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读书笔记,很多小伙伴都会头大,不知道该如何记。
其实,记笔记并不难,只要想清楚4个关键点,就能把这事儿理解透彻。
这4个关键点分别是:为什么记、记什么、怎么记、如何用。
为什么很多人热衷于收藏金句呢?
这就是因为他们从未深入思考过,为什么要记笔记。不知道为什么记,自然就不清楚要记些什么,进而只能凭感觉,记一些觉得好的句子。
至于怎么记,又该如何用,就更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了。
如果你也存在上面提到的情况,不知道如何记笔记,推荐你阅读《笔记的方法》,这本书是我读过的关于笔记方法的最好的书,内容很全面,写的也非常透彻。
这本书的作者少楠和Light,他们是flomo笔记软件的创始人。
我经常和身边人推荐flomo这款笔记软件,因为它不仅方便记录、上手简单,而且沿用了卢曼记卡片笔记的方法,调用笔记也更容易。
在这本书里不仅有许多他们的思考过程和实战心得,还有很多flomo的用法讲解。
因此,阅读这本书,不仅能让你更深入的理解笔记的本质,还能让你学会使用flomo这款笔记软件。
甚至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就可以跟着实操。
为什么记笔记?
我们为什么记笔记?不是为了收集信息,而是增援未来的自己。
所谓增援未来的自己,就是当未来的我们遇到问题时,能从过往的笔记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想法、线索或依据。
比如,我想记读书笔记,却不知道如何记时,如果之前有学习过记笔记的方法,并做了详细记录,那我就可以找到这条笔记,用笔记中的方法,来解决现在的问题。
不仅记笔记,只要我们记录的内容足够多,但凡遇到棘手的问题,就可以翻阅过往的笔记,从中寻找解决方案,这个方法要比对外求助,效率更高。
当然,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我们记笔记的深层次目的是什么?
记笔记只是一个过程、一个手段,在其背后一定有更深次层的目的,
举例
比如,著名的社会学家卢曼记笔记,是为了研究社会上纷杂的现象,以便将其纳入其社会学理论框架;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记笔记,是为了帮助企业和个人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少楠记笔记,既是为了写这本书,也是为了给他的付费邮件组“产品沉思录”积累素材;
我记笔记,则是为了解决人生中面对的各种问题,也为了给我的写作、自媒体积累知识。
关于这一点,在《智慧外脑》 这本书中,提到的一个观点更为贴切:
一切学习都应该基于我是谁、成为谁、为了谁而进行,唯有如此,你才能做到聚焦目标去使用知识,在目标的驱动下,才有足够的动力把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常识,再用常识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形成一个学习成长的良性循环。
我是谁,是需要明确你当下最紧要的需求,输入当下必须学习的知识,然后用知识解决当下的问题,确保学完就能用,让知识变现;
成为谁,是要对未来成长有一个清晰的规划,明确自己5年后、10年后想过什么样的生活,然后围绕这个目标去制定学习计划,确定要学习哪些知识,以及用这些知识解决哪些问题;
为了谁,是指你未来要给哪个群体提供价值,使他们因你而变得更好。
所以,你记笔记是为了什么?你是谁、要成为谁、最终又为了谁?只有想清楚这个问题,你才能清晰的知道,自己为什么记笔记,以及该记哪些内容。
如何用笔记有效增援自己?
如何用笔记更有效的增援自己?书中总结了三种常见方式。
提供想法,让你拿来就能用
当我们面对难题时,最重要的是获得可以解决问题的想法或思路,但往往越是这种情况,好的想法越难出现。
这时候,如果你有一个笔记库,就可以去库里寻找解决问题的想法。
比如,这本书的作者少楠,每周都会写一篇高质量文章分享给读者,少则五六千字,多则上万字,这件事他坚持做了7年。
经常写作的人都知道,这是非常难的,他是如何坚持的呢?
