱,在设置标签的时候要准寻以下原则: 第一,标签选用的关键词要准确、统一、有代表性。我们可以参照学科的分类、图书馆的主题分类方法来列出自己的标签用词。但更重要的是,打标签是一个高度个性化的事情,标签是用于分类和搜索的,只有符合自己分类的需要才能保证较高的查找效率,所以你选择哪些词作为标签,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设置。 第二,每个块的标签数量不要太多。我的经验是3个最好,为什么是3个,原因后面会具体解释,但我们要避免标签总数的上升。数目的增多意味着属性的细化,管理它们很费时间和精力。 第三,不要试图一次性打好每个块的标签。标签也可以随时修改,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可以在对块的认识加深时再添加、再修改,修改标签就像修改一个块一样简单。 第四,在树状结构里打标签,子块会继承父块的标签,即自动拥有这个标签;但子块也可以有自己新的属性,即独立的、新的标签。所以要思考哪些标签应该放在父块,哪些应该放在子块,要不然在我们的分类和搜索中,会出现大量重复臃肿的现象。
页:第二大脑的反射区
在第二大脑中一个页面就相当于一个主题反射区,主题反射区分为三个区域:第一区域叫主反射区;第二区域叫“Linked Reference”(标签引用集聚区);第三区域叫“UnlinkedReference”(无链接引用区)。 第二区域又叫做“Linked Reference”,也就是“链接引用”。事实上,这个部分归集的,就是双链中的后链,它会告诉我们,有谁引用了我。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第二大脑,这时候我们要做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重新赋予这些聚集在一起的神经元以新的结构,这也是建立主反射区的过程。我们的第二大脑,要提前预设这个反射区应有的结构,按照这个结构重新审视这些神经元,然后把我们判断为相关的、合适的神经元从第二区域转移到主反射区的相应位置去。这个过程的本质,是在同一标签的页面中,确定各个块和反射区主题的关系远近和结构。一旦确定它们有亲密的关系,就可以把它从第二区域移到第一区域,即主反射区。 第三区域又叫做“Unlinked Reference”,即“无链接引用”,也可以理解为“无标签引用”。这里的块来自哪里呢?我们说标签是一个关键词,有一些块包含这个关键词,但却没有被打上这个关键词的标签。这样的块就会自动汇聚在这里,我把它们称为“游离神经元”。这些游离的神经元在我们利用第二大脑研究问题的时候,也可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一个最直接的可能是,某一天你可能会决定,它事实上不是游离的,而是直接相关的,从而给它加上标签,它就会立刻出现在第二区域,成为“LinkedReference”(后链引用集聚区)的一部分,这时候,它从一个游离的神经元变成了紧密相连的神经元。 现在我们明白了反射区的主要结构,我们要再聚焦谈一谈“主反射区”,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反射区的主体。当然,除了把第二区域的相关神经元转移过来,我们也可以随时在这个区域直接写入。在主反射区我们还可以建立分区,例如,在我的“历史”主反射区就分了两个分区,第一分区名为“记录之历史的作用”,第二分区名为“历史的进程”,而相关的神经元分别归拢于这两个分区的下面。 在每个分区开始的头部,我们还可以做一张专门的卡片,对这个分区所有块的内容、框架和精华进行总结和勾勒,在Logseq里叫闪卡(flash card)。这是为加强记忆、快速查阅使用而准备的,图2-18是我为“时间”这个反射区做的一张头部闪卡。当我们一看到这个卡片,就可以快速的确定这个分区的内容和精华,还可以把它设为提问的模式,一行一行提问,以辅助我们的记忆和思考。这张卡片内还可以包含直接点击跳转的链接,这对内容庞杂、巨大的分区特别有用。例如,这张卡片的86 400秒就是一个链接,点击它可以直接跳转到相应的块(见图2-19)。考虑到这张卡片的快速提醒作用,我称之为页面反射区的“快反机制”。 判断一个分区是不是已经成熟,我们可以看它是否有足够多的块、是否还有自己的框架。如果一个分区还可能继续分区,那就可以把它单独拿出来,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的主题反射区。
两种类型的页面
我总结一下,在我们的第二大脑里,有且只有两种类型的页面,第一种是以时间流水为线索的日志页面(Journal),第二种是以专门主题为线索的反射区页面。其实这两种页面都可以视为反射区,只不过日志页面是以某一天为中心的,主题反射区页面是以某一主题为中心的。此外,日志页面还有一个特殊的作用,就是我们每天写下信息块,可能一时半会想不出应该打上什么标签,那新的想法就暂时停留在日志那里,等待你做出决定、打上标签,就此而言,日志的页面就相当于一个候诊室、一个缓冲区。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在日志建立一个个新的信息块,这就相当于大脑中一个一个的神经元,我们通过标签把相关的神经元归集为特定的页面,这就是专门的反射区。在这个专属的反射区里,我们不断地重新审视链接引用块、非链接引用块,对它们进行调整,形成我们反射区的主体。通过建立头部卡片等措施,我们还可以不断地温习这个反射区。这样,一个真正的、功能健全的主题反射区就建立起来了。 最后,有一个很好的消息,主题反射区的名字可以不断地改动,这个意义重大,它意味着所有的标签都可以不断地改动,因为主题页面是按标签自动生成的。如果你修改了反射区主题的名称,那你就修改了标签的名称,所有链接里显示的名称都会同步自动更新。这是一个非常有用、强大的功能,可以帮助我们不断地优化标签,把标签体系变得更加精准和细密。
构建神经中枢和大脑皮层
把一些相关的反射区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多页面的集群。用部队的建制来打个比方,如果说一个反射区是一个团的话,那一个反射区分区就是一个营,多个主题反射区的集群就是一个师,多个师又构成更大的集群——军。当然,对应我们的生物大脑,我们也可以把代表多个主题反射区集群的“师”称为“神经中枢”。 页面集聚就是把不同的页面归集、放置到一起,这个行动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可讲,但哪个页面和哪个页面归集到一起,意义却很重大。对于每一个页面,我并没有立刻关心它们有多少信息块、是不是已经完整地拥有了主反射区和分区,我只是让它们自然成长,时不时关注它们,当我觉得有一个集群可以形成了,我就把它们单独列出来,成立一个专门的神经中枢(如图2-21所示)。 当我们的神经中枢越来越多的时候,就构成了我们的大脑皮层,当大脑皮层完全发育成熟,一个关于知识的体系和价值的体系也就出现了,这标志着第二大脑也建设成功了。
通过记录构建价值观
知识体系我想大家都明白,就是随着知识越来越多的时候,知识之间会形成结构,并覆盖到所有的领域。那价值体系和页面集聚、大脑皮层有什么关系?价值体系就是一个人价值观的总和,价值观就是一个人更看重什么、什么事情对他来说更加重要。在做选择时,人们就会在自己看重的事情上投入更多,并且限制自己在不重要的事情上的投入。人生很复杂,求学就业、恋爱结婚、生养子女、晋升创业、生老病死……有很多难题,每个人都要一一面对,如果没有明确的价值观,我们就很容易困惑,不知所措;如果没有稳定、统一的价值体系,面对人生的纷繁选择,我们的决策和行动就无法统一在同一套观念中,我们的决定就会支离破碎、前后矛盾,这次选择向左走,下次面临类似的路口,却选择向右走,还有的时候,明明打出了左转向灯最后却向右走,变成了投机。人生的选择如果是机动的、无序的,这些行为之间就会产生冲突,这些冲突就会在我们的内心产生困惑和痛苦,当然,靠投机也很难取得长期的成功。 价值观的来源,无非两个。第一来源是经由社会的灌输而来,一个人在幼年的时候,会从自己的家庭、学校学习,不知不觉接受了外来的某种价值观。但这些外来的价值观是不足以指导一个人一生中的所有事务的,所以就有了第二来源。这个来源是经由自己的求索而来的,自己听到了很多事,看到了很多事,经历了很多事,在这个过程中靠自己判断和思辨的力量一点一滴、慢慢地形成一套价值观,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积累。价值观 这个过程的微观步骤,就是“记录、思考和总结”(这个步骤也可以叫“记录、反思和提炼”,见第五章第一节《曾国藩家书》的段落)。事实上,一个人要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努力形成一整套的价值观,我认为没有比第二大脑更好的工具。记录对人的思想和观念有很强的塑造作用,你选择记录什么,你才可能成为什么。记录、思考、总结多了之后,会慢慢形成一套自己的东西,也就逐渐沉淀为自己的价值观。 概括地说,记录可以帮助我们每个人形成整体的价值观。 当你的第二大脑有足够多的主题页面、反射区集群(神经中枢),这就意味着你的“大脑皮层”成熟了,当我们碰到任何一个人生的难题,我们可以首先来到第二大脑求助,我们先检索我们的“神经中枢”面。 一个人的使命就是认识自己、成为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从10岁开始算起,我们将用50年到70年的时间来完成自己第二大脑的建设和打磨,每一个人都会拥有一个涵盖自己一生学习和思考过程的完整记录库,我们的求知过程将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逐渐形成一个非常精细和复杂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这就是第二大脑在除了记忆和思考之外的第三个功能,它将帮助我们建立价值体系,确立自我,成为自己。通过第二大脑,我们不仅可以把自己终生的记录留存后世,我们留给后人的,还包括一个由我们的人生经历锤炼打造的知识框架和价值体系。 唯一要注意的是,为保证我们的设置具备一定的科学性,我们在构建自己的集群和中枢的时候,必须具备一些关于知识分类的基础知识,例如可以参考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图书分类方法,它是根据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整理而来的。但仅仅是参考就够了,具体的分类要根据自己从事的工作和领域的特点做出调整,没有人应该完全一样。 你可能已经意识到,分类在第二大脑的建设中非常重要。确实,人类认识世界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分类,但是,分类只是人类为了学习、记忆而采用的一个暂时的工具。人类的知识其实是一个整体,当我们用一条规则把知识整体分割开来的时候,千万不要把这条线看成是条块的分割线,而要把这条线看作是一条血脉,正是这条血脉的存在,知识之间才彼此联结,知识才得到共同源泉的滋润。随着自己记录的信息条目不断增多,我们自己也在不断地融会贯通,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融为一体,有的时候,我会产生一种感觉,一个信息块可以归到很多个类别里面,甚至哪个类都可以,也就是它已经无须分类了。我认为,当我们产生这种感觉的时候,那是我们思考能力精进的一个表现,因为我们透过第二大脑,已经看到了知识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感受到了知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就意味着我们已经获得了某种意义上的成功。 分类是一个伴随第二大脑全生命周期的问题。
用四个大类分拣一生所有的信息
凭借第二大脑,我们可以记录所有的想法、过去发生的事情以及未来的计划,还有任何我们看到的有用的资料。简单地说,它应该记录过去、现在和未来。 当第二大脑每产生一则新的信息块时,一写完这个信息块本身,我们马上就要回答一个问题,要把这个信息块放到哪里,即它归属哪个大类,要给它打上什么标签,它最终又会归拢到哪些反射区里去。 从实际使用的角度出发,我把所有需要记录的信息块分成四个大类:
- 一是关于各个领域的知识;
- 二是需要完成的项目;
- 三是日志,即个人日常生活和活动的记录;
- 四是备忘信息。
关于第一大类“各个领域的知识”很好理解,就是一个专门的分类页面(主题反射区),例如“友谊”,这个页面记录着我对于友谊的想法、思考和各种各样的摘录,每个人都多多少少要面对、思考这个话题,这个页面是需要我长期维护,甚至终生来完善的。 和“各个领域的知识”的长期性相比,“需要完成的项目”是临时的,例如你工作的部门要迎接一次重要的业务检查、一次新闻发布会,或者接待一位重要客户,这些都可以是一个项目,你可以为这些项目建立一个专属的反射区(页面),所有相关的任务、计划、活动都可以放置在这个页面之内,包括视频、图片、声音这些文件都可以归纳在一起,这对项目管理非常方便。当这个项目完成,这个页面也就停止更新了,它就作为历史资料而存在。 第三大类是日志,也就是日记,用来记录一天的生活和活动。如果这一天我们产生了对“友谊”的思考、读书摘录,那我可以直接把这条记录放到“友谊”的反射区。如果这一天我为某个项目准备了一个PPT,那我可以把它放置到该“项目”专属的页面,但有一些和日期紧密相关的记录,或者一时半会难以决定归类的记录,我都会放到日志的区域。 最后一类,即第四大类是那些无法称为知识,只能称为信息的备忘录。这些信息只需要记录,不需要整理,它包含我在工作或生活上不时需要查看的信息,比如,一个密码、一个有用的食谱、一个地址、一个商品的购买链接等,我使用“备忘录”来管理这些信息。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大杂烩,我把在其他场合保存不了的信息都保存在这里,甚至包括我的银行卡扫描件。这样如果我需要某些经常使用的信息,我需要做的只是在备忘录的页面里搜索关键词,而不是在整个第二大脑里搜索。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维度来划分大类,我会把第二大脑中所有的信息划分为三大类:
- 一是信息,即那些不需要任何整理、只需要记录的备忘信息;
- 二是知识,知识需要整理,是那些经过不断整理的信息;
- 三是智慧,智慧是那些已经经过深度整理,并和其他的记录深度联结的知识。
我们在第二大脑里每一次增加一则信息块时,都要把它归入大类,并打上标签。我的具体方法是,第一优先考虑能不能归到项目中,项目虽然是临时的,但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却是立竿见影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事实上是以项目为中心的,我们要在生活中获得成功,就要做好项目。只有稳步前进,取得一个又一个有形项目的胜利,我们的生活才会有信心和动力。不管我们的记录有多么规整、多么有条理、多么深刻或者美观,生活最终和行动直接相关,所以项目是最重要的。 在项目的页面,我们要列出与某一个项目相关的所有记录,某种程度上,你可以将项目的页面理解为记录项目所用到的所有资源的索引,就像一张项目地图。 其次,我也会考虑把这条记录放置到一个反射区,即“领域知识”的页面中去。当然,当一条记录不属于一个项目,我也一时难以确定它属于哪个领域的时候,我就会把它暂时先放在日志(日记)的页面。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要努力做的,是把信息块或文件放在能发挥最大作用、能最快发生作用的地方。
使用全新的、革命性的日记模式
日记是对一天生活的经历和体悟的记录和总结。我们很多人都会写日记,写日记的人也从日记中发现了很多好处,从中受益。我非常主张写日记,回顾自己30多年求学和工作的经历,有一点非常清楚,坚持写日记的时候就是我人生精进、大踏步前进的阶段,一旦停止记录,自己的进步也随之慢了下来。而在现在的第二大脑里,日记的模式已经产生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日记对人生的作用也将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这一点令我十分兴奋和高兴。 我们可以在“日志”(Journal)页面写日记,这也是这个页面被称为“日志”的原因。我们可以在“日志”页面记录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有的计划、任务、行程以及活动。 在第二大脑的日志中,对于日常生活的管理,还有很多动态整合和分析的方式,例如我喜欢给重要的活动加上一个标签:“#重要行程”,那带着这个标签的信息块会自动汇集成一个页面。 因为连续的记录和动态的整合,我们就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不断的动态分析。你的人生目标、时间管理的成效、财务预算、体育锻炼、健康状况,都可以用提前预设的进度表来追踪。你可以对自己的数字记录进行排序筛选,发现你潜在的生活模式,通过类似的分析,你会发现自我的洞察力大大增强。
首先,我建议在第二大脑的日志中要进行动态分析的是我们怎样使用时间。这也是我职业生涯中最经常使用、最受益的自我分析和洞察。一个人一辈子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时间。这方面我受益于苏联学者亚历山大·柳比歇夫(Alexander Lyubishchev,1890—1972)的著作《奇特的一生》,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柳比歇夫独创的“时间统计法”。柳比歇夫记录自己做每件事情所花费的时间,包括读书、看报、散步、聊天、工作等,他在记录完成之后,会每周、每月、每年进行统计、总结和分析,以此提高自己对时间的利用效率、调整未来的计划、改进工作方法。因为他坚持践行这个方法50多年,他拥有比普通人高很多的工作效率。据统计,柳比歇夫一生共发表70多本著作,总共12 500页之多,涉及农业、遗传学、生物学、科技史、哲学等领域。即使以专业作家而论,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柳比歇夫用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来管理、统计自己的时间,今天利用第二大脑,我们也可以轻松实现他总结的方法、倡导的理念。
怎么使用第二大脑?
