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为一款较为好用的笔记软件,flomo 的 slogan 是「持续不断记录,意义自然浮现」。这是笔记的方法,也是笔记的价值,同样也是 flomo 对自身的定义。
太多人在寻找一款完美无缺的笔记软件;
太多人在学习如何精准无误写一条笔记;
太多人在研发一套结构清晰的笔记系统。
然后,因为选择维艰、过程繁杂,而难以坚持,甚至于无法启动。
买椟还珠,舍本逐末。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开始记,持续记,这比什么都重要。记录就是思考,当你养成记录的习惯,实质就是养成了思考的习惯。
记得多了,就思考得多了;思考得多了,获益也就多了。从这个角度看,意义的浮现几乎是一种必然。
flomo 有许多反常规的产品设计,比如狭窄的输入框、极简的格式支持、多渠道的输入方式、统计热力图,都是在为slogan 的前半句「持续不断记录」而努力。
不用追求完美无缺,不用追求结构清晰。无论如何,先写起来,持续地写起来。
就如巴菲特所说:模糊的正确,总是胜过精确的错误。
2
而 slogan 的下半句「意义自然浮现」,也不能完全甩手交给用户。flomo 也希望能为「意义自然浮现」多尽一份力,让这个过程更为顺滑,让意义能够更多也更准确地浮现。
flomo 的「每日回顾」功能即为此而生,不让往日笔记蒙尘,每天都能随机回顾几条。
自上线以来,「每日回顾」功能非常受欢迎,往日的思考确实能给现今的我一些启发。即使只是随机算法,但随机性确实也能够成为灵感的源泉。
但是,这还不够,我们期望还能够继续往前一步,不仅仅停留在“随机性”创造的惊喜,而是进一步提供更多的“关联性”,让过去的笔记能更有效地增援未来的自己。
所以,我们又做了「相关笔记」功能。
3
简单来说,「相关笔记」能根据一条笔记的内容,从你的笔记库中,智能推荐相关性强的笔记,让笔记之间的联系自然浮现。
这么说,或许过于抽象,可以看一些来自我的笔记库的真实例子。
当我读到一条“如何更好地做读书笔记”的笔记时,按旧日习惯,我可能会仔细研读这条笔记,然后改进我的读书方法。
但此时,flomo 推荐给我另一条笔记,却是关于“读书的局限性”。让我能够跳出局部优化的陷阱,站在更高的维度,重新思考“读书”这件事——读书是为了学习,但是读书是唯一的学习方式吗?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吗?
当我写了一条“工程师招聘 JD”的笔记,flomo 推荐给我几条关于“面试考核的原则和方法”的笔记,立刻就能帮助到我接下来的招聘选拔工作。
当我读到一条“精力管理”的笔记,flomo 竟然推荐给我一条关于“系统分析”的笔记。乍看完全没有联系,但细想却也很有启发。
精力管理不是一个单点问题,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因而可以也必须使用系统分析的方法——
1)bottleneck:现在精力不佳的瓶颈约束在哪里?
2)leverage:有哪些着力点,可以最为有效地提高精力?
3)feedback loop:如何构建精力管理的反馈通路?
是一种奇妙的感觉,恰如乔布斯说的 Connecting the dots。
4
系统论告诉我们:复杂系统的连接比节点更重要。
每条笔记都有价值,笔记之间的连接亦有价值,甚至可能更有价值——每一个连接都意味着隐秘的线索、不一样的视角,以及应用的场景。
每条笔记,本是单点。但是“相关笔记”揭开了单点之间的隐秘联系,将你的笔记库塑造成一个复杂网络。价值++,智力大爆炸。
每条笔记都是一个入口,探索这个复杂网络的入口。
5
维特根斯坦说,哲学作为概念考察,它只追问我们已经知道的事情。世人忙于贪新求知,哲学家不是这样,他逗留在我们已经知道的事情中,在已知的事情里求道理。
庄子说: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
每一条你曾经写下的笔记,都是你“已知”的事情。但我们知道,“知行合一”正是天底下最难的事情。因此,每条笔记,都值得重温,尤其是在恰当场景的重温——这正是“相关笔记”能够解决的问题。
温故,自然知新。
6
“相关笔记”功能,提供了「意义自然浮现」的可能性,为往日笔记触达到未来的你提供了一条恰当的通道;但最终能够提供多少价值,仍然需要你亲自去完成另外的一半,「持续不断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