实际上,他之所以能坚持,是因为他每篇文章都不是从零开始写的,而是从笔记里的“想法”开始。
他在写文章之前,会先翻阅一下当周的笔记,然后从中选取一些有价值的“想法”,然后围绕这些“想法”进行串联、扩写,最终汇聚成一篇文章。
我在写作时,也会使用的这种方法,日常读书时会记录很多笔记,而且我会刻意围绕主题积累素材,比如阅读、写作等等,等到需要写作时,就把某个主题的笔记提取出来,将这些内容作为文章的观点、案例或方法。
这就是长期记笔记的好处,笔记会为我们提供好的想法,增援我们解决现实问题。
提供线索,为你提供新方向
所谓提供线索,是指当我们面对问题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时,过去的笔记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提示,或不同解决思路,可以让我们沿着这个思路,继续去探索。
比如,我曾经思考,如何把一篇文章写的更好?这个问题很抽象,我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
直到有一次,我在浏览flomo时,偶然看到一条关于“心流”的笔记,然后我突然把心流和写作联系到一起。
做事情流畅高效,需要进入心流状态,同样,一篇真正的好文章,也必须要让人产生心流体验,这样读者才能觉得满足、幸福,甚至兴奋。
那么心流是如何产生的呢?我顺着这个线索找到心流这本书,找到进入心流状态的主要途径:专注、明确目标、即时反馈、挑战水平与技巧水平有效组合、让忧虑感消失。
那么对应到写文章也要满足以上几点。
首先,你的文章必须要解决明确的问题,且这个问题最好是读者刚需的问题,因为只有足够刚需,他们才会感兴趣,才会投入专注度;
比如,如何写笔记就没有如何赚到100万刚需,那么大家肯定更爱看赚钱的文章,事实也的确如此,只要和赚钱有关的内容,点击量都会高出一大截。
其次,你的文章要反馈的更快,什么是反馈呢?
有两个维度,第一个,你提出读者关心的问题,要尽快给出答案,如果写的弯弯绕绕,读者就没有耐心读下去。
比如,你写如何赚到100万,文章写了一半了,还没写出具体方法,读者很可能就弃文不读了。
第二个,你给出的答案要超出预期,如果是读者知道的答案,那自然就不会感受到强烈的反馈,只有你给的答案是未知的、超出预期的,甚至是让人震撼的,读者才会有强烈的收获感。
最后,我们要尽量用口语化或通俗化文字表达信息,降低阅读难度和障碍。这样读者才能轻松读懂。
虽然想通这个道理,并没有立刻让我的写作水平突飞猛进,但这个线索让我从一个更独特、更深入的角度重新认识了写作,也让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这就是线索笔记起到的作用,它们往往会让你获得意外答案或收获。
提供依据,让你行动有支撑
提供依据,指的就是,当我们对某问题有了初步的解决思路,但不确定要不要据此决策或行动的时候,笔记可以提供事实层面的增援,让我们有据可依。
比如,在这本书中提到一个理念:用自己的话记笔记。
我知道这个理念是正确的,但是又不能清晰的讲出,为什么正确。
然后,我就去翻原来的笔记,很快找到了一条依据,来自《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条笔记的内容是:
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所理解的内容是每一个写作者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并且只有借助这个过程意识到自己不理解的内容,我们才能变得在这方面更擅长,做笔记也就变得更快更容易,并进一步增加学习经验。
这个过程同时可以培养区分文本中哪些重要、哪些不太重要的关键能力:我们在这方面的能力越强,阅读效率越高,能读的就越多,学到的也就更多。这就会进入一个良好的能力循环,令人不由自主地感到动力十足。
有了这条笔记,这个理念就更深入人心了,也会大大增强执行的动力。
以上,就是用笔记增援未来自己的3个方法,学会这3个方法,我们就知道该在什么时候记笔记,以及如何使用记录的笔记。
如何记笔记?
笔记最终一定要能提取出来,如果无法提取,就起不到增援效果。
那么,我们就不能只是收集信息,而是要对信息进行“预处理”。
不经处理的信息,很难派上用场。只有通过“预处理”,笔记才会处于一种被激活、有能力的状态,才能随时准备好被你提取,为你所用。
那么,如何进行预处理?书中分享了3个方法:
- 用自己的话记笔记,让信息在你的大脑深处“刮”一道痕,方便你提取时有迹可循。
- 用标签为笔记分类,让笔记里的知识网络化,方便你由点及面,找到关联知识。
- 通过回顾持续刺激,让你的记忆不断加深、知识不断内化,方便你快速提取。
用自己的话记笔记
真正的高手其实不藏书,他们都是“用自己的话”写成的笔记。
罗振宇讲过一个例子,他跟万维钢老师商量来得到App做课的时候,问万老师,他能不能做到每天更新?