如何思考
每当我们产生一个新的想法,在第二大脑中添加一个新的信息块的时候,我们要意识到,我们是把这个块放置到一个网络中。这个新的块不能是孤立的,它必须和这个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发生联系,从而构造一个新的网状结构,支撑起一个新的立体空间。这个网状结构和立体空间才是第二大脑的价值所在。信息块是通过标签来发生连接和联系的,标签就是第二大脑神经元的突触,它像一个钩子一样,链接起其他信息块,具有同一个标签的信息块将自动归类汇聚,形成一个反射区(即页面)。要构造网状立体的结构,就是要在多个维度上给第二大脑的每一个神经元定义标签,当关联的关系足够多,网状结构就会产生。我主张给每个信息块都打上3个左右的标签,因为两点成线,三点成面,四点就能构建一个立体空间,用立体结构来组织信息和关系,远比用平面的线性结构、轮廓结构更加有效。
如何定义标签
一般来说,我们习惯于使用和信息内容直接相关的词语作为标签,但事实上,除了与信息内容直接相关的标签,还可以有其他类别的标签,可以和信息的内容无关。例如,可以有场景标签、思维模式标签、修辞标签等,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定义标签的时候固然要首先考虑信息的内容,但和内容不相关的标签也同等重要,我们要避免厚此薄彼。
- (1)场景标签:即想象一下这则信息未来可能会在何种场景下被使用,用场景的关键词来定义标签。常见的场景有:地点、事由、时间、重要程度、完成情况、责任人、截止日期等等。例如,一段话、一张图片、一段视频,我未来可能用到PPT中去,我就打上“#PPT”的标签。这是因为我经常要给邀请方做讲演和报告,需要不断为PPT收集准备素材。这个标签就是一个提示,提示这个信息块是PPT素材。
- (2)思维模式标签。这是我最重要的一类标签,也是我建议你必须要有的一种标签。一个真正的聪明人并不是什么都知道,而是通过模型扩展来认识和理解新的事物。有一些理论或模型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空间,所以我们要为第二大脑构建一个思维模型的工具箱,之所以说是“箱”,是不能局限于一个思维模式,要有多个为好。在我的第二大脑中,有“平衡”“对比”“连续”“能动”“悖论”等标签,都和思维模式有关。例如“连续”,它表明的是所有的事情发展过程都是渐进的,很难确定质变的临界点(见图3-2)。
- (3)修辞标签。如果这个块中使用了修辞,而且修辞手法成为它的重要闪光点,那我会给它加上一个关于修辞手法的标签,例如比喻、夸张、双关、象征、模糊(模棱两可)等,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标签,是因为修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非常重大的作用。我们说话、写作、和他人谈心、试图说服他人都离不开修辞手法。
- (4)其他个性化的标签。例如我认识到,孩子们不喜欢听大人讲道理,但他们非常欢迎故事,好的家庭教育必须在餐桌上穿插一些故事,所以我特别注意收集有情节、有意义的故事。在我的标签体系里就有“#神话”“#故事”“#寓言”这3个标签
总的来说,我设置场景式、思维模式、修辞手法等非内容标签都是为了实用,这也是建设第二大脑的基本目标:以用为先,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未来的使用。头脑里必须一直要有这个指导思想,你在为记忆体添加任何新的信息块的时候,就要想如何方便自己未来去使用它。信息只有在投入使用时才会成为力量,否则就是摆设,最后的命运就是被遗忘。很多人热爱学习,兢兢业业不断地为自己收集信息,但收集来的很多信息却很少使用,甚至从来不用,这是建博物馆,不是建第二大脑。 4个完全不同的维度,打上这4个标签,我们就为这个信息块在第二大脑的空间中创造了一个网状立体的结构,这也意味着我们在第二大脑中对这个信息块进行了4次处理和转换。当我们学习的过程涉及理解和转化的操作越多,学习的有效性和强度就越大,我们对这条信息的记忆就会越牢固、理解就会越深刻。
改写、化用和互文:创建新的“脑细胞
第二大脑要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脑细胞,就必须对摘录进行思考和改造。改造的方法就是——按照你可能要使用的语境,用你自己的理解和语言重述这段话的意思,把它改造成具有你自己个性的、新的、不会排异的大脑“神经元”。 第二大脑将会从这个过程中受益无穷。摘录太容易,很多时候一摘了之,但要把摘录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写下来,这就不容易了,这可以检验我们是不是真的理解了我们想得到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一些内容我们并没有真的理解,我们必须回头去咀嚼摘录的内容,这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有的时候可以一次完成,有的时候则必须经历多次。 只有一种情况下我允许自己摘录,那就是我们确实会碰到一些前人总结、书写的人生至理、千古金句,它们非常经典,读下来你一个字也不想改,也很难改。例如,前面这段叔本华关于读书和思考的论述,好得实在不需要任何修改,在任何情况下最好的选择都是“原文引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够毫无压力、原汁原味地摘录。当然,在完成摘录之后,我们还是要对其细节进行思考,找出它和其他信息块的关联,唯有如此,才能在建设我们第二大脑的过程中,同步完善我们的思考能力,而简单的摘录行为,仅仅复制了前人的思想,是偷懒,这样建设的第二大脑,会仅仅成为一个数字资料库。
三、行动和改变
四、书摘
为什么需要第二大脑
令人恐惧的失忆症和不自知的健忘
每年的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这个念起来有点拗口的名词代表一种疾病,我认识这种疾病是从家里已经过世的两位老人开始的,但给我的认知带来风暴般战栗的是一部英国电影Father,中文版译为《困在时间里的父亲》。 人穷返本。失忆的老人仿佛又回到了自己婴幼儿的时候,他记得的只有自己的妈妈。他和初生的婴幼儿一样,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和身份。但他又和婴儿背向而行,新生的孩子在家人的陪伴下不断地获得新的记忆,而患了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却在不断地失去记忆。 一个人所有的经历,最终都会转变成记忆。如果没有记忆,人就会变成一张可怕的白纸。虽然少数动物也有记忆的能力,但只有人类能够在自己想要回忆的时候随时就可以回忆。一觉醒来,人仍然能够认识他自己,保持自己的身份、原有的经验、知识的连续性,就是因为记忆具有连续性。这种机制是人类特有的。如果人的记忆不能保持连续性,就会不知道自己是谁,就不是正常的人,生活就无法继续,简单地说,是记忆定义并维系了我们的角色和存在。 和动物相比,人不仅有连续的记忆,人还会思考,思考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但记忆是思考的基础,为思考提供素材。如果没有记忆,人类的逻辑推理就没有了载体,无从谈起,就像学会了走路,但却没有了大地。 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有6%左右的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到80岁以上,这个比例上升到30%以上。这个病的比例虽然不是最高,但在欧美社会,阿尔茨海默病已经成为耗费社会资源最多的一种疾病,原因就在于:病人会失去独立行动的能力,需要全职的照护,政府不堪其重。2022年10月,就是因为阿尔茨海默病,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华盛顿州率先对没有购买长期护理保险的人群征税,据报道美国有13个州都在辩论是否推行类似的法案。新近研究表明,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不仅限于老年人,实际上,一些症状也可能出现在一个中年人身上,或者说潜伏其身。医疗界已经分别在30岁、40岁、50岁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发现了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而且束手无策,至今都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 艾宾浩斯的实验其实针对的不是老年人,而是年轻人。年轻人也健忘,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健忘更加突出,但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般人意识不到,就像无知的人难以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一样,健忘的人也难以发现自己健忘。相反,绝大部分年轻人都有一种错觉,认为自己的记忆力要高于身边人的平均水平——这在统计学上当然是完全不可能的。今天有很多网络服务公司正是靠大众的这一错觉来拉升每个月的收益。这些网站推出收费的订阅服务,它提供一段时间免费让消费者试用,但只要一过免费试用期就会自动从消费者的账户里扣钱。正是因为人们普遍对自己的记忆过度自信,很多人在免费试用期结束时忘记取消订阅,而不得不支付费用。
互联网不是好的思考工具
人类有两大主罪,所有过错均从其中衍生,那就是:缺乏耐心和漫不经心。——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
除了信息爆炸,互联网特有的结构还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又一个的黑洞。为什么这么说?今天互联网上的信息,是按照超文本链接(Hypertext Link)的形式来组织的,几乎每一篇文本都带有多个链接。你只要单击高亮度的文本(或带有下划线的文本),眨眼之间就会被带到另一个文本,一个链接指向一个新的文本,新的文本可能又带有新的链接——这叫“延异”。异就是新的、不同的物质,“延异”的意思就是不断延伸的新物质,即每一句解释都可能带有新的概念,这些概念很可能又需要新的解释,随之又产生了新的链接,如此循环。互联网上的延异就像一条没有终点的射线。 我们的大脑很喜欢延异。只需要不断轻轻点击、跳转,不用付出任何额外的努力,每个链接都会让你发现新的东西。就像在海上冲浪一样,大脑会不断接收到新信息带来的新奇、趣味和刺激,以及占有大量信息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件大好事,通过链接式的延异,我们可以快速地追根溯源,获得大量的信息,厘清知识发展的逻辑,认识到知识的全景。现实也已经证明,无数的人沉迷网络,甚至上瘾。 但不断的延异有个潜在的问题:只要连续点击三四个链接,我们看到的信息就可能和最初阅读的主题风马牛不相及了,如果我们随手关闭一个中间读过的窗口,那我们可能会突然发现自己糊涂了。我现在是在看什么?我怎么读到了这里?我从何而来?我为何而来?我们突然发现,我们好像迷路了,必须停下来花点时间,回顾一下自己的初心。 延异的本质是发散,但人类大脑如果需要思考,则必须聚焦和收敛。我们头上的这颗大脑,能力非常有限,当它要汲取新的东西,它用的不是消防栓,而是吸管,必须一点一点地啜取。当新的信息像潮水一样冲击我们大脑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就晕了,根本不能逐一记住看过的东西,所有的东西都只能留下浅浅的印象。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即使再看到同样的信息,只会模糊地记得这个信息我看过。因为看过,于是不想再看,永远止步于专注、深入、记忆和思考。 是什么决定了我们记得什么和忘记什么?美国学者埃里克·坎德尔(Eric R. Kandel,1929— )毕生致力于研究记忆,于2000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认为,注意力是形成清晰记忆的关键,大脑是通过关联性来保存记忆的,这个过程需要高度的专注。在他的《追寻记忆的痕迹》(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一书中,坎德尔写道,如果要大脑牢牢记住,就“必须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这是通过关注信息并以系统和有意义的方式将其与已经牢牢扎根于记忆中的知识联系起来的方式来实现的”。而当我们不注意一个想法或体验时,大脑的神经细胞会在几秒钟内失去兴奋状态,记忆就会从脑海中逃逸,只留下轻微淡泊的痕迹。 即使和传统的书籍相比,互联网也是一个更差的记忆和思考工具,更差!原因就在于,书籍有一个聚焦的主题,它带领我们深入,但互联网延异的方向是四面八方的,虽然有的链接加深了深度,但大多数没有,只是一个横向的扩展。我们几乎每天都要使用互联网,我的建议是,当我们上网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记住那个著名的寓言:猴子把手伸进了饼干瓶,抓住了一大把的饼干,但手却被卡住了,手和饼干都拿不出来。互联网是一个信息富足的地方,当我们看到大量有用的信息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兴奋,我们想多拿一点。但当我们拿得太多,我们肯定就会忽视消化和吸收,那学习的行为最后就会变成无意义的浏览和注意力的消耗。就好像我们去商场体验新的商品,如果我们一次体验太多,那体验感就消失了,无所谓体验,我们的大脑会因此变得麻木,我们反而记不住任何东西。 本书主张,在这个彻底的信息时代,我们个人的发展不要依靠互联网,而要依靠第二大脑。第二大脑不是互联网,互联网是属于所有人的,第二大脑是独特的,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它比互联网更贴近人类大脑功能的应用,它将和我们的生物大脑匹配在一起帮助我们记忆和思考,就像我们生物大脑的拐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未来它会成为附属于我们人体的一个“器官”。
什么是第二大脑
第一大脑,当然指的就是我们头顶的生物大脑。第二大脑,指的是我们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建立的一个外部大脑。显然,按照我们前面的探讨,这个外部大脑首先要有记忆的功能,我们把一些来自第一大脑的记忆依附、沉淀在这个外部框架的上面,以弥补我们第一大脑的局限和不足,所以第二大脑首先是一个数字化的记忆体。其次,大脑的主要功能是思考,第二大脑必须具备和第一大脑共同展开思考的能力,或者说,它必须能够辅助第一大脑思考。 首先,第二大脑是第一大脑的复制体。建立第二大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要去复制、备份第一大脑思考经历过的所有事情。我们要去构建一个外部数字记忆体,该记忆体可以记录、保存、组织、检索你大脑中任何有意义的想法、你看到的任何有价值的信息、你正在实施的所有计划和项目、你获得的所有启发和收获等。 第二大脑要做的,就是把你第一大脑经历过的事情、值得记住的信息全面地保存下来,然后做分类处理,以便在你需要使用的时候,只需搜索第二大脑,而不用借助我们以前使用过的笔记本,也不用借助互联网等任何的外部资源。 这个角度上来看,第二大脑是你生物大脑的镜像,也可以叫它孪生大脑、复脑、副脑。它所执行的功能,是你生物大脑的记录者,是你所有个人信息的管理者,既可以保存信息,也可以检索信息。就此而言,第二大脑有点像你为自己建立一个个人专用的数字图书馆,并且你还拥有一个量身定制的、个性化的搜索引擎。记住,记忆库和搜索引擎同等重要,就像图书馆和它的检索系统一样。 但又不仅仅是这样,真正的第二大脑不仅是你生理大脑的一个复制品、副本,更是它的补充和延伸。“补充和延伸”当然不同于“复制”,复制好比一对双胞胎兄弟或双胞胎姐妹,补充和延伸更像一对互相匹配的男女、丈夫和妻子、左手和右手。它们是一半和另一半的关系,互相支撑合作,既承担相同的功能,有交叉,也承担不同的功能,有互补。 大哲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1980)说,所有技术都是人的延伸。例如,望远镜是眼睛的延伸,汽车是双脚的延伸,飞机是翅膀的延伸。从哲学意识上来说,人本身就是不完整的、残缺的,要依赖于后天的补足,怎么补足?就靠工具和技术。我认为,大脑也是这样。今天我们要像发明望远镜、自行车和汽车一样,给大脑发明一个延伸体——“第二大脑”,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当第一大脑和第二大脑,即脑机匹配在一起工作的时候,我们就拥有了一个增强大脑。
那第二大脑能提供什么不同的功能?
第一,第一大脑的记忆是有限的,但第二大脑可以提供更大的记忆容量。 第二大脑容量可以很大,而且管理有序。如果把人脑比作一台计算机,有了第二大脑之后,我们可以把第一大脑比作“内存”,而第二大脑是“外存”,内存可以不大,它只需要承担一小部分记忆功能,而把大部分注意力专注于运算,即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位于第二大脑的外存,理论上可以无限大,当需要的时候,它快速找到相关的记忆,再调入第一大脑的内存进行处理。 第二大脑有巨大的存储功能,这也有助于减轻我们第一大脑的负担,保护我们生物大脑的健康。人类目前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有效的治疗方法很少,如果把第二大脑建设好,就像给一个逐渐失去能力的生物大脑配上了一个拐杖,达到支撑、延长第一大脑寿命和能力的作用,这是一种预防,也是对抗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个有效工具。想象一下,当你可以从第二大脑中找到做每件事的步骤,就好像你的手里永远拿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明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也像你开车的时候,导航提醒你每一个拐弯和分岔,你只要有了这个短期的记忆,就能应付日常的生活,就不怕失去长期的记忆。就此而言,第二大脑的出现可以成为人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个新方向。 第二,第一大脑的记忆是高度主观的、不可靠的,而第二大脑的记忆是高度客观的、稳定的。 当我们要回忆的时候,大脑会首先涌现出一些最新的、印象最深的片段,在意识对它们进行辨别之后,才能确认提取的印象是否正确,每一次回忆,并不是像电脑播放同一段视频,而是根据一些相关的事实,重新对记忆进行编排和整合,然后又保存起来。可以说,每一次回忆都是对记忆的微妙调整和扭曲。事实上,人类的记忆是一个逐渐失真的过程,有时候甚至会发生突变,但人类全然不知,一直误以为这是一份高保真的记录。 第一大脑对日期也不敏感。日期是时间序列上的编码。我们常常能记住一件事,但记不住这件事发生的具体日期,就是因为我们的第一大脑不会给每一段记忆都标明日期,当记忆的场景多了以后,人类就必须通过思考才能给记忆排出正确的顺序。 第三,第二大脑将比第一大脑更容易产生创意,它和第一大脑匹配,脑机协作在思考方面会产生“1+1>2”的效应。 要产生新的创意,就意味着一个想法必须和其他的想法进行交叉和连接。创新大师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1955—2011)曾经说过:
创新只是将事物连接起来,这个连接越是意想不到,创造出来的东西就可能越有意思。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拥有一个不同的想法可以在其中汇聚、碰撞、重新连接、组合的网络。第二大脑就是一个这样的网络。我们的第一大脑确实也有很多的想法,但它们位于大脑的不同位置,很难有效连接。在第二大脑中,在所有想法变成记录之后,我们可以通过软件和算法帮助我们在想法之间逐一建立连接。 这种算法能检测到文本之间、不同的信息之间存在的微妙的语义连接,还可以告诉你这些想法之间关联的强度是强还是弱、是大还是小。第二大脑可以向我们展示一切可能的连接,并且让我们以图谱的形式浏览相关的连接,这些连接的新想法是否有价值,可以交由第一大脑最后来判断。也可以说,发现有价值的新连接是第一大脑和第二大脑,即脑机协作共同合作的结果,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智能体之间的合作。第一大脑是碳基的组成物,第二大脑是硅基的组成物。它们的合作是一种匹配,只要我们把第二大脑建设好,其效果就会令人惊叹。 第二大脑和第一大脑的匹配,即脑机协作,是一种亲密关系的匹配,打个比方,它就是我们随时可以佩戴的眼镜,而不是随身携带的望远镜。我们在参加跑步比赛的时候可以戴眼镜,但不能骑上自行车或者电动滑板。我的意思是,未来,第二大脑会和眼镜一样,成为我们的一部分,不管我们去哪里、做什么工作、参加什么考试或者比赛,我们都可以带着它。之所以这么肯定,是因为未来的世界,人们比拼的一定不再是记忆力,而是思考力和创新力,所有的考试都可能是开卷的,所有人都将会被允许带上自己的第二大脑。如果说第二大脑是人类的“外挂”,那它将是我们最亲密的“外挂”。 未来已来,人人要有第二大脑,这是我们个人生活领域正在发生的一场革命。一个高效的、有用的、能和你自己的第一大脑匹配的第二大脑,可能需要你投入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精心打造。想象一下,如果在不远的明天,如果人人都拥有一个这样的第二大脑,而你没有,那会怎么样呢?
本书的目的和结构
建设第二大脑,可以帮助我们把短暂的人生过得更好、更有效率。这本书不仅能为你提供工具、方法和技巧,让你的工作井井有条,还能为你指明方向、厘清思路、打理生活,让创新更多更快地发生,助你通向成功和幸福;此外,第二大脑还有一个更深层的价值,未来你可以把自己的第二大脑作为遗产转移给你的后代或者指定的继承人,他可能在你的第二大脑基础上打造他的第二大脑,有些图书馆可能也会收藏你的第二大脑,这关系到家族的传承和人类文明的永续。 在开始讲述第二大脑的具体知识和做法之前,我还有一点说明。目前,构建第二大脑还需要不止一个软件,这些软件还在开发和形成的过程中,但是核心的软件已经出现了。这个“核心”的意思,是它已经可以完成第二大脑的核心功能,一些辅助功能可能还需要额外的软件。例如,我一般不用我现在的第二大脑管理我的运动和健康,不是因为它没有提供这个功能,而是它虽然可用,但有待成熟和完善。我完全相信,这仅仅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未来所有功能都会更加流畅和便捷地整合到一起。 关于构建第二大脑的核心软件,你有很多选择,它们是新一代的知识管理软件,例如Roam Research、Logseq、Obsidian、Mem等。虽然这些软件各异,但是它们的架构和功能是一致、相通的。其中,Logseq是一个开源软件,目前免费,所以我在本书很多地方会以Logseq这个平台举例,但是本书讲述的理念和知识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平台。
构建数字记忆体
通过深信一种还不存在的东西,我们才可能把它创造出来。一种东西之所以不存在,是因为我们对它的渴望还不够深。
块:第二大脑的神经元
第一大脑最小的结构是神经元。神经元,也叫脑细胞。人类的大脑有上千亿个神经元,它们彼此联系,共同处理信息。具体到一个特定的神经元,它有接收信息的部分,这个部分叫树突,一个神经元有多个树突,但是,向外传导信息的渠道只有一条,叫轴突。在轴突的尾端,有很多个末梢,它们和其他神经元的树突连接,形成突触,用以传递信号(如图2-1所示)。这意味着,一个神经元可以接受多个神经元的信息,这些信息在经过处理之后再以统一的形式传递出去,也可以同时传递给多个神经元。 也就是说,输入的信号可以有多路,各路信号的内容都可以不同,输出的信号也可以有多路,但每一路的内容都相同。 第一大脑对事物和概念的记忆,不是存储在某个单一的神经元,而是分布式地存在于一个庞大的神经元网络里。对单个事物的记忆,也不是借助单个神经元一对一地获得支持。例如,当我们听到“白云山”这个词汇的时候,它可能涉及多个神经元,一个神经元代表颜色“白”,另一个神经元代表形状“云”,第三个神经元代表物体的类别“山”。在我们的信息交流中,只有这三个神经元同时被激活,我们才能准确地理解“白云山”这个概念。 神经元的这个结构给了人类巨大的启发,第二大脑也是模仿神经元构造我们的记忆单元。 在第二大脑中,我们把一个神经元称作“块”,块就是第二大脑的最小单位,一个块,它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数字,还可以是图片、表格、视频、链接等,或者是以上要素的任意组合。 以Logseq为例,一打开Logseq,你首先会看到“日志”(Journal)的页面。所谓日志页面,就是某一天的记录,这个记录的内容,可以是你的想法、心得、计划、行动,也可以是任何信息的摘录,它的单位就是“块”,也可以说,页面是由一个或多个块组成的。
字符块
简单起见,我们现在以字符块开始举例说明。 你现在看到的是2022年1月15日我记录的一个信息块(如图2-2所示)。首先你看到的是,这个信息分有3个层次,彼此之间有隶属关系,我们可以叫它父块、子块和孙块。 一条信息过长的时候,我们可以将其拆分,下面的第二条信息就是第一条信息的子块、第三条信息又是第二条信息的子块,就像一个人可以有多个孩子,多个孙子一样,一个块可以有多个子块,各个子块还可以再有各自的子块。为一条信息设置子块有很多原因,首要的原因是信息之间存在天然的隶属关系,第二个原因是只有块的大小合适,使用起来才会更加高效。我个人的经验是最好把一个字符块的大小限制在200个汉字以内。长的信息就把它截断,分成若干子块。因为200个字不多不少,在计算机屏幕上大约是5行左右。这个数量让我们可以一眼看过去,立刻发现我们需要的信息,就是可以用眼睛快速检索块的内容。中国古代说的“一目十行”是夸张了,“一目五行”还差不多。我常常有这样的经历:记得在某个网页看过一个有价值的内容,当我想要找回它的时候,就要去网上搜索,等我好不容易通过多个关键词找到那个网页的时候,那个网页上的内容却很多,但我需要的仅仅是那个页面里一两句话,所以又不得不在页面上继续搜索。如果我们设置的“块”大小合适,就可以在第二大脑中避免出现这种繁琐的过程。 当然,这也说明,我们的第二大脑不仅是个保存记忆的地方,更是一个为了工作、生产、创作而存在的体系,它可以随着需求的不断变化而变化。
嵌入式引用
现在来说说编号的一个重要应用。编号作用很大,举个例子,很可能,你在记录上面这个块的时候,会意识到你在8月20日的时候记录了一条相关的,或者说类似的信息,它当然就保存在8月20日这天日志页面的一个块里面。这个时候,你可以把这个块添加进来,添加的方式有两种:
- 一种是链接:即把那个块的编号放在这,你一点击,就转到那个块,就像网上的链接一样;
- 另一种是嵌入式引用(见图2-4):你可以嵌入那个块的编号,只要写一个简单的语句:{{embed ((62518c8d-f38e-4096-abb1-12251af3f1f2))}},这个块就会以图2-5的方式呈现出来。
标签:为块建立人工突触
我们前面说到,第一大脑是通过保存关联性来保存记忆的,神经元有树突和轴突,轴突的触角叫“突触”,一个块既要有输入信息的树突,也要通过突触和其他的神经元建立联系,把特定的信息传导出去。那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给我们第二大脑的信息块建立“突触”,那这些个突触是怎样建立的呢?