结果万老师说,我算算啊。然后他翻了翻自己的笔记本,说,“可以,我的存货至少可以干两年”。
为什么?因为他每天读大量的书,遇到好东西马上摘下来,然后批注“自己的心得”。
用自己的话记笔记的好处,不仅这一种,它还能解决一个大问题:明明记了很多内容,却想不起来。
为什么我们储存了那么多信息,记了很多笔记,却很难想的起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和人类存储、提取信息的机制有关。
有一个理论叫“必要难度理论”,是认知科学家比约克夫妇在1994年提出的。
它的主要内容是,人的记忆有两种基本机制:存储和提取。过去,人们通常以为,记得越快,学习效果越好。简言之,存储越容易,提取就越快。
但比约克的实验发现了与常识相反的结论:“存储与提取负相关。”
也就是说,存入记忆越容易,提取出来越困难,反之,如果你存入得有些吃力,知识提取会更方便。”
在《找寻逝去的自我》这本书中,也提到过一个例子:
假设这样一个任务:给你一个单词(如brain),要你寻找它的押韵单词(如train)。一段时间之后问你记不记得当时给你的单词是什么了。你可能会不大记得了。
现在,如果当时不是要你寻找押韵单词,而是要你联想该单词的含义或功能(如brain的功能),那么你事后回忆起来当时是什么单词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在记忆的时候,是把许多线索包括环境、气味、问题背景,甚至语言环境等等,一并编码进了记忆中。
而事后能否提取出这一段记忆,则取决于能否回忆起当时记忆时的线索,因此,线索越丰富,我们提取就越容易。
事实上,增加记忆线索,就是提高存储难度,增加的线索越多,存入难度越大,信息也就越容易提取出来。
发现了吗?只一味的收藏、划线、复制、粘贴,是没用的,因为这些动作太简单,在需要时根本记不起来这些信息,更别说提取了。
而用自己的话记笔记,不仅要深入理解,还要和已有的知识、经历关联,有了更多的记忆线索,自然就更容易提取出来。
用标签为笔记分类
很多笔记工具都有“标签”功能,打标签就是用“#+关键词”的形式,为你这条笔记打上标记。
假设你想给一条读书方法笔记打上“阅读”标签,只需要在“阅读”前加一个#,这个标签就打好了,如#阅读。
这样做,原本混乱的笔记会被整理的更有序,从而帮我们大大降低记忆负担。
具体来说,有两个好处:
第一,打标签可以帮你做好归类,在你需要的时候,快速提取某一分类下的所有笔记。
第二,打标签可以帮你实现网状分类,而不仅仅是层级分类,从而提高提取笔记的效率。
比如,我打开“阅读”主题的标签,就可以把该主题下的所有内容都提取出来。
打标签有两个原则,
一是,不必照搬外部的分类,因为这不一定符合你自己的提取习惯。只要根据你的主观需求提炼关键词就好。
二是,不必试图一次规划好全部标签分类,事实上,也很难一次规划好,标签最终是会自己生长的。
所以,不用求大求全,边记录边完善就好,随着你的认知加深,标签体系会自然生长的。
通过回顾持续刺激
回顾,就是不断回看过去的笔记,让大脑持续接受过去所记笔记的刺激。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一是对抗遗忘曲线。
大脑是遗忘的机器,不信你想想,上周记的笔记还记得多少呢?昨天记的呢?
有一条曲线叫艾宾浩斯曲线,是著名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提出的,通过测试,艾宾浩斯发现,人类20分钟后的记忆量是58%,42%被遗忘;
一小时后的记忆量是44%,56%被遗忘;一天后的记忆量是26%,74%被遗忘;一周后的记忆量是23%,77%被遗忘;一个月后的记忆量是21%,79%被遗忘。
而若想对抗遗忘,就需要持续回顾。
因此,持续回顾过往笔记,才能让大脑接受持续刺激,我们才能记住更多内容,将来在遇到问题时,才能更轻松的提取出笔记。
第二个好处是,回顾可以让知识内化。
所谓内化,指的是把外部知识转化为内部知识,让记录的知识真正属于你。
因此,它强调的不是表面上的记忆,而是你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和深度理解,以及熟练的应用。
所以,回顾笔记的目的,不是为了纯粹的记忆,而是进行深入思考:
这个知识和我们大脑中已有的哪些知识相关联?这条知识和最近遇到的什么问题有关?关于这条笔记,我还可以补充哪些新实践或新思考?甚至,我们应该尽量去应用知识,让记录的文字影响现实,真正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做到内化知识。
关于回顾笔记这件事,成甲老师提到一个很犀利的观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有许多人问,回顾笔记具体要做什么,比如要不要删除、扩写、再加工?
成甲老师说:“我的经验是能不动就不动,当你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再动。因为重要的不是操作笔记,而是操作现实。
从学习逻辑上讲,进行一次与现实生活相连接的操作,抵过纯粹在笔记上操作十次。”
总之,要记好笔记,就需要完成这3个步骤:尽量用自己的话记录,给记录的笔记打好标签,最后要经常回顾。
这样一条笔记才能真正被我们内化,进而才能被我们所用。
写在最后
很多人不能坚持记笔记,因为他们希望立刻见效,立刻能用到。
但实际上,记笔记从来不是一个短期能见效的事情。
它很像种一棵树,我们埋下一颗种子,每记录一条笔记,就相当于给这颗种子浇水、施肥、修剪,经过长期维护,种子慢慢发芽、成长,最终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记笔记需要持续积累、持续积累,记笔记是用现在的知识,增援未来的自己,只有坚持长期主义,才能发挥笔记的最大价值。