双链
为一个块建立树突和突触的过程,是第二大脑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它被称为“双链”,而互联网上的链接,你可以理解为“单链”。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单链”。 “单链”是互联网超文本链接的主要形式,可以说,整个互联网都是单链的。还记得吗?我们讨论过:互联网上的链接就是延异,延异就是黑洞,因为我们来到一个又一个新的知识点,这些新的信息无一不需要我们投入注意力。假设我们通过“半岛”页面跳到了“湖泊”页面、通过“湖泊”页面跳到了“里海”页面(“里海”是百度“湖泊”页面的第一个超链接)。当我们在阅读“里海”页面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本意不是来看关于“里海”的介绍。如果我们不是一直都保留新打开的窗口,而是随手就关闭了一个刚读完的窗口,那我们可能不得不花点时间、停下来回溯一下发生了什么,我刚刚是在做什么?我怎么读到了这里?我们所来的路径是什么?如果我们跳转了3次以上,就很容易糊涂,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初衷。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说“延异就是黑洞”的主要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在前文得出结论:互联网是个获取新信息的好地方,但互联网不是一个好的思考工具。 现在想象一下,如果互联网不是单向链接的,而是双向链接的,那会怎么样?所谓的双向链接,就是我们在阅读“湖泊”网页的时候也可以直观地看到“半岛”网页曾经提及过“湖泊”;我们在阅读“里海”网页的时候也可以直观地看到“湖泊”网页曾经提及过“里海”。那我们就可以随时从“里海”回到“湖泊”,从“湖泊”回到“半岛”。 现在,我们把“半岛”“湖泊”“里海”简化为符号A、B、C,所谓的双向链接(见图2-8),就是可以从A找到B,也可以从B回到A;如果从B到了C,且B和C也是双向链接,那我们也可以从C回到A。但单链就回不去(见图2-9)。 你可能会说这没什么了不起,但我们要知道,这个箭头代表的可能是逻辑关系。现在将这条链路再加长,图2-10中的A和F乍看之下可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但通过中间B、C、D、E的链接,你就能补齐从A到F的所有路径。理解这段逻辑通路,而B、C、D、E在你的第二大脑里可能都是现成的“论据”,来自你过去每一次不经意的记录,它们可能共同促成了“F”这一新的发现,给予你新的灵感。如果你不能来回走动,你就很难理解、发现这样的灵感和通路。 和互联网一样,第二大脑有链接,但除了链接,第二大脑还给每个块引入了打“标签”的做法。打标签就像给一个块加一个钩子,同一个标签的块会勾连起来,实现自动归类。你也可以把标签简单地理解为分类,分类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最基本的方法。标签的打法,就是一个“#”号紧跟着一个关键词,例如“#地理”,就是“地理”这个词汇的标签。 其中[[湖泊] ]这个加双方括号的部分相当于互联网上的链接,“”在Logseq叫“页面引用链接”。你一点击,就进入了“湖泊”的页面,这就相当于神经元的树突,它表明“有个信息从这里来”,即来源;但在这条信息的尾部,我们看到,它加上了两个标签,一个是“#半岛”,一个是“#地理”。这两个标签表明,这个信息块将会分别汇总到“半岛”和“地理”这两个页面中去,这就相当于神经元的轴突,表明的是信息的去处。也就是说,在第二大脑里的这个信息块,它知道自己引用了“湖泊”,它也知道它被“半岛”和“地理”引用,这就叫“双链”。 我们也可以把标明“我引用了谁”的部分叫作前链(或者正链);把标明“有谁引用了我”的部分叫作后链(或反链)。 补充一句,关于页面引用链接,就像互联网上的链接,你可以在任意位置使用双方括号将某个关键词框住,Logseq就会新建一个以这个关键词命名的页面,点击就可以进入这个页面。
关于标签的第二个要点,是标签可以继承。
我们前面介绍了父块、子块和孙块。子块隶属于父块,不同的子块还可以有各自的子块,即孙块。其实,你也可以把这种关系理解为一种分类,如图2-12,A有B、C、D 3个子块,B自己又有E、F、G 3个子块,这也就实现一个初步的分类,这个分类的结构叫树状分类,或者叫树状结构。这个分类是严格的层级分类,例如在图2-12中,既然F属于B,那它就不能属于C。 但树状分类很容易产生一个难题,一则信息很可能有多重属性。按照这多重属性进行分类,既可以被划分到A类,也可以被划分到B类,甚至还可以被划分到C类,而A、B、C三类的划分往往又没有遵循统一的、严格的标准。标签之所以产生,针对的就是上述这个困难,两个标签之间可以没有严格的从属关系,例如我可以为一个信息块打上两个标签:一个是“#人性”;一个是“#科学”。“人性”和“科学”的关系并不是树状结构可以描述的,为了我们的方便,它们也没有必要遵循严格的逻辑关系。 简单地说,通过标签,可以创建重叠的集合,这是严格的树状结构做不到的。 接着要说明的是,因为子块和父块是树状结构,子块隶属于父块,所以子块会继承父块的所有标签,各个子块也可以拥有自己的标签,这些标签可以和父块不同,也可以和其他子块不同。图2-13是我们给第一个图示(图2-2)中的例子加上标签。我们来看看标签是怎么继承的。 当我们搜索某个特定关键词的时候,不仅会搜索父块,也会搜索子块。现在假设我们搜索的是“自我”,第二大脑会发现这个父块是我们的目标,则会同步显示父块和所有的子块,因为子块自动继承父块的所有标签;但当我们搜索“爱”的时候,只有一个子块是我们的目标,则仅仅显示这一子块和其父块,其他子块全部不显示,同步显示其父块的原因是便于我们定位、理解这个块在我们第二大脑中的位置。理解这一点,你就理解了父块和子块的关系。 Logseq还允许给一个标签建立子标签,它的格式是“#半岛/地理”,即“#半岛”是“#地理”的一个子标签,这种标签的层级其实也是一种树状结构。使用了标签层级的地方,块和块之间要么是上下级的关系,要么是同级的关系。这样,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块是并列的,哪些块是隶属的。之所以提供这样的设置,就是想通过标签和树状结构的有效互补,让信息块产生更多符合我们逻辑直觉的交叉和联结。
标签的基本原则
下标签设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第一,标签选用的关键词要准确、统一、有代表性。我们可以参照学科的分类、图书馆的主题分类方法来列出自己的标签用词。但更重要的是,打标签是一个高度个性化的事情,标签是用于分类和搜索的,只有符合自己分类的需要才能保证较高的查找效率,所以你选择哪些词作为标签,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设置。 第二,每个块的标签数量不要太多。我的经验是3个最好,为什么是3个,原因后面会具体解释,但我们要避免标签总数的上升。数目的增多意味着属性的细化,管理它们很费时间和精力。 第三,不要试图一次性打好每个块的标签。标签也可以随时修改,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可以在对块的认识加深时再添加、再修改,修改标签就像修改一个块一样简单。 第四,在树状结构里打标签,子块会继承父块的标签,即自动拥有这个标签;但子块也可以有自己新的属性,即独立的、新的标签。所以要思考哪些标签应该放在父块,哪些应该放在子块,要不然在我们的分类和搜索中,会出现大量重复臃肿的现象。
页:第二大脑的反射区
当我们为一个块打上某个特定的标签时,它就属于某个特定的分类了。第二大脑会自动为每个标签形成一个新的、专属的主题页面,这个页面会把所有带有这个标签的块汇集到一起。 一个页面就是第二大脑的一个主题反射区,下面我们来讨论怎样来建设、使用这个反射区。 下面是我第二大脑中的一个叫历史的页面(图2-14,图2-15),你会看到这个主题的反射区现在分为三个区域:第一区域叫主反射区,目前是空白;第二区域叫“Linked Reference”(标签引用集聚区),你会看到这里汇聚了一些信息块;第三区域叫“UnlinkedReference”(无链接引用区),也汇聚了一些信息块。目前你还不清楚这些信息块是怎样来的,三个区域是怎样形成的,我下面一个一个做出解释。
第二区域
先从第二区域开始。这个区域叫“Linked Reference”,也就是“链接引用”。事实上,这个部分归集的,就是双链中的后链,它会告诉我们,有谁引用了我。我们现在看到这个区域已经列明了它包含7个块,分别来源于2022年4月12日、3月31日、1月15日、1月11日等日期的日志(Journal),这就表明,在4月12日的日志里,有信息块引用了我,我——就是历史这个主题。也就是说,我们在4月12日这天的日志里面,记录了一个信息块,它被打上了“#历史”的标签,所以被汇聚到了这里。当然,你可以很快查看4月12日的日志,确认这个信息块,如图2-16: 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第二大脑,这时候我们要做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重新赋予这些聚集在一起的神经元以新的结构,这也是建立主反射区的过程。我们的第二大脑,要提前预设这个反射区应有的结构,按照这个结构重新审视这些神经元,然后把我们判断为相关的、合适的神经元从第二区域转移到主反射区的相应位置去。这个过程的本质,是在同一标签的页面中,确定各个块和反射区主题的关系远近和结构。一旦确定它们有亲密的关系,就可以把它从第二区域移到第一区域,即主反射区,其操作在logseq平台上非常简单,当一个块被移动到第一区域之后,它就可以删除“历史”这个标签,因为它已经属于主反射区了,在主反射区的块,天然就具备这个标签;但它还可以保留其他标签,正是因为其他标签的存在,它还同时属于其他页面,是组成其他反射区中的一个神经元。
第三区域
现在我们来看第三区域,这个部分就是“Unlinked Reference”,即“无链接引用”,也可以理解为“无标签引用”。这里的块来自哪里呢?我们说标签是一个关键词,有一些块包含这个关键词,但却没有被打上这个关键词的标签。这样的块就会自动汇聚在这里,我把它们称为“游离神经元”。比如从前面的图2-15你可以看到,在我的第二大脑里包含有“历史”两个字,但没有打这个标签的“游离神经元”一共有125个。第一、第二个分别来自2022年9月21日、9月18日的日志。这些游离的神经元在我们利用第二大脑研究问题的时候,也可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一个最直接的可能是,某一天你可能会决定,它事实上不是游离的,而是直接相关的,从而给它加上标签,它就会立刻出现在第二区域,成为“LinkedReference”(后链引用集聚区)的一部分,这时候,它从一个游离的神经元变成了紧密相连的神经元。
主反射区
现在我们明白了反射区的主要结构,我们要再聚焦谈一谈“主反射区”,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反射区的主体。当然,除了把第二区域的相关神经元转移过来,我们也可以随时在这个区域直接写入。在主反射区我们还可以建立分区,例如,在我的“历史”主反射区就分了两个分区,第一分区名为“记录之历史的作用”,第二分区名为“历史的进程”,而相关的神经元分别归拢于这两个分区的下面。 在每个分区开始的头部,我们还可以做一张专门的卡片,对这个分区所有块的内容、框架和精华进行总结和勾勒,在Logseq里叫闪卡(flash card)。这是为加强记忆、快速查阅使用而准备的,图2-18是我为“时间”这个反射区做的一张头部闪卡。当我们一看到这个卡片,就可以快速的确定这个分区的内容和精华,还可以把它设为提问的模式,一行一行提问,以辅助我们的记忆和思考。这张卡片内还可以包含直接点击跳转的链接,这对内容庞杂、巨大的分区特别有用。例如,这张卡片的86 400秒就是一个链接,点击它可以直接跳转到相应的块(见图2-19)。考虑到这张卡片的快速提醒作用,我称之为页面反射区的“快反机制”。 在Logseq里面,有很多类似快反机制的设置,能帮助你提高对信息块的记忆。 判断一个分区是不是已经成熟,我们可以看它是否有足够多的块、是否还有自己的框架。如果一个分区还可能继续分区,那就可以把它单独拿出来,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的主题反射区。 我总结一下,在我们的第二大脑里,有且只有两种类型的页面(见图2-20),第一种是以时间流水为线索的日志页面(Journal),第二种是以专门主题为线索的反射区页面。其实这两种页面都可以视为反射区,只不过日志页面是以某一天为中心的,主题反射区页面是以某一主题为中心的。此外,日志页面还有一个特殊的作用,就是我们每天写下信息块,可能一时半会想不出应该打上什么标签,那新的想法就暂时停留在日志那里,等待你做出决定、打上标签,就此而言,日志的页面就相当于一个候诊室、一个缓冲区。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在日志建立一个个新的信息块,这就相当于大脑中一个一个的神经元,我们通过标签把相关的神经元归集为特定的页面,这就是专门的反射区。在这个专属的反射区里,我们不断地重新审视链接引用块、非链接引用块,对它们进行调整,形成我们反射区的主体。通过建立头部卡片等措施,我们还可以不断地温习这个反射区。这样,一个真正的、功能健全的主题反射区就建立起来了。 最后,有一个很好的消息,主题反射区的名字可以不断地改动,这个意义重大,它意味着所有的标签都可以不断地改动,因为主题页面是按标签自动生成的。如果你修改了反射区主题的名称,那你就修改了标签的名称,所有链接里显示的名称都会同步自动更新。例如,你已经看到了“历史”主题反射区的样子,如果我将主反射区“#历史”这个标签修改为“#中国历史”,那所有加上这个标签的块都会自动更新为“#中国历史”。这是一个非常有用、强大的功能,可以帮助我们不断地优化标签,把标签体系变得更加精准和细密。 接下来,你很容易想到的是,功能类似的反射区聚集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个类似于神经中枢的地方,许许多多个神经中枢聚集的地方,就相当于我们生物大脑的大脑皮层了。下一节我们将在另一个层次上阐述神经中枢和大脑皮层的作用和意义。
构建神经中枢和大脑皮层的意义
一个人的成长,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处在黑暗中。人无法通观自己,但一条一条的记录,就是照亮自己的一点星光,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认识自己,指导自己,形成我们的价值观。如果我们本着务实的态度去记录,就一定会得到回报。
大脑里的信息块越多、页面越多,关联建立得越来越繁复时,我们就很容易失陷在复杂的网络中。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一张地图,也就是一个清晰的索引,它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各个主题反射区之间的结构化关系,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容易实现检索。 我的做法是,把一些相关的反射区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多页面的集群。用部队的建制来打个比方,如果说一个反射区是一个团的话,那一个反射区分区就是一个营,多个主题反射区的集群就是一个师,多个师又构成更大的集群——军。当然,对应我们的生物大脑,我们也可以把代表多个主题反射区集群的“师”称为“神经中枢”。 页面集聚就是把不同的页面归集、放置到一起,这个行动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可讲,但哪个页面和哪个页面归集到一起,意义却很重大。 Logseq提供了一个这样的组织功能,这本质上是一个叫“Content”(目录)的页面。例如,我在使用Logseq平台1年之后,就把“知识、真理、智慧和信仰”等页面集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真理和信仰”的集群,这个集群下面有25个页面,这是在1年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对于每一个页面,我并没有立刻关心它们有多少信息块、是不是已经完整地拥有了主反射区和分区,我只是让它们自然成长,时不时关注它们,当我觉得有一个集群可以形成了,我就把它们单独列出来,成立一个专门的神经中枢(如图2-21所示)。 你可以想象,当我们的神经中枢越来越多的时候,就构成了我们的大脑皮层,当大脑皮层完全发育成熟,一个关于知识的体系和价值的体系也就出现了,这标志着第二大脑也建设成功了。 知识体系我想大家都明白,就是随着知识越来越多的时候,知识之间会形成结构,并覆盖到所有的领域。那价值体系和页面集聚、大脑皮层有什么关系?价值体系就是一个人价值观的总和,价值观就是一个人更看重什么、什么事情对他来说更加重要。在做选择时,人们就会在自己看重的事情上投入更多,并且限制自己在不重要的事情上的投入。人生很复杂,求学就业、恋爱结婚、生养子女、晋升创业、生老病死……有很多难题,每个人都要一一面对,如果没有明确的价值观,我们就很容易困惑,不知所措;如果没有稳定、统一的价值体系,面对人生的纷繁选择,我们的决策和行动就无法统一在同一套观念中,我们的决定就会支离破碎、前后矛盾,这次选择向左走,下次面临类似的路口,却选择向右走,还有的时候,明明打出了左转向灯最后却向右走,变成了投机。人生的选择如果是机动的、无序的,这些行为之间就会产生冲突,这些冲突就会在我们的内心产生困惑和痛苦,当然,靠投机也很难取得长期的成功。 价值观的来源,无非两个。第一来源是经由社会的灌输而来,一个人在幼年的时候,会从自己的家庭、学校学习,不知不觉接受了外来的某种价值观。但这些外来的价值观是不足以指导一个人一生中的所有事务的,所以就有了第二来源。这个来源是经由自己的求索而来的,自己听到了很多事,看到了很多事,经历了很多事,在这个过程中靠自己判断和思辨的力量一点一滴、慢慢地形成一套价值观,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积累。 这个过程的微观步骤,就是“记录、思考和总结”(这个步骤也可以叫“记录、反思和提炼”,见第五章第一节《曾国藩家书》的段落)。事实上,一个人要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努力形成一整套的价值观,我认为没有比第二大脑更好的工具。记录对人的思想和观念有很强的塑造作用,你选择记录什么,你才可能成为什么。记录、思考、总结多了之后,会慢慢形成一套自己的东西,也就逐渐沉淀为自己的价值观。 概括地说,记录可以帮助我们每个人形成整体的价值观。 当你的第二大脑有足够多的主题页面、反射区集群(神经中枢),这就意味着你的“大脑皮层”成熟了,当我们碰到任何一个人生的难题,我们可以首先来到第二大脑求助,我们先检索我们的“神经中枢”面。例如最近我带着孩子搬到了一个新的小区,两个孩子虽然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大的在青春期,小的读五年级,他们在这个过渡期都有一个迫切的需要,就是需要认识新的朋友,我作为父亲,应该怎么指导他们呢? 我会来到我的“大脑皮层”,确定我可以从两个集群获得支持:一是情感、感情和情绪的集群,它有9个页面,包括一个叫孤独的反射区(图2-22);二是个人和社会的集群,它有8个页面,包括一个叫友谊的反射区。 如果你逐一阅读这些关于启发的信息(图2-23—图2-28),你会感觉这些启发和收获可以说很零散,但是它们非常管用,这立刻给我提供了在晚餐桌上时、在和孩子闲聊过程中谈话的观点和素材。这和临时去互联网上找、从书本里面查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讲的这些东西是我平时记录的素材,这些素材是我经过思考和判断认为好的、我欣赏的、我可能缺乏的东西。通过记录和讲述,我不断地巩固了我的价值观,同时也滋养了我孩子的价值观。 一个人的使命就是认识自己、成为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从10岁开始算起,我们将用50年到70年的时间来完成自己第二大脑的建设和打磨,每一个人都会拥有一个涵盖自己一生学习和思考过程的完整记录库,我们的求知过程将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逐渐形成一个非常精细和复杂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这就是第二大脑在除了记忆和思考之外的第三个功能,它将帮助我们建立价值体系,确立自我,成为自己。通过第二大脑,我们不仅可以把自己终生的记录留存后世,我们留给后人的,还包括一个由我们的人生经历锤炼打造的知识框架和价值体系。 唯一要注意的是,为保证我们的设置具备一定的科学性,我们在构建自己的集群和中枢的时候,必须具备一些关于知识分类的基础知识,例如可以参考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图书分类方法,它是根据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整理而来的。但仅仅是参考就够了,具体的分类要根据自己从事的工作和领域的特点做出调整,没有人应该完全一样。 你可能已经意识到,分类在第二大脑的建设中非常重要。确实,人类认识世界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分类,但是,分类只是人类为了学习、记忆而采用的一个暂时的工具。人类的知识其实是一个整体,当我们用一条规则把知识整体分割开来的时候,千万不要把这条线看成是条块的分割线,而要把这条线看作是一条血脉,正是这条血脉的存在,知识之间才彼此联结,知识才得到共同源泉的滋润。随着自己记录的信息条目不断增多,我们自己也在不断地融会贯通,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融为一体,有的时候,我会产生一种感觉,一个信息块可以归到很多个类别里面,甚至哪个类都可以,也就是它已经无须分类了。我认为,当我们产生这种感觉的时候,那是我们思考能力精进的一个表现,因为我们透过第二大脑,已经看到了知识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感受到了知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就意味着我们已经获得了某种意义上的成功。 分类是一个伴随第二大脑全生命周期的问题,上面探讨的是知识的分类。下面,我们要换一个角度,讨论如何对我们一生中可能遇到的所有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即信息的分类——我们只有清楚了信息如何分类,才能判断每一条具体的信息应该记录在第二大脑的哪个部位。
用四个大类分拣一生所有的信息
凭借第二大脑,我们可以记录所有的想法、过去发生的事情以及未来的计划,还有任何我们看到的有用的资料。简单地说,它应该记录过去、现在和未来。 当第二大脑每产生一则新的信息块时,一写完这个信息块本身,我们马上就要回答一个问题,要把这个信息块放到哪里,即它归属哪个大类,要给它打上什么标签,它最终又会归拢到哪些反射区里去。 从实际使用的角度出发,我把所有需要记录的信息块分成四个大类:
- 一是关于各个领域的知识;
- 二是需要完成的项目;
- 三是日志,即个人日常生活和活动的记录;
- 四是备忘信息。
关于第一大类“各个领域的知识”很好理解,就是一个专门的分类页面(主题反射区),例如“友谊”,这个页面记录着我对于友谊的想法、思考和各种各样的摘录,每个人都多多少少要面对、思考这个话题,这个页面是需要我长期维护,甚至终生来完善的。 和“各个领域的知识”的长期性相比,“需要完成的项目”是临时的,例如你工作的部门要迎接一次重要的业务检查、一次新闻发布会,或者接待一位重要客户,这些都可以是一个项目,你可以为这些项目建立一个专属的反射区(页面),所有相关的任务、计划、活动都可以放置在这个页面之内,包括视频、图片、声音这些文件都可以归纳在一起,这对项目管理非常方便。当这个项目完成,这个页面也就停止更新了,它就作为历史资料而存在。 第三大类是日志,也就是日记,用来记录一天的生活和活动。如果这一天我们产生了对“友谊”的思考、读书摘录,那我可以直接把这条记录放到“友谊”的反射区。如果这一天我为某个项目准备了一个PPT,那我可以把它放置到该“项目”专属的页面,但有一些和日期紧密相关的记录,或者一时半会难以决定归类的记录,我都会放到日志的区域。 最后一类,即第四大类是那些无法称为知识,只能称为信息的备忘录。这些信息只需要记录,不需要整理,它包含我在工作或生活上不时需要查看的信息,比如,一个密码、一个有用的食谱、一个地址、一个商品的购买链接等,我使用“备忘录”来管理这些信息。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大杂烩,我把在其他场合保存不了的信息都保存在这里,甚至包括我的银行卡扫描件。这样如果我需要某些经常使用的信息,我需要做的只是在备忘录的页面里搜索关键词,而不是在整个第二大脑里搜索。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维度来划分大类,我会把第二大脑中所有的信息划分为三大类:
- 一是信息,即那些不需要任何整理、只需要记录的备忘信息;
- 二是知识,知识需要整理,是那些经过不断整理的信息;
- 三是智慧,智慧是那些已经经过深度整理,并和其他的记录深度联结的知识。
明确了以上分类的方法,那我们在第二大脑里每一次增加一则信息块时,都要把它归入大类,并打上标签。我的具体方法是,第一优先考虑能不能归到项目中,项目虽然是临时的,但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却是立竿见影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事实上是以项目为中心的,我们要在生活中获得成功,就要做好项目。只有稳步前进,取得一个又一个有形项目的胜利,我们的生活才会有信心和动力。不管我们的记录有多么规整、多么有条理、多么深刻或者美观,生活最终和行动直接相关,所以项目是最重要的。 在项目的页面,我们要列出与某一个项目相关的所有记录,某种程度上,你可以将项目的页面理解为记录项目所用到的所有资源的索引,就像一张项目地图。例如,你现在看到的这本书,就是我的第二大脑中的一个项目,我有相当一段时间,都围绕这个项目来做我每一天的日志,这本书就是在第二大脑这个平台中完成的。 其次,我也会考虑把这条记录放置到一个反射区,即“领域知识”的页面中去。当然,当一条记录不属于一个项目,我也一时难以确定它属于哪个领域的时候,我就会把它暂时先放在日志(日记)的页面。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要努力做的,是把信息块或文件放在能发挥最大作用、能最快发生作用的地方。
使用全新的、革命性的日记模式
日记是对一天生活的经历和体悟的记录和总结。我们很多人都会写日记,写日记的人也从日记中发现了很多好处,从中受益。我非常主张写日记,回顾自己30多年求学和工作的经历,有一点非常清楚,坚持写日记的时候就是我人生精进、大踏步前进的阶段,一旦停止记录,自己的进步也随之慢了下来。而在现在的第二大脑里,日记的模式已经产生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日记对人生的作用也将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这一点令我十分兴奋和高兴。 我们可以在“日志”(Journal)页面写日记,这也是这个页面被称为“日志”的原因。我们可以在“日志”页面记录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有的计划、任务、行程以及活动。 例如,有朋友过生日,需要提醒自己给他准备一份生日礼物,这是一项需要完成的任务,如果今天是10月1日,可以在页面设置图2-29这样的语句: 其中“2022-10-05 Wed”表示截止日期,“+1d”表示每一天系统会提醒一次。2号、3号……一直到6号,这个任务都会再次出现在当天的日志中,系统会每天提醒一次,直到完成这项任务,在方框处打个钩儿,它在系统内会变成图2-30这样: 经常有朋友过生日,我们还可以把这一条记录设为“模板”,只要有朋友过生日,就可以快速调用它,只要把朋友的名字和日期修改一下就好了。 我们还可以对一个任务进行时间追踪,计算完成它所用的时间。个人的任务多了,还可以把任务按照“已经完成”“超时”“正在进行”3个类别查询出来,放到一个列表,以起到总结或提醒的作用。需要重复的任务(即一段时间内每天都需要做的事),或者到了时间还没有完成的任务,它会更显眼地出现在每天日志的下方,以防当天记录的东西过多而被遗忘和忽略。直到我们将它完成为止,它才会消失,算是一种强提醒。 假设:我为这个月定了一个目标,“体重减轻5千克”,那我为这个目标做了哪些相关的努力呢?我每天的计划和任务都可以加上这个目标的标签“#减重”,那一个时间阶段内所有的日志页面中计划要做的任务都通过标签关联起来了。事实上,这就已经变成一个项目了,这个项目已经有了一个独立的页面——这就是它成为项目的标志。在这个独立的页面中,可以看到我每天为这个目标制订的计划、做出的努力,以及计划有没有真的落实。我还可以在这些页面里放置和这个目标相关的知识和笔记,方便我快速找到和这个任务相关的背景。到了月底,页面还可以统计我跑了多少次步、一共多少千米等可以加总的数量。这个功能非常强大,目标、任务、行动与知识在这个页面建立了关联。 相比于传统的日记,这无异于把每天的流水记录分门别类地整合起来了。目标不再是孤立静态的东西,而是和相关的行动和知识关联起来了,有了不断更新的、动态的细节支撑。也可以说,第二大脑中这种新的日记模式,把目标管理、任务管理和时间管理成功地融合到了一起,这也是第二大脑日记模式相比于传统日记最大的不同:可以实现动态的整合和动态的分析。 例如,2022年10月28日我学习摘录了《NSCA-CPT:美国国家体能协会私人教练认证指南》这本书中有关健身的知识,根据这些知识制订了目标和计划。目标是每周减少体重一千克,连续五周;计划是两天一次有氧体能训练、三天一次抗阻训练、一周一次柔韧性训练,这个计划从10月29日开始执行。这个项目的动态分析页面见图2-31,图2-32。 在第二大脑的日志中,对于日常生活的管理,还有很多动态整合和分析的方式,例如我喜欢给重要的活动加上一个标签:“#重要行程”,那带着这个标签的信息块会自动汇集成一个页面,我在月底、年底可以一目了然、清楚地看到我今年参加了哪些重要的活动,这起到了一个月志、年志的作用。类似的,我还建立了一个“#重要日期”的标签,它提醒我一年中有哪些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包括邓小平逝世纪念日、世界读书日、高考、立秋、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母亲节、家庭成员生日、结婚纪念日等。这些记录在积累一年之后,我对如何过日子就一点一点地增加了预见和掌控。 你可以看到,在图2-33中流溪河这条记录中,它不仅有“#重要行程”的标签,还有“#人生”“#自然”两个标签,也就是说,上述记录也将同时汇聚于这两个主题反射区,而这两个页面是我设置的领域知识页面。这说明,就像日志的记录和项目的记录(第二大类)可以融合在一起一样,日常生活的记录也可以和各个领域知识(第一大类)的记录合成一体。这种动态的链接和整合能力是传统的日记无法想象和企及的。
因为连续的记录和动态的整合,我们就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不断的动态分析。你的人生目标、时间管理的成效、财务预算、体育锻炼、健康状况,都可以用提前预设的进度表来追踪。你可以对自己的数字记录进行排序筛选,发现你潜在的生活模式,通过类似的分析,你会发现自我的洞察力大大增强。 在传统的日记本上记日记,我们可以做的分析是非常有限的,但在第二大脑里,我们可以做大量的量化分析,就像旋转魔方一样容易,通过这些动态分析获得更多的自我进步。自我进步是指不依靠外部力量,通过自我洞察、分析、行动调整而获得的进步,第二大脑帮助自我进步已经有很多案例,它是一个更大的运动“自我追踪和量化”(Self Tracking & Quantified)的一部分。就这个意义而言,第二大脑就像一位我们最亲密的老师和教授,只要我们愿意向他咨询,他就会为我们做出分析,我们就可能从中获得自我洞察和自我进步 首先,我建议在第二大脑的日志中要进行动态分析的是我们怎样使用时间。这也是我职业生涯中最经常使用、最受益的自我分析和洞察。一个人一辈子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时间。这方面我受益于苏联学者亚历山大·柳比歇夫(Alexander Lyubishchev,1890—1972)的著作《奇特的一生》,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柳比歇夫独创的“时间统计法”。柳比歇夫记录自己做每件事情所花费的时间,包括读书、看报、散步、聊天、工作等,他在记录完成之后,会每周、每月、每年进行统计、总结和分析,以此提高自己对时间的利用效率、调整未来的计划、改进工作方法。因为他坚持践行这个方法50多年,他拥有比普通人高很多的工作效率。据统计,柳比歇夫一生共发表70多本著作,总共12 500页之多,涉及农业、遗传学、生物学、科技史、哲学等领域。即使以专业作家而论,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柳比歇夫用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来管理、统计自己的时间,今天利用第二大脑,我们也可以轻松实现他总结的方法、倡导的理念。 以上,我们讨论了建设第二大脑的第一步,如何通过记录构建一个记忆体,这只是第二大脑的基础。一个记忆体就相当于一个存储器,如果我们想要发挥第二大脑的全部力量,第二大脑就必须超越存储器。 要超越存储器,那全部的记录不仅要井井有条,可以随时访问和快速查阅,还要彼此连接,关键是形成一个网状立体的结构。如果我们的第二大脑拥有一个清晰、准确、有序的网状立体结构,它就可以辅助我们进行系统化的思考,甚至自动思考,提示我们创新的方向,产生我们以前不曾有过、别人也不曾有过的新想法,同时帮助我们梳理、组织、明晰我们的价值观,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成就自我。这就要求我们在记录每一个信息块的时候,要详细阐述其中的关键点,让信息块之间彼此发生有价值、有意义的连接。
创建高级的思考特质
创新是现代人最本质的特征,也是我们对脑机协作最大的期待。
这一章,我们聚集讨论第二大脑一个更高阶的功能:思考和创新。我们前面讨论过,记忆记录的是大脑对于外界信息产生的印象;而思考呢?思考是要处理这个印象,梳理这个印象和其他印象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记忆是一回事儿,思考是另外一回事儿,记忆和思考这两种活动,甚至代表着两个几乎相反的方向。
如何思考
每当我们产生一个新的想法,在第二大脑中添加一个新的信息块的时候,我们要意识到,我们是把这个块放置到一个网络中。这个新的块不能是孤立的,它必须和这个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发生联系,从而构造一个新的网状结构,支撑起一个新的立体空间。这个网状结构和立体空间才是第二大脑的价值所在。 我们前面谈到,信息块是通过标签来发生连接和联系的,标签就是第二大脑神经元的突触,它像一个钩子一样,链接起其他信息块,具有同一个标签的信息块将自动归类汇聚,形成一个反射区(即页面)。要构造网状立体的结构,就是要在多个维度上给第二大脑的每一个神经元定义标签,当关联的关系足够多,网状结构就会产生。我主张给每个信息块都打上3个左右的标签,因为两点成线,三点成面,四点就能构建一个立体空间,用立体结构来组织信息和关系,远比用平面的线性结构、轮廓结构更加有效。 那怎样在多个维度上定义标签呢?我们从例子说起。下面这段话是我在2021年9月阅读《技术哲学导论》这本书时做的一条摘录笔记,我把这条笔记放在Logseq的日志里,当你读完它就会发现它把事情讲得很清楚,即主题观点很鲜明,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给这则信息块打上3个标签:“#人性”“#异化”“#技术”(见图3-1)。 如果我们采用一个块中已经出现的词作为标签,其意义将是有限的,因为我们通过关键词搜索就可以直接检索到。那我们是不是应该选择一个块信息中没有出现的词做标签呢?那样做会不会更加有效?这个词又从何而来呢?
如何定义标签
这就需要我们在新的维度上去思考和定义标签。一般来说,我们习惯于使用和信息内容直接相关的词语作为标签,但事实上,除了与信息内容直接相关的标签,还可以有其他类别的标签,可以和信息的内容无关。例如,可以有场景标签、思维模式标签、修辞标签等,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定义标签的时候固然要首先考虑信息的内容,但和内容不相关的标签也同等重要,我们要避免厚此薄彼。
- (1)场景标签:即想象一下这则信息未来可能会在何种场景下被使用,用场景的关键词来定义标签。常见的场景有:地点、事由、时间、重要程度、完成情况、责任人、截止日期等等。例如,一段话、一张图片、一段视频,我未来可能用到PPT中去,我就打上“#PPT”的标签。这是因为我经常要给邀请方做讲演和报告,需要不断为PPT收集准备素材。这个标签就是一个提示,提示这个信息块是PPT素材。
- (2)思维模式标签。这是我最重要的一类标签,也是我建议你必须要有的一种标签。一个真正的聪明人并不是什么都知道,而是通过模型扩展来认识和理解新的事物。有一些理论或模型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空间,所以我们要为第二大脑构建一个思维模型的工具箱,之所以说是“箱”,是不能局限于一个思维模式,要有多个为好。在我的第二大脑中,有“平衡”“对比”“连续”“能动”“悖论”等标签,都和思维模式有关。例如“连续”,它表明的是所有的事情发展过程都是渐进的,很难确定质变的临界点(见图3-2)。
- (3)修辞标签。如果这个块中使用了修辞,而且修辞手法成为它的重要闪光点,那我会给它加上一个关于修辞手法的标签,例如比喻、夸张、双关、象征、模糊(模棱两可)等,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标签,是因为修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非常重大的作用。我们说话、写作、和他人谈心、试图说服他人都离不开修辞手法。
- (4)其他个性化的标签。例如我认识到,孩子们不喜欢听大人讲道理,但他们非常欢迎故事,好的家庭教育必须在餐桌上穿插一些故事,所以我特别注意收集有情节、有意义的故事。在我的标签体系里就有“#神话”“#故事”“#寓言”这3个标签
总的来说,我设置场景式、思维模式、修辞手法等非内容标签都是为了实用,这也是建设第二大脑的基本目标:以用为先,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未来的使用。头脑里必须一直要有这个指导思想,你在为记忆体添加任何新的信息块的时候,就要想如何方便自己未来去使用它。信息只有在投入使用时才会成为力量,否则就是摆设,最后的命运就是被遗忘。很多人热爱学习,兢兢业业不断地为自己收集信息,但收集来的很多信息却很少使用,甚至从来不用,这是建博物馆,不是建第二大脑。 “#自我”“#禅/宗教”“#对比”和“#自然”,这是4个完全不同的维度,打上这4个标签,我们就为这个信息块在第二大脑的空间中创造了一个网状立体的结构,这也意味着我们在第二大脑中对这个信息块进行了4次处理和转换。当我们学习的过程涉及理解和转化的操作越多,学习的有效性和强度就越大,我们对这条信息的记忆就会越牢固、理解就会越深刻。
洞察、发现新的联系
经元定义标签的过程,是人为构建网状立体结构的过程。任何一个新的神经元、新的想法,都有其新意所在,但它肯定不是全新的想法。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了,没有任何亲戚,那是神话。任何一个想法,都像人一样,会有它的父母兄弟、堂兄堂姐、表哥表妹,我们为它定义标签,就好像在寻找、确认这种血缘关系,在确认之后,一个新的网状立体结构就自然形成了。 但这个结构到底构建得好不好、符不符合实际,我们并不知道。 可以肯定的是,在很多时候,我们会遗失一些关系。因为当神经元太多,关系可能变得非常繁复,而我们的第一大脑就洞察不到,或者处理不过来。有个著名的六度空间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它说的是:这个世界是个网络,很多人拥有共同的关系,所以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6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例如,你不认识美国的现任总统拜登,但你只要通过不到6个人的中间关系,就可以认识他。 如图3-6所示,在Logseq里,所有的主题反射区(页面),都可以通过“图谱”的功能自动生成相互链接的图谱,选择一个“节点”就可以高亮显示所有与它链接的反射区,我们可以选择任意一个节点,并通过“图谱”来显示和这个节点有链接关系的其他节点。所谓的“节点”,是在图谱中的叫法,节点在第一大脑中就是反射区,在第二大脑中它就叫页面,所以,它们就是同一个东西:
Adamic Adar算法
现在,我们来看图谱带来的一些更有意思、更细致、更隐秘的发现。例如,图3-9是我用图形分析(Graph Analysis)的Adamic Adar算法做出的图谱分析。你看到灰色的圆点“孤独”是一个主题反射区,这个截图以“孤独”为中心节点,计算了其他节点与其的相关度;黑色的大节点拥有较高的相关度,在节点旁边有个数值,数值越大说明二者越有可能相关,0则表示无任何关联。 在进一步探索之前,我们有必要简单了解一下这个相关度计算背后的Adamic Adar算法,它的公式是:
脑机协作催化新的创意
首先,第二大脑可以帮助第一大脑减负,让第一大脑专注于思考和创新。 我们讨论过,人类的大脑有两大机能,一是记忆,二是思考(创新也是思考的产物)。人类进化数百万年的习惯,不仅要用头脑来记忆很多事情,还要在头脑中思考很多事情,大脑的负担很重,而且人类还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无论思考有没有结果,都会让这些事情停留、保存在头脑中。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很多东西我们应该在需要的时候再看,而不是始终在脑海中萦绕,如果能把大脑中的东西转移到物理空间中去,大脑的效率会更高,而转移到物理空间中去的东西,只是移出了视线和脑海,并不是丢失,事实上保存在外部空间比保存在大脑里还更为可靠,这叫“大脑卸载”。 此外,第二大脑可以帮助第一大脑看到更多的信息。不仅看到,第二大脑可以将所有的信息呈现为一张有组织、有结构的大图,它还可以用图谱一样的工具来帮助我们发现图中不同信息节点之间是否有联系,并且用数值来标明联系的强弱。第二大脑帮助我们把两个不同的信息或想法连接起来,这是第二大脑给我们赋能创新力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创新大师史蒂夫·乔布斯曾经说过: 人类创造的本质,只是将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这个联系越是意想不到,创造出来的东西就可能越有意思。
然在未来这些分析都可能自动发生,但我可以肯定,最佳的创新一定来源于第一大脑和第二大脑的配合,即脑机协作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那第一大脑应该如何配合?我有三个经验。 第一个经验是第一大脑要经常回访第二大脑,就像是漫游,也像是邂逅。我经常在第二大脑中漫游,就是这里看看、那里翻翻,但不给自己规定任何明确的目标,当我不把自己限定在一个既定的计划和目标里,而是在大脑空间里漫游,奇怪的是,在这种漫无目的的状态下,我反而常常能发现一些新的联系,一些新的值得放大、深入的点位。我还在第二大脑中设定了一个开机邂逅的功能,就是每次打开第二大脑的时候,它都会给我随机推送一个信息块,我感觉这种方式很有效,因为第一大脑可能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接收到意外的刺激,产生新的创意。 回顾人类的创新史,你会发现,许多伟大的成就和伟大的创意都来源于偶然的邂逅和巧遇,所以,我们不妨常常去第二大脑中散散步,不带任何目的,而在偶然碰撞而来的火花中去捕捉创意。 第二个经验是要“盯着看”。在我们的第二大脑中,每一个反射区都是一个页面,都围绕一个主题,这就是一张信息结构图,多个反射区还构成了一个神经中枢,这是一张更大的图。我的经验就是:以神经中枢为单位,对反射区一个一个进行整体浏览,在想象中和这些信息对话。不仅是面对屏幕,有一些信息必须打印出来,拿在手头浏览。我们感知事物的自然方式,和我们的眼球运动是同步的,大脑在扫描的时候更容易注意到细节、关注到联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把思考的事物放在我们的眼前,盯着它去看。我很喜欢物理大师牛顿(Isaac Newton,1643—1727)的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我始终把思考的主题像一幅画一样摆在我的面前,再一点一线地去勾勒,直到整幅画慢慢地凸显出来。这个过程需要长期的安静与不断地默想。 甚至在工业时代之前,人类就为能同时看到更多的信息做了很多努力。图3-14是欧洲的工程师在1588年发明的“书轮”,它通过转动轮子让阅读者能在多本书的不同信息之间进行切换浏览,以激发思考。 第三个经验是保持诵读的习惯。之所以说“保持”,是因为我们本来都拥有这个良好的习惯,但大部分人却在成长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丢失了。我们常常读到一些好的信息,但如何把它们转化为自己的洞察力和智慧呢?经常诵读或者默诵是最好的方法,当我们不停地重复这些话,读出声音,这些声音就会进入第一大脑,渗入我们的意识,成为我们精神活动的一部分,你越诵读,它就越下沉,变成你的潜意识和脑回路。这些潜意识是人体的自动控制器,无时无刻不在工作,那是个神秘的世界,我们还不完全知道它是怎样工作的,但它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的行为,让我们感受到新的思想元素,建立新的脑回路,催生新的观念和行动。如果我们想让来自外部的信息在自己身上加速发生作用,这就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诵读应该在一个不会被打扰或打断的环境中进行,最好是单独的书房,大声朗读,或者是晚上躺在床上闭上双眼默诵。当我们确定了需要熟悉的内容之后,应该一有时间就重复这个过程。当然,很多人不习惯大声诵读,认为这是小孩子做的事。事实上,如果在家带头诵读,我们还能影响自己的孩子,引导他们建立一个终身受益的习惯。
使用Query和搜索的技
我在《数商》(中信出版社,2020年)这本书中,曾经对搜索的原理和技巧进行过详细的阐述,认为这应该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本书再提炼出8点日常技巧以供参考,试着娴熟掌握这些搜索技能,我们就可能会和一些原来永远都不可能看到的信息不期而遇。
- (1)把关键词和一个特定的数字结合起来搜索,即把数字也当作关键词来搜索。包含一个关键词的结果会有很多,但同时包含一个特定数字的结果就会少很多很多,这意味着更快更准。
- (2)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可以把争议的关键词和“数据”“回归分析”“因果”“关联”这些词放在一起搜索,结果中可能会有一些高质量的实证分析。
- (3)如果你想同时搜索两个关键词,但这两个关键词并不连贯,这时候你就可以用并行搜索,格式是:A | B。比如,搜索两个关键词:大数据|社会治理。
- (4)把关键词放在双引号中,代表完全匹配搜索,也就是说,搜索结果返回的页面包含双引号中出现的所有词,连顺序也完全匹配,这样可以提高搜索的精准度。
- (5)当你想要搜索出来的结果只含关键词A而不含关键词B时,只要输入:关键词A(空格)–关键词B,例如:大数据–保险。
- (6)有的时候,我们只想从文章的标题中搜索,即找到包含一些关键词的标题,可以用“intitle”这个指令,例如:intitle:大数据。这样出现的是标题含有“大数据”三个字的文件。
- (7)有一些专题文件特别有用,例如pdf格式的论文。我们可以快速找到这样的文件类型,例如在搜索框中输入“大数据filetype: pdf”,表示含有“大数据”的类型为pdf的文件。
- (8)也可以指定来源搜索,例如:在搜索框中输入“大数据site: zhihu.com”,表示在知乎站内搜索“大数据”;还可以指定网站类型搜索,比如edu、gov等;如果需要搜索一篇学术论文,可以输入“大数据edu filetype: pdf”,这样就能找到大学网站的pdf格式的学术论文;如果需要政府文件,就输入“大数据gov filetype: pdf”。
改写、化用和互文:创建新的“脑细胞
摘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摘录的行为可以帮助我们的大脑获得“印象”。但我们在本章一开始就讨论过,记忆是一回事儿,思考是另外一回事儿,从印象到理解、掌握中间隔着一段很长的距离,不经思考难以抵达。所以,如果我们仅仅停留于摘录,那就是一种糟糕的学习方法。我们摘录的是好东西,但是是别人思考的成果,这就好比搭别人的车,是别人带我们走,我们自己被免除思考的责任,自然很轻松,但要是问一个人从A到B的路怎么走,搭车的人是说不清楚的,开车的人才知道,因为开车的人必须要盯住路,不断地思考判断,否则会错过拐弯,走错路。 叔本华的这段话也提及了“思考”和“记忆”的关系,非常精辟。正像叔本华的观点,读书不是越多越好,摘录也不是越多越好。在我建设第二大脑的过程中,曾经存在大量的“摘录”,它们和其他的信息块一样,都是我第二大脑中的神经元,但我逐渐认识到,如果过多地用摘录来填充我们的第二大脑,我们拥有的将仅仅还是一个数字化的剪贴本、一个信息的记忆库,而不是一个真正的具有“思考”能力的大脑。 摘录和拷贝是思考的敌人,也是第二大脑的敌人。 那怎么办呢?没有别的选择,我们必须对准备摘录的信息进行思考和改造。一则摘录,事实上是别人思考的结果,来源于别人的神经元,如果我们让它原封不动地进入我们的第二大脑,它最大的可能是游离在第二大脑的边缘,无法真正发挥一个脑细胞的作用。我们的身体,对不属于我们自己的、外来的细胞会有一种特殊的“排异”功能,就像一个器官移植进入我们的身体之后,即使我们知道它是个好东西,是来帮助我们的,但它仍然会被免疫系统识别为“异己成分”,没有办法立刻融入和发挥作用,大脑也是这样。 第二大脑要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脑细胞,就必须对摘录进行思考和改造。改造的方法就是——按照你可能要使用的语境,用你自己的理解和语言重述这段话的意思,把它改造成具有你自己个性的、新的、不会排异的大脑“神经元”。 第二大脑将会从这个过程中受益无穷。摘录太容易,很多时候一摘了之,但要把摘录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写下来,这就不容易了,这可以检验我们是不是真的理解了我们想得到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一些内容我们并没有真的理解,我们必须回头去咀嚼摘录的内容,这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有的时候可以一次完成,有的时候则必须经历多次。我的做法是,对重要的摘录,会在第二大脑保留原文并在文本后面加个括号注明来源,日后我一看到结尾带着括号的信息块就知道这是一条摘录。任何时候巡视自己的第二大脑,只要看到摘录,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停下来再一次对比原文和自己的改写,看到不满意的地方,就继续改,这个过程不断重复,直到自己对改造的结果满意为止,这个过程才算真正完成。如此反复,也有助于我们把所摘录的东西跟我们大脑中已有的知识体系融合到一起。 据我所知,这个方法最早的总结来源于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的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富兰克林出身于普通人家,小时候就到他哥哥经营的印刷工厂做童工,工厂印的是报纸,富兰克林喜欢读报,他看到好的文章,就会反复地读,然后把报纸合起来,根据记忆和自己的理解在纸上重写这篇文章,刚开始他只能写一点点,写不出来了就再打开报纸看,然后又合上报纸继续写,直到把全篇文章都写完。 他在自己的传记中记录了这个方法:
恰好这个时候,我看到《旁观者》一书残缺不全的第三卷,我以前从未见过这本书,于是便把它买了下来,读了一遍又一遍。得到这本书对我来说是莫大的喜悦,我觉得这本书写得非常精彩,有可能的话,我想模仿它。有了这个想法以后,我便先从书中选了几篇文章,为每一句做了摘要,然后把它们搁置了几天,之后在不看原文的情况下,试着把原文复述出来,用自己所能想到的词汇和摘要重新构建整篇文章,尽量使它和原文一样;最后我再把它和原文对照,发现错误并进行订正。 但我发现我的词汇量少得可怜,也可以说是不能在脑海里迅速地搜罗到最恰当的词,也许如果我原来继续写诗的话,我的词汇量现在会很丰富,因为写诗时需要寻找词义相同但长短不同的词汇,去适应诗的韵律,这会训练我不断地在脑海里搜寻各种形式的词语,并能随心所欲地使用它们。因此我把其中的一些故事改写成诗,一段时间以后,当我差不多忘了原书内容的时候,我又把它们重新还原。 有时候我也把我写的摘要打乱,过了几星期再试着把它们用最恰当的顺序组织起来,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我这样做是为了学会构思,然后通过和原文比较,我发现了错误并加以改正 。有时候我会很高兴地幻想,我的语言和条理在一些不太重要的地方比原文更好,这种幻想足以鼓励我相信自己在未来可以成为一个不算糟糕的作家。 (《富兰克林自传》,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
只有一种情况下我允许自己摘录,那就是我们确实会碰到一些前人总结、书写的人生至理、千古金句,它们非常经典,读下来你一个字也不想改,也很难改。例如,前面这段叔本华关于读书和思考的论述,好得实在不需要任何修改,在任何情况下最好的选择都是“原文引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够毫无压力、原汁原味地摘录。当然,在完成摘录之后,我们还是要对其细节进行思考,找出它和其他信息块的关联,唯有如此,才能在建设我们第二大脑的过程中,同步完善我们的思考能力,而简单的摘录行为,仅仅复制了前人的思想,是偷懒,这样建设的第二大脑,会仅仅成为一个数字资料库。
误区、障碍和方法论
误区一:记忆力好≠不需要记录
为了对抗这种自然发生的生理遗忘,我一直在努力做一个执着的记录者,家里有各种各样的笔记本。我的儿子曾经在他三年级的一篇作文中写道:“一天晚上,半夜我睡不着觉,就爬起来去看爸爸,我走到走廊尽头,看到一张小台灯照亮了小半个房间,我站在门口看见爸爸从书柜里抽出很多个本子,封面有红的、蓝的、灰的、绿的,有的上面写着2000,有的写着2006,里面大多用黑色的笔写着,有的地方被红色圈了出来,字密密麻麻像蚂蚁一样。”我坚持在晚上睡觉之前梳理一天的记事和感受,把它整理成文档保存下来,以便总结反省,或是在将来需要时查阅。这个习惯之所以数十年能够坚持,是因为我常常从中领略到好处,有获得感。例如,我们常常把过去发生的事情搞错日期,有些事情我们感觉发生在一两个月以前,一查阅记录,你会发现它们可能只发生在一两个星期之前,你会惊叹我们大脑的粗放、记忆的模糊;又例如,我可能只在记录里写了几句话,但这也能帮助我记得自己做过什么,日后也可能会根据这几句话再把它们丰富起来,形成更清晰、固定的记忆,所有事情都只有经过强化之后才能被更牢靠地记住。 为了对抗孩子们对家庭生活的遗忘,我和太太商议购买了一个17寸的电子相框,我们把数千张照片存储在里面,然后把它挂在餐厅走道的墙上,每天它都会在几千张照片中随机挑一些出来自动播放,孩子们每天都可以邂逅一张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照片,过去共同生活的记忆得到重温、激活,这也加强了家人之间的交流,巩固了家庭的情感。 所以,最好的方式还是记录。人的大脑就像一间空空的小阁楼,聪明的人首先是有选择地把一些“家具”装进去,其次是在大脑之外另外开辟一个储藏室,把大脑所储藏不了的东西转移到那里去。这种储藏室从前是笔记本,后来就是卡片盒,再后来是云端的数据库,现在就是第二大脑。
误区二:懂了≠不值得记
在创建数字记忆体上的第二个重大的误区是:我懂了,所以不需要记录。这个误区也很普遍,它源于过于相信自己的理性。但事实上,这个误区也是一个错觉:听懂了、看懂了,并不能代表真的懂了,我认为,“懂”有四个层次:
- 第一个层次是自认为“听懂了、看懂了”就满足了,这是我们经常碰到的情况,这个世界有50%以上的人都停留在这个层次上。
- 第二个层次是不仅听懂、看懂了,还能说出来、复述;只有大约15%的人拥有这个能力,能把自己听懂的东西再次讲出来。
- 第三个层次是不仅能讲出来,还能准确地写出来,能对自己提出这种要求、做出这种尝试的人,不到5%。
- 第四个层次是最高的境界,能够把听懂、看懂的内容变成行动,所谓“知行合一”,这不仅要勤于记录,还需要悟性和智慧,在整个人群大约只有0.5%的人才能做到。
当我们仅仅让想法停留在头脑中(B),当我们仅仅满足于在头脑中去完善一个想法,我们就会感觉过于良好,认为自己真的懂了,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是跳跃的,它一跳跃,就会顾此失彼,没有关注到的部分就会产生漏洞。而只有我们写下来的时候,想法才开始被记录固定下来。在固定的过程中,大脑会真正开始逐一梳理想法的全部逻辑,它使我们意识到作为出发点的那些隐藏的臆测和前提是不是真的成立,它使我们关注观点和事实本身能否在自身和相互之间保持一致和连贯,它使我们标记差异、跟踪区别,它使我们做出不做记录完全不可能得出的结论和判断,那些思维上的漏洞会像在暗房被冲洗的底片一样,立刻显现出来!它会把我们认为B是完美的错觉击得粉碎!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要比一个笑话复杂得多。所以,如果你想检验自己是不是被第一大脑欺骗了,是不是真的懂了某个事实和道理,那么试试写下来——记录,在很多时候,记录是困难的,思考才是容易的,当你完成记录,就完成了差不多一大半的思考。我们在建房子的时候,需要搭建一个脚手架来支撑我们的身体,记录其实相当于我们大脑的脚手架。没有记录这个工具,事实上我们的大脑很难展开真正的、系统化的思考。那些拒绝记录的人,事实上是拒绝了最好的思考工具。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费曼(Richard Phillips Feynman,1918—1988)曾经和一位来访的历史学家有一段对话。这位历史学家看到了费曼的笔记本,他说:“我非常高兴能够看到你思维过程的精彩记录。”“不、不”,费曼反驳道,“这些不是我思维过程的记录。他们就是我的思维过程本身,事实上我的思维活动都是在纸上进行的。”历史学家说:“工作是在你的脑子里完成的,但他们的记录是在纸上。”费曼继续解释道:“不,这不是记录,这就是工作过程,我需要在纸上开展工作,这就是那些纸。” 费曼当时思考的工具是那些纸,在数字化的今天,就应该是第二大脑。就像纸张对于费曼工作的意义,我们今天要借助第二大脑,才能更好地思考。而记录本身,就是思考的工具,也是第二大脑最关键、最基础的工作。
大障碍:日常的想法难以记录
关照你的心念,因为它很快就会变成你的思想;关照你的思想,因为它很快就会变成你的语言;关照你的语言,因为它很快就会变成行动;关照你的行动,因为它很快就会变成习惯;关照你的习惯,因为它很快就会变成个性;关照你的个性,因为它就会是你的命运。
我们前面谈到过,第二大脑可以记录、保存你头脑中任何有意义的想法、你看到的任何有价值的信息、你正在实施的所有计划和项目、你获得的所有启发和收获等等,即想法、心得、计划、行动、行程,也可以是任何信息的摘录。 在所有这些信息中,最有价值的信息是什么?最值得记录的信息是什么?很多人会说是名人名言,因为它们代表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智慧。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最有价值的记录应当是你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是你第二大脑中最独特的一部分。这将是你所有记录中的金矿,是你人生的精华,如果一个人不去了解、记录、追踪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你就错过了自己所能拥有的、最好的宝藏,但要打开这座宝藏确实很难,一个人需要很努力,就像用斧头不断地砍向冰封的海洋。 我们一般认为,特别重要的事都不会经常发生,甚至一生只发生一两次,所以我们会忽视每天都在重复发生的事,认为这都是小事。但情况可能恰恰相反,正因为这些事情不断重复发生,所以对人生的影响其实很大。你这么想之后,再盘算一下人的一生,吃饭、睡觉、和朋友聊天、坐车、锻炼、看电影等等,哪件事情发生的频率最高?答案是想法,即动心起念。仅仅是一天中,一个人也会产生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念头和想法。这些想法会诱发我们的情绪,决定我们的行动,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和身体健康,甚至是事业成败以及人生的方向。结论很清楚,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管好自己的念头,无论是追求高效的有识之士,还是希望这一生能好好过的人莫不致力于此,所以古今中外的修行者才把这件事当成第一要务。要管好一件事,首先要能看见,但偏偏念头看不见。一个人头脑中的想法就像天空,念头就像没有固定形状的云,一念生一念起,一念兴一念灭,就像云卷云舒,云聚云散,这些念头既繁且杂,它们四处游走,没有依托,有的还瞬间生灭不留痕迹,所以想法非常难以管理,99%的人在这件重要的事情上花的时间接近于零。 如果我们把大脑中每一次的动心起念记录下来,进行分析和管理,也就是“想法管理”,人生可能会更加高效,也可能会更加幸福,而且当所有的念头变得清晰并且聚拢起来,它们也有可能会带来一些不一般的发现。 如果我们把大脑中每一次的动心起念记录下来,进行分析和管理,也就是“想法管理”,人生可能会更加高效,也可能会更加幸福,而且当所有的念头变得清晰并且聚拢起来,它们也有可能会带来一些不一般的发现。
障碍
困难具体在两个方面。第一,我们的动心起念非常频繁。在我们的大脑里,每天都会有很多想法产生、消失。一个念头的产生,有的快,有的慢,大部分时候这些想法又自然而然地消失了,没有任何东西留下来,就像云从天空飘过,飞鸟在天空振动翅膀,都没有留下痕迹。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有一首名诗,叫《一个星期的七天》,他描写了一位恋爱中的男性在七天之内对自己情人态度的转变,从第一天决定分手、到第二天有一点想念、第三天回忆和感念增多了、第四天决定回心转意、第五天想得心痛不能自制、第六天重新认识到情人的完美、到星期天认为再不见面就活不下去了!所有恋爱过的人都知道,这位男性的七个念头完全可能在一天之内,甚至一个上午之内全部发生一遍。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也记不清自己产生过的每一个念头,我们的行动、决定和决策,往往取决于当时头脑中最新的,或者印象最深的那个念头。
一个星期的七天 星期一那晚我关上了我的门, 心想你再不是我心里的人, 以后见不见面都无关紧要。 到了星期二的晚上我又想到, 你的思想,你的心肠,你的面貌, 到底不比得平常,有点儿妙。 星期三的晚上我又想起了你, 想你我要合成一体总是不易, 就说机会又叫你我凑在一起。 星期四的晚上我思想又换了样, 我还是喜欢你,我们不妨 亲近地住着,管它是短是长。 星期五那天我感到一阵心震, 当我望着你住的那个乡村, 说来你还是我亲爱的,我自己人。 到了星期六你充满了我的思想, 整个的你在我的心里发亮, 女性的美哪样不在你身上? 像是只顺风的海鸥向着海飞, 到星期天晚上我简直发了迷,
还做什么人这辈子要没有你! 第二,除了念头多,想要记录的时候不知道记录哪一个,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即使马上拿起笔,这些念头也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而很难记录。有的时候,我们对一些事情有模糊的想法,提笔来写,却发现找不到借以依附的词句。那个想法就像一只草履虫,随时可以变形,而一犹豫,它们就变成一些更含混的形体,互相吞噬,马上我们自己也把它们忘记了。还有的时候,我们对一件事深思熟虑,会感觉大脑中某个想法清晰了、成熟了,思绪像波涛一样翻滚,像野火一样燃烧,但奇怪的是,当我们一旦开始想把它们记录下来、写下来,波涛和大火就变成了微微的波纹和星星之火,只能写出干巴巴的一两段话,就持续不下去了。
克服
首先,很多人认为自己大脑里有想法却表达不出来,这是一个表达能力的问题,是自己词汇不够,如果词汇量大就能表达复杂的思想。我认为这和词汇量有关系,但关系不大,属次要原因。一件事情能顺利表达出来,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对它有清楚的判断,而难以表达出来的事情,在我们的大脑里往往是模糊不清的,至少没有清晰的感受,或者感受比较琐碎,或者感受中存在冲突的认知,缺乏整合,且不统一。即使未来有了脑机接口的技术,可以将人的意识直接传送到计算机,这些模糊不清的意识也将同样无法上传。我有一个经验,有时候晚上睡不着,在床上翻来覆去,这是心里有事,但具体是什么事又不是很清楚。很多人在这个时候仍然躺着,但我会坐起来,把心里的事一件一件写下来,梳理清楚,然后明确告诉自己,这些事情分别有多重要、有多难,我会给它们打分、排序,然后又列出我将用多少时间、花多少力气去解决这个问题。当一切变得清晰,再上床我就能快速入睡。这是我的第一个方法,概括起来,就是通过量化去对事情进行梳理,尽量使它们清晰起来。当然,最后达成的效果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大脑卸载”,把负面问题从第一大脑中拿出来,否则这些问题一整晚都会像颗子弹一样在脑袋里窜来窜去,造成破坏。 另外,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些东西确实说不清楚,无法记录,这个时候我就会给这种东西取一个代号,例如A或者X,然后在字母之后紧跟着一个括号,括号里面会用一两个我能找到的、最接近的词汇去描述这个A或者X,当然这一两个词汇很多时候是很概括的,我只能尽量找到合适的词汇。这个过程最重要的是用这个字母完成对这个说不清楚的东西进行命名,这些东西在我们的意识中原本没有“名字”,对于这些没有名字的感受和情绪,我们自然难以表达。就好像我认识一个人,但不知道他的名字,当我想要向其他人介绍这个人的时候,只能说出他的一些基本特征来指代他,但听的人还是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因为我说不出他的名字,就说不清楚。通过先用一个代号来代替,我们可以先记录下来,等待时间和机遇,有的时候类似的感觉会再次出现,我们就停下来,让自己更加细致的感受,再次去描述它,力争更加准确,直到它清晰为止。很多时候,通过静坐、独处、冥想的方式,也能有所收获。
两种建设方法
从下到上
第二大脑的建设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从下到上、由底至顶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先大量的记录,勤于记录,并不着急建立结构。 勤于记录就是随时随地准备记录,只要碰到有价值的东西,就记录下来。要求随时随地,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类的一些好的想法即灵感,它们往往不期而至、闯入意识,而且就像大海里的一个浪花一样,转瞬就消失了,难以重现,所以需要马上记录下来。 我们的前人要做到随时随地记录非常难。他们必须在口袋里装上一个小笔记本和一支笔,只要出门,都必须携带,以记下一些突如其来的见闻和想法。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是世界历史上公认的一位天才,他在艺术、科学和工程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同时代的人回忆说,“达·芬奇有一种做记录的本能”,他在腰间挂了一个小本子,随时记录周边发生的事情和自己的观察,甚至动手画下来。直到今天,全世界的博物馆还保留着达·芬奇的7000多页笔记,而这还不到他全部笔记的四分之一。“在纸上做笔记”被后人认为是达·芬奇惊人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来源。爱迪生(Edison,1847—1931)也是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随时随地记录,爱迪生去世以后,后人在他的房间里发现了3500个笔记本。 对于达·芬奇、爱迪生这样的记录者而言,一个巨大的挑战是,可能正在和同事、朋友的谈话中,突然要中断谈话、吃饭或者其他的活动,掏出自己的笔记本,低头进行记录,这个行为难免被视为怪异,产生社交尴尬。但在今天的时代,这种尴尬已经不复存在,因为即使在公共场合,我们也可以随时掏出手机,在上面写几个提示词,大部分人都不会认为这是不礼貌的行为。在我一个人的时候,办法会更加灵活,我一般会对着手机给自己发一段语音,可能就是一两句话,回到家再转成文字,整理到第二大脑中去。这个整理的过程也可以视为重新思考的过程,经过二次思考,信息的质量就会提高。 要坚持随时记录、马上记录,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人类的大脑比较喜欢的是和已有认知系统一致的信息,而倾向于忽略和忘记与自己固有知识体系不一样的事实和信息,而恰恰是这些信息价值巨大,一旦碰到,必须马上记下来。我的经验是,碰到这样的信息,必须停止手头的工作,在30分钟之内完整记录下来,否则很容易遗忘。 坚持随时随地记录的难点还在于一些场合的限制,例如在梦中和洗澡的时候。历史上有很多人在梦中产生过重要的灵感。谷歌的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1973— )关于搜索引擎的具体想法就是在梦中成形的,有一天他在梦中醒来,突然想到:如果我可以把整个万维网下载下来,然后将其中的链接保存下来,那会怎么样呢?后来他回忆说:“我马上拿起一支笔记下了自己的想法,整个后半夜我都在纸上不断完善这个想法的细节,我越来越认为这是完全可行的。” 我的建议是把笔和纸放在床头,当你意识到你在梦中产生了一个好的想法,你最好马上醒过来,赶快记下来,如果想等到第二天早上醒来后再记,常常只会记得梦中产生过一个好的想法,具体是什么却想不起来。记录还不能太过随便,有一次,我感觉梦中有一个极好的想法,就强迫自己醒来记了几个字,等到早上起床再看,发现记录过于简短,不知道自己写了什么。 还有人在洗澡、上厕所和散步的时候产生了灵感,这个时候,我们需要随手就可以拿到的记录工具。在洗澡时产生灵感最有名的是阿基米德,据说他意识到浮力如何计算之后,兴奋得光着身子跑出去了。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有一次在洗澡时,突然产生了一个章节的具体框架,于是我停了下来,马上走出浴室,拿出一个笔记本快速记下大约3页的想法,然后放在一边,后来回头看这些内容实际上完成了这一章节的大部分构思,堪称一大半最重要的工作。散步的时候产生灵感的人就更多了,可以说数不胜数,很多思想家、科学家都有固定时间散步的习惯。 随时随地收集而来的信息,一般来说没有计划,主题是零散的,在第二大脑中每增加一个这样的信息块,都要思考它和已经有的信息块是什么关系,是不是可以合并。联系不会自动产生,它需要经过我们的思考产生。对一些暂时不能下结论的信息,我们可以把它们放置在日志的页面里面,这意味着日志页面需要不断地回顾和调整。 随时随地的收集本质上是一种碎片化的收集,就像蜜蜂采蜜、蚂蚁寻食,来自一点一滴的日常积累,它符合我们生活的本质。我们的生活是一点一点叠加演进的,我们的思想更是如此。凭借随时随地的记录,我觉得自己有了依靠,可以逐步增加我的知识,并且一点一点把它提高到我平庸的才智和短促的生命所能容许达到的最高高度。
主动设计
第二个方法是主动设计,对第二大脑的建设主题自上而下进行计划,进行多线性的完善。 如果每个季度可以关注3—5个不同的主题,一个季度一次轮换,那么一年下来,我们可以关注完善12—20个主题反射区,这是了不起的成就。每个主题反射区并不需要绝对完善,只要有一点规模和样子就好了,如果你已经在这个反射区形成一两个以上的片区,那下一阶段的任务就是建设某一特定的片区,其实完不完善不需要绝对的标准,因为同一个主题的任务可以在一年或两年后再次重启。 信息的记录、搜寻、管理和使用,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如果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我们总能找到我们需要使用的信息,那就意味着一帆风顺、万事如意。这正是我们建设第二大脑的目的。
正在改变的个人遗产和家族传承
个人的真正遗产究竟是什
通人将拥有的不朽之路
第二大脑如何继承
脑机协作是真正的未来
凭借脑机协作,成为智能增强人
扩展阅读
最后,用文字告诉世界我是谁,顺便留下一